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主动脉球囊反搏植入术后报警识别及护理论文_张华英

张华英

石门县人民医院 湖南石门 415300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主动脉球囊反搏植入术后报警识别与护理。方法:抽取在我院接诊的3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接受主动脉球囊反搏植入术的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报警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及时的护理,对其参数进行调整,给予恰当的治疗。结果:专业护理人员对报警原因进行分析,其中反搏压过低报警的患者有14例,心电信号差或消失报警的患者有7例,压力信号丧失报警的患者有8例,高压力报警的患者有1例;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术后第1天报警的次数多于第二天,最终主动脉球囊反搏植入术报警解除。结论:通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主动脉球囊反搏植入术后报警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能够有效的解除报警,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球囊反搏植入术;报警识别;护理

在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疾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主动脉球囊反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其中以左心辅助功能为主,机械性循环的装置[1]。在临床中,很多医护人员对主动脉球囊反搏机器报警情况的了解较少,严重者已经忽视了报警的意义。在本组试验中,主要以我院接诊的3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接受主动脉球囊反搏植入术的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现将研究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诊的3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接受主动脉球囊反搏植入术的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包括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10例定心绞痛患者,其中男患者有16例、女患者有14例,患者的年龄为(45—85)岁,平均年龄为(63.25±2.57)岁,本组患者均服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等药物,所有患者均了解本组试验的整个过程及目的,并自愿签署试验的知情协议。

1.2 方法

在无菌情况下进行操作,进行右侧股动脉穿刺,将导丝送入,使用扩张器,将导丝送入鞘管。将主动脉球囊反搏球囊导管送到左锁骨下动脉,约在开口下放2 cm的位置,植入球囊导管后,将其中动脉球囊反搏机相连接,在反搏的过程中,主要根据心电1:1触发模式。在本组试验中,在患者体内,需要保留主动脉球囊反搏球囊导管(2—15)天,在体内的过程中,将终止搏动控制在30 min以内。主动脉球囊反搏植入后,需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每天坚持2 次。在血液动力稳定后、尿量增加、四肢温暖后,对反搏比例进行有效的调整,将其比例调整为1:1,直到撤机为止。

1.3 统计学分析

在对本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的过程中,主要运用SPSS17.0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主动脉球囊反搏植入术的治疗,其中有3例患者由于心源性休克而死亡,死于肺部感染的患者有1例,通过对死亡患者的调查显示,死亡患者多为老年人,且置管的时间为(1—4)d,通过对患者术后进行积极的护理,其中反搏压过低报警的患者有14例,占有的比例是46.67 %,心电信号差或消失报警的患者有7例,占有的比例是23.33 %,压力信号丧失报警的患者有8例,占有的比例是26.67 %,高压力报警的患者有1例,占有的比例是3.33 %。且报警常发生在主动脉球囊反搏植入术后的第1天,说明术后第1天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术后第二天报警情况明显减少,但是随着主动脉球囊反搏使用时间的不断延长,报警的次数又逐渐的增多,说明患者的病情出现反复的情况。参见表 1。

表1 本组试验患者报警原因情况[n(%)]

3 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主要指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血栓形成所导致的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2-4]。急性冠脉综合征是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塞、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塞、不稳定型心绞 痛[5]。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是由于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凝血系统激活形成血栓,同时可伴血管痉挛,引起血管腔明显狭窄,甚至完全堵塞从而出现心肌的缺血缺氧,严重的出现心肌坏死,临床出现胸痛胸闷,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等现象[6]。

在当前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主要是尽早进行血运重建,尽早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流和增加心肌的灌注[7]。近年来我国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是一种常见的心身疾病,随着对其病理机制的研究和理解的不断深入,对其急救护理提出了新的挑战[8]。当前主动脉球囊反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是一种机械性循环的装置。

在临床中,很少医护人员对主动脉球囊反搏机器报警情况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本组试验对主动脉球囊反搏植入术后报警的情况进行分析,分析报警的原因,结果显示反搏压过低报警的患者有14(46.67 %)例,心电信号差或消失报警的患者有7(23.33 %)例,压力信号丧失报警的患者有8(26.67 %)例,高压力报警的患者有1(3.33 %)例,且术后第1天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术后第二天报警情况明显减少,但是随着主动脉球囊反搏使用时间的不断延长,报警的次数增多,说明患者的病情出现反复的情况。具体报警原因如下。

反搏压过低报警的原因:在通常情况下,主动脉球囊反搏植入术后,反搏压过低报警的情况较多,在本组试验中,发现此种报警的患者有14例,并对此种报警原因进行分析,原因主要包括心脏泵衰竭发作、心律失常,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使患者服用强心、利尿的药物,同时做好相应的保暖措施,部分患者报警解除。

压力信号丧失报警的原因:在本组实验组中,压力信号丧失报警的患者有8例,如果压力信号丧失,则压力接触模式将失去相应的效率,需要更换其他的运行模式,避免出现反搏停止工作的情况。同时对患者的状态进行全面的检查,并检查所有信号的连接处,将动脉血压信号线接回,再次执行血压归零。本组患者报警的主要原因有中心腔不畅通、传感器三通管用肝素帽封管、管内的压力逐渐增大。

参考文献:

[1]吴铿,何松坚,叶少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应用研究[J].{H}中国实用医药,2011,19(35):6-9.

[2]郭晓萍,齐书英.冠心病危重症患者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的护理干预[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3,08(01):64-65.

[3]孙韬.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动脉球囊反搏植入术后并发动脉栓塞的预防及护理[J].{H}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7):1291-1293.

[4]崔德君,陆群峰,徐亚伟.IABP在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6(06):131-134.

[5]孙韬,孙华,饶翮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主动脉球囊反搏植入术后报警识别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2):1091-1093.

[6]Cassese S,Waha A,Ndrepepa G.Intra-aortic balloon counterpuls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out cardiogenic shock.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trials[J].{H}American Heart Journal,2012,06(01):58-65.

[7]Lewis PA,Ward DA,Courtney MD.The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in heart failure management:hnplications for nursing practice[J].{H}Australian Critical Care,2009,15(03):125-131.

[8]Wang SL,Liu MX,Wang XZ.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assisted interventional therapy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H}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9,27(22):2724-2727.

论文作者:张华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7

标签:;  ;  ;  ;  ;  ;  ;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主动脉球囊反搏植入术后报警识别及护理论文_张华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