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2牡丹江市心血管医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摘要:目的:分析脑出血死亡时间及死因,找出脑出血不同死亡时间的主要死因,为制定脑出血不同时间的相应救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306例,其中92例死亡,回顾性总结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家族史、脑卒中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吸烟史、饮酒史、脑出血部位、出血量、入院时的意识状态、入院时的GCS评分、并发症、入院24 h内的最高体温、血压等相关因素与死亡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有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及吸烟史、脑出血部位在丘脑、出血量>60 ml、入院时意识昏迷、入院初GCS≤7分、有并发症及入院24 h内最高体温>38.5℃、血压>180 mm Hg的高血压患者脑出血死亡率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出血量>60 ml、入院时意识昏迷、入院初GCS≤7分、有并发症及入院24 h内最高体温>38.5℃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早期干预高血压脑出血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可以降低死亡风险,应提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脑出血;死亡;分析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death in 92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death time and cause of death of cerebral hemorrhage,to find out the main causes of death at different time of cerebral hemorrhage,and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of cerebral hemorrhage at different time. Methods:A total of 306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February 2017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Among them,92 died,and the sex,age,family history,history of stroke,diabetes mellitus History,histor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history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history of smoking,history of drinking,cerebral hemorrhage,bleeding,admission at admission,GCS score at admission,complications,maximum temperature,blood pressure within 24 hours of admission Relevant factors related to death. Results: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 70 years old,history of stroke,coronary heart disease,diabetes mellitus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history of smoking,cerebral hemorrhage in the thalamus,bleeding> 60 ml,admission consciousness coma,admission GCS ≤ 7 points,complications and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in the 24 h after admission> 38.5 ℃,blood pressure> 180 mm Hg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high cerebral hemorrhage mortality;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 70 years,bleeding> 60 ml,admission consciousness coma,admission GCS ≤ 7 points,complications and admission within 24 h maximum temperature> 38.5 ℃ is the risk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patients with death risk factors. Conclusion:Early intervention of high risk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risk factors can reduce the risk of death,should be taken in advance effective control measures.
Key words:cerebral hemorrhage;death;analysis
前言:高血压脑出血是指在长期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基础上,由于血压持续或骤然升高而引起的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是临床常见的、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研究影响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相关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分析其死亡的相关因素是判断预后的第一步。本文回顾性分析近4年来我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死亡患者资料共92例,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306例,其中术后死亡92例,男性49例,女性43例;年龄36-85岁,平均(63.8±13.2)岁。死亡时间1~37天,平均(6. 6±6. 3)天,男性平均(5. 5±5. 4)天,女性平均(8. 5±7.4)天。按发病后死亡时间分为≤3天,4~7天,8~14天,15~21天,22~28天,≥29天6个时间段进行死亡时间、死亡原因、不同死亡时间与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找出不同死亡时间最主要死亡原因。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死亡患者的性别、年龄、家族史、脑卒中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吸烟史、饮酒史、脑出血部位、出血量、入院时的意识状态、入院时的GCS评分、并发症、入院24 h内的最高体温、血压等相关因素与患者死亡的关系。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采用χ2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以单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死亡患者一般资料单因素分析
在死亡患者一般资料及病史因素中,年龄>70岁、有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及吸烟史的高血压患者脑出血死亡率明显高于年龄≤70 岁、没有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疾病病史及吸烟史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死亡患者的发病情况与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脑出血部位在丘脑、出血量>60 ml、入院时意识昏迷、入院初GCS≤7分、有并发症及入院24 h内最高体温>38.5℃、血压>180 mm Hg(1 mm Hg=0.133 k Pa)的高血压患者脑出血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出血部位、出血量≤60 ml、入院时意识较清楚、入院初 GCS>7分、没有并发症及入院 24 h 内最高体温≤38.5℃、血压≤180 mm Hg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高血压患者脑出血死亡相关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出血量>60 ml、入院时意识昏迷、入院初 GCS≤7 分、有并发症及入院24 h内最高体温>38.5℃是高血压患者脑出血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
3结论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也称自发性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或出血性脑卒中,占全部脑卒中的20%~ 50%。发病率为40~ 100人/10万人口/每年,而高血压性脑出血约占全部脑出血的60%以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病死率高达40%~75%。CT问世以后,可明确诊断预后较好的小量脑出血(在CT问世以前常误诊为脑梗死),因此,使脑出血的总死亡率明显下降,一般为20%~ 56%,但其致死和致残率却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高的因其发病率高、急性期病死率高,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危急重症,故如何制定最有效的脑出血治疗方案、降低其急性期病死率一直是神经内科医生努力在做的事情。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可以通过清除血肿来解除颅内血肿的占位效应,以避免和减轻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降低颅内压,减轻局部缺血,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外科手术治疗选择何种手术方式,应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血肿位置和大小等综合因素而决定。目前还没有哪种手术方法一定优于另一种手术方法的明确结论,大多根据临床经验和手术习惯选择手术方法。
在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应对术前患者各种因素综合考虑,手术适应证的掌握更全面些,对患者预后进行尽可能准确的评估,术后预见性的处理及护理,针对性地调整治疗力度和方向,均有利于降低术后死亡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70岁、出血量>60 ml、入院时意识昏迷、入院初 GCS≤7分、有并发症及入院24 h内最高体温>38.5℃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首先,年龄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老年患者往往脏器功能较差,经常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而且免疫力也较年轻患者低下,发病后易出现多种并发症,预后往往较差。其次,出血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患者脑出血的严重程度,脑出血量大或出血速度较快时易形成脑疝,引起一系列继发性改变导致病情加重和恶性循环,患者救治成功率也较低。此外,患者意识状况也是公认的影响脑出血预后的重要因素,不少学者将意识状况作为预测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决定性的关键因素。
综上所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死亡与多种因素相关,临床治疗过程中在救治原发病的同时,应对相关危险因素提高警惕、及时防治并发症,这样才能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国芳,平蕾,周生奎,刘薇薇,刘雷婧,张冬梅,田永芳,李再利,陈珍,王琛. 急性脑出血伴高血压患者90d死亡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6,09:877-880.
[2]上官守琴,陈光辉,杨志宏. 重症脑出血死亡相关因素分析[J].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5,03:288-290.
[3]李振灵. 7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死亡病例分析[J]. 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09:31-32.
论文作者:马天力,陈会茹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9
标签:脑出血论文; 高血压论文; 患者论文; 因素论文; 病史论文; 并发症论文; 意识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