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中国家长的心理疾病,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疾病论文,中国论文,焦虑论文,家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父母,我必须考上一流大学。” “如果不是为了父母,我早不读书了。” “妈妈快把我逼疯了,她整天唠叨,谁家的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你怎么学习成绩总不见起色?这次考试又因为马虎丢分了吧……我现在对学习厌倦透顶,一上课脑子里就响起她的唠叨声,根本学不进去。” “爸爸从不打骂我,但我特别怕他。只要我的成绩没进步,他就拉下脸来,整天不理我。光考高分不行,我必须有进步他才高兴。快要中考了,我担心极了,要是考砸了怎么办?天啊,我要崩溃了!” 上面的话是中国学生们经常说的话。虽说学习是孩子的事,但中国的家长们比孩子还着急,他们给孩子造成的压力一点不比应试教育小。 为什么父母给孩子制造这么大的压力呢? 最简单的解释是,父母的成长停滞了,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焦虑,他们没有通过自己的成长去解决问题,而是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承受双倍的压力,他们没有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而是从自己的心理需求出发,为孩子设计人生。结果,他们出于爱教育孩子,却发展出束缚孩子成长的非爱行为。 小学生小刚(化名)突然跳楼自杀。他留下遗书,说他觉得无论怎么努力都达不到父母的期望,累极了,所以想到了死。自杀前,他砸碎自己的储钱罐,把攒了几年的零花钱留给父母。他说,如果他留下的钱不够,爸爸妈妈可以加些钱,“坐坐火车,坐坐轮船,去玩一玩吧……不要再那么辛苦了。” 小刚很爱父母,他希望父母“坐坐火车,坐坐轮船,去玩一玩……”,这其实是他最大的向往,他实现不了,就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去实现。 小刚的心理机制是投射,他把自己希望实现但又实现不了的愿望投射到父母身上。其实,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在很多情况下也是投射,他们的心理需求,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而是期望孩子去实现,如果孩子实现了,就像自己实现了一样。 这种心理是“孩子不急父母急”的根本原因。父母自己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就将由此带来的心理压力转嫁给孩子。 转嫁一:有劲儿全往孩子身上使 董太太的女儿蓉蓉上高二,什么家务活都不干,这倒不是董太太刻意惯出来的。开始,蓉蓉也做点家务,但只要蓉蓉一拖地,董太太就会忍不住自己动手。譬如,看着女儿的脏衣服放在盆里,董太太看着就觉得心烦意乱,只有自己去洗了,心里才痛快。表面的原因是,这符合自己的卫生习惯,但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样做可以给女儿省出时间去学习。 尽可能节省出时间让女儿去学习,这成了董太太的原始心理需求。因为在潜意识中,她对社会的变迁感到焦虑,觉得自己适应不了目前激烈的竞争,又没有途径提高自己,于是暗暗希望女儿能考上名牌大学,在社会竞争中“抢占制高点”,自己因此产生成就感。所以,她有劲儿就往女儿身上使,而不是往自己身上使,这种心理转嫁机制在妈妈身上比较常见。 网上有一篇文章讲道:在武汉,一些妈妈把业余时间全部拿来陪孩子上培优班,除了工作,她们时刻陪伴在孩子身边,不让孩子有一刻空闲。这篇文章是一个孩子的爸爸写的,他写道:儿子从小学三年级起就被孩子的妈妈逼着“培优”,从没有过假期。6年来,妻子把儿子送进的培优班不下30个。儿子自嘲是见不到阳光的人,早晨6点走,晚上11点休息。