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信息领域荒漠化!

谨防信息领域荒漠化!

一、警惕信息园地的荒漠化!(论文文献综述)

孙桂丽,王立,李雪,王志强,赵芳芳,白一纯[1](2021)在《2000~2015年吐鲁番市高昌区景观格局及生态风险变化分析》文中认为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相互作用,景观结构和功能变化引起区域相应生态变化,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影响的加剧,生态系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呈现出结构性破坏和功能紊乱,探索极端干旱区吐鲁番市高昌区景观格局及生态风险变化,为区域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实现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3S技术为基础,吐鲁番市高昌区的2000、2005、2010和2015 landsatETM+与landsat OIL的3期的30 m栅格影像数据为基础,采用ENVI5.3软件对图像解译分析,运用Fragstats 4.2对景观格局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5年15 a内7种景观类型斑块数量呈现减少趋势,平均斑块面积增加;斑块密度呈减少趋势,景观完整程度增加;(2)2000~2015年景观聚集度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蔓延度变化大,聚集度指数增加了1.4838,香农多样性指数总体呈增加趋势,香农均匀度指数整体呈现减少,斑块和景观类型面积呈现均衡的发展,景观丰富度增加,区域生态稳定发展;(3)研究区南部生态风险状态较为稳定,风险等级基本没有明显变化,且风险等级较高,主要为未利用地,大多为荒漠,其生态风险较高主要是与其自身生态脆弱性有关。北部生态风险变化较为明显,风险等级也较为复杂多样,但大部分生态风险等级较低;总体来看,2000~2015年吐鲁番市高昌区高、较高生态风险区面积减少;低、较低生态风险区面积增加;区域整体生态风险呈降低趋势。

麦凤霞[2](2021)在《广州市白云区土地利用优化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快速扩张,人口剧烈增长,导致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对土地的需求越趋增加,随之而来的是耕地锐减、土地紧张、人地矛盾等问题日益突出。广州市白云区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具有典型的城乡二元交杂特征,用地形态呈“城中有村、村中有城”的格局,土地利用中存在着的矛盾和冲突影响了白云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本文通过二手文献法、比较研究法、定量研究法,运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广州市白云区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变化总体态势、时点数据对比、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土地利用动态度等进行分析,并总结出白云区具有土地类型丰富多样、耕地中纯耕地和可调整地类相当、土地利用率高和开发强度高、土地利用区域差异明显的特点,指出了白云区土地利用存在土地利用粗放效率低、耕地保护不到位等问题,揭示了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包括政策制度有漏洞、受经济利益驱动、受城市化进程影响等。运用公共物品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城市化理论、土地集约利用理论,从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加强土地用途管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节约集约用地有效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白云区土地利用优化对策。

代兰海[3](2020)在《内蒙古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近40年的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与此同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引发的生态风险也愈发严重,生态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突出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国内生态环境问题,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并纳入“五位一体”国家战略布局,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和重大任务。中国西北绿洲地区是干旱内陆区的精华部分,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难点地区,既集中了区域绝大部分人口与社会财富,也承担着维护区域乃至国家生态安全的重任。近年来,在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显现,如何统筹协调绿洲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推进绿洲生态系统有效治理成为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长期以来,绿洲生态治理研究侧重于生态工程建设模式探讨和生态治理技术研制,而对绿洲社会—生态系统的交互作用关注不够,忽视了绿洲生态治理背后深层的社会因素,亦轻忽了后续生态治理成果维护,影响了绿洲生态治理成效和可持续性,削弱了绿洲地区高质量发展进程。同时,由于绿洲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自组织性和尺度依存性,绿洲生态治理既涉及流域水资源分配和用水关系调整,又涉及自身多元权力主体博弈,在时间、空间和决策管理层面表现出高度综合性。空间生产理论遵循“时间—空间—社会”的辩证统一,坚持空间三元辩证法,强调空间与塑造它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关系,在研究复杂问题时具有其它理论不可替代的优势。为此,本研究运用空间生产理论,选择边疆民族地区额济纳绿洲为案例,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通过构建生态空间生产“过程—效应一机制—问题—优化”理论研究框架,以绿洲生态危机和旅游兴起为研究切入点,基于绿洲生态环境变迁考察,对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与效应进行系统分析,从不同尺度探究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动力机制,总结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存在问题,提出优化框架。研究中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分别指绿洲生态治理和生态旅游开发,二者是递进的共生关系。绿洲生态治理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促进了绿洲生态旅游开发;绿洲生态旅游开发增加了地方收入,维护了绿洲生态治理成果。主要结论如下:(1)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变迁历经形成、发展、恶化与恢复四个阶段,民国以来人类活动是绿洲生态退化的主要因素。明清时期绿洲基本处于自然演化状态,水、土、植被等各种生态要素均衡发展,形成良性的生态体系;民国时期当地人烟稀少,人口密度极低,垦荒屯田受到限制,绿洲生态环境得以维持发展;1949—1999年,流域人口快速增加,农牧业低质高速发展,黑河水资源利用严重失衡,绿洲生态环境急剧恶化;2000年以来,随着黑河水量调度和流域综合治理实施,绿洲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正处于恢复和改善中。(2)额济纳绿洲生态治理是一个快速的三元辩证的生态空间生产过程。生态危机背景下,绿洲生态空间表征集中体现为权力主体对绿洲生态区位和生态功能的知识再现和规划构想,绿洲被建构为中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绿洲生态空间实践表现为黑河水量调度、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工程建设,实现了绿洲来水的增多化、绿洲河网的渠系化和绿洲空间的功能化,绿洲由边境牧业生产生活空间转变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空间;外地民众和当地居民在绿洲表征生态空间上持有迥异的空间形象,风沙源地是前者尤其是京津百姓议论的焦点,而痛失家园成为后者情感和权力诉求的中心。生态空间生产的三元分析表明了生态空间意义的多元性,生态空间不仅仅是实体空间,也是社会空间、精神空间,绿洲生态治理过程涉及复杂的社会关系、空间政治与权力诉求。(3)额济纳绿洲生态旅游开发是一个接续递进的生态空间再生产过程。旅游兴起背景下,地方政府通过旅游节事活动推动、旅游规划引领和旅游+主导了绿洲生态旅游空间实践,绿洲由沉寂的生态功能空间转变为喧嚣的旅游消费空间;绿洲生态旅游空间表征体现为权力和资本对绿洲生态旅游资源的规划构想和文化建构,生产出以“大漠童话”为主题的旅游空间形象,绿洲由边疆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向国内知名生态旅游目的地转换;绿洲表征生态旅游空间中胡杨林居于核心位置,胡杨符号成为游客审美和消费偏好,绿洲被塑造为享誉中外的“胡杨林故乡”,并据此建构出新的绿洲空间文化想象(生命想象、边塞想象、秘境想象)。生态空间再生产的三元分析显现了生态旅游空间意义的多元性,生态旅游空间不仅仅是物理空间,亦是社会空间、精神空间,绿洲生态旅游开发过程纠缠着复杂的权力关系、资本逻辑与文化冲突。(4)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机制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尺度差异,具有显着的公共产品空间生产特性。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本质上是中央政府纵向嵌入后,黑河流域人水关系协调发展的结果,是压力型体制与激励性政策主导下各级政府/机构密切配合、团结治水的产物。其中,中央政府统一领导、权力干预,地方政府参与决策、分级负责,黑河流域管理局组织实施、监督检查。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再生产是以地方政府为先导,权力和资本双重逻辑支配下,多种空间生产主体共同建构的结果。其中,地方政府权力主导、产业培育,旅游企业资本驱动、开发经营,影视媒体形象宣传、品牌传播,外来游客空间消费、话语建构,当地居民被动参与、环境保护。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其在空间生产主体、目标、资本、价值四个方面,与私人产品空间生产有着显着区别。(5)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重塑了绿洲社会关系和空间秩序,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生态移民工程致使牧民生计空间受到挤压,社会网络发生断裂,文化心理适应失调,城市生活方式的适应性出现问题;绿洲生态旅游空间生产的权力和资本逻辑,造成旅游空间容量短期超载、生态旅游发展异化和旅游空间生产去地域化;游牧生产方式的变革和游牧空间的边缘化,导致草原游牧文化式微,民族传统文化传承面临风险;绿洲分水实践过程中,黑河“97分水方案”的合理性遭到质疑,分水方案适应性与分水方案执行受到挑战。(6)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是区域社会关系调适、产业体系重构与文化价值反思的过程。绿洲应以生态优先、协同共治、以人为本和空间正义为原则,实施流域生态共治共享模式和绿洲发展包容普惠模式,按照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思路,构建绿洲“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产业体系,推进绿洲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实现绿洲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在优化措施上,要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生态移民安置方式、发展深层生态旅游与加大节水农业发展力度。同时,亟需从地方性知识视角对绿洲生态空间生产过程进行文化价值反思,实现绿洲生态治理方案的地方嵌入。本研究创新点表现为:(1)将空间生产视角引入生态研究领域,综合集成空间生产理论、区域治理理论、政府行为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构建了生态空间生产理论研究框架,拓展了空间生产理论。(2)基于绿洲“社会—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视角,探究了不同空间生产主体及其交互关系对生态治理的影响,打破了传统生态治理的工程和技术倾向,丰富了生态治理理论。(3)从空间生产主体、目标、资本、价值四个方面,对公共产品空间生产与私人产品空间生产进行了对比分析,初步厘清了不同类型产品空间生产的差异。

