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刻板印象与整合倾向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_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社会心理刻板印象与整合倾向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_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社会心理定势与从众倾向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定势论文,社会心理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倾向论文,作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B849

0 引言

社会心理定势和从众心理是人们社会心理的一部分,它们同其它的社会心理共同制约和影响人们的行为。而思想政治工作则是一门旨在了解人们的思想状况,提高人的精神面貌的科学。要了解人的思想状况,作人的思想工作,必须认识和把握社会心理定势和从众心理这两个重要的社会心理现象。

1 社会心理定势与从从的现象

所谓社会心理定势,就是在过去社会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认识当前社会现象起着控制性影响的心理状态。

社会心理定势在现实生活中常常表现为习惯性的认识和看法,极大地影响着人们当前的认识。例如,前苏联一位社会心理学家曾做的关于人们的社会心理定势如何影响人们当前认识的实验,他把被试(在进修班学习的教师)分成四个组,让他们互相不知道情况,然后请一位两年前曾去国外工作过的师范副教授分别给每一组作一场关于国外教育情况的讲演。他让副教授在每场讲演中都以不同身份出现:在第一场里副教授以真实身份出现,在第二场里副教授以“中学教师”的身份出现,在第三场里副教授则以曾参加过国际比赛的“运动员”的身份出现,在第四场里副教授以“保健工作者”的身份出现。四次讲演的是同一个人,穿同样的衣服,用同样的讲稿,教态也一样,在讲演中都设置了同样的没加说明的问题和难懂的字句,结果听讲的效果大不一样,听副教授讲演的那一场,人们在听讲前就认定主讲人学识渊博,这种心理准备状态便影响了听讲效果,听讲后评论甚好,即使其中有难懂的字句或问题,也认为教授水平高,讲得没问题,只是自己水平低,听了没理解。在听“中学教师”讲演的那一场里,反应也可以,认为讲演者还是教育的内行。但在听“运动员”和“保健工作者”讲演的场里,听讲人反映甚差,因为他们事先就认定了主讲人是教育的外行,肯定讲不好,然后是“果然不出所料”,认为主讲人浪费了他们的时间。可见,听讲者预先具有的社会心理定势极大的影响了他们听讲的效果。

社会心理定势客观地普遍地存在着,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体验到。

社会心理定势对于人们认识和处理社会问题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使人的思维具有连续性的和稳定性,有利于人们认识社会现象;另一方面它可能使人的思维产生惰性、呆板,容易产生片面的认识,形成偏见,妨碍人们正确地认识和处理社会问题。

所谓从众心理,就是由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真实的或是臆想的压力所引起的人的行为或观点的变化。具体说,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讲的“随大流”,别人都这么认为,自己也就这么认为:看到别人都这么做,自己也就跟着这么做;当发现自己的意愿、行为和态度与群体中大多数人相悖时,感到心理紧张或引起苦闷和不安。由于这种心理压力,会促使其改变初衷与别人趋于一致。

这种从众心理,当着人们不能准确地判断事物的时候,在行动中常易出现,有的时候即或是个体凭借自己的知觉能够正确地判断事物,由于屈从群体的心理压力,也会放弃自己的判断而从众。

从众心理也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片面性。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往往不是抓住事物本质而盲目从于现象,选择的“众”错了,以致造成行为上的偏颇和错误。另一方面,从众又有在特定范围内企求一致和协调的特征。

为什么有这种从众现象,有心理学家分析道,“简单地说,这些人有两个目的:(1)想不犯错误,力求正确;(2)想通过遵照团体里其他成员的期望去行事以博得别人的欢心。通常,人们可以轻易通过一个简单行动达到这两个目的。”(注:《社会心理学入门》,群众出版社,第25页。)