一天晚上八九点就听不到儿子的声音了,一看,他斜靠在床上,流着口水睡得正香,手里的书掉在地上,让人心疼! 儿子上五年级时长出白发,当时我没在意。上初中后,儿子的白发越来越多,现在看起来像个小老头……我担心孩子有病,跑了多家医院,看了西医又看中医。医生的结论是孩子的精神压力过大。我按医嘱买回核桃、黑芝麻给儿子吃,可儿子的白发仍不见少。每天早上6点,妻子准时叫儿子起床,即便上厕所、吃早餐,妻子也要让儿子背几个单词。儿子上小学时,每天下午5点30分放学。妻子在校门口直接将儿子从汉阳接到武昌,赶6点的培优班。公共汽车上,妻子一手端饭,一手拿水。儿子在车上解决晚餐后就上“培优班”了。晚上9点下课回家,儿子还要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这样的妈妈们成了一个群体,她们相互交流信息,听说哪个培优班好,就纷纷替孩子报名。 这些“全陪妈妈”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提高孩子的能力,尽管出现了明显的负面效果仍不肯停下来。这是极端的“有劲儿就往孩子身上使”的现象,她们看似一切为了孩子,其实内心是因为自己停止成长,不能适应社会而焦虑。 转嫁二:把“理想自我”强加给孩子 有些家长并没有停止成长,但孩子成了他证明自己的工具,而不是独立成长的另外一个人。只有孩子成功了,他才有脸面。如果孩子不能出类拔萃,他就觉得很丢脸。 教育家发现工人妈妈对孩子的发展普遍感到满足。她们认为,孩子学习不错,能考上大学;知识分子妈妈对孩子的要求普遍苛刻,因为她们比的不是孩子有没有考上大学,而是有没有考上清华、北大,是否去了哈佛。 这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问题。“理想自我”总比“现实自我”高一层,工人妈妈的“理想自我”是成为知识分子,孩子只要达到这个水平就行了。但知识分子妈妈的“理想自我”更高一层,要成为精英才行。事实上在很多方面,孩子的起跑线是一样的,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并不比工人家庭的孩子有优势,却承受了父母更大的压力。 一位妈妈诉苦说,为女儿能学习绘画、英语、舞蹈和音乐,家里专门在少年宫附近买了房,尽管房子很贵。上学后,她发现女儿成绩变差了,而且特别不听话,自己付出这么多,为什么会换来这个结果?这位妈妈非常痛苦。 现在,有些父母在不自觉中把自己当成“债主”,逼孩子“还债”,从而站到了孩子的对立面,亲情关系也变得像“债主”和“债务人”一般紧张,这样的家庭环境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转嫁三:孩子是实现目标的对象 一些高知父母的压力是极其沉重的。有个家庭,父母都是教育学教授,孩子却自杀了。他们为孩子设计了完美的人生蓝图,要求孩子严格按照蓝图设计发展。孩子小时候还不错,随着年龄的增大,问题也越来越多。第一次高考,孩子没考上重点大学。在父母的要求下,他第二年重考,就在考试成绩公布的前一天,因担心自己考不上父母要求的重点大学,跳楼自杀了。令人痛惜的是,高考成绩公布后,他的分数超出了重点大学的录取分数线。 这个孩子的父母作为教育学教授,显然无法容忍“自己的孩子教育失败”的结果。因为在他们看来,这种结果无疑是对自己职业的嘲笑和否定。 哲学家马丁·布伯将关系分为两种:“我与你”、“我与它”。前者的特征是,“我”将对方视为和我完全平等的一个人,而后者的特征是,“我”将另一个人当成了自己实现目标的对象或工具。无论目标多么伟大,当一个人将另一个人视为对象或工具时,这种关系都是“我与它”的关系。 按照这个理论,教育学教授与孩子的关系就是“我与它”的关系,教授忘记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心理需求和人格。 转嫁四:通过打孩子宣泄情绪 小龙的语文考试成绩不及格,爸爸揍了他一顿。爸爸告诉别人:“就这么一个孩子,我们爱得不得了。我打他是为了他好,再这样下去,他以后连个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那可怎么办?打是亲骂是爱,我怎么就不打邻居的孩子呢?”但爱的结果呢?