余可进[4](2020)在《鄂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 ——以恩施市为例》文中认为石漠化是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其演化过程和驱动机制分析一直是相关研究领域的难点和热点,把握地区石漠化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变化特征,探究石漠化变化相关驱动机制,对于水土流失防治、生态环境改善、穷苦地区人民脱贫致富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湖北省西南部,地理环境较为恶劣、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多民族聚居的恩施市,通过利用研究区3期(2007年、2011年、2015年)遥感影像,基于ENVI5.1、Arc GIS10.2以及SPSS22.0数据处理和分析平台,运用转移矩阵、CA-Markov模型、主成分分析以及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对恩施市2007年-2015年的石漠化表征因子(植被覆盖度、基岩裸露率)及石漠化类型的变化规律及驱动机制开展了一系列分析,基于研究为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决策提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恩施市植被覆盖度以较高以上植被覆盖度(HFC、FFC)为主,总体分布特征是中部地区及东北部地区植被覆盖度较低,向西南部及西北部的覆盖度逐渐升高,高覆盖的植被主要集中在西南部及东南部地区。(2)2007-2011、2011-2015、2007-2015三个时间段内,恩施市岩石裸露率整体呈现降低的趋势,结合恩施市行政区划进行查看,存在升高的地区位于恩施市中部(屯堡乡)、北部(太阳河乡、龙凤镇)及西南部等地区(芭蕉乡、盛家坝乡)。(3)恩施市石漠化分布特征为局部层带状,其余地区散点分布,石漠化程度较高地区大部集中在研究区中部及东北部,于南部地区也有零散分布。但总体石漠化程度较轻,重度石漠化类型面积较少,整体已石漠化程度以轻度、中度为主。(4)2007-2011年,石漠化好转比例(16.36%)>恶化(2.83%),好转型面积为主的区域面积位于研究区中东部及东北部;2011-2015年石漠化好转(7.02%)>恶化(6.62%);2007-2015年,石漠化类型好转(15.90%)>恶化(1.98%),出现变化的石漠化区域为中部、东部地区(三岔乡、崔家坝镇、沙地乡、新塘乡等)。(5)潜在石漠化和轻度石漠化演变过程较为激烈,潜在石漠化变化速率最大,2007-2011年间达到了85.35km2/a,轻度石漠化变化速率最高时期同样在2007-2011年内达到51.26km2/a。(6)经CA-Markov模型预测得到恩施市2037年石漠化各类型数据,无石漠化类型为1941.85 km2、潜在石漠化1237.11km2、轻度石漠化501.34 km2、中度石漠化155.25 km2、重度石漠化60.44 km2。(7)整体石漠化类型关联度较高的因子为X1森林覆盖率(关联均值为0.913)、X4年末耕地总资源(关联均值为0.916)、X11农业人口密度(关联均值为0.917),指标体系总关联度较低的为X2园地面积(关联均值为0.468)、X925度以上坡耕地面积(关联均值为0.524);其余驱动指标评价因子,关联均值均在0.6以上。在2007-2015年间,恩施市石漠化演变过程因各项生态恢复政策及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地区石漠化整体呈现减轻优化的状态,同时通过对地区石漠化时空变化速率、趋势进行分析预测,至2037年时恩施市石漠化程度将更大程度的改善和优化。在石漠化变化的基础上利用统计学方法将地区各类相关驱动因子进行关联分析,探究了地区石漠化驱动机制,并得到各石漠化类型对应驱动因子关联度。本文提供的石漠化提取方法快速高效,制作提取的图件、数据可为地区石漠化研究提供参考,得出的结论可为地区石漠化治理提供科学支撑。

陈钱钱[5](2020)在《江西省“三生”空间时空演化及其对人类活动强度的动态响应》文中研究说明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建设用地不断扩展,大量的农业和生态用地受到挤压,城镇、农业、生态空间矛盾加剧,不同空间尺度都存在着人和自然之间、生产和生活活动之间、自然生态系统内部关系不尽协调的矛盾。目前,江西省正处于经济发展态势趋进的阶段,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尤其重要。为此需要不断提升生态建设水平,促进城市“三生”空间统筹布局、“三生”功能协调发展,实现江西省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时间和空间视角对“三生”空间功能格局与人类活动强度进行分析,揭示国土空间功能类型与人类活动强度的分异规律,根据两者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探究更为有效的国土空间功能结构优化调整方案。以江西省为研究区域,通过对数据分析,应用区位熵、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等统计模型和景观生态学方法中的计量模型,结合Arcgis10.2软件的空间聚类分析,揭示2006-2017年江西省“三生”空间功能类型的时空分异特征,再结合江西省人类活动强度的分异特征,探究彼此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江西省土地利用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也为快速城镇化地区国土空间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促进江西省各县市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结果表明:(1)从空间的视角可以得到江西省“三生”空间功能结构分布差异显着。多样化指数分布呈现北部偏高,南侧偏低的递减格局,集中度指数空间分异较显着,整体优势度较高,且呈现南北两侧高、中间偏低的空间格局特征;空间功能结构均匀度水平较低的特征。(2)从时间序列来看,2006-2017年江西省“三生”空间功能结构分布格局呈现出比例结构不协调现象,其中生态空间面积最大,生产空间面积次之,生活空间面积最小,且随着时间的变化,生态空间用地面积逐年减少,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用地面积逐年增加。(3)通过分析区位熵、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可以得到江西省“三生”空间分布不均衡,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向于不均衡。其中各县市的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的区位熵变化大,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中心;生态空间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区位熵高的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和南部丘陵、山地等地形地貌比较多样的地区。(4)江西省各县市的人类活动强度呈现由中间向四周、由北向南成不规则递减的特征,其变化趋势与多样化指数、均匀度指数成正相关,与集中化指数和优势度指数成负相关。人类活动强度越大,景观结构组成越复杂,多样化指数、均匀度指数越大,而集中化指数与优势度指数越小。

