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情报一词多义的逻辑反思——三谈情报学亦应更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一词论文,谈情论文,情报论文,逻辑论文,亦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情报”一词多义的术语观违背了科学术语的专门性原则,是导致语言障碍、逻辑荒谬和学术思想混乱之源。只有坚持术语专门性的科学观,才能克服实际工作中的障碍,健全和发展信息科学。
[关键词]术语 信息 情报 信息科学
拙文《“情报学”亦应更名》和《情报概念泛化论》发表后,情报学界提出了情报一词多义论,作为情报学不宜更名的理论依据。本文认为情报学的情报术语多义性,正是这门科学的致命错误所在,情报学因此更应该更名。
1 “情报”多义的产生与应用现状
回顾“情报”一词在汉语中的应用历史,就可以明白,情报一词多义只是近几十年的事。1956年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成立后,为了对外表明该所是一个从事科技信息的收集、整理、管理和服务的工作机构,并非传统的隐蔽战线上从事与英文intelligence概念相对应的“情报”工作机构,选用了英文information一词来表达“科技情报”中的“情报”的含义。从此,中国的“情报”一词才成了多义词:一是原来的与intelligence对应的非传统概念;二是新增加的与information对应的非传统概念。后者主要流行于科技界和图书馆界,后来发展为情报学的母概念。
目前情报学的情报概念在应用中有三种含义:①“情报”与“信息”在一般场合下本来就是同义词[(1)],它和信息基本上是一个意义。因此出现了“情报”就是“信息”一说[(2)]。②情报学的“大情报观主张信息是情报的源泉、原料,情报是加工了的信息,也可称为情报信息,即除自然信息、生物信息之外的一切社会信息”[(3)]。这就是说,情报又不是“信息”,而是“一切社会信息”的同义词。情报的这一概念,同信息一样也对应information,而不对应intelligence。这种“社会信息,是信息的下位类(种)概念”[(4)],既不是information表达的“信息”概念,也不是intelligence表达的情报概念。同一个information表达的上下位两种概念,“只能从内容上加以区别,而不能从字面上区分。字面上的差别往往只在汉语中才能表现出来”[(4),(5)]。汉语用“信息”来表达information包含的上位概念,而用“情报”来表达information包含的下位概念。当然这个下位概念不是intelligence概念。③“目前我国科技情报学术界在意指一般的信息、情报时仍旧对应于英语的information,只有在意指竞争情报这一概念时才写成competitive intelligence,没有任何歧义”[(6)]。说明情报有时也与intelligence对应。所以,在情报学中,汉语“情报”,至少有三个概念,如下表所示。
表1 “情报”的三个概念
概念种类 概念①概念②概念③
汉语用语 信息 情报 情报
英语用词 information informationintelligence
根据上表,在情报学看来,汉语情报一词早已是多义词,只要有一点常识的人,是不会理解错误的[(7)]。不过,逻辑学认为,同一理论体系中的任何科学术语都不具多义性;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一门科学的术语,一旦出现多义现象,就必然导致各种逻辑问题,而反过来否定这门科学本身的科学性。
2 “情报”多义导致的问题之一:交流障碍
2.1 汉语情报和信息二词无法同时译成正确的外文 例如,情报学中有一名言,曰
2.2 情报和信息译成同一外文,往往不符合原文 例如,许多相关刊物上的中文目次中的情报和信息并不都是同一概念,但译成英文都是information。其中哪个information是原来的情报概念,哪个是原来的信息概念,读者无法分清。许多汉译英都存在这种现象。
2.3 外文文献不能如实译成中文 如下文中的英文按照情报与信息都对应information而不对应intelligence,就很难译成合乎规范的汉语:CIA每天从外界收到的二百多万份电报和报告等原始材料,统称information sources;根据CIA各部门或个人研究任务的不同需求,首先要对这些information进行筛选和分类,这种经初步加工分类的information称intelligence information,或叫raw intelligence;研究分析人员对各自收到的intelligence information进行再加工,提炼出CIA为政府部门服务的intelligence prouducts,也就是最终的intelligence[(8)]。
3 “情报”多义导致的问题之二:逻辑荒谬
术语多义必然导致人们在表达思想过程中产生逻辑荒谬的现象。
3.1 “情报”多义违背科学术语概念与语词的统一原则而导致的逻辑荒谬 术语的专门性或排他性是术语区别于一般多义词的根本特征。其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每一个术语都必须有语词和概念两个组成要素。语词是概念的表现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两者名符其实,才能将某术语与另一术语区分开来。所以,每个概念至少要有一个语词来表达。如果在同一语境下,如在同一科学理论体系中,一个概念没有一个与其他概念的表达语词相区别的独立语词来表达,这种概念实际上不是一种主观臆断,就是对某些事物的属性的主观综合。这是因为概念必须有内涵和外延两个组成部分。具有一个外延(概念所指客观存在的对象)的概念为单独概念,具有多个外延的概念是普遍概念,没有外延的概念就是空概念。空概念即虚概念,其特征不是主观臆断,就是张冠李戴混淆概念。在同一语境下,人们要表达某一对象与他种对象的区别,就要运用单独概念,否则就要混淆概念;而要表达一类对象时,则要用普遍概念,否则不是无所指,就是以点代面,都不能达到正确表达思想的目的。因此,在同一理论体系中,一个语词只能表达一个概念,就是说术语都是某一概念的专门用语,多概念术语是不存在的。多义词与术语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
