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研究论文_梁桂荣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研究论文_梁桂荣

梁桂荣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山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双鸭山 155131

【摘 要】目的:观察和分析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分析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神经科脑卒患者68例,分成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的治疗方法是临床治疗和一般常规基础性护理,康复护理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3个月的康复护理,对患者进行5个月的治疗,通过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分析评价临床效果,然后比较2组治疗的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5%,康复护理组的有效率为90%,康复护理组效果更显著。结论:在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治疗中,选择基础护理加康复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质量,因此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卒;康复护理;神经内科

脑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疾病,常使患者丧失日常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影响其身心健康,同时也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目前,我国脑卒患者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模式的日趋完善,医学治疗已经由传统的以治病为目的转变成为以有利于促进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脑卒中在临床中又称作脑中风,主要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不畅致使脑部神经功能受到损伤的一类疾病,其中动脉发病最为常见。当患者出现脑卒中时应该及时就医避免对生命健康造成威胁。为了探讨康复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我们随机选取到我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8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8例,年龄41岁—76岁平均年龄61岁,男32例,女36例。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68位患者,中脑出血29例,脑梗死39例。患者表现出肢体偏瘫但均无意识障碍,可以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在同一时期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作对照治疗,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而康复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3个月的康复护理。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性别等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普外科治疗中常规护理,如治疗前评估、治疗用药等。康复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添了心理康复、肢体活动的康复护理、饮食护理等。在脑卒中疾病的治疗中,患者的心理素质和心情对病情的治疗有一定影响。脑卒中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失语和偏瘫等。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家属做好沟通工作,稳定患者的情绪,增加患者康复的自信心。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应当及时了解患者的想法,根据患者所提出的合理要求,尽自己的力量满足患者所需。患者在护理阶段,要对肢体进行锻炼,结合针灸、理疗和药物治疗,效果更显著。患者在发生脑卒中时进食常常比较困难,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进食,护理人员可以协助患者进行吞咽训练,提高其吞咽食物的能力并且用棉签蘸取少量水分徐在患者的舌根、软鳄等部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涉及到的数据采用平均数和标准差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康复治疗组恶化病例为0例,无效患者3例,对照组恶化病例患者1例,无效患者为8例,康复组的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5%,两组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病症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脑卒中发病率排名世界第一,比美国高出一倍。在神经科临床,脑卒非常常见,而且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脑卒患者与日俱增,而且呈现年轻化的发展趋势。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我们必须意识到脑卒的所带来的致命影响。脑卒中是一组由脑血管发生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疾病,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通常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调查显示其中有80%的患者是由于脑部缺血造成的其余是脑部出血造成的。这种疾病的发病常常在数秒内而且其症状与发病的部位关联比较大,出血性中风要比缺血性中风危害更大发病时可能出现意识丧失、头痛等。其他患者也会表现出偏瘫、味嗅觉、记忆和视觉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者可导致残疾和肢体障碍,使患者日后的正常生活和活动受到影响。

3.2治疗研究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心身疾病,仅仅依靠生物医学手段难以得到彻底治愈。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在脑卒中患者的急性期的治疗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是患病后能否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以及进行下一步的康复锻炼的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针对脑卒中的心理护理研究,多数是以集中于中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心理问题的护理以及处于康复期患者的心理问题的护理为主。心理干预同时也很重要。对患者进行的心理行为干预是一项通过教育性和心理治疗性的途径,影响病人应对疾病行为的系统工程,其目标是提高病人战胜疾病的斗志,增强自信心,提高应对能力,减少疾病带来的困惑,以及增加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的控制感和帮助病人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3.3治疗和护理的措施

目前,临床中对脑卒中的日常救治常见的手段有头部降温和颅内降压并且让患者及时补充水分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度平衡。另外当患者症状严重时可以选择手术治疗加常见的推动脉减压术、动脉内膜切除术等。在患者治疗后,后期康复和护理也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一个因素。

深入研究脑卒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于脑卒患者而言,要想缓解病人的痛苦,帮助病人尽早恢复正常生活,必须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加强治疗,这对于维持病人的生命活动乃至正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在患病后要对其进行严密的监督和保护,同时辅以药物治疗,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护理包括康复、心理护理等,这样就能大大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治愈率和康复率。

4结语

本文随机选取到我院神经内科治疗脑卒中患者68例,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进行治疗,康复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3个月的康复护理治疗,结束后发现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表明采取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燕.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2,12(7):8一9

[2]孙霞.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出院指导U.]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8):531一53.2

论文作者:梁桂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7

标签:;  ;  ;  ;  ;  ;  ;  ;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研究论文_梁桂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