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智力资本评价模型的实证研究_人力资本论文

企业智力资本评价模型和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智力论文,模型论文,资本论文,评价论文,实证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69(2004)06-0027-05

一、智力资本评价模型研究与使用的现状

在现代经济中,知识正成为真正的资本与首要的财富。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知识已经取代资金、土地和物资成为最重要的资本。知识的开发和管理与智力资本管理密切相关[1](P10-29)。90年代以来,智力资本概念逐渐引起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兴趣[2](P155-176),其中智力资本的评价一直是主要的研究领域。一批研究者和企业开始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瑞典Skandia公司设计的智力资本评价模型[3](P266-373),另外还包括人力资源会计评价模型、经济增加值模型[4](P71-84)、平衡积分卡[5](P71-79)等,对这些模型的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智力资本评价模型的比较

摸型

主要内容 优点 缺点

人力资 量化企业员工的经济价值,认为以货币资 以财务数据表示,在服务局限性,没有评价智力资本其他成

源会计 本表示的人力资本价值应资本化为资产负债企业内部可以广泛应用。分;太多的假定,其中有些难以成

表上的资产,而不是计入当期损益。立;主观性。

经济增加

一套能够适当解释企业价值获取或缺损途 与公司股价相关性大,综没有系统性,假定企业的存在只是

值模型 径的绩效评价体系,有利于量大化股东价值、 合考虑预算、财务、计划、 为了增大股东的价值。

(EVA) 最有效地利用资本。

目标设定、薪酬系统等。

平衡记分卡 用一套财务与非财务的综合指标来衡量企 较强的逻辑性。对人力资本和创新重视不够,没有

业业绩,包括顾客评价纬度、内部流程评价、

从知识角度来看待企业。

学习与发展评价。

Skandia超越财务指标的束缚去评价公司的真正价 强调了人力资本与结构资指标过于繁琐,缺乏对文化等软性

模型

值,企业智力资本主要分为人力资本、结构

本的互相作用,应用和发展 指标的考虑,一些假定可能错误。

资本和客户资本。 相对较广。

智力资本的研究处于刚起步的阶段,而智力资本本身具有无形性、主观性、复杂性和动态性,虽然研究者做了不少工作,但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普遍认可的评价指标体系[6](P63-76)[7](P15-27)。在现实中,很多公司几乎从来没有或很少对自己的智力资本进行评价。加入WTO的中国企业相对于国外先进企业而言,其智力资本发展情况明显处于劣势,它们更需要充分重视发展智力资本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现在国内企业对智力资本大多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并不清楚智力资本到底包含哪些内容,更谈不上用怎样的方法去评价本企业智力资本以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所以智力资本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企业尤其是国内企业为了适应新经济的全球化挑战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企业智力资本评价模型和指标设计

上述智力资本评价模型从各个角度为评价智力资本作出了各自的贡献,但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足:人力资源会计模型仅仅评价了其中的人力资本,经济增加值模型涉及了智力资本的整体,但没有对智力资本具体内容进行界定,缺乏系统性;平衡记分卡只是对传统会计的补充,对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缺乏足够的创新;Skandia模型相对最为系统,但其100多个评价指标过于烦琐,并且在衡量内容上有重要的遗漏。综合考虑以上研究成果,研究者以Skandia模型为主要基础,提出一个新的智力资本评价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智力资本评价模型

与Skandia模型相比,这个模型根据创新资本和结构资本在智力资本经营中的地位和层次关系,把创新资本从结构资本中分离出来,强调了创新资本的作用,从而将智力资本分为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创新资本和客户资本。这也使智力资本各因素有更明确的逻辑关系,它们之间既互相关联,又相对独立,共同支撑着智力资本这棵大树,为企业实现价值作出贡献。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比Skandia模型更为简洁的智力资本定性评价指标体系。

(一)人力资本及评价指标设计

智力资本是指能够转化为市场价值的知识和技能等,人力资本决定了其他三大资本的营运形式,而其他三大资本在人力资本的作用下,把人力资本的“非物化的知识和信息”转化为具体物质实体的产出效益。人力资本是智力资本中最基础最主要的资产,是智力资本能够得以实现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本可以概括为能力、态度和创造性三个方面。为评价人力资本,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人力资本的评价指标设计如表2所示。

表2 人力资本评价指标体系

员工的能力 员工的态度

员工的创造性

领导的战略领导能力;员工的能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员工满意员工的创造力;员工提出新想法

