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学科建设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共产党论文,教育史论文,学科建设论文,思想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707(2006)03-0006-05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与优良传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研究开始较早,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组成部分,则是1984年以后的事。从总体上说,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研究水平有待提高。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设之初,曾把编写教材当作首要任务,但其中一些基本问题并没有搞清楚。殊不知如果没有扎实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基础,学科(专业)发展的后劲就会不足,教材也只能停留在浅层次上。加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学科建设,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明确学科性质,把握研究对象;依据学科特点,构建学科体系;认真研读史料,奠定学科基础;运用历史经验,服务现实需要。
一、明确学科性质,把握研究对象
“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科学的对象。”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根本原因在于它存在着特殊矛盾、具有自己的研究领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进程中的特殊矛盾,就是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理论和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与人民群众实际思想认识水平之间存在的矛盾(差异)以及如何解决矛盾。怎样解决这一矛盾呢?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指出:“只有加紧政治训练的一法”,即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把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进程和历史经验作为自己的研究客体,探讨各个历史时期党是怎样把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提高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所要求的水平上来的?探讨在解决这一特殊矛盾的过程中,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因素对人们的思想觉悟有什么样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推动党的事业健康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哪些经验更能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特殊的学科领域和研究对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明确学科的特殊性质。把握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的学科性质,必须从两个不同角度入手。
第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既是中共党史的分支学科,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支学科。作为中共党史的分支学科,如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文化史等,是中共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服从、服务于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可以为中共党史学科发展增添新内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支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属于同一个层次,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提供实践基础。为此,必须两者兼顾,体现和处理好交叉学科问题。从目前情况看,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特色上下功夫。因为现有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书籍,大多数存在着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理上提炼本质特点、客观规律、优良传统、经验教训不足的问题,甚至有许多基本概念不清和混淆的现象。如学术界在使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或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作为学科名称的问题上,仍没有统一的说法;出版的著作、教材,不同书名(概念)包含着相同的内容。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与外延是有区别的。
第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既属于历史学科,又属于理论学科。两者不能偏废,也不能孰重孰轻。一方面,作为历史学科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以史实为出发点,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而不是从概念或原则出发,搞单纯的概念演绎或逻辑推理。概念或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研究的终了和结果。另一方面,作为理论学科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不是中共党史的简单重复或翻版,也不是中共党史的“缩写本”。学习研究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根本目的是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既要做到“论从史出”,又要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历史研究;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理论概括和经验总结上,不能停留在叙述史实、考据史料的层面;其研究成果,要能够应用于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并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接受检验,从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目前出版的“以论带史”的“史论”书籍价值或许更大一些。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研究内容和研究任务是由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的任务,一是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史中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的回顾和总结,提高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科学认识,以增强人们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作用的自觉性;二是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研究,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内容、方针原则、途径方法、组织体制等基本内容的理解,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史达到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性的认识升华;三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研究,促进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具体而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研究党对党员和人民群众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实践活动;第二,研究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范畴、理论体系的萌芽、形成、变化、发展的基本线索及其规律性;第三,研究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目的任务、方针原则、内容方法的历史沿革、发展变化及其规律性;第四,研究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组织机构、制度安排和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及发展规律;第五,研究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和优良传统,并运用历史经验,服务现实需要。
二、依据学科特点,构建学科体系
关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的体系结构,目前学术界总体上有三种观点。从学理上讲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以获得符合历史真实和思想政治教育规范的科学结论。
一是传统的观点,基本上以中共党史的历史分期和“党史话语”,界定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的时期与阶段。如: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革命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土地革命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抗日战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解放战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党在过渡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十年建设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等。上述分期,有其合理性。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工作的组成部分,为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和中心任务服务。而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历史阶段,中心工作与中心任务是不同的,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对象也就有所不同。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与抗日战争时期,国内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有很大的区别,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原则甚至方式方法也就应该有所不同。但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毕竟不是中共党史,应该有其特殊的矛盾性,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所以,简单地沿用(或套用)中共党史的历史分期甚至话语系统划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阶段,是值得商榷的。