刘川[6](2019)在《新疆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文中认为现今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是矛盾统一的联系体,相互对立、相互转化。土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载体,其利用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其对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地区的生态安全。研究根据土地的不同利用方式,对新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估算,使“绿水青山”货币化,使成为看得见的“金山银山”,分析不同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可为土地资源合理规划提供生态环境决策成本,制定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地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稳定地区生态环境,实现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新疆作为典型的干旱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性,其维护地区生态安全,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新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一项艰巨而迫切的任务。因此,文章选取新疆为研究区域,研究数据为该地区2007—2017年的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数据,从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量、变化速率、利用程度和利用结构等方面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并揭示其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分析造成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原因。另外,根据谢高地等人对关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重新构建适合计算新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体系,其中对建设用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进行确定并引入调整系数对模型进行修正,得到符合新疆实际情况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引入敏感性指数,体现新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生态服务价值系数的敏感性,来对不同土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系数的准确性、有效性进行验证,检验新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可靠性。最后,通过评估模型得到新疆生态服务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引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差贡献率,分析不同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新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影响,揭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并提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系统保护的对策建议。本研究的进行可为制定土地资源规划利用、对经济活动进行决策时提供生态成本数据,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意见。主要结论如下:(1)本文通过计算指标,对新疆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分析可发现,目前新疆的土地利用类型中,未利用土地面积最大,有9629.65万公顷,占新疆总面积比例超过57%,其次以牧草地的面积最大,占总面积30%左右,其中以园地的面积占比最小仅有0.47%。从研究期内新疆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变化趋势来看,耕地面积呈现先增后减趋势,牧草地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园地、林地、建设用地、水域面积呈现增长趋势,牧草地、未利用土地面积出现下降趋势;增长量上,林地面积增加最多达226.67万公顷,其次是耕地面积增长最多,面积减少最多的是未利用土地,减少了242.14万公顷,需要注意的是牧草地的面积减少了109.17万公顷,面积急剧萎缩,这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从变化速度动态度上看,在七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园地面积的增长率最大,达到118.65%,保持在11.87%的年增长率,变化速率最快,这与过去新疆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向相符;其次是林地面积的快速增长,这是新疆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成就。(2)通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对新疆的生态系统服价值进行评估,并进行分析。通过评估分析发现,在研究期内新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增长趋势,从2007年的7779.31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8136.85亿元,增加357.54亿元,这说明新疆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较为明显的变化,增长量上看,生态服务价值增加最多的是林地生态系统,其生态系统服价值增加了383.50亿元;其次,生态系统服价值增加量最多的是水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长率上,园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增长速度最快的,增长率达118.65%。牧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占新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的50%,说明牧草地生态系统与新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变化紧密相连。新疆生态系统在水源涵养、维持生物多样性和保持土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今后的环境保护、治理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各生态系统这三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加强。

何江湖[7](2019)在《施秉白云岩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土壤侵蚀与生态安全调控》文中研究说明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具有极其重要的突出普遍价值(OUV),由于其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环境以及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使土壤流失速率大于成土速率(容许土壤流失量),导致土壤侵蚀的发生。同时,来自人口、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综合压力,增加了遗产地生态安全的维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难度。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属于白云岩喀斯特,而现阶段关于白云岩喀斯特区的土壤侵蚀研究较为缺乏,现行的针对整个喀斯特地区提出的容许土壤流失量,对于白云岩区的土壤侵蚀和石漠化的评估与防治带来许多困难。故在施秉世界自然遗产地及缓冲区进行土壤侵蚀与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遗产地生态安全调控具有重要的现实理论意义。文章以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及缓冲区为研究区,通过文献分析,野外监测采样与实验分析,探讨人类活动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计算遗产地及缓冲区成土速率,分析土壤侵蚀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借助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综合遗产地及缓冲区社会经济、人口、环境、土壤侵蚀等要素评价其的生态安全状况,最终为遗产地及缓冲区生态安全调控提出对策。主要研究结论为:(1)白云岩灌木林地的土壤有机碳、全氮、水解氮、速效钾、pH值高于石灰岩灌木林地,石灰岩灌木林地的全钾、全磷、速效磷含量高于白云岩灌木林。水田、旱地、烤烟地、梨园四种土地利用方式中,上层土壤养分除钾元素外均大于下层,旱地和梨园变异相对较小,水田和烤烟地变异较大。缓冲区内各种土地利用方式中,白云岩灌木林地土壤质量最好,烤烟地质量最差;水田、旱地、烤烟地、梨园四类土地利用类型中,梨园的土壤质量最好。(2)遗产地的成土速率为32.94t/km2·a,其值小于我国现行的喀斯特地区土壤容许侵蚀量(50t/km2·a)。对成土速率的单独计算,为遗产地及缓冲区生态安全的调控指明了新方向:将水土流失速率控制在成土速率之下,同时控制土壤养分流失。(3)遗产地及缓冲区2017年土壤侵蚀面积为176.53km2,其中遗产地土壤侵蚀面积为61.33km2,占侵蚀总面积的34.7%。轻度、中度侵蚀是遗产地及缓冲区的主要侵蚀级别,强烈、极强烈侵蚀比例依次降低,剧烈侵蚀所占比例较小,表明遗产地及缓冲区生态环境状况比较好,土壤侵蚀情况较轻。因此,轻中度土壤侵蚀的治理对遗产地及缓冲区土壤侵蚀总量的减少具有重要意义。从空间分布看,遗产地缓冲区土壤侵蚀较遗产地严重,缓冲区和遗产地土壤侵蚀程度分布在轻度至强烈之间,遗产地北部石桥、龙井、塘头、茶园一带侵蚀较强烈。因此,对遗产地上游及整个缓冲区土壤侵蚀的治理对遗产地的生态安全维护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园地和有林地轻度侵蚀最严重,旱地强烈侵蚀最严重,灌木林和草地中度侵蚀最严重。表明人为耕种活动对土壤的破坏较严重,园地和有林地对于减轻轻度以上土壤侵蚀具有较为重要作用,灌木林和草地对于减轻中度以上土壤侵蚀具有较为显着作用。(4)基于施秉喀斯特自然遗产地及缓冲区的社会、经济及自然环境状况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其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德菲尔法构造综合判断矩阵,运用方根法由判断矩阵计算出被比较元素的相对权重,对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最后计算出遗产地及缓冲区生态安全度。结果表明:20102012年间生态安全度分别为0.477、0.430、0.551,表明生态安全水平较低,处于临界安全状态;20132016年间生态安全度分别为0.684、0.686、0.743、0.602,生态安全度有所提高,处于较安全状态。2010-2016年,总体上,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及缓冲区的生态安全水平呈现出不断好转的趋势。(5)根据遗产地及缓冲区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权重和生态安全现状,从增加植被覆盖度、污染物处理与控制、社会经济发展、遗产地保护、旅游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六个方面提出了生态调控措施。具体包括:调整土地利用类型、防止水土流失、植被修复、完善污染物处理设施、引导规范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行为、污染物监测、控制污染物排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挖掘民族文化特色、遗产地与缓冲区分区保护、建立专职机构、加快立法、旅游人才培养、加强科学研究。

