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迫使新技术不断出台并应用于生产中。自动化技术是科学技术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较好地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能够在保证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对电力工程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对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技术;电力工程;应用研究
电力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种能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的提高了对电力的需求量,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电力行业为社会的服务,渐渐的在电力工程中运用了自动化技术,从而实现了网络化与数字化,有效的推动了电力企业的稳健发展。所以,我国电力企业对于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都十分关注,逐渐将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内应用,进而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电能输送稳定性及安全性。
1电力自动化技术概述
电力自动化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实施的替代人工的各种技术措施。电力自动化是一种综合技术,融合了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等多种技术。电力自动化技术主要负责对电力工程的远程监控和控制。借助于电力自动化,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并且可以有效地控制电力系统的运行,为广大用户提供更优质量的服务。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方面,电力自动化的标准要求相对较高,才能够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以降低电力系统运行所需成本,减少不要的损失。要随时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控,随时关注运行状况,以避免出现问题,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收集并分析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并及时处理所发现的异常数据,找出故障所在,以保证电力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各个子系统的异常也会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因此对各个子系统进行实时监督,从而使整个系统能够安全运行。
2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运用
2.1现场总线技术
现场总线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衔接自动化的设备是其主要作用,通过现场总线的衔接可以形成一个多站多方向的信息网,同时实现智能化一体化的控制。CAN、LONWORKS、HART、PROFIBUS是目前为止主要用到的几种典型的现场总线。应用相关设备和传感器,可以把电阻和电流等信息与主机之间传输,然后运用一些数学模型,整理、分析、研究这些数据,得到相关的结果,节约硬件的数量和投资以及一些相关的维修保护费是现场总线技术的突出优点,此外现场总线的突出优点还表现在,使用户系统集成主动权的高度实现,并且用户可以自主地选择品牌,由此可见现场总线技术市场潜力巨大。
2.2自动化补偿技术
随着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作中的应用,传统的低压补偿技术中的单一信号等技术已经不适用现代社会的需求,三相负荷在遇到单相负荷用户时,三相负荷就会出现不平衡状态,在补偿的时候或多或少经常发生影响电力设备的运行。再加上传统的补偿技术没有重视电压的平衡关系,所以也会经常出现问题,但是在添加自动化技术的新的电力补偿技术是把固定补偿与动态补偿相结合、三种共补与分相补偿相结合、稳态补偿与快速补偿相结合的方法,从最根本的状态下改变传统陈旧的补偿方式,增强补偿方式的优势,如对电容器的投切实现智能的控制,补偿其精确度,同时也弥补了传统模式所欠缺的保护功能,也为了新的补偿方式更好地应用在电力系统中服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电力工程中光互连技术的应用
目前,在继电与自动化控制系统领域中已经普遍使用到了光互连技术,光互连技术主要是利用探测器功率来对电力扇的出数加以限制,从而使电力系统集成度实现有效的提升,使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得到加强。光互连技术拥有较强的抗干扰性能,可以有效的防止信道限制带宽的现象发生,有助于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与快速性。在对电子传输技术及电子交换技术进行使用的过程中,除了可以拓宽原有的互联网络之外,还可以对现有的编程结构加以重组及完善,使技术使用的灵活适应性得到全面的加强。另外,光互连技术可以使数据的处理实现自动化,通过自动化地收集和分析电力系统的数据资料,继而将出现设备故障的准确位置迅速地找出来,极大地减少了排除故障所需的时间,使电力供应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光互连技术还具有人机界面及数据控制等功能,可以将清晰的画面显示提供给调度人员,以便为调度提供可靠的根据,进而达到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调度的目的l到。除此之外,光互连技术还拥有强大的抗干扰性能,这使得其可以适用于电容性负载的环境之中,再加上其便于操作,且运行比较灵活,因此,其在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率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2.4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
当前的信息时代背景下,数据库技术的应用是一种趋势,电力工程中,主要通过数据库技术对系统进行监测,这有助于推动电力系统的研发和传承,加快相关系统和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而主动方数据库以主动性和技术功能为基础,与一般的数据库相比拥有更大的优点和长处,其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的运用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此外,电力工程建设中触发机制的引入,可以进一步提高数据库的监控和管理性能,很大程度地提高了数据的传送效率。目前我国的数据库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对比较丰富,但仍需要借鉴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技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最终建设成一套完备的能够普遍应用于电力系统数据库体系。
2.5自动化安全监测系统的实际应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安全监测是体系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指标。电力系统自动化安全监测并不是初期系统自动化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收集功能,还要根据结合数据库存在数据分析,对运行状况进行实时追踪,数据异常时要实现自动化报警。自动化安全监测要保证数据收集的准确性与运行状态的实时性,保证客观性,确保电力系统工作性能与稳定。一日_发生潜在风险要及时启动自动化报警工作,例如,某个发电机组在城市用电高峰阶段的温度相对更低,运行功率极低,则警告故障的出现,相关人员就能够针对此类故障实行检修,确保系统恢复正常的工作状态。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电力工程技术慢慢被新的技术所代替。电力自动化技术整合多种现代化技术及其电力工程中的应用,使电网系统慢慢完成了远程遥控可管理等多种功能的转变,能够科学地满足我国工业以及人民大众对电力的供求,同时也有助于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前进和发展。新世纪以来,我国电力工程技术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完善,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同样不能忽视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相关企业和管理机构必须始终给予高度的重视,加强相关研究,从而科学有效地保证电力工程的正常运行,以便电力行业能够为我国经济的进步和人民的幸福做出更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冬.试论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4):45-46.
[2]王永鹏.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6,(02):89.
[3]石海青.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2):61-62.
[4]曹迎春.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5,14(05):52-53.
[5]张晓滨,李春燕.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3).
论文作者:李宣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技术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数据论文; 系统论文; 稳定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