力素质水平;员工的学习能力;员 度;员工流失率;员工平均工作年 的收益。

评价指标 工培训工作的成效;员工参与决策、限。

管理的能力;关键技术和管理人员

的培养。

(二)结构资本及评价指标设计

结构资本包括组织中所有的非人力资源的知识储存[8](P85-100),它是组织自身蕴藏的结构性隐含知识.结构资本是智力资本的基础设施,好的结构资本使人力资本能够充分发挥其效能,为人力资本的最佳利用创造条件,并且与人力资本共同作用,从而形成、发展和利用企业的创新资本和客户资本。具体来说,它主要包括公司文化、组织结构、组织学习、业务流程、信息系统五个部分,其评价指标体系如表3所示。

表3 结构资本评价指标体系

公司文化 组织结构 信息系统 业务流程 组织学习

评 企业文化建设情况; 企业权责利关系明

内部信息网建设和 单位业务的处理周 员工互相支持、合

价 企业员工对企业远景 确程度:企业控制系 利用:企业知识库建期快慢,产品质量水作的标 ;企业信息

指 的认同感。 统的有效性。

设和利用。平;整个公司运作效的可得性:知识共享

标 率。 的程度。

(三)创新资本及评价指标设计

创新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在新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创新资本绝不是 Skandia模型中所显示的,仅仅是结构资本中的一部分。相反在智力资本的结构中,创新资本是智力资本的核心与中枢环节,其形成和发展建立在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的共同作用上,而其本身又会极大地促进客户资本的发展。具体地,创新资本包括创新成果、创新机制和创新文化三个部分,评价指标体系如表4所示。

表4 创新资本评价指标体系

创新成果

创新机制 创新文化

人均专利数:3年内新开发 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研发 公司文化对员工进行创新的

产品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近3

人员的素质和数量,创新中研、产、销人 支持和鼓励;高层领导对创新

指年新工艺开发数。 员的界面合作,与外部创新力量的合作: 的支持。

标 创新项目的管理能力,对创新人员的激

励。

(四)客户资本(市场资本)及评价指标设计

客户资本在智力资本的营运过程中起着桥梁作用,是智力资本转化为市场价值的决定因素,最直接地影响企业价值的实现。客户资本的培育依靠的是创新资本、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的支撑。客户资本主要可以概括为市场基础能力、市场强度和顾客忠诚度三个方面,评价指标体系如表5所示。

表5 客户资本评价表指标体系

市场基础能力市场强度 客户忠评

客户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对客户 市场占有率;市场潜力;单位客户客户满意度;客户投诉率;客户流

的服务能力;对客户需求的识别能力。 销售量;品牌、商标知名度;营销渠 失率;对客户关系的投资力度标。

道的建设程度。

三、企业智力资本评价模型的实证研究

为了验证上述企业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笔者以此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为基础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具体分析了智力资本内部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

(一)研究方法

需要指出的是,智力资本评价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去确定其财务价值,这种数值的高低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而且智力资本的缄默性使得这种计算公式几乎不可能存在[6](P63-76)。一个评价模型重要的是在于它能够给企业管理层及时反馈信息,使他们能够随时根据企业的情况来修正智力资本经营战略,以充分获取和利用知识,取得长期竞争优势[9](P80-85)。因此本研究的智力资本模型并非刻意地衡量其经济价值,关键是有效地评价智力资本各因素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所以,笔者依据上述各个智力资本指标和企业业绩指标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问卷采用七点量表,每个指标最高为7分,最低为1分,从高到低依次代表满意程度的降低。由于企业所处的环境不同,所采取的战略不同,智力资本各要素的不同指标内容对不同企业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2](P55-176),所以对每一个指标都由被调查者设权重以表示该指标对调查企业的重要程度,其取值范围为3、2、1,以加权平均分数作为智力资本各要素的分值。

笔者主要以浙江省的高科技企业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共有60余位被调查者填写了问卷,但由于问卷本身的难度以及被调查者的职位等原因,最后的有效问卷为31份。

(二)可靠性检验

为了检验数据的可靠性,估计测验中跨项目的一致性,研究者用SPSS软件进行了Cronbach检验,计算了Cronbach于1951年提出的内部一致性系数——a系数,以此作为测量信度的指标。a系数准确地反映出测验项目的一致性程度和内部结构的良好性,是目前测验中应用最广泛的信度指标。一般情况下,a大于0.7,测试数据就是可靠的。本研究所得到的各要素的a值均大于0.7(如表6所示),所以笔者认为调查所得到的数据是可靠的。

表6 各要素调查数据a值

人力资本 结构资本 创新资本 客户资本 业绩

a值

0.86

0.91 0.91 0.890.79

(三)智力资本与企业业绩的关系分析

在新经济时代,智力资本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本对企业业绩有着重要的影响[10][11](P206-240)。智力资本的各个要素对企业业绩都有很重要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企业的智力资本各要素是与企业业绩正相关的。Roos et al认为如果设计出来的智力资本评价体系得出的智力资本与企业的业绩只有很差的相关性,则说明设计的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是有问题的[12](P413-425)。笔者进一步研究了智力资本评价结果与企业业绩的相互关系以分析智力资本评价体系的效度。其中企业业绩采用分别反映当前的业绩和将来业绩潜力的两个代表性指标来衡量:净资产收益率水平和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以两者平均值作为最终的业绩指标。企业智力资本四要素与企业业绩的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分别如表7、表8所示。