李丹[8](2018)在《流域水文水质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和气候变化的响应》文中研究指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和气候变化是直接影响流域水文、水质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土地规划和水资源管理中的关键因素。定量预测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以及气候变化对流域环境的影响是整个流域范围内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的基础。水文、水质是关键的环境指标,同时它们对各种外部扰动很敏感。土地利用/覆盖和气候通过对降水、温度、风速等气象因子和下垫面交互作用影响着区域内水文、水质特征以及其他自然、社会环境要素。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和气候变化在流域范围内对水文、水质的影响,探究水资源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和气候变化响应的内在原因及最终表现,并以此为基础,预测未来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和气候变化下,流域水文、水质可能发生的变化。为此,本文结合面向地理对象的影像分析技术(Geographic object-based image analysis,GEOBIA),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预测模型(Cellular automata Markov model,CA-Markov),流域水文水质模型(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以及第五期耦合模型比较项目(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on project phase 5,CMIP5)所给出的未来气候模式建立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和气候变化下流域水文、水质的定量评估和预测系统(Quantitative evaluation and prediction of hydrology and water quality system)。并将该系统应用浙江省苕溪流域,定量分析1985年至2015年三十年间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和气候变化,模拟再现流域水文、水质的动态演变过程,预测未来土地利用/覆盖的演变和流域水文(蒸发、流量)、水质(泥沙、总氮、总磷)变化。结果显示,三十年间,由于城镇化建设(占用周边大量耕地和园地)和农业产业转型(大量耕地、林地转化成为园地),苕溪流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剧烈,建筑用地(+332%)、园地(+611%)急剧扩张,耕地(-73%)、林地(-11%)面积不断减少。气候方面,温度升高明显(+0.77℃/10a),降雨模式发生变化。年均降雨总量变化不显着,但降雨日数减少(-8.76天/10a),极端降雨量有增大趋势。平水季节降雨量显着增多(+59.6mm/10a),枯水季节降雨量显着减少(-61.1mm/10a)。同时由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引起的下垫面属性改变,导致流域降雨径流关系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上游地区径流系数减小,下游地区径流系数增大。径流极值的出现的概率增大。运用SWAT模型再现了土地利用/覆盖和气候变化对地表水文、水质的影响。结果证明,SWAT模型在苕溪流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其对蒸发、径流、泥沙、总氮的模拟都取得了良好的结果。三十年间,土地利用/覆盖的变化对地表径流(+25%)、壤中流(-23%)、土壤渗透水量(-24%)、流域泥沙流失量(+26%)和地表径流中的氮流失量(+52%)都有显着的影响。结合CA-Markov模型预测的未来土地利用/覆盖状况以及CMIP5所提供的未来气候模式,定量预测了到本世纪末,土地利用/覆盖和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由于气候变化影响,将会导致流域蒸发量(+12%~+18%)、地表径流极值(+6%~+36%)、泥沙流失(+13%~+43%)发生显着性变化;未来可能发生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地表径流(+14%~+34%)、泥沙流失(+6%~+22%)和地表径流中的总氮浓度(+20%~+42%)有显着的影响。本文建立了 一套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和气候变化下流域水文、水质定量评估及预测体系;对SWAT模型进行了优化改进,使之能在土地利用变化剧烈的区域进行长时间段的模拟,拓展了 SWAT模型的应用范围,提高了模型的模拟精度;运用模型模拟的方法处理含定量因素的环境问题,深层次地揭示人与自然的内在和谐关系,同时,警示并预防可能发生的生态环境安全威胁,最终帮助管理部门做出科学合理的生活、生产、生态保护决策。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纷繁复杂,本文所涉及的变量必定不能面面俱到,但随着未来计算机科技的发展,以及人类对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原理认知的加深,模型模拟的精度将进一步提高,应用前景将更为广阔。

