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血清肌酸激酶的临床检测结果研究论文_崔红英

精神病患者血清肌酸激酶的临床检测结果研究论文_崔红英

甘肃省宕昌县人民医院 崔红英,邮编:748500

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肌酸激酶检测指标对诊断精神病患者病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2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精神病患者,以及同时期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人50例,以这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精神病患者为观察组,健康人为对照组,对2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肌酸激酶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比2组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结果 通过对血清肌酸激酶进行检测,可以看出,观察组的血清肌酸激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有精神病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检测指标水平会比正常人的血清肌酸激酶检测指标水平高,可以作为检测是否患有精神病的指标之一,但在检查期间,需要排除患者用药治疗以及患者兴奋、紧张等情绪。在诊断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意义,值的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血清肌酸激酶;临床检测结果

肌酸激酶,又称之为肌酸磷酸激酶[1],能够以磷酸肌酸的形式进入细胞液,满足细胞生理活动的需要。其主要存在于人体的骨骼肌和心肌,在脑组织中也存在。

本文研究对血清肌酸激酶指标对诊断精神病患者病情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详细报告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以及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人各50例,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研究对象中,男性占30例,女性占20例,年龄21~77岁,平均年龄(48.9±11.7)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为(2.7±0.8)年;对照组研究对象中,男性占25例,女性占25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47.5±11.2)岁。

对比上述2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所以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可以进行良好的对比研究。

1.2 治疗方法

2组研究对象均在早晨空腹下进行静脉抽血,血量为5毫升,并实施离心处理,在两小时内,对2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肌酸激酶水平进行检测。

1.3 评价指标

对2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肌酸激酶检测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肌酸激酶检测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束之后,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95%作为可信区,计数资料的表示使用例数(%),对比方法使用χ?检验;计量资料的表示使用均数±标准差,对比方法使用t检验。P<0.05,数据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之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静脉抽血,对2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肌酸激酶水平进行检验,可以看出,观察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肌酸激酶检测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具体数据详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肌酸激酶水平相比较 [U/L,(??±S ) ]

组别 例数 血清肌酸激酶检测指标

观察组 50 435.84±75.44*

对照组 50 44.12±6.77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随着社会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健康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因此,精神以及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人们所承受的生活水平以及工作压力都在日益剧增,生活节奏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加快,患有精神病的患者也逐年增加,因此,对患有精神病的患者的诊断尤其值得临床关注。

相关文献表明[2],血清肌酸激酶的升高,反映了肌纤维膜的结构功能达到了一定的受损程度,由于不同类型肌病的发病机制的不同,血清肌酸激酶的升高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血清肌酸激酶的升高与否以及升高程度的多少对肌病[3]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精神病患者肌酸激酶升高的机制,目前并不是十分的清楚,但是有研究表明[4],当精神病患者处于一个精神十分兴奋的状态时,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就会有着显著的升高,同时,还有学者发现[5],随着肌酸激酶的升高,精神病患者也会伴有肌肉型的微损伤。

精神病患者血清肌酸激酶的升高原因,一方面很有可能是因为精神病患者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机体的能量代谢也是处于旺盛阶段,细胞内的肌酸激酶明显增加,从而导致肌酸激酶的生物活性增强;另一方面,有可能是因为精神病患者在入院的时候,情绪长时期的处于紧张状态,当患者在发作期发作的时候,患者的机体代谢能力增强。同时,还有可能跟患者的生活起居有关系。

通过近几年来医学的进步,医疗人员在临床研究中已经发现,接受治疗的精神病患者,服用一定的抗精神病类药物的时候,会使得血液中的肌酸激酶水平明显升高,患者的服用药剂量越大,其血清肌酸激酶水平的升高趋势也就越明显。

本文研究中,针对我院收治的患有精神病患者50例,与来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人50例,2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肌酸激酶水平进行研究对比,可以发现,观察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肌酸激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血清肌酸激酶的检验,可以作为对精神病患者的病情诊断参考数据之一,但需要注意,在检查过程中,需要排除用药以及患者情绪兴奋或紧张等因素。在诊断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 姜裕新.新住院精神病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肌酸激酶测定结果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2):1308-1309.

[2]田新朋,赵莹.120例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血清肌酸激酶的检测与临床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9):57-58.

[3]沈广虎.精神疾病患者血清肌酸激酶表现[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7):697-698

[4] 李筠,王艳娉,罗敏等.精神疾病患者血清肌酸激酶活性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0,07(19):3-4.

[5] 隋明兰.100例新住院精神病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肌酸激酶(CK)测定结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04(17):129.

论文作者:崔红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2

标签:;  ;  ;  ;  ;  ;  ;  ;  

精神病患者血清肌酸激酶的临床检测结果研究论文_崔红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