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稠油;热采;油井偏磨
引言
油井偏磨的直接原因是抽油机井管、杆间具有的相对位移运动,而偏磨的程度又受井身结构、管柱组合、杆柱组合、生产参数、原油物性、井液水力参数等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油井偏磨不仅增加抽油设备的负载,消耗电量,损害电器设备,而且抽油机井因杆管偏磨而作业,检泵周期变短,影响了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因此,治理偏磨成为油田开发的一项重要课题。
1.目前杆管偏磨现状
杨楼油田油井总数88口,抽油机井开井75口,开井率85.22%,生产时率96.9%,平均单井日产液5.1t,平均单井日产油1.2t。油田综合含水77.01%。2019年,杨楼油田油井维护作业57井次,从失效原因来看,抽油杆断11井次,油管漏15井次,抽油泵漏5井次,砂蜡卡13井次,其它13井次。
从统计中发现:管杆偏磨是造成油井维护作业的主要原因,在维护性作业57井次中,由偏磨引起的油管漏失15井次、抽油杆断1井次,占总维护性作业井次总数的28.07%。从现场起出的管杆磨损情况来看,大部分井杆柱偏磨较严重。如杨2309 、杨浅3-平15两口井均为泵上第一根油管本体因管杆偏磨造成裂缝失效,杨2305 井底部抽油杆磨损严重,底部油管本体磨穿孔, 杨2303井第87根抽油杆接箍磨断作业。
2.油井偏磨问题探讨
2.1抽油杆失稳造成底部杆偏磨严重
统计发现几乎所有偏磨油井均存在的底部偏磨情况,经分析油井底部偏磨的主要原因是抽油杆下行受阻造成的失稳弯曲。引起抽油杆柱失稳弯曲的载荷主要是作用在柱塞上的集中轴向力,作用在柱塞上的集中轴向力有柱塞与泵筒的摩擦阻力、井液通过游动凡尔的阻力、抽油杆柱下端面受到的浮力。
下行的抽油杆受到向上的集中轴向力产生弯曲,与油管产生偏磨。抽油杆上行时, 由于管内介质的重力、油管与管内介质和抽油杆的阻力作用,使抽油杆拉直,而抽油杆下行时因卸载在中和点以下产生弯曲,使管、杆接触而产生磨损。下行时,抽油杆柱中和点以上部分受拉应力,中和点以下部分受压应力,抽油杆柱发生弯曲主要在中和点以下受压部分。
2.2生产参数与供液能力不匹配导致抽油杆柱轴向力增大
抽油杆下行过程中的轴向力直接反映在液体对抽油杆的粘滞阻力,其随冲次和下泵深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轴向力增加,抽油杆对油管的径向接触力增大,直接导致了抽油杆磨损量增大。如果生产参数不合理,特别是采取高冲次时, 将增加管杆磨损次数和抽油杆弯曲变形程度,摩损时的相对运动速度及抽油杆侧向力增大,加剧管杆的磨损,使管杆失效作业。
2.3、井身轨迹不规则造成杆管磨损
钻井过程中,随着钻井深度的增加,钻头与井口的同心度变差。不同井深的井中心与井口中心的相对位置,从平面上看,是在井口中心周围的点的集合群;从垂直来看,井筒是一条弯曲旋扭的线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油管在井筒中的空间位置是受油套环空限制的,抽油杆在井筒中的空间位置同样是受油管与抽油杆间环空的限制。油管和抽油杆本身是具有弹性和钢性的,在无任何约束的情况下,油管和抽油杆应呈现直线状态;但在呈现空间曲线的套管中,油管是螺旋弯曲的,抽油杆与油管相互接触是不可避免的。
3、偏磨治理措施
3.1应用杆柱设计软件,完善施工设计
(1)去年10月份开始,结合采油厂工艺所自选开发的设计软件,采用等应力设计原则,对底部偏磨严重井增加加重杆结构,如杨3521作业时发现底部多根油管丝扣磨穿,及时修改设计,采取底部加重杆设计,调整杆组合由原来的Φ19mm×1000m改为Φ22mm×400m+Φ19mm×500m +Φ22mm×100m。目前采用加重杆结构的油井有6口,效果很好。
(2)通过工程院利用有杆泵优化设计软件对杆柱进行优化,目前通过该软件进行杆柱优化的井为杨1915井和杨1911井,效果良好。
3.2引进防偏磨工具,减轻管杆磨损,延长检泵周期
杨楼油田主要防偏磨方式是在抽油杆上加装扶正器,该技术主要针对偏磨程度不严重的油井使用,对减缓杆管磨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现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下扶正器全凭经验,经常是下扶正器井段偏磨减缓,而另一个井段开始磨损。二是合理的扶正器间距和数量无法确定,扶正器过多,负荷大;过小,达不到防磨效果。为了改善防偏磨效果,引进了部分防偏磨工具,由于这些防偏磨工具使用时间较短,具体实施效果待观察。
3.3合理优化生产参数,延长检泵周期
从管杆偏磨影响因素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合理的生产参数可以改善油井的偏磨状况,尤其是供液不足的油井,抽油杆下行时撞击液面的冲击载荷易造成抽油杆断裂,增加杆柱的弯曲程度,加剧管杆磨损,因此有必要对油井生产参数进一步优化调整。
结语
油井防偏磨治理是一个综合的配套工艺,针对不同的井况需要配套应用多种防磨技术,如何应用好现有的工艺技术,需要加强作业施工设计,如井下杆柱组合、管柱配置、底部抽油杆加重量、尾管的长度、抽油杆注塑扶正器、抗磨接箍的安装位置、间距、个数。因此建议引进专业的杆柱设计软件,优化井下杆柱配置;优选防偏磨工具,丰富防偏磨技术手段。目前在用的防偏磨工具有杆定位自动防偏扶正器、抗磨幅杆、JY防偏磨接箍、抽油杆旋转器、抽油杆扶正器和HDPE内衬油管,除抽油杆扶正器外,其它五种为10月份新引进的。今后通过观察其应用情况,对各类防偏磨工具适用的井况及效果做出分析评价,效果好的进行推广应用,不适应的要及时总结;加强日常维护性管理,优化生产参数。油井日常管理的好坏是决定油井免修期的重要因素之一;保持合理的沉没度。对低沉没度的井采取下调冲次的措施,减小惯性载荷,降低中和点下部抽油杆柱弯曲程度,减少偏磨发生比例,对高沉没度、高冲次的井,采取换大泵径、下调冲次措施;在满足提液要求的前提下,减少因生产参数不合理带来的管杆偏磨现象,尽量用小参数生产,选择合理的杆、管、泵配置。对能量充足的井采用大泵、低冲次生产,对供液不足的生产井,采用降次装置或低速电机生产,达到提高油井泵效和改善杆柱受力目的。
参考文献
[1] 罗英俊, 万仁簿. 采油技术手册[ M] .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5. 543~722.
[2] 宋考平, 等. 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油井合理地层压力及流压界限.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4, 28( 2) : 98~100.
[3] 赵福麟,张贵才,周洪涛,李宜坤.二次采油与三次采油的结合技术及其进展[J].《石油学报》2001(05).
论文作者:郑伟华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4
标签:油井论文; 油管论文; 磨损论文; 作业论文; 油田论文; 弯曲论文; 磨工论文; 《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