郭凯[9](2017)在《区域土地生态风险评估及防范 ——以湖北省大冶市为例》文中指出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土地退化和生态安全问题仍旧严重,与世界诸多国家相比,我国土地生态安全形势尤为严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资源大肆开发,不仅造成了土地生态系统难以逆转的毁坏,更是危及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土地生态风险评价为科学地评价当前人类及自然活动对土地的影响及其生态效应提供了宝贵工具,从而为达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本文面向土地资源管理的要求,将生态风险评价理论、方法和技术推广到区域层面的土地生态风险评价领域,并基于湖北省传统工矿城市大冶开展了实证研究,为实现土地生态保护及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参考。具体内容和结论包括:(1)土地生态问题调查通过长期对大冶土地生态环境野外调查、数据分析及专家组研讨,探讨了大冶主要的土地生态问题,并基于此确定了区域尺度层面的风险受体及生态终点;同时,选取了主要的土地生态风险源,分析了各类可能的风险压力因子。根据大冶经济开发活动的类型与特征,探讨了区域土地生态风险的传递过程,基于此构建了大冶区域土地生态风险的暴露-响应分析概念模型,揭示了大冶土地生态退化风险机理,对于土地利用规划及生态保护具有积极意义。(2)基于综合评价概念模型的土地生态风险评价基于风险源危险度和土地生态系统易损度两方面构建区域尺度的土地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大冶区域土地生态风险的时空特征进行评价与分析。主要结果包括:(i)土地生态风险源高危险度区域面积约为168km2,面积约占的10.10%,危险度指数普遍介于0.22-0.38;(ii)土地生态极高易损区域分布于中北部和东南区域,易损度指数介于0.68-0.77之间,占区域面积3.13%;(iii)综合生态风险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其中极高风险区域面积约占13.83%,涉及面积230 km2,集中分布于大冶东部、中西部矿带,以及中部矿业加工带上,风险指数普遍介于0.13-0.23。高风险区域约占21.35%,涉及面积355 km2,其主要分布于北部城市中心的罗桥、金山街办、城北经济开发区,以及中部区域的陈贵镇;中度风险区域面积约占全区面积33.79%,面积562 km2多分布为一些农耕区域;以及低风险区域面积约占全区31.03%,涉及面积516km2,主要分布于大冶南部及东南大部分林区。通过专家评估法,对研究展开了不确定性分析,拟定了风险评价工作的不确定因素。依据不同等级的风险格局划分,并参考不同风险源类别及土地利用现状,提出了差别化风险管理对策,进而为区域土地生态保护和资源可持续提供决策依据。(3)基于相对风险模型的土地生态风险评价将相对风险模型(Relative Risk Model,RRM)引入区域土地生态风险评价中,通过在目标区域大冶应用,将评价区域划分为6个风险子区域,量化风险源与生态终点之间的暴露响应关系,对各评价子区域的风险程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强调了土地生态系统的空间异质性,为多重压力的区域土地生态风险评价在方法上提供新思路。结果表明:(i)风险子区域2和子区域4,作为传统铁-煤矿开采区和采矿加工区处于极高风险状态;(ii)采矿是整个区域最大的风险源,其次是固废堆弃和城市化;(iii)生境移除是最强的压力因子,其次是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累积;(iv)在确定的8个生境受体中,湖泊生境承受潜在风险威胁最大;(v)很明显健康威胁、土壤污染和景观美学价值下降是承受最大风险压力的终点。利用国际上应用较为广泛的蒙特卡罗模拟技术,开展了区域土地生态风险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分析,给出了大冶土地生态风险评价不确定性分析结果,并解释了蒙特卡罗模拟曲线具体反映的不确定性问题。最后,基于不同的风险区域,不同的风险类别,及不同的生境受体管理视角,提出了不同风险小区的生态风险管理建议。(4)基于空间贝叶斯建模的土地生态风险防范决策基于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s,BN)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结合应用,构建区域尺度的土地生态风险防范的空间决策工具,并实证应用于湖北省传统工矿城市大冶。研究基于多次专家小组探讨,构建了区域层面的土地生态退化模型,意在更好地揭示大冶土地生态风险复杂的作用机理。基于大量先验知识的构建,划分了网络中变量的状态,同时,为了提高模型参数设计效率,研究多次进行专家组研讨,设计变量之间的概率分布(condition probability table,CPT),进而降低后续模拟的不确定性。基于土地资源不同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设计了土地资源供给情景、土地生态环境保护情景、维持土地生产力情景、城市发展转型情景,针对四个情景进行风险决策模拟。结果表明:(i)适宜的城镇化规划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地资源短缺;(ii)对采矿和围湖养殖的严格管控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土壤及水环境恶化;(iii)加大保护生境和防治土壤退化力度能够较好地维持土地生产力;(iv)严格控制采矿能够有效的改善人居环境质量。空间的模拟分布结果直观地显示了决策行为的生态效益,对于区域土地生态风险防范提供管理决策参考。通过敏感性分析,发现土壤质量退化最为敏感的是采矿,工业点源排放,和灌溉节点;对于水质恶化最敏感的不是工业点源排放,而是围湖养殖;地表损毁、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变量公众安全与健康威胁之间的影响关系明显;同时,发现围湖造田和固废堆弃对多层次节点都具有贯穿性影响。最后,就本文基于区域尺度提出的区域土地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多指标土地生态风险综合评价、基于相对风险模型的土地生态风险评价、基于空间贝叶斯建模的风险防范决策分析、以及不确定性的处理等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工作的方向和目标。

李鹏山[10](2017)在《农田系统生态综合评价及功能权衡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国土安全、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重视数量、轻视质量和忽视生态"的问题。当前,耕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以及研究工作主要侧重于数量和质量,忽视了耕地的外部性和多功能特征以及农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然而,目前关于农田系统的概念、生态评价和生态管护等研究未达成一致的共识,更缺乏完善的科学研究体系。因此,面向国土资源管理和耕地保护的需求,本文从理论框架、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权衡分析和生态管护开展研究,并选取了吉林省大安市为研究区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的理论研究、方法体系和结果应用可以为土地生态评价提供科学参考,可以为耕地资源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和农田系统生态管护提供决策支持,该研究对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提出了多层次的农田系统生态评价理论框架。对"农田系统"的概念、内涵以及特征等做了系统地解释;明确了农田生态评价包含的内容、遵循的原则以及一般评价程序。从农田系统"三位一体"的定位出发,构架了农田系统生态功能、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以下统称为"三生功能")分析的理论框架,提出了农田系统功能冲突和协调的理论和模式。分别从生态安全、生态健康和生态服务提出了农田系统的生态综合评价体系框架。(2)建立了多尺度的农田系统生态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安全性,分别从地质安全、水文安全和生物安全建立了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针对胁迫性、稳定性和结构性分别从环境质量、农田格局和空间结构建立了生态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针对生态、生产和生活特性,分别从生态功能、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建立了生态服务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而分析了各指标的空间归属和指标体系的相互关系,并详细说明了各指标的确定和计算方法。(3)开展了多方面的农田系统生态综合评价研究。从农田生态系统的角度,兼顾农业生产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提出了农田系统划分的流程和方法。采用排序法、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等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生态安全和生态健康各个指标的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法和TOPSIS模型计算了生态安全指数和生态健康指数,采用物质量和价值量相结合的方法估算了研究区和农田系统各功能的生态服务价值。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田系统的生态安全处于"较安全"等级,地质安全状况良好,水文安全基本稳定,生物安全水平相对较低;生态健康水平处于"较健康"等级,农田系统的环境质量状况相对较好,空间结构具有一定的组织性,但是农田格局的稳定性较弱;农田系统的生态服务水平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主导功能判别结果显示:研究区的农田系统总体上是生产功能为主导,生态功能次之,生活功能为辅。(4)进行了多维度的"三生功能"权衡分析。提出了农田系统"三生功能"权衡的方法体系;对研究区的耕地质量和耕地产能进行分析,对农田系统的生态评价指标与平均粮食产量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生态综合评价的结果,对"三生功能"进行了权衡与协同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研究区耕地产能的主要限制因素为降水量,地下水资源和灌溉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干旱程度明显影响着研究区的农业生产;良好的生境质量对提高生产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农田系统受到盐碱地和建设用地扩张造成的胁迫;化肥和农药的施用虽然有助于提高粮食产量,但是其对农田造成的污染负荷明显。食物供给依然是农田系统最重要的功能,农作物授粉情况和土壤保持状况影响粮食生产,生物质能源的提供与农作物的生长关系密切;研究区水资源消耗主要是农业生产,淡水供给与粮食生产之间需要协调。通过异常值和权衡指数分析,大约10%的农田系统生态状况异常,"三生功能"之间需要权衡。并通过与区域平均水平的对比,提升生态功能,稳定生活功能和控制生产功能的发挥是农田系统功能优化的主要方向。最后,综合考虑提出了研究区的农田系统生态功能区划方案。(5)构建了多途径的"三位一体"农田系统生态管护体系。在阐述了农田系统生态管护的定义和内涵的基础上,明确了生态管护的核心目标是实现耕地资源"三位一体"的保护,终极目标是农田系统的可持续利用。从法律、经济、政治和技术等多种途径,构建了农田系统的生态综合管护体系;最后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生态农田工程建设和生态系统服务管理三个方面提出了农田系统生态管护的实施策略。

二、警惕信息园地的荒漠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警惕信息园地的荒漠化!(论文提纲范文)

(1)2000~2015年吐鲁番市高昌区景观格局及生态风险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斑块水平景观格局指数
    2.2 高昌区景观水平格局指数分析
    2.3 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2.3.1 景观生态风险时间变化
        2.3.2 生态风险空间变化
3 结论

