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中医院骨肿瘤科 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 目的:探讨抗生素链珠治疗慢性骨髓炎患者的护理。方法:20例慢性骨髓炎的患者,行病灶清除后抗生素链珠植入,对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20例骨髓炎患者全部治愈,疗效满意。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能够帮助骨髓炎患者顺利康复,功能锻炼、饮食调理及伤口护理最为关键。
【关键词】抗生素骨水泥链珠;骨髓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4-0293-02
笔者所在科室对2013年6月~2014年3月的20例慢性骨髓炎患者采用病灶清除后抗生素链珠植入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男18例,女2例;年龄20~63岁,平均年龄(43.1±5.3)岁;病程6个月~6.2年;病因:外伤或手术感染18例,血源性2例。20例患者治疗前均行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均符合慢性骨髓炎的诊断标准。其中股骨5例,胫骨10例。
1.2 治疗方法
均在联合腰麻下行感染灶开槽,彻底清创,植入万古霉素骨水泥链珠[1]。
2.护理
2.1 心理护理
骨髓炎患者因病程较长,延期愈合,多年来承受病痛的折磨,影响着日常生活并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我们应对患者及其家属做好思想工作,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其真实的心理活动,并耐心向其介绍手术方法、临床疗效、术后注意事项等,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加患者的自信心,减少悲观情绪,便于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2.2 完成护理体检和化验检查
在了解患者局部情况的同时,还需了解其全身情况,便于了解其潜在的健康隐患,了解患者的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变化,了解患者的过敏情况,为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手术前给患者做好血、尿、便常规等各种化验,出现不正常的情况时,需给予必要的纠正,避免出现水及电解质紊乱,最终导致手术不能顺利完成。与此同时,对患者局部采用X线检查,确定病变范围及部位,死骨的大小、数量、分离情况等,便于确定手术方式、时机和入路。
2.3 饮食护理
慢性骨髓炎患者的病程较长,长期消耗,多数患者易出现体质弱、贫血等情况。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加强患者营养的摄入量,鼓励患者多食用高能量、高蛋白的食物,补充大量维生素B、C等,增加患者的抵抗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严格节制辛辣、刺激、油腻等食物的摄入,避免因食物因素诱发骨髓炎的发生。
2.4 术前护理
患者往往有窦道,渗出,且气味难闻,需在手术前3天开始备皮,第1、2天先用肥皂水洗干净后,用75%酒精消毒,再用无菌辅料包裹,第3天做备皮处理。为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患者迅速恢复健康,嘱咐患者多喝水,以预防尿路感染,但若有心、肺、肾等方面功能异常者,则需依医嘱执行限水[2];注意身体清洁及预防感染;常作深呼吸咳嗽及每2h翻身1次,以促进肺部扩张,预防肺炎;每2h做一次全关节主动与被动运动,每天做200下,可有效预防肌肉挛缩及关节变形[3]。
2.5 术后护理
2.5.1观察伤口及处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伤口渗血、渗液、敷料脱落等情况,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发热、寒颤等症状,局部是否出现红肿并由压痛等症状,如遇异常,及时向医生报告,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另外,定期换药,根据伤口的渗出情况,7天后逐日拔出链珠,每天1~2颗。
2.5.2局部制动:病骨经手术处理后,需要预防病理性骨折或畸形发生,应用牵引、小夹板或石膏固定,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减少肢体肿胀,观察末梢血液循环,如石膏固定后,患肢剧痛,且有发热、出汗、白细胞增多现象者,要及时做石膏开窗,检查伤口,做相应处理。
2.5.3根据术前药敏实验使用敏感抗生素,及时止痛,尤其是拔出链珠前适当给予必要的镇静剂。
2.6 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主要是通过肢体运动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其对于慢性骨髓炎患者的治疗及康复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可有效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在传统的治疗中,通常鼓励骨髓炎患者多休息、少运动,然而经过长期临床证明该理论是具有一定片面性的。脊髓炎的不同类型患者以及同种类型不同阶段的患者,进行不负重的功能锻炼,对于患者肢体的恢复具有良好的疗效。同时功能锻炼是决定骨髓炎是否愈合的关键因素之一。常见的功能锻炼方法有肌肉收缩及各关节屈伸练习[4]。
2.7 出院指导
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诊,坚持口服敏感抗生素治疗2至3个月,防止复发。
3.结果
12例骨髓炎患者有8例患者行两次清创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植入,随访3月至1年均治愈,无继发并发症,疗效满意。
4.护理体会
慢性骨髓炎的常见临床表现有局部红肿、疼痛、经久不愈、流脓,同时可伴有发热、恶寒等症状,对于该病的治疗上,常采用手术、药物的综合疗法。对于进行手术的患者,需做好充分的术前、术后护理,同时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相关试验证明,抗生素骨水泥链珠具有诸多优点,如可在局部迅速达到峰值药物浓度,快速有效消灭病菌;可直接投药于病变部位,避免因感染引起血供不足,进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同时由于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药量少,所以对全身脏器的不良反应小。本组临床资料采用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治疗慢性骨髓炎患者疗效较为显著。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助于患者尽早康复,防止复发。
【参考文献】
[1]栗向东,胡蕴玉.抗生素缓释系统在骨科的应用[J].中华骨科杂志,2000,11(20):52-54.
[2]刘顺利.健康指导在慢性骨髓炎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5,03:1421-1422.
[3]胡志男.慢性骨髓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0,15:125-126.
[4]李长签,丛海波,杜全红,史永安,姜辉,隋海明.抗生素骨水泥链珠在创伤性骨髓炎治疗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4,06:59-61.
论文作者:王怀雷,颜惠琴,刘延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患者论文; 骨髓炎论文; 抗生素论文; 功能论文; 手术论文; 情况论文; 疗效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