信息理论告诉我们,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三要素。其中,信息世界的最高位概念即“信息”,其他表达不同信息的概念,都是这个“信息”的下位概念。在英文表达的这样的关系逻辑链中,没有一个能够表达既不是information表达的“信息”也不是intelligence表达的传统“情报”概念的独立英文语词,也没有一个这样的独立汉语语词。情报学的情报概念①和③,就是时而混同information表达的信息概念,时而混同intelligence表达的传统情报概念的表现,概念②实际上是无客观对象的空概念。
信息的属种关系[(9)]指出,经人们加工了的信息种概念,包括新闻(news)、知识(knowledge)、情报(intelligence)、理论(theory)、事实(facts)、数据(data)、信号(signal)……等等。所以,“加工了的信息”并不一定是“情报”。概念②的情报定义是不能成立的。这一概念既不是“信息”,又不是intelligence对应的情报,就更不是知识、新闻消息之类的信息种概念。它要么是无所指的空洞概念,要么实际上仍是对intelligence情报、新闻、知识、理论、事实、数据、……等事物的共同属性“加工了的信息”主观综合的所谓“一切社会信息”。其实他们的共同属概念仍是“信息”,只不过是张冠李戴而已。
这种张冠李戴,时而使用“信息”概念,时而又用传统“情报”概念,不但制造了交流障碍,还容易导致理论上的荒谬。例如,情报学中的两条经典命题,一曰“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情报,有了情报交流活动”[(10)];二曰“在古代,情报首先产生于军事领域”[(11)]。根据这两个命题,人们可以说:因为情报源于战争,而且有了人类就有了情报,所以有了人类就应该有战争了。这一推断方式不错,结论却是荒谬的。荒谬原因在于第一个命题中的“情报”概念指的是信息,后一个命题中的“情报”指的是传统的对应intelligence的情报概念。
3.2 “情报”多义无视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的同一律原理而使其难圆其说 同一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它规定了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个概念、判断必须具有确定的同一内容。就是说,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使思维具有确定性;否则,就会犯“偷换概念”和“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情报学的“情报”,在一般场合下就是“信息”,按照大情报观,它又不是“信息”,而是信息的下位概念;这种下位概念一般情况下对应于information,而不是intelligence,然而在意指竞争情报时又对应于intelligence。显然,情报学的情报概念不具有确定性。所以它必然处处偷换概念。例如,将信息经济学和所谓的情报经济学的同一研究对象“经济信息”分别偷换成“信息”和“情报”两个概念,从而为情报经济学是一门独立学科制造了理论依据,致使信息经济学和情报经济学共一个英文学名economics of information,将一门英文表达的学科,变成了中文表达的两门学科。这类情况绝非仅此一例。
3.3 “情报”多义混淆群体概念与非群体概念界限致使种属概念不分 情报学界根据美国学者F.Machlup归纳的关于information science的四种主要用法[(12)],如获至宝,将广义information science对应中文信息科学,将狭义information science对应中文情报学。认为情报学是信息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13)]。这就又犯了混淆群体概念和个体概念与类概念和分子概念界限的逻辑错误。
在群体和个体关系上,群体由个体形成,但是,个体并不一定具有群体概念所有的属性。所以,群体概念和各个体概念都是不同分类单元的不同概念,必须用不同语词来表达,才能将它们一一区分开来。在类与分子的关系中,类由分子组成,分子都具有类的属性,类与分子是同一概念,用同一语词就能表达清楚。情报多义论既然承认信息科学是一个学科群(群体概念),情报学是其一个分支学科(个体概念),就应承认它们是两个独立概念,英文中就必须由两个独立的学名(语词)来表达。而实践中,常常将这两个概念的关系误为类和分子的关系,而用一个information science表达了两个概念。故而导致了一个语词同时表达整体和个体两个独立概念,即一个英文学名译成两门学科的怪现象,从而前后矛盾而不能自拔。
4 “情报”多义导致的问题之三:学术混乱
4.1 科学术语观受挫,学术思想混乱 由于情报学坚持术语多义观,导致几十年来人们对信息科学和情报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术语概念的争论不休,难于规范。
4.2 相关术语界限难分,是非不明 例如,情报界与信息界、情报专家与信息专家、情报工作与信息工作、情报产品与信息产品,等等。这些术语中的“情报”和“信息”本来前者对应intelligence,后者对应information,经纬分明,而在情报学中则混为一谈,都对应information。
