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多年来,我国在建筑施工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制定了许多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并建立了安全管理体制(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有效的控制和预防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目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形势依然很严峻,如何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制,最大限度的控制工伤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是我国建筑业管理者,建设者的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关键词】 建筑工程 安全管理 混凝土 脚手架
中图分类号: f407.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9)09-078-02
随着国家各种建筑工程法律、规章及地方建筑工程法规的陆续出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监管、工程监理制的推行、普及,以及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整体素质的提高,建筑工车工的质量意识已是深入人心,工程项目的总体施工质量有了相当大的提高。与之不相适应的是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却未能与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同步提高,恶性安全事故频发。客观上,加强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势必增加各种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从而导致成本的增加,而安全生产方面的投资是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因此施工单位从自身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往往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积极性不高。但主要的原因,还是部分施工单位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未能提高到应有的高度,工程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了质量、成本及工期的控制,而忽略了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这一方面与长期形成的管理意识有关,另一方面,现场监理人员安全监理工作相关业务知识的缺乏也制约了他们更好地完成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理工作。本文从目前安全事故及危害多发的混凝土裂缝、外脚手架方面,对施工现场安全监理工作的内容、要求谈些自己的想法。
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和理论分析表明,钢筋混凝土构件基本都是带裂缝工作的,对缝宽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的裂缝,对结构使用无大的危害,是允许其存在的。当混凝土裂缝的宽度超过规定的限值时,会影响建筑物和构件的适用性和耐久性,不仅有损外观形象,还会造成钢筋外漏、腐蚀,减小建筑结构抵抗载荷的能力,降低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和刚度。
1、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裂缝的原因
1.1载荷裂缝
此类裂缝是建筑物在载荷的作用下,变形过大而产生的,主要是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施工方法不正确,承载能力不够以及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原因造成的。裂缝出现的部位主要集中于受拉或受弯区域以及受震动严重的部位。
1.2干缩裂缝
此类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拌合物在浇捣完毕后,其内部的水分一部分分泌出流失,一部分被水泥水化所用,还有一部分被蒸发,造成混凝土体积缩小。特别是在炎热或大风干燥的天气条件下,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加之混凝土本身的高水化热等原因造成混凝土产生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强度几乎为零,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力而导致开裂。从混凝土中蒸发和被吸收水分的速度越快,干燥裂缝越易产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裂缝位置多在混凝土表面,形状不规则,长短不一,深度一般不超过50毫米。
常见危害有: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引起钢筋锈蚀,是保护层崩落;降低刚度,影响建筑物的整体性;影响钢筋混凝土的耐用性和使用寿命;裂缝大的可能使结构或构件彻底报废、造成工程返工、材料浪费及经济损失。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混凝土结构;裂缝是影响建筑物满足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混凝土有裂缝是绝对的,没有裂缝是相对的,所以对混凝土建筑物裂缝的防治目标,就是将其对建筑物的危害程度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将会逐渐得到圆满的解决。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工作。
2、脚手架
2.1脚手架的搭设
脚手架搭设之前,监理工程师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工艺对脚手架搭设方案进行审批,主要审查内容包括:构造要求及技术措施、搭设及拆除施工工艺、材料及质量保证体系、文明施工要求、稳定承载计算、施工详图及大样图。对搭设在楼面上的脚手架,应对楼面承载力进行验算,包括层面、雨棚、阳台及后浇带等悬挑结构。当搭设高度在25-50米时,应对脚手架整体稳定性从构造上进行加强,并说明脚手架基础做法。施工详图及大样图包括连墙件与建筑物拉结详图、现场杆件立面、平面布置图及其他特殊构造部位示意图。在脚手架的搭设过程中,应对其所用材料及搭设构造进行检查。钢管、扣件必须进行检测,如不合格,应对方案进行补充。脚手架使用中应定期进行检查: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超载;高度在24米以上的脚手架,其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规范规定。
2.2脚手架的拆除
脚手架拆除时,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用。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时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要真正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理工作,在施工安全中发挥真正的作用,监理人员不但要了解和掌握施工安全的专门知识,学习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充分发挥在施工安全监理方面的预控作用,还必须对作为施工安全责任主体的施工单位加强监督管理,以督促施工单位健全自身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并切实搞好自控,实现安全监理目标。
参考文献:
[1]钟振武.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J]..山西建筑,2003
[2]张海峰.浅析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J]..江西建材,2007
[3]张稚磷.建筑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
[4]武佩牛.建筑施工组织与进度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6
论文作者:刘铁钢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裂缝论文; 脚手架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物论文; 钢筋混凝土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