(2)广州市白云区土地利用优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2 对研究现状的简要评述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土地利用
        2.1.2 土地利用动态度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物品理论
        2.2.2 人地关系理论
        2.2.3 城市化理论
        2.2.4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第3章 广州市白云区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分析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历史沿革
        3.1.2 自然条件
        3.1.3 人口和经济条件
    3.2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3.2.1 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分析
        3.2.2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分析
    3.3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3.1 土地利用变化总体态势分析
        3.3.2 时点数据对比分析
        3.3.3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3.3.4 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3.4 土地利用特点分析
        3.4.1 土地类型丰富多样
        3.4.2 人地矛盾突出
        3.4.3 耕地中纯耕地面积和可调整地类面积相当
        3.4.4 土地利用率高,开发强度高
        3.4.5 土地利用区域差异明显
第4章 广州市白云区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4.1.1 土地利用粗放效率低
        4.1.2 耕地保护不到位
    4.2 土地利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政策制度有漏洞
        4.2.2 受经济利益驱动
        4.2.3 受城市化进程影响
第5章 广州市白云区土地利用优化对策
    5.1 科学编制规划,强化规划引领作用
        5.1.1 科学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5.1.2 增强规划的权威性,强化规划引领作用
    5.2 加强土地用途管制,控制建设用地总量
    5.3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5.3.1 有的放矢,建立长期有效的耕地保护经济激励机制
        5.3.2 坚决查处违法占用耕地行为,严格落实复耕整改工作
        5.3.3 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
        5.3.4 统筹利用农业结构调整,以补改结合方式落实耕地占补平衡
        5.3.5 完善非农建设占用优质耕地耕作层剥离制度
        5.3.6 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以经营促进保护
    5.4 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的有效机制
        5.4.1 加快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5.4.2 以“三旧”改造作为土地整备手段,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5.4.3 探索建立退宅再利用机制
第6章 结论和不足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3)内蒙古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4 研究创新点
    1.3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数据来源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绿洲生态研究进展
        2.1.1 绿洲与绿洲生态系统
        2.1.2 绿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响应
        2.1.3 绿洲生态退化与绿洲生态安全
        2.1.4 绿洲生态治理与绿洲可持续发展
    2.2 空间生产研究进展
        2.2.1 国外研究进展
        2.2.2 国内研究进展
    2.3 绿洲生态与空间生产关系
    2.4 研究进展述评与启示
第3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3.1 概念界定
        3.1.1 社会空间
        3.1.2 生态空间
        3.1.3 生态空间生产
        3.1.4 空间消费
    3.2 理论基础
        3.2.1 空间生产理论
        3.2.2 区域治理理论
        3.2.3 政府行为理论
        3.2.4 公共产品理论
    3.3 分析框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额济纳旗概况与绿洲生态环境变迁
    4.1 额济纳旗概况
        4.1.1 额济纳旗自然地理
        4.1.2 额济纳旗人文地理
    4.2 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变迁
        4.2.1 古居延绿洲沙漠化与消失
        4.2.2 额济纳绿洲形成与演变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态危机与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
    5.1 生态危机与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表征
        5.1.1 生态危机与生态权威的生成
        5.1.2 生态权威与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表征
    5.2 生态危机与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实践
        5.2.1 黑河水量调度与绿洲生态空间实践
        5.2.2 水利工程建设与绿洲生态空间实践
        5.2.3 生态工程建设与绿洲生态空间实践
    5.3 生态危机与额济纳绿洲表征生态空间
        5.3.1 生态危机与沙尘源地
        5.3.2 沙尘源地与绿洲表征生态空间
    5.4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正效应
        5.4.1 生态效应
        5.4.2 社会效应
        5.4.3 经济效应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旅游兴起与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再生产
    6.1 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额济纳旅游兴起
    6.2 旅游兴起与额济纳绿洲生态旅游空间实践
        6.2.1 旅游节事活动推动与绿洲生态旅游空间实践
        6.2.2 旅游规划引领与绿洲生态旅游空间实践
        6.2.3 旅游+与绿洲生态旅游空间实践
    6.3 旅游兴起与额济纳绿洲生态旅游空间表征
        6.3.1 阿拉善盟对额济纳旅游发展构想
        6.3.2 额济纳政府旅游主题形象生产
        6.3.3 胡杨林景区旅游空间形象建构
    6.4 旅游兴起与额济纳绿洲表征生态旅游空间
        6.4.1 旅游兴起与空间消费
        6.4.2 空间消费与绿洲表征生态旅游空间
    6.5 额济纳绿洲生态旅游空间生产正效应
        6.5.1 空间效应
        6.5.2 经济效应
        6.5.3 社会效应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机制
    7.1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动力机制
        7.1.1 中央政府
        7.1.2 地方政府
        7.1.3 黑河流域管理局
        7.1.4 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主体互动关系
    7.2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再生产动力机制
        7.2.1 地方政府
        7.2.2 旅游企业
        7.2.3 影视媒体
        7.2.4 外来游客
        7.2.5 当地居民
        7.2.6 绿洲生态空间再生产主体互动关系
    7.3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特性
        7.3.1 绿洲生态空间的公共产品属性
        7.3.2 公共与私人产品空间生产比较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问题与优化
    8.1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问题
        8.1.1 生态移民问题
        8.1.2 生态旅游问题
        8.1.3 游牧文化问题
        8.1.4 分水方案问题
    8.2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框架
        8.2.1 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原则
        8.2.2 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模式
        8.2.3 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路径
        8.2.4 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措施
        8.2.5 地方性知识与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讨论
    9.3 创新之处
    9.4 建议与展望
        9.4.1 研究建议
        9.4.2 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额济纳旗生态移民与农户生计访谈提纲
    附录2 额济纳旗旅游发展与生态治理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4)鄂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 ——以恩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岩溶石漠化概念发展
        1.2.2 岩溶石漠化动态变化研究
        1.2.3 岩溶石漠化驱动机制研究
    1.3 研究目标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主要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基本概况与数据源
    2.1 自然条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土壤状况
        2.1.4 水文特征
        2.1.5 气候特征
        2.1.6 社会经济概况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第三章 石漠化表征信息提取分析
    3.1 基于NDVI指数植被覆盖度估算
        3.1.1 归一化植被指数提取
        3.1.2 植被覆盖度估算
        3.1.3 植被覆盖度分级特征
        3.1.4 植被覆盖时序变化分析
        3.1.5 植被覆盖空间分布特征
    3.2 岩石裸露率提取及分析
        3.2.1 NDRI提取
        3.2.2 基岩裸露空间分布特征
        3.2.3 基岩裸露动态变化
    3.3 基于DEM坡度信息提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石漠化时空分布、演变特征及趋势预测
    4.1 石漠化空间分布规律
        4.1.1 石漠化分级及可视化表达
        4.1.2 石漠化空间分布特征
    4.2 石漠化时空演变分析
    4.3 石漠化变化速率分析
    4.4 石漠化时空变化发展预测
        4.4.1 CA-Markov模型及原理
        4.4.2 石漠化时空变化预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石漠化时空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5.1 驱动因子选取
        5.1.1 选取原则
        5.1.2 驱动因素
    5.2 石漠化主要驱动因子分析
    5.3 灰色关联度分析下相关驱动机制分析
        5.3.1 灰色关联度
        5.3.2 石漠化驱动因子灰色关联度分析
        5.3.3 土地利用驱动因素
        5.3.4 生态恢复驱动因素
        5.3.5 人口密度、社会经济驱动因素
    5.4 恩施市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改善策略
        5.4.1 做好宣传工作,推进石漠化治理任务开展及维护
        5.4.2 加强石漠化信息监测,实现石漠化信息可视化
        5.4.3 加强地区石漠化防治、生态恢复政策及技术支持
        5.4.4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力度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1 发表论文
        1.2 参加学术会议
        1.3 获奖
致谢

