【摘要】目的:探讨心肌梗死(MI)患者创伤后成长(PTG)与疾病不确定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对102例MI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的PTG得分为(66.54±12.60)分,其中85.29%的患者处于中、低等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TG与疾病不确定感呈负相关(P<0.01)。结论:大部分MI患者的PTG处于中、低等水平,护理人员可通过减轻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来促进其PTG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心肌梗死;创伤后成长;疾病不确定感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5-0098-03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心血管疾病,对患者而言是一种创伤性事件[1],患者在应对过程中,除了会产生恐惧、紧张、担忧、焦虑等创伤性应激反应外[2],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正性心理改变,即创伤后成长[3](posttraumatic growth,PTG)。PTG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因素,能减轻患者的创伤性应激反应及增强患者的应对信心和希望,对改善患者的身心状况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3-4]。研究表明,疾病不确定感是MI患者感受到的一种心理应激,可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及影响患者的应对能力和信心[5],但与患者的PTG是否相关目前尚不明了。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MI患者PTG与疾病不确定感的相关性,以期为今后制订PTG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102例MI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首次发病,处于MI恢复期;②认知、沟通能力正常;③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近期经历过其他重大创伤性事件。
1.2 方法
1.2.1调查工具 (1)一般资料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2)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3]:该量表包括人际关系、新的可能性、个人力量、精神改变、人生感悟5个维度,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0~5分计分法,量表总分为0~100分,其中总分<60分、60分≤总分<80分、总分≥80分分别表示PTG为低、中、高等水平[4]。(3)疾病不确定感量表[6]:该量表包括不明确性、复杂性、信息缺乏、不可预测性4个维度,每个条目采用1~5分计分法,量表总分为32~160分,其中32~74.7分、74.8~117.4分、117.5~160分分别表示疾病不确定感为低、中、高等水平[6]。
1.2.2调查方法 由研究者采用面对面的形式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阅读、书写不便者,由调查者逐项询问并按其应答客观记录。共发放问卷106份,收回有效问卷102份,有效回收率为96.23%。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SPSS20.0中文版软件处理,统计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 患者的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男67例,女35例;年龄44~68岁,平均(58.04±9.63)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5例(24.51%),高中及中专60例(58.82%),大专及以上17例(16.67%);婚姻状态:有配偶90例(88.24%),无配偶12例(11.76%);居住地:城镇75例(73.53%),农村27例(26.47%)。患病时间:1~4个月,平均(2.39±0.41)个月。
2.2 患者的PTG得分
患者的PTG得分情况见表1。本组患者中,PTG为高、中、低等水平者分别为15例(14.71%)、58例(56.86%)、29例(28.43%)。
表1 患者的PTG得分情况(分,x-±s)
注:*P<0.05,**P<0.01。
3.讨论
3.1 患者的PTG水平
MI可给患者带来剧烈的胸痛、呼吸困难、心力衰竭、休克及濒死感等创伤体验[2]。患者历经创伤后,在自我认知、人生观、价值观、对家庭和健康的重视程度等方面也会产生积极的改变而获得PTG[7]。本研究结果显示,MI患者的PTG得分为(66.54±12.60)分,低于既往研究[8]的(69.09±13.88)分,这可能与本组调查对象的患病时间相对较短,患者受疾病创伤的影响程度较大而不利于其自我调整和积极改变有关。在PTG各维度条目均分中,人生感悟维度得分最高,可能与病后重生使患者对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家庭和健康的重要性等产生了深刻的认知有关;新的可能性维度得分最低,可能与MI复发的诱因多、病死率高使患者对未来的工作、生活较为悲观有关。此外,85.29%的患者其PTG处于中、低等水平,不利于其心理调适,提示应给予积极的干预。
3.2 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
疾病不确定感指患者无法预测和判定疾病有关事物的结果而产生的认知体验[9]。MI的心脏康复方案复杂,复发的危险因素多,患者容易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困扰而产生疾病不确定感。本研究结果显示,MI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为(89.51±15.02)分,处于中等水平。在疾病不确定感各维度条目均分中,不可预测性维度得分最高,可能与患者对疾病的康复效果、复发可能性及其工作、生活受到的影响等难以预测有关;信息缺乏维度得分最低,可能与患者通过健康教育、网络、媒体等渠道获得了MI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预防方法、复发征兆等疾病信息有关。此外,81.37%的患者存在中、高等水平的疾病不确定感,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评估和干预。
3.3 患者PTG与疾病不确定感的相关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PTG与疾病不确定感呈负相关,原因可能为:①疾病不确定感可削弱患者的心理调节和应对能力[10],影响患者的自我评价、角色定位和目标设定而不利于其在个人力量、新的可能性方面产生积极的改变;②疾病不确定感作为一种负性应激源,一方面可放大患者的疾病感知[9],加剧患者的心理应激和消极情绪,影响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精神改变,另一方面可干扰患者对疾病创伤的认知和反思[10],不利于其人生感悟的获得。③疾病不确定感所致的焦虑、烦躁等情绪反应可影响患者的人际交流和社会交往,不利于患者人际关系方面的积极改变。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应重视疾病不确定感对患者PTG的影响,一方面采取健康教育、信息支持等方法来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及满足患者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指导患者采取表达内心疑虑、寻求信息支持等方法来减轻疾病不确定感,从而有助于促进患者PTG水平的提高。
4.结论
MI患者的PTG与疾病不确定感呈负相关。大部分患者的PTG处于中、低等水平,护理人员可通过减轻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来促进其PTG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黎黎,陈晨,王淑红,等.积极心理干预对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理成长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9):1193-1197.
[2]熊丹,陈龙,邓桂元,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2014,31(9):1805-1807.
[3]汪际,陈瑶,王艳波,等.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的修订及信效度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1,26(14):26-28.
[4]陈海莲,江玉棉,王月珍,等.前列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和心理痛苦水平及其相关性[J].现代临床护理,2016,15(1):1-4.
[5]陈健红,刘砂沙,申健,等.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模式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33):3992-3995.
[6]许淑莲,黄秀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之中文版测试[J].护理研究(台湾),1996,4(1):59-68.
[7]赵萍,赵春燕,邵磊,等.经皮冠脉支架置入术患者创伤后成长的质性研究[J].天津护理,2015,23(5):395-397.
[8]王芳,张静,王春梅,等.心肌梗死患者创伤后成长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3):387-391.
[9]温杏花.乳腺癌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5):74-75.
[10]宁艳娇,万紫旭,侯福军,等.冠心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24):2230-2233.
论文作者:陈丽萍,钟国荣,符娇珠,林妙春,吴永娟,徐卫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5
标签:患者论文; 不确定论文; 疾病论文; 创伤论文; 水平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维度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