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星然
贵州省环境监控中心
摘要:介绍贵安新区背景及环境监管中遇到的问题。简述数字环保的内涵,运用信息技术解决贵安新区环境监管难题。
关键词:新区生态文明建设;数字环保;环境监管
2014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贵州贵安新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和安顺市结合部,规划控制面积1795平方公里。贵安新区战略定位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创新发展试验区、高端服务业聚集区、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区,建成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幸福宜居、特色鲜明的国际化山水田园生态城市,是唯一获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国家级新区。国家、贵州省委省政府对贵安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然而新区大部分面积涉及生态环境敏感区,93%的面积为贵州省省会贵阳市饮用水源上游汇水区,贵安新区生态环境高度敏感
贵安新区环保局2013年3月受省环保厅派驻至贵安新区以来,面对区内旧有落后无污染防治措施、未办理环评手续纳入监管的小企业多,新区成立后开发建设的大项目多,环保工作人少事多的背景下,以环境信息化为抓手提高工作效能,在13、14年完成环保门户网站、局内部办公、网络系统开始贵安新区“数字环保”建设。截止2015年,初步完成了贵安新区“数字环保”一期建设。
1数字环保概念的思考
2010年1月时任环保部周生贤部长在第一次全国环境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实施“信息强环保”战略,加快推进信息化与环境保护业务工作相融合,以信息网络设施和能力建设为基础,以环境保护电子政务和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为重点,以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和应用效能为核心,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规范、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全面整合、广泛共享和充分利用环境信息资源,提升环境保护监管体系的信息化水平,构建先进完备的“数字环保”体系。
在之前开展贵州省 “数字环保”、“环保云”建设工作过程中,笔者也对“数字环保”的概念有了更深更实际的理解:“数字环保”即从内涵定义、边界设定、业务定位、功能定位、技术路径、技术框架、切入点等方面利用信息化手段,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再梳理、再设计。同时将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与物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进行对接,为环保信息系统“统一技术架构、强化资源整合、促进信息共享、保障良性运行”提供必要的技术与管理依据。
2 贵安新区数字环保建设原则
2.1规范性原则
系统建设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信息化技术规范,符合国家环保行业最新通信协议标准,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及兼容性。
2.2技术先进性原则
系统采用先进的环境监测、自动控制和网络信息技术,实现环境信息的实时发布。
2.3模块化原则
系统设计在数据层、管理层与应用层之间应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应用系统通过统一的数据平台进行开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GIS 的可视化界面以及方便灵活的参数设定修改体系,实现系统的易维护、易定制。
2.4扩展性原则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利用系统提供的维护工具对系统进行数据维护、发布信息样式扩充。
2.5安全性原则
系统在网络安全的各个环节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措施(权限设置、密码设置、防火墙),免遭攻击和破坏。
3贵安新区数字环保建设内容
3.1环境质量与污染源监控系统
贵安新区截止2015年6月,在直管区范围内共建设5个大气自动监测站,5个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并拟建3个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出入境断面的水质自动监测站,建成后,这些监测、监控设施将代替人工监测全年无休的将新区直管区内大气、水体的环境质量数据通过环保专网实现对环境质量的在线自动监测和数据传输到“数字环保”平台,为环保决策、排污收费、总量控制、行政处罚等提供数据支撑,使环保工作的开展真正做到有据可依,有数可查。环境质量与污染源监控系统还可以进行异常超标报警,对数据超标、异常的污染源企事业单位给予短信提醒和电子文件警告。为充分挖掘数据潜力,结合贵安新区发展大数据产业的优势,将物联网收集的监测数据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污染物的排放量、排放峰值等进行统计,并对比分析各时段污染物排放情况。
3.2环境综合管理系统
以“一企一档”为核心,整合新区建设项目从事前环评审批到三同时检查到项目基本信息和排污监控数据到事后环境监察、违法记录查询的全过程环境综合信息数据库,结合GIS技术将新区直管区内企业情况融合于新区规划图、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图、畜禽养殖禁养区图。
以GIS地理平台为基础,通过污染源经纬度坐标信息在GIS系统中建立污染源图层,在GIS地图上标识污染源,可直接从GIS系统中查询污染源信息及污染源台账信息。利用GIS系统对污染源进行空间分析,在GIS地图上选择一区域,对该区域的污染源进行分析,例如污染源类型分析、污染源行业分析等,同时结合污染源的各业务数据对污染源进行分析,比如选定区域内的排水量分析、污染物排放量分析,并可进行同年月、季度间的比较分析,同月、季的不同年度的比较分析等。在审批工作中,利用环境地理信息平台标示各环境功能区划,输入建设项目的地理坐标,显示项目所在地的相关环境信息
环境综合信息数据库整合环境工作中的各环节,按照一企一档的模式,将企业的污普数据、环境影响评价、企业基本信息、环境监察、排污费征收、企业环境违法记录等业务信息进行整合,形成可追溯可同步的污染源档案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方式,有效提高环境监管的效能。将环境综合信息数据库与移动执法系统的数据互联,利用互联网技术强化了环境监管执法能力。
3.3环保信息互动系统
按照环保部下发的《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污染源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的要求,公众信息互动平台结合传统门户网站信息发布模式和互联网+模式,发布我局环保工作相关信息,并设置专栏实时更新发布污染源的环境监控信息。在环保门户网站增加企业资料报送系统。企业只需要在政务大厅领取一个验证码注册后,就可以将以前需要往返奔波报送纸质档的环评文本、污防数据等资料通过报送系统传至环保局,工作人员通过审批系统及一企一档系统处理送件。开发配套移动APP,使公众在手机上即可查看新区环境质量,保障了环境信息的公开和公众的知情权。
参考文献:
[1]尹红.”数字环保”系统综合技术应用与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11)
[2]徐敏,孙海林.从“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1(4)
论文作者:童星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7
标签:污染源论文; 环境论文; 新区论文; 系统论文; 数据论文; 数字论文; 信息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