与一批界限不明的术语同时产生的还有一批用词不当的术语。如情报产业、情报市场、情报商品、情报经济、情报爆炸、情报检索等。这类所谓术语,只有限定它们之中的“情报”就是“信息”,它们才有意义。按照情报既对应information又不是“信息”概念的逻辑,这些术语就是不实之词,表达的是子乌虚有的空概念。
4.3 相关学科名目繁多,有名无实 按照情报学界的观点,中国的情报学是信息科学的一个分支,但又不仅仅是信息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已发展成为一个众多学科的理论体系。仅“国家标准”中列出的情报学分支学科就有十多门[(14)]。相关刊物上出现的情报学分支学科名称,则多达三四十门[(15)]。这众多的学科名称译成英文都以information为关键词。按照情报学的information一词多义说法,这些情报学分支学科,也可以说成相应的信息科学的分支学科。事实是有关刊物上就往往是混用的。有的称××情报学,有的则称××信息学。如此,情报学者简直成了魔术师,不但创立了如此众多的学科,而且还能将英文或其他外文表达的一门学科,译成以汉语表达的两门学科,也能将汉语表达的两门学科译成以外文表达的一门学科,使有点常识的人都难以置信。
5 反思之余的初步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产生问题的根源在于情报学术语的多义观;而产生这种反科学的术语观的起源又是1956年将“情报”与“information”相对应的做法;这种做法的失误并不在于启用information一词命名,而在于当年有关机构汉语命名时使用“情报”一词不当。具体说:
第一,袁翰青先生选用information一词来表达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这一机构的性质,是一个从事sci-tech.information而非sci-tech.intelligence的收集、整理、管理和服务的工作机构,做到了英文名称与机构性质名实相符,故英文机构名称恰当无误。
第二,用汉语“情报”一词命名,(虽然考虑到当时受战争年代产生的军事情报性质的影响和“信息”一词在中国还不流行的客观因素)是可理解的,但毕竟是不当的。这使人们往往将这种“科技情报”与sci-tech.intelligence对应的科技情报相联系,说明汉语名称与机构性质名实不符。到90年代,“信息”一词广泛流行,有关会议决定将科技情报研究所名称中用词本来就欠妥的“情报”改称“信息”,以达到汉语名称与机构性质名实相符,这是理所当然的。
第三,将与sci-tech.information对应的“科技情报”改为“科技信息”是还sci-tech.information的真面貌,同时也是还“科技情报”与sci-tech.intelligence相对应的真相。有关“科技情报”或“情报”将在生活中消失的报道[(16)],纯属误导。
第四,“更名”不是孤立的行为,而带有普遍的学术意义。因为当年“科技情报”并不是局限用于机构名称上,随情报学的流行而渗透到许多领域中。这个意义就是必须坚持科学术语的专门性,坚持同一理论体系中,“同一名称、术语应该始终用来表达同一概念,同一概念应该始终采用同一名词、术语来表达”[(17)],克服术语多义的伪科学观。在信息科学理论体系中,汉语“信息”这个术语,同其他任何一个术语的语词一样,只能表达单一概念,与英文information相对应,而不应具有多义性;反过来,information既译成“信息”就不能再译成“情报”。同时,“情报”在这个科学系统中,也只能表达与intelligence表达的传统概念一样的概念。与information对应的“情报”实为“信息”。每门学科的术语的排他性是绝对的,否则就不能谓之“术语”。
第五,“情报”就其本质而言,乃是信息的一种。但与“信息”术语又不是一码事。它们是客观信息世界中信息运动的不同范围和不同阶段上的不同称谓,是种属关系中的两个独立概念。“情报”是一种加工了的信息,但加工了的信息不一定是“情报”。“情报”与“信息”是种属关系,而与“新闻(消息)”、“知识”、……等社会信息是不同种的并列关系。所以说,情报是一种社会信息,而不是“一切社会信息”。
第六,“information science”通用于英语系国家,英国除用这个术语外,还专称“informatics”,两者是同义词。法国的“informatique”,德国的“informatick”,俄国的“информатика”等都是“information science”的同义词。这些外文术语既译成汉语“信息科学”或“信息学”。“情报学”就不能再叫information science等外文名。它如果能称之为一门独立学科,就应有更明确的属于它自己的外文学名。要么,它与“信息科学”是同一学科的两个中文名称。而中国的情报学界“在使用信息科学这一名称时是十分谨慎的,从来没有把信息科学和情报学看成一回事”[(18)]。所以,情报学不能称之为information science。从情报学母概念的多义性和虚无性看,它是否能称之为一门独立学科,值得质疑。
总之,唯有坚持术语的专门性的科学观,以此规范信息科学理论体系中的术语,才能克服本体系存在的问题,有关矛盾才能迎刃而解。只要坚持术语的排它性,情报学就应更名。
收稿日期:1996-08-13
A Review of the Viewpoint Regarding the Term
"Qingbao"As a Polysemant——A Comment on the Terminology
Outlook on "Qingbao"Science in China
Yao Jian Jia Guihua
(Jiangsu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Zhen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