二是力图以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规律划分其历史时期与阶段。如张耀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版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论》将全书分为五编20章,即:第一编思想政治工作的初创与形成时期(1921年7月—1935年1月);第二编思想政治工作的成熟时期(1935年1月—1945年8月);第三编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时期(1945年8月—1957年2月);第四编思想政治工作的曲折前进和严重挫折时期(1957年3月—1978年12月);第五编思想政治工作的拨乱反正和发展的新时期(1978年12月至今)。上述观点,是一种大胆尝试和一家之言。这种设想,以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大视野作为背景,将遵义会议、抗日战争胜利、《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等四个党史发展的关键点作为分界线;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划分为初创与形成时期、成熟时期、发展时期、曲折前进和严重挫折时期、拨乱反正和发展的新时期等五个阶段。但上述观点至少需要对以下两个问题作进一步解释:第一,将遵义会议、抗日战争胜利、《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等作为分界线标准并不统一,如《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确实是新中国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献,可以视为以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特点和内容划分阶段,但又如何解释没有将《古田会议决议》和《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作为划分阶段的关节点?第二,五个历史阶段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对象存在根本性质和原则上的不同,把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党的中心任务完全不同的时期放在一起,同样很难科学地说明与解释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逻辑。
三是结合上述两者优点以专题形式界定和阐述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即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修订出版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版《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论》的修订本),将不再设编,全书分十章,即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创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与理论成熟、解放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曲折前进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探索、文化大革命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挫折与教训、思想政治教育的拨乱反正与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探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应该说,这是又一次创新,凝结了作者的心血。十章的设置,既考虑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性质和内容,又照顾到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但是,有些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探讨。一是新中国成立前后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特征应该加以区分。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是革命党,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范畴,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服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社会主义性质范畴,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二是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很难完整概括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内涵。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实践中产生又指导实践,离开实践理论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三是解放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两个阶段,都用“新发展”概括,含义不明确,而且词语重复。
我们认为,根据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要求以及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内在特点,可以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分为两个时期展开论述,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新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或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定性为新民主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这里有两个基本概念需要作解释:一是新中国成立前,虽然中国共产党党内教育、干部教育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但总体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属于新民主主义。二是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能够得以成立,理由在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中国社会意识形态中居于指导地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国家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可以设置上、下两部。上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1919—1949〉)分为四编16章:第一编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开端(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初创、第二章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初步尝试、第三章教育农民投身国民革命、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萌芽);第二编工农红军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展开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成(第五章开创土地革命的新局面、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形成、第七章工农红军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三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及其理论成熟(第八章建立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九章掀起全民族抗日的浪潮、第十章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干部教育、第十一章延安整风是党内教育的伟大创举、第十二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成熟、第十三章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夺取抗战胜利);第四编思想政治教育在解放战争中的新发展(第十四章动员全国人民参加解放战争、第十五章人民解放军的思想政治教育、第十六章解放战争时期的党内教育)。下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1949—2005〉)分为六编18章:第一编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开端(第一章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创立、第二章新中国成立初期执政党的作风建设、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初步尝试);第二编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展开(第四章所有制改造与人的改造同时并举、第五章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第六章思想文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三编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曲折发展(第七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两种趋向、第八章调整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第九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化的艰巨探索);第四编思想政治教育的严重挫折(第十章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严重失误、第十一章“十年文革”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训);第五编思想政治教育的拨乱反正与改革探索(第十二章思想政治战线上的拨乱反正、第十三章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第十四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第六编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第十五章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与挑战、第十六章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第十七章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第十八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