(5)江西省“三生”空间时空演化及其对人类活动强度的动态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与界定
        2.1.1 “三生”空间
        2.1.2 “三生”空间分类方法
        2.1.3 “三生”空间功能分类体系
    2.2 相关理论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空间相互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3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
        3.1.2 土地利用类型构成
        3.1.3 行政区划变更说明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 江西省“三生”空间数量结构特征分析
    4.1 江西省“三生”空间的动态变化分析
    4.2 2006年江西省“三生”空间格局特征
    4.3 2010年江西省“三生”空间格局特征
    4.4 2017年江西省“三生”空间格局特征
5 江西省“三生”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5.1 区位熵分析
        5.1.1 江西省“三生”空间的区位熵计算
        5.1.2 江西省“三生”空间的区位熵分析
    5.2 洛伦兹曲线分析
        5.2.1 江西省“三生”空间洛伦兹曲线
        5.2.2 江西省“三生”空间洛伦兹曲线分析
    5.3 基尼系数分析
6 江西省“三生”空间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6.1 多样化指数分析
    6.2 集中化指数分析
    6.3 优势度指数分析
    6.4 均匀度指数分析
7 江西省“三生”空间与人类活动强度的关系
    7.1 人类活动强度的测算
    7.2 人类活动强度的时空分异
        7.2.1 总体变化特征
        7.2.2 人类活动强度时空分异特征
    7.3 人类活动强度与“三生”空间的关系
        7.3.1 人类活动强度对景观多样性的影响
        7.3.2 人类活动强度对景观聚集度的影响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不足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6)新疆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数据来源与技术路线
        1.4.1 数据来源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土地利用变化
    2.2 土地利用类型
    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2.5 理论基础
第3章 新疆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1 新疆概况
        3.1.1 自然条件概况
        3.1.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2.1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分析
        3.2.2 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
        3.2.3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3.2.4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构建
    4.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4.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构建
        4.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表确定
        4.2.2 单位生态服务价值当量经济价值确定
        4.2.3 生态服务价值系数计算
    4.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调整系数
        4.3.1 空间异质系数
        4.3.2 社会经济发展系数
        4.3.3 资源稀缺系数
    4.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模型修正
    4.5 生态服务价值系数敏感性计算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5.1 新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分析
        5.1.1 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5.1.2 不同生态功能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5.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分析
    5.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差贡献率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对策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7)施秉白云岩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土壤侵蚀与生态安全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土壤侵蚀研究
        1.3.2 生态安全研究
        1.3.3 研究区已有研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案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社会人口情况
        2.2.2 地方经济情况
    2.3 遗产地及缓冲区保护与发展现状
        2.3.1 保护历史
        2.3.2 保护与发展措施
        2.3.3 旅游基本情况
第3章 施秉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及缓冲区土壤侵蚀
    3.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
        3.1.1 样品采集与数据处理
        3.1.2 结果与分析
        3.1.3 讨论
    3.2 白云岩喀斯特地区的成土速率
        3.2.1 流量测定
        3.2.2 水样采集及分析测试
        3.2.3 流域成土速率计算
    3.3 遗产地及缓冲区土壤侵蚀特征
        3.3.1 技术路线
        3.3.2 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3.3.3 坡度信息提取
        3.3.4 植被覆盖度信息提取
        3.3.5 基岩裸露率信息提取
        3.3.6 土壤侵蚀分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遗产地及缓冲区生态安全评价
    4.1 评价指标构建
        4.1.1 指标选取原则
        4.1.2 评价指标的确定
    4.2 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与分析
        4.2.1 构造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4.2.2 层次分析法步骤
        4.2.3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4.2.4 总权重结果
    4.3 生态安全评价
        4.3.1 生态安全度的判决及分析
        4.3.2 指标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4.3.3 生态安全度计算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施秉世界自然遗产地及缓冲区生态安全调控
    5.1 生态安全调控对策制定思路
    5.2 生态安全调控对策
        5.2.1 增加植被覆盖度
        5.2.2 污染物处理与控制
        5.2.3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5.2.4 遗产地及缓冲区保护
        5.2.5 旅游人才培养
        5.2.6 科学研究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
    6.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附录1
附录2

(8)流域水文水质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和气候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清单、术语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
        1.3.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1.3.2 土地利用/覆盖对水环境的影响
        1.3.3 土地利用/覆盖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综述
    1.4 气候变化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
        1.4.1 气候变化
        1.4.2 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特点
        1.4.3 气候变化的研究综述
2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3 研究区苕溪流域
    3.1 自然地理
    3.2 社会经济
4 苕溪流域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分析
    4.1 研究数据
    4.2 研究方法
        4.2.1 面向对象的土地利用多时相遥感影像分层分类
        4.2.2 影像分割
    4.3 分类流程
        4.3.1 云及其阴影的区分
        4.3.2 植被、水体、不透水地表与裸地的区分
        4.3.3 常绿植被与季节性植被的区分
        4.3.4 基于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的水田和园地区分
    4.4 结果与分析
        4.4.1 精度检验
        4.4.2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幅度
        4.4.3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速度
        4.4.4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地形因子
        4.4.5 城区扩张
    4.5 小结
5 苕溪流域降水径流变化分析
    5.1 研究数据
    5.2 降水变化
        5.2.1 年均降水量
        5.2.2 月均降水量
        5.2.3 季节性变化
        5.2.4 降水频率与极端降水
    5.3 径流变化
        5.3.1 降水径流关系
        5.3.2 径流的时空分布
        5.3.3 径流的月分配
        5.3.4 径流的年际变化
    5.4 小结
6 基于改进版SWAT模型的苕溪流域水文水质模拟
    6.1 SWAT模型
        6.1.1 水文模块
        6.1.2 土壤侵蚀
    6.2 模型数据需求与准备
        6.2.1 地形、河网数据
        6.2.2 土壤属性
        6.2.3 气候数据
        6.2.4 农业管理
        6.2.5 点源污染
        6.2.6 水文水质
    6.3 模型的优化
    6.4 模型率定及验证
        6.4.1 参数敏感性分析
        6.4.2 率定和不确定性分析
        6.4.3 模型的验证评估
    6.5 模拟结果
        6.5.1 蒸发与径流
        6.5.2 泥沙
        6.5.3 营养盐
    6.6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影响
    6.7 小结
7 苕溪流域未来情景下水文水质的响应模拟
    7.1 基于CA-Markov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与预测
        7.1.1 方法原理
        7.1.2 驱动力因素选取
        7.1.3 适宜性计算
        7.1.4 精度验证
        7.1.5 预测结果
    7.2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
        7.2.1 气候模式筛选
        7.2.2 未来气候情景
    7.3 不同土地利用和气候情景下水文水质的响应
        7.3.1 蒸发预测
        7.3.2 地表径流预测
        7.3.3 泥沙负荷预测
        7.3.4 总氮负荷预测
    7.4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表
附录B 作者简历和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B.1 简历
    B.2 科研成果