表7 智力资本与企业业绩的相关分析

人力资本 结构资本 创新资本 客户资本 智力资本

企业业绩

0.678**0.733** 0.824**

0.798**

0.928**

**表示相关系数在0.01水平上达到显著相关(双侧检验)。

表8 智力资本与企业业绩的回归分析

变差业源自由度(df) 平方和(SS) 均方(MS) 统计量(F)

回归 4

SSR=22.187

MSR=5.54717.413**

(Regression)

残差 24 SSE=7.645MSE=0.319

(Residual)

总离差

28 SST=29.832

(Total)

注:由于缺乏两个样本的企业业绩数据,所以参加多元回归的样本为29个;自变量:常数项、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创新资本、客户资本;**表示在0.01水平上达到显著性水平,其中F0.01(4,24),4.22。

(四)智力资本各因素的路径分析

虽然多元回归方程显著性水平很高,但是进一步的数据表明,只有客户资本的回归系数与零有显著差异,客户资本可以作为解释变量出现在方程中。其他变量的回归系数与零没有显著差异。这是因为在回归分析中,智力资本的四要素作为自变量相互之间存在较高的相互关系(如表9所示)。

表9 智力资本各要素的相关系数

人力资本

结构资本 创新资本

客户资本

人力资本 1.000 0.748**0.681**0.833**

结构资本 0.748**

1.000 0.769**0.858**

创新资本 0.681**

0.769**1.000 0.786**

客户资本 0.833**

0.858**0.786**1.000

**表示相关系数在0.01水平上达到显著相关(双侧检验)。

过大的回归自变量间的相关性,使得回归分析往往只能选择部分自变量。但这并不能表示未被选中的变量,对因变量没有作用。智力资本四要素与企业业绩的相关分析,已经证明了这些要素对企业业绩都有密切联系。智力资本四要素作为一个整体对企业业绩产生促进作用。因此笔者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路径分析,进一步分析智力资本各因素的实际相互影响关系,从而为更好地管理智力资本各因素提供有利的证据和指导。用SAS软件进行路径分析,得出以下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智力资本各因素相互影响关系模型

可以看到在0.01水平上,人力资本对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有显著的影响,结构资本对创新资本和客户资本也有显著的影响。相对而言,人力资本对创新资本,以及创新资本对客户资本的影响显著性要低一点,只分别达到了0.15和0.10的水平。这说明笔者调查的企业在人力资本的提升方面,对于员工的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而创新资本对于客户资本的影响由于客户对创新有一个逐渐接受的过程,所以会稍有滞后,造成两者关系的显著性降低。总体来说,智力资本各要素内部的相互关系还是符合预期的假设。

四、小结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将智力资本分为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创新资本和客户资本,并根据具体内容设计了定性的评价指标。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此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模型的一致性系数达到显著性水平,并且智力资本与企业业绩显著相关。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智力资本各要素有很强的正相关,为此笔者对研究数据做了路径分析以了解智力资本内部各要素之间如何发生相关。人力资本是智力资本的基础,是智力资本能够实现的主要因素,因为智力资本的知识和技能是蕴藏在人的头脑中的,没有具有一定知识的人的头脑,智力资本所需要、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就不能活化,不能营运,更不能转化为市场价值。但人力资本在知识转化过程中是通过结构、创新和客户资本的具体转化来实现的,其他三大资本在人力资本的作用下,把人力资本的“非物质的知识和信息”转化为具体物质实体的产出效益,而实现整个转化过程。结构资本是智力资本的基础设施,为人力资本的最佳利用创造条件,并且与人力资本共同作用,从而形成、发展和利用企业的创新资本和客户资本。创新资本是智力资本的中枢环节。创新资本不会自发形成,它的形成和发展建立在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的共同作用上;另一方面,创新资本会极大地促进客户资本的发展,企业只有不断推出符合顾客需求,满足顾客价值的新产品,才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客户资本是智力资本的主要条件,是智力资本转化为市场价值的决定因素,与企业的业绩有着最直接的联系,没有客户资本,市场价值是不可能实现的。客户和市场资本的培育依靠的是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创新资本的支撑。

企业智力资本各要素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这对于企业经营者如何管理好智力资本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企业必须以整体的观念去看待和发展自身的智力资本,才能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取得竞争优势。

标签:;  ;  

企业智力资本评价模型的实证研究_人力资本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