三、认真研读史料,奠定学科基础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是中共党史的分支,但不是中共党史的“缩写”。要在浩如烟海的中共党史文献史料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否则,不读原始资料,或者采取拿来主义,将原来党史著作甚至教材中的资料编入其中,就不可能建立起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的学科体系。目前许多相关书籍,几乎没有注释,没有原始资料,那是很成问题的。比较而言,姜思毅主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史》(特别是上卷)属上乘之作,是在编辑出版《军队政治工作历史资料》(13卷)的基础上写成的,具有原创性。
从前面叙述的内容可以知道,无论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还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都要采取史论结合的方法,做到史论统一。虽然二者的研究方法略有不同,但坚持史论统一的前提是不能变的。“思想政治教育史论”可以采取“以论为主,以论带史”的方法,但仍要坚持以史为线、以史为据,即不能离开历史发展的阶段、顺序、线索,不能不以史实为依据去作理论的概括、分析和立论、论证。这种以论为主、以论带史的方法,不但要更加深入地挖掘史料,更讲究史料的翔实,而且还要把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史实按一定论题的需要加以集中,深入地展开论证和进行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史”则是采取“以史为主,寓论于史,论从史出”的方法,必须以第一手原始资料为基础;要运用大量的历史文献,收集、分析、整理大量的史实,做到资料详实可靠,然后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鉴别,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目前,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历史资料,大致可以分为几大类,或者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溯源:一是专题性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资料,如:《军队政治工作历史资料》(13卷)、《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资料丛书》(4辑)、《思想政治工作文献选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献选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年)》、《党的宣传工作文件选编(1949-1966)》、《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4册)、《普通高校“两课”教育文件汇编》等;二是相近、相关的党史资料中拥有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料,如《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文件集》、《中国共产党抗日文件选编》等;三是散见于《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珍贵档案》等之中的相关内容;四是领袖人物(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张闻天、恽代英、邓小平、江泽民)的全集、选集、文集。如:《毛泽东文集》(8卷)、《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卷)、《毛泽东 周恩来 刘少奇 朱德论党的宣传工作》、《老一辈革命家论党的建设》、《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五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上亲历者的日记和回忆录。日记的史料价值很高,应当充分利用;六是当时的报纸、刊物,特别是在各根据地创办的报刊杂志上,如《新青年》、《共产党》、《红旗》、《红星报》、《解放》、《群众》、《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有许多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重要文章。
收集、研读、整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历史史料,应该作为系统工程,组织队伍认真查阅、整理,需要有“大海捞针”的勇气和恒心,才能取得“沙里淘金”的成果。运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资料,建立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学科,必须遵循两大原则:一是资料的原始性。不能图省事转引他人、他书、其他类著作的材料,更不能用第二手资料作主要论据。如回忆录可以作为重要材料使用,但回忆录不能单独使用或作第一论据,只能配合其他第一手资料而作辅助材料。因为回忆录受政治环境变化和人的生理记忆条件所限,会出现一定的差错。二是围绕主题。不能离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必须明确主题,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切入,围绕中国共产党党内教育与党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展开,舍去不相关或不紧密的内容。如中国共产党组织发展内容只能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机构演变的角度论述,而不能简单地撰写党的组织发展史。
四、运用历史经验,服务现实需要
学习与研究历史,总结经验教训,一大功能是为现实服务。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吸取和借鉴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上的经验。为了更好地服务现实,必须总结历史经验,一要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的本质特点、客观规律、优良传统、经验教训等进行总体性研究;二要作系列性的专题研究,如:关于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几种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关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机构、政工队伍建设问题;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地位作用问题;关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特别是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问题;三要进行各个历史时期的“阶段史”研究,如: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抗日战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解放战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等;四要进行专题史研究,如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党对工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党对人民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五要对典型事件、重要会议作深入的挖掘探讨,如:三湾改编、延安整风运动、七届二中全会、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等;六要对重要人物及其重要著作作专门性研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必须继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继承与创新是历史研究的永恒主题,也是服务现实的唯一途径。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在加强的前提下改进,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继承就割断了历史,成为历史虚无主义;而创新是继承的发展趋势和必然结果,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成为保守主义,历史就成为僵死、凝固了的毫无用处的东西。继承主要是指继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及其经验将随着时代前进而不断丰富发展,但历史实践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是相对稳定、必须加以继承和发扬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反映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本质和客观规律,违背了它就将受到惩罚。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只能继承和发扬,不能违背和抛弃。继承和发扬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开拓新领域、寻找新载体,把继承和创新统一起来,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服务于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研究的功能与价值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生命力所在。
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二级学科,在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招生目录中也有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与本科层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名称上保持一致。显然,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升格了,作用也将随之提高,同时建设的难度也会增加。为此必须开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建设的研讨。本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支学科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学科建设的看法,既是抛砖引玉,也算绵薄之力。
标签:政治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历史规律论文; 中共党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