(9)区域土地生态风险评估及防范 ——以湖北省大冶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述评
        1.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1 生态风险评价进展
        1.2.1.2 土地生态风险评价
        1.2.1.3 多指标综合评价进展
        1.2.1.4 相对风险评价模型应用
        1.2.1.5 贝叶斯建模研究进展
        1.2.2 当前研究存在不足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组织
        1.3.1 论文主要内容
        1.3.2 论文研究的框架
        1.3.3 论文的组织
    1.4 研究区与数据
        1.4.1 研究区概况
        1.4.1.1 大冶市地理位置
        1.4.1.2 大冶市行政区划
        1.4.1.3 大冶市自然地理条件
        1.4.1.4 社会经济发展
        1.4.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1.4.2.1 数据来源
        1.4.2.2 数据预处理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2.1 基本概念及内涵
        2.1.1 土地生态风险
        2.1.2 土地生态风险评价
        2.1.3 区域土地生态风险评价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土地生态学理论
        2.2.2 生态风险理论
        2.2.3 生态系统效应建模
        2.2.4 管理学理论
    2.3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2.3.1 野外调查与文献搜集
        2.3.2 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
        2.3.3 相对风险评价模型
        2.3.4 蒙特卡罗法
        2.3.5 空间的贝叶斯网络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综合评价概念模型的土地生态风险评价
    3.1 区域土地生态风险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
        3.1.1 多指标综合风险评价框架
        3.1.2 综合风险评价模型
    3.2 问题描述与形成
        3.2.1 受体分析与生态终点选取
        3.2.1.1 风险受体分析
        3.2.1.2 生态终点选取
        3.2.2 风险源及压力因子分析
        3.2.2.1 风险源分析
        3.2.2.2 风险压力分析
    3.3 暴露响应分析
    3.4 区域土地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4.1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3.4.2 风险源危险度评价指标体系
        3.4.3 土地生态易损度评价指标体系
    3.5 大冶土地生态风险源表征
        3.5.1 风险源权重设计
        3.5.2 风险源危险度表征
        3.5.2.1 风险源单因子度量
        3.5.2.2 综合风险度量
    3.6 大冶土地生态易损度表征
        3.6.1 生态易损度权重设计
        3.6.2 生态质量指数度量
        3.6.3 脆弱度指数度量
        3.6.4 生态易损度格局
    3.7 生态风险综合评价
        3.7.1 生态风险格局
        3.7.2 不确定性分析
    3.8 大冶区域土地生态风险管理对策
    3.9 本章小结
4 基于相对风险模型的区域土地生态风险评价
    4.1 提出区域建模研究问题
    4.2 RRM评价模型构建
        4.2.1 问题形成
        4.2.1.1 研究区域及风险单元划分
        4.2.1.2 风险变量的选择
        4.2.2 概念模型设计
    4.3 风险分析
        4.3.1 数据处理
        4.3.2 暴露响应分析
        4.3.3 风险表征
        4.3.4 不确定性分析
    4.4 评价结果
        4.4.1 风险源
        4.4.2 风险压力
        4.4.3 生境受体
        4.4.4 生态终点
        4.4.5 子区域风险状况
        4.4.6 不确定性分布
    4.5 讨论与分析
        4.5.1 生态风险分析
        4.5.1.1 风险源分析
        4.5.1.2 压力分析
        4.5.1.3 生境受体分析
        4.5.1.4 生态终点分析
        4.5.2 不确定性分析
        4.5.3 土地生态风险管理措施
        4.5.4 对土地资源管理研究的启示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空间贝叶斯建模的土地生态风险防范决策
    5.1 区域土地生态风险决策建模
    5.2 贝叶斯空间建模
        5.2.1 区域土地生态风险防范决策框架
        5.2.2 贝叶斯网络构建
        5.2.2.1 确定BN中使用的变量
        5.2.2.2 空间的贝叶斯
        5.2.2.3 数据处理
        5.2.2.4 CPT参数设计
        5.2.3 模型应用
        5.2.3.1 敏感性分析
        5.2.3.2 多情景模拟设计
    5.3 研究结果
        5.3.1 模型基础训练
        5.3.2 敏感性分析
        5.3.3 情景模拟分析
    5.4 讨论与分析
        5.4.1 模型基础训练
        5.4.2 敏感性分析
        5.4.3 情景模拟分析
        5.4.4 对于土地资源管理的启示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6.2 可能的创新点
    6.3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内容
    附录一 土地利用分类整合表
    附录二 大冶工矿调查环境损毁情况汇总表
    附录三 RRM研究暴露响应分析设计
    附录四 RRM研究模拟计算结果
    附录五 BAYESIAN NETWORKS变量选取及状态描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10)农田系统生态综合评价及功能权衡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章节安排
第二章 农田系统基础理论研究
    2.1 农田系统相关概念
    2.2 理论研究的基础
    2.3 农田系统理论框架
    2.4 生态评价体系框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田系统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1 建立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
    3.2 建立指标体系的遵循原则
    3.3 农田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4 评价指标的意义与计算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田系统生态综合评价实证研究
    4.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介绍
    4.2 农田系统的划分与确定
    4.3 农田系统生态评价方法
    4.4 农田系统生态综合评价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田系统"三生功能"权衡分析
    5.1 农田系统"三生功能"的权衡方法
    5.2 农田系统耕地质量与耕地产能对比分析
    5.3 农田系统生态水平与生产能力权衡分析
    5.4 农田系统生态功能区划方案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田系统生态管护体系与策略
    6.1 农田系统生态管护的定义与内涵
    6.2 农田系统生态管护的目标与原则
    6.3 农田系统生态管护的手段与途径
    6.4 三位一体的综合管护体系与策略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本文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警惕信息园地的荒漠化!(论文参考文献)

  • [1]2000~2015年吐鲁番市高昌区景观格局及生态风险变化分析[J]. 孙桂丽,王立,李雪,王志强,赵芳芳,白一纯. 江西农业学报, 2021(08)
  • [2]广州市白云区土地利用优化对策研究[D]. 麦凤霞. 兰州大学, 2021(02)
  • [3]内蒙古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研究[D]. 代兰海.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4]鄂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 ——以恩施市为例[D]. 余可进.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5]江西省“三生”空间时空演化及其对人类活动强度的动态响应[D]. 陈钱钱.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6]新疆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D]. 刘川. 塔里木大学, 2019(07)
  • [7]施秉白云岩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土壤侵蚀与生态安全调控[D]. 何江湖. 贵州师范大学, 2019
  • [8]流域水文水质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和气候变化的响应[D]. 李丹. 浙江大学, 2018(01)
  • [9]区域土地生态风险评估及防范 ——以湖北省大冶市为例[D]. 郭凯. 武汉大学, 2017(01)
  • [10]农田系统生态综合评价及功能权衡分析研究[D]. 李鹏山.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谨防信息领域荒漠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