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生态文明的逐步发展,生态视域下的建筑设计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中不但要考虑满足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发展需求,还要考虑到每一个设计都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会受到社会、经济、环保等多个领域多种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筑设计
1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因为人们并没有对环境问题给予过多的关注,一些人类活动很可能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由于人们的不重视与疏忽,地球上很多生态系统都已经失去了平衡,每年都有很多物种灭绝。林地的覆盖面积也逐渐减少,全球变暖日益严重,海水水位逐渐增长,能源资源出现供应紧缺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符,而人类活动就是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应该努力修复或者重建失去平衡的生态系统,建筑设计工作一定要遵循这一点。部分建筑工程师在不断探索与创作过程中,创造出了很多具备区域文化特征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优秀设计作品,为建筑工程走向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为生态建筑体系的建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2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技术
2.1智能化技术
近些年来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智能化技术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并在众多领域得到推广。应用智能化技术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和生态理念融合,降低建筑带来的环境问题。智慧建筑建设过程中,要促进智能化产业链的形成,重视智慧产业同生态产业的融合,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比如,重视清洁生态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减少城市工业发展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智能化技术会加速智慧建筑建设,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同时可以形成更加保护生态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促进形成城市生态产业结构,促进人与城市的和谐。
2.2绿色建筑技术
绿色建筑技术是新兴技术,设计建筑学、生态学等诸多学科,需要考虑到能量规律、气候规律、建筑与外部环境交换规律等,绿色建筑可以实现建筑节能功能,随着建筑材料技术的发展,更加轻便的建筑材料逐渐取代建筑砖石,建筑物自身重量得到大幅度降低,高强度混凝土、钢筋、高强度剥离等新型建筑材料,既节约了建筑材料,又扩大了建筑内部空间。
2.3人性化技术
建筑以及建筑设计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为人服务的,人类的需求是建筑设计中必要的考量因素,只有实现人与建筑的契合性,才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基础。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并不意味着缩减和忽视人类需求一味地去满足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这样就失去了建筑工程的根本功能性。在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通过对人类需求和生态环境需求的双重满足,实现建筑设计的功能性和生态性。在满足建筑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建筑设计要对人类个性化需求进行满足,通过个性化空间的设计和创建,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除此之外,建筑设计还要在对建筑环境、居住群体进行充分考量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增强建筑设计的人性化特征。
2.4一体化
首先,从横向上看,建筑设计要实现人与自然的一体化。即对人、建筑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适当地处理,它需要为人类创造一个舒适的小空间,同时又要对大的周围环境实施很好的保护,促使有利于人类发展的资源能够持续存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从纵向上看,建筑设计要实现当前与未来的一体化。即在不损害基本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使建筑空间环境得以长时间满足人类从事社会和经济活动的身心健康需要。一体化是要求建筑设计在建筑材料的使用方面,应使用对人体无害的建筑材料;有效控制危害人体的辐射、电磁波及气体等各种污染;充分采用自然通风,对环境温度、湿度进行适当地控制,使室内温度、湿度能够达到人体所需的最佳状态;充分利用直接采光,享受太阳光对人体的自然沐浴;强调对自然景观的享用,做到室内外空间的过渡要自然顺畅,使人们尽可能多地观赏到周围的自然美景;注意历史文脉的连续性,尊重地方文化的差异,继承和发展地方传统工艺、材料及生产技术。
2.5原生自然能源的利用技术
资源紧缺问题需要得到有效缓解,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对于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利用。例如太阳能风能等。要对于该技术不断地进行研究,太阳能可以作为建筑的采暖所需要的能源。将太阳的光能转变为建筑室内所需要的热能,减少对建筑供暖所消耗的煤炭等资源。还有其它再生能源我们也需要重视在建筑中的应用。地热能源,能源的储存量大,而且对环境的影响小,在我国东北寒冷地区,冬天需要大量的能源进行供暖,所以地热形式的住房东北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减少对于不可再生能源资源的消耗,而且相对花费较少减少了人们对于建筑空暖所需要的开资。在注重新能源应用的时候,我们还需要重视对于能源的再利用技术,增加能源在建筑中的利用率。不仅仅做到了环保节能,对于我国的建筑设计发展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也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根据现在建筑行业发展看,发达国家的水平较高,而且对于该技术的应用也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可以对外界先进技术进行有效的借鉴和吸收。
3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3.1尊重自然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要始终坚持对自然资源的尊重和保护,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贯穿建筑设计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自然资源的变动。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对生产生活以及自然经验总结基础上提出的,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其有三大基本型原则要求: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中要对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运用,将其贯彻到建筑设计的实际工作中。
3.2整体优先和以人为本原则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要从城市整体生态环境着眼,宏观地去考量建筑设计与生态保护的整体性,而不是局限于眼前单一、片面的因素。在建筑设计中要从在整体性的要求下进行考量和取舍,不能够盲目地妄图实现每一项生态目的,而是要从城市生态大环境的总体去进行设计。同时,在对生态环境整体进行尊重的同时,要注重建筑设计的人本性,不能摒弃建筑为人服务的根本性特征,要注重对人类生理和心理需求的满足。
3.3延续文脉和低碳绿色原则
建筑设计中要注重对当地自然、人文环境的尊重和保护,实现地区发展的持续性和多样性。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要注重对当地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利用和依从,保证生态环境和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低碳绿色原则,是指在建筑设计中尽量采取低能耗建筑材料和方式开展建筑工程,同时为人们日后绿色生活的开展奠定基础。绿色涵盖了节能、环保、循环的多重概念,强调的是低能耗、少污染、多效益的建筑和生活方式,通过风、太阳、水、地热等低碳节能型能源的利用,实现建筑设计的绿色、生态性。
总结:建筑设计工作要树立生态文明观,将自然界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从人与自然的共生、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共生的理念出发,重新构建人类生活与生产的环境体系。
参考文献
[1]方雷.关于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J].科技致富向导,2015,8.
[2]江书瑭,付强.关于建筑设计方法的思考[J].山西建筑,2012,38(26).
[3]李浩.试析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J].现代装饰(理论),2015.22(9)
论文作者:杨春秀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
标签: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论文; 生态论文; 视域论文; 技术论文; 人类论文; 能源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