小龙不仅语文成绩毫无长进,还对语文课产生了厌恶感。显然,小龙消受不了父亲的“爱”。 但,这真的是爱吗?是,又不是。在意识中,小龙的父亲是爱孩子的,但在潜意识中,通过打孩子,他宣泄了自己郁积在心中的负面情绪。 小龙的父亲还做过这样一件事:小龙闹着要买耐克鞋,这要花掉他半个月的收入,但他咬咬牙还是买了。为什么?因为他看到邻居家的孩子脚上穿着一双耐克鞋,如果自己的儿子没有,多丢面子啊!让儿子穿上名牌鞋,表面上看满足的是孩子的需要,但实际上满足的是父亲的虚荣心。 一些家长,当对孩子的暴力不起作用时,会将暴力转向自己。重庆的一位张先生,为给屡教不改的女儿一点颜色看看,竟用菜刀剁下自己的左手小指。看到父亲的鲜血,女儿慌了手脚,跪在地上打自己的耳光,向父亲认错。这位45岁的父亲说:“女儿从小娇生惯养,虽然已经16岁了,但心理年龄只有12岁,打骂也不起作用,为了唤醒女儿,我只能这样做了。” 改变之道:与孩子一起成长 父母的转嫁为什么容易成功?有两个原因: 1.个人原因。做父母的担心自己跟不上社会的步伐,担心自己被社会淘汰,但又缺乏成长空间,于是将压力全放到了孩子身上。 2.社会原因。现代社会缺乏保障,严重放大了父母的焦虑感。生活中很多父母常说,不逼不行啊,面对激烈的竞争,要想将来出人头地,只有从娃娃抓起,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一位妈妈说,他们两口子都是下岗职工,现靠打零工生活,但仍然咬紧牙关,从孩子二年级起,就送他上培优班,语文、数学、外语、武术、美术、音乐,总共有十来个,前后花了2万多元,就是希望孩子长大后能有份像样的工作,不会面临下岗。以前是大锅饭,不讲竞争。现在,是比西方社会还激烈的竞争,而且升学似乎成了唯一的竞争途径,绝大多数家庭都将希望寄托在孩子升学上面,且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最初,只有高考考生的压力大,后来,中考考生的压力也大。现在,某些地方中考的压力已经超过了高考。慢慢地,压力渗透到小学、幼儿园,甚至产前。 把压力转嫁给孩子是一种“双输”局面,对孩子的危害很大,家长也不舒服。因为面对父母的付出,孩子并不感激,这让家长觉得很受伤。怎么改变这种“双输”局面呢? 1.给孩子空间 父母都希望孩子孝顺。什么是孝顺呢?孝顺意味着尊重父母,但很多孝顺的意思是“什么都听父母的”。父母的意见就都对,都成熟吗?不。其实,父母怄起气来常和孩子一样,缺乏理性,总是用自己过去的经验要求孩子。很多时候,他们提的要求根本不合理,只是为了捍卫父母的权威。如果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做决定,那么,孩子就学不会自己做决定,学不会思考。父母只有给孩子留出充足的个人空间,孩子才会发展出完整的独立人格。 2.自我成长 很多父母是按照自己的理想自我塑造孩子,但如果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相差太远,孩子长大后就很容易产生叛逆情绪,因为他发现,父母其实是说一套做一套。假如父母自己也能成长,他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就不会相差太远,也不容易对社会产生恐惧和焦虑感。另外,如果他们更多地去关注自己的成长,就不会动不动就干涉孩子的成长。 一个做了多年心理咨询的老师说,如果只是孩子的问题,其实很容易解决。但如果孩子问题的背后是父母的问题,那问题就很难解决,除非父母先改变。他断言,如果家长只是一味地寻求怎么解决孩子的问题,而不是在自身寻找原因的话,孩子的问题就无法解决。所以,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成长,才是最好的教育办法。 3.进化爱的方式 以前物质匮乏,生活不易,父母爱的集中表现是,牺牲自己的物质来保证孩子。但现在物质匮乏已经不复存在,父母应该进化爱的方式,从关注吃穿中脱离出来,更多地考虑孩子的人格成长和心理需求。焦虑:中国父母的精神疾病_亲子成长论文
焦虑:中国父母的精神疾病_亲子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