2 社会心理定势与从众的运用

社会心理定势和从众心理作为一种心理特征,影响和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因此,了解和掌握人们的心理过程规律,自觉地在实际工作中开发和运用人们的社会心理定势和从众心理,对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一,认识把握社会心理定势和从众心理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社会心理定势一经形成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即产生影响支配作用,人们就会按原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去考虑问题去进行活动。比如人们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态度。在过去,由于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党的不怕艰难困苦,流血牺牲,全心全意为劳苦大众求解放的实际行为,在人们心目中树立了光辉的形象,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威力无穷。那时,一支歌,一段话,一句口号往往都会激起人们的极大的热情。思想工作一直到六十年代还那么深受人们的欢迎。一个“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使无数个雷锋在成长,在祖国大地上,掀起了讲道德、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热潮。可是一个时期以来,由于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党内官僚主义作风,由于党的干部的腐败现象,造成了人们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逆反心理,人们对思想政治工作变得轻视、厌烦和不屑一顾,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只是“耍嘴皮子”、“骗人的花招”,尽是“假大空”的一套,使党的宣传工作受到很大的阻力。了解了人们的社会心理定势,就会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认真地考虑,有针对性地做好每一项具体的工作。根据人们的吸收能力,采取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的方法,使工作对象适应,达到引上健康的道路。如我们要解决思想政治工作的轻视态度,就不能简单地一般地对待,就不能只靠几次会议,几次教育活动能解决的,它是众多人的一种社会心理定势,要改变它需要花费很大的气力,包括研究它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并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一齐努力才能逐渐生效。

另外,从众心理的特征,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人不能一个模子套,一刀切,要区分哪些人是主要的、真正要那样做的,哪些人是随大流的,是从众的。比如,党在1989年政治风波后,对参加游行示威等的人的处理就很科学。对这些人区别对待,只有极少数人是所谓的“持不同政见者”,企图颠覆人民民主专政,走资本主义道路,大多数人则是带有从众心理的,是随大流跟着走的,是什么性质的问题就是什么性质的问题,不搞一刀切,一风吹,所以风波过后,政通人和,人们更加坚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第二,认识把握社会心理定势和从众心理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改进

认识到社会心理定势和从众心理的两重性,在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就会增强自觉性,就会开发运用它们,改进我们的工作方法,为我们的目标服务。如从众心理两重性,由于它的盲目性和片面性,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及时地指出正确的“众”供人们选择,这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和共同理想这样的“众”去引导人们树立新的观念,使人们的观念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比如,我们开展的“青年志愿者”活动,“讲奉献,献爱心”活动等,就是树立正确的“众”,供青年们选择。我们平时开展的发表与批评,也是对从众的开发和利用,表扬是肯定正确的方面,为了促进积极的从众,批评是否定错误的方向,为了消除消极的从众。而从众心理的在一定范围内企求一致和协调的特征,则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建立奋发向上、团结进取的集体。在这样的集体里,个体会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确定符合群众利益的目标,并朝这个目标去努力。另外,人们不同的政治修养,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决定了他们从众的差异和程度。思想政治工作应当重视不同层次的心理体验,从低到高,逐步过渡,把个体的从众心理导向与整体目标一致。要根据人们的不同特点,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投其所好”,树立大多数愿意从的“众”,使人们的上进欲望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抓住人们身上的闪光点,引导他们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第三,认识把握社会心理定势可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灵活的思维力,促进其适应改革的新形势

社会心理定势的两重性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影响是这样的,一方面使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工作对象的认识,对工作的完成,具有有利的一面,而另一方面对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具有消极的一面,那就是使政治工作者,固守已有经验,不愿意思考,形成思维惰性,产生片面的认识,甚至抱着一条道走到黑。认识到社会心理定势的特性,就会提高政治工作者加强思维灵活性培养的自觉性,就会正确地对待自己已有的经验,而努力地使自己的认识、工作方法适应改革的新形势。当前,在政治工作上有许多经验要重新认识,要有新发展。如以前只有朴素之美,现在提倡美的多样化;以前只讲老实听话,现在也讲个性发展;以前只讲协作,现在也讲竞争;以前认为经商是不道德的,现在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等等,这些都需要政治工作者,破除思维的惰性,进行积极的思考,站在改革的前列。

第四,认识把握从众心理可能激发起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觉地做积极从众的带领者,做消极从众的抵制者

一个名符其实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一旦认识到从众心理的特性,必定会更自觉地参加积极的从众,做积极从众的排头兵、带头人;积极地消除消极从众,想方设法将其引向正确的轨道。比如我们为灾区难民捐款捐物献爱心,如果我们的干部、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都能主动积极地首先行动,那就会有很多人紧紧跟上,而且可能会形成一股强大的热潮,即使个别人原本不想捐献的也会加入队伍。这里,干部、思想政治工作者就做了积极从众的带头人。当然了做带领者不易,做抵制者更难。这不仅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够认识把握从众心理,而且还要求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坚定的信念。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平时还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培养,使自己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

总之,社会心理定势和从众对思想政治工作关系极大,充分认识其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重要作用,积极地开发运用它们,就能更好地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取得预期效果,增强工作的有效性。

标签:;  ;  ;  

社会心理刻板印象与整合倾向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_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