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火电厂;废水;综合处理方法
一、火电厂废水综合处理现状
水电厂生产过程中所排放出的废水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工业废水,另一种是冲灰、除尘,或者排渣之后,灰场或者浓缩池中的灰水。工业废水本质上属于一中混合型废水,其中包括多种类型的废水,主要有厂房生产过程中的清扫废水、机械设备冷却废水、轴封废水、煤场淋水以及雨水等等。在部分火电厂中,生产过程中所排废水主要是工业废水,只有少部分排出的废水是澄清灰水以及工业废水。
当前火电厂用于处理废水的技术相对复杂,应用难度较高,常见工艺处理设备包括废水沉淀池、废水混合池、废水预沉池、废水隔油池等等,这些处理装置的应用需要依靠高额投资来进行支撑,并且应用期间会消耗较高成本,占地面积较大,整理应用效果不佳,因此推广难度较大。如何根据火电厂的实际特征和废水处理需求,选择最为合适的处理方式和设备,提升工艺水准,并保证达到废水处理技术标准,最大程度压缩技术应用成本,是目前众多火电厂为之努力的首要目标。
二、火电厂废水综合处理方法分析
1、脱硫废水处理方法
(1)蒸发浓缩处理技术
当前,蒸发浓缩处理技术是火电厂用于处理脱硫废水的常见技术之一。蒸发浓缩处理技术中主要包括五部分工艺流程,分别是软化处理过程、蒸发处理过程、结晶处理过程、干燥处理过程以及包装处理过程,最终经过处理的废水将被转化成为蒸汽的形式排出去,最终实现废水的零排放生产目标。在对废水实施蒸发浓缩处理之前,技术人员首先要完成废水软化,目的就是为了最大程度清除水中的容易结垢的离子,这样一来可以有效降低蒸馏处理过程中的结垢倾向。废水进入到蒸发浓缩处理系统之后,会对浓缩液实施结晶和蒸发处理,最终得出的结晶物质技术人员要对其实施干燥处理并完成包装。
(2)膜浓缩处理工艺
膜浓缩处理技术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分别为微滤处理技术、纳滤处理技术、超滤处理技术、正渗透处理技术以及反渗透处理技术等,该技术目前主要被应用在火电厂废水处理技术领域以及海水淡化技术领域当中。技术人员在处理火电厂中脱硫废水的时候,通常可以选用反渗透处理技术或者正渗透处理技术。这两种技术工作原理的相似之处是借助渗透膜装置,将脱硫废水中存在的离子和杂质等物质有效筛除,从而达到废水净化的目标。但是该技术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废水处理用时较长,如果处理系统某个部分发生故障,会影响整个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由于火电厂中脱硫废水的组成成分比较复杂,因此使用膜浓缩处理技术得出的实际效果并不十分显著,当前在国内外尚未成为脱硫废水处理中的核心技术之一。经过该技术处理之后的脱硫废水虽然能够达到基本技术标准,但是其适用范围仅仅局限于对于预处理要求较低的废水水质。想要完全实现废水零排放还具有一定距离,相关技术人员还需持续进行技术完善与开发。
2、含油污水处理技术
含油污水类型主要出现在油库或者主要生产厂房当中,技术人员通常会设置专门的管道,令废水沿管道流入锅炉房附近预设的油水分离装置当中,经过初次粗分离处理之后,再借助泵送的方式,将废液传递到废水处理区的油水池当中,最终泵送到油水分离器装置当中,利用装置中的水平波形板以及垂直波形板,完成油水分离的处理。此时废水中的油会浮在水的表层,技术人员要使用撇油器装置将其收纳在污油收纳箱当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时水流会流入监督池中等待排放,如果废水的混浊程度没有通过检测,那么流出的水将被送入到蓄水池中,如果废水中的含油量没有达标,需要将废水返回到油水处理装置中进行二次净化。
3、煤场废水处理技术
(1)电子絮凝处理技术
该项技术当前主要被应用在火电厂含煤废水的处理当中,当含煤废水进入到专用的废水调节池中之后,处理系统中液体位置控制提升泵会自动进入到絮凝反应当中,废水经过絮凝处理之后,会进入到离心沉降处理系统当中,借助其特殊的结构发生沉降反应,此时沉淀产生的污泥物质会通过反应装置底部的电动阀门自动排出,进入到煤场的环沟当中。上面部分的清液则会进入到中间水池。此时系统通过加压泵装置,将请液送入到过滤器装置中,液体经过过滤处理之后,便可以实施回收利用。
(2)沉降池处理技术
该技术的核心内容就是对于废水中有害物质自身重力因素的利用,将其中存在的颗粒物质,通过沉淀原理,集中在水体的底部,然后实施集中处理。在应用该技术的时候,对于沉淀时间是有严格要求的,只有满足标准停留时间,才能保证最终的沉淀效果。此种技术的应用过程无需过多资金投入,针对颗粒物的处理效果显著,但是对于废水中已经溶解的金属盐类物质的处理上存在一定缺陷,需要借助相关化学废水处理技术来实施辅助。
4、化学废水处理技术
(1)含汞废水处理技术
一般来说,对火电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汞废水进行处理的时候,多选用结晶蒸发技术与化学沉淀技术相结合的处理方案。首先,要对待处理的含汞废水实施PH值调整,调至中性之后,再利用蒸发结晶技术,将其中存在的高浓度盐类物质去除,蒸发得出的冷凝水会留会到循环系统中进行二次利用。在实施PH调节的过程中,如果蒸发的物料存在没有结晶的情况,则需要使用降膜蒸发器装置实施二次蒸发,直到得出结晶物质。
(2)经常性废水和非经常性废水处理技术
经常性废水是指火电厂生产期间产生的废水,第一种类型为凝结水精处理装置中的再生废水以及化学除盐装置再生废水,此类废水中包含大量酸碱物质,通常使用中和处理技术进行处理。第二种类型是主厂房排水或者锅炉连续排污等废水,通常属于轻度污染,部分可以直接回收利用,如果废水中含油类物质,需要实施除油处理然后进行收集。第三种类型为过滤器排水以及澄清器排水,此类废水只含有少量泥沙和悬浮物质,对于此种废水一般使用澄清或者凝聚的处理方式。
非经常性废水主要指机组维修过程产生的不定期排出的废水。这种类型的废水排放量较大,且包含成分较多,处理难度较大,因此非经常性废水产生之后,通常不能短期内完成净化处理,需要设置贮水池进行临时储存,后续逐步实施PH调整、氧化处理、澄清处理、凝聚反应以及过滤处理等。
结语
随着我国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火电厂作为用水大户,面临的水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相关要求,火电厂将逐步实现废水零排放。因此,深入研究火电厂废水处理技术,实现废水分质回收利用及达标排放,是当前相关企业的重要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宝红.新形势下火电厂节水减排工作特点及关键[J].热力发电,2018(9).
[2]刘宁.燃煤电厂废水零排放技术[J].能源与节能,2018(12).
[3]李兵,张其龙,王雪同,等.燃煤电厂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J].水处理技术,2017(6).
论文作者:郑国亮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废水论文; 火电厂论文; 技术论文; 废水处理论文; 装置论文; 物质论文; 技术人员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