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自动化关键技术分析马龙论文_马龙

智能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自动化关键技术分析马龙论文_马龙

摘要:近些年来,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变革十分迅速,令信息技术的革新速度变得越来越快,尤其是电力资源的供应领域更是显著。在电网调度系统工作时。因为被供应范围、调整效率等各个方面的约束,使得旧有的调度系统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更高要求的电力供应需求,并且由于科技的进步也令电网的调度慢慢地变得更加的智能化,所以强化对科技的利用改变旧时的电网系统工作模式,能够有效的促进高性能电网供应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调度控制;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电网调度自动化成为当前最主要的任务,电网自动化通过实践也取得了重要成果。电力自动化是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自动化的推广与应用,全面提高了电力系统安全性能,保证了电网运行的可靠稳定。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有效提供监控电网运行,通过对电网的实时检测,向后台传递有用信息,保证了电网调度的精准性,使电力供应更加安全可靠,质量更高,效率更好,对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电网大数据智能调度的数据特点

根据相关研究调查发现,目前的电网大数据智能调度在应用过程中体现的数据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第一,电网大数据智能调度的数据量非常大,其实时性功能也在不断的研究中得到了完善。SCADA系统作为电网大数据智能调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除了可采集有关电压和电流等电网稳定状态的数据信息外,还节省了大量的数据采集时间。第二,电网大数据智能调度中的数据类型大都是由结构化数据为中心,并融入了小部分非结构数据的数据类型。目前,结构化数据主要包括实施量测数据和预测计划类数据等,而非结构化数据主要包括历史断面数据和视频多媒体数据等。第三,电网大数据智能调度中生产出来的数据大都分散在各调度中心。电网的大数据智能调度工作大都是在当地进行,再加上其中的数据多来源于生产系统,所以电网大数据智能调度具有数据分布在各调度中心的特征。该特征的存在将在极大程度上使数据传输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近。第四,电网大数据智能调度的安全控制等级非常高。对于电力系统,调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调度的好坏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发展。基于此,为保证电力系统的发展与提升,相关人员不仅需要对电网大数据智能调度提出超高的安全要求,而且需要使电网大数据智能调度的安全等级满足四级防护体系。

3 智能电网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

3.1 网络技术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现代技术,正在引领人们的生活,信息技术遍布社会活动各个方面。电力系统的运行,主要依靠的是网络技术,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数据的精准度,使管理与维护更加便捷。网络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和传递。电力系统运行,随时会产生大量的运行信息,信息涉及到各个流程,要想全面对各种信息进行处理,则需要强大的运算能力,相关的电力调度人员通过对这些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全面正确分析出电网运行的基础情况,根据不同的问题,制定电网调度措施,有效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电力系统环节多、信息大、数据杂,如果用原始的计算方式,则无法有效提取有用数据,速度慢、效率低,特别是信息在各环节间的传递,费时费力,容易出现错误指令,而通过网络技术的支撑,能够使不同的信息实现共享,远程就可以实现调度的目标,技术人员根据获取的信息,及时分析快速反应,全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避免了因为信息不畅所带来的效率低下和安全问题。网络技术是电网的基础技术,可以说,网络是电网调度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神经”,能够有效反应、及时反馈,全面做好电网整体调度与指挥,确保了网络运行环境的安全可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变电站自动化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系统,对变电站的设备进行重新组合取代了以前的落后设备,极大地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运维成本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包括站控层和间隔层。站控层是变电站的中心控制区域,间隔层负责控制间隔层网络。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电力的变电自动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计算机网络和硬件技术的大力助推下产生了新一代的变电自动化技术。电力调度自动化发展成为无人值守的专业协调模式,国际组织发布了一个最新的变电站通信标准,这套标准可以实现从调度中心到变电站实现自动化通信,现在国内外的电力公司都在执行这套自动化通信标准,在应用中大家希望以后全都统一标准采取一个技术、一个标准的管理方式。这样可以整合现在各自为政的电力自动化系统,便于电力系统统一维护和对外交流提高了开放性便于网络交流。变电站数字化自动化系统,在61850国际标准的实施应用后电力系统的一系列配套设施,都在向数字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在国际标准应用种以前的两层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在分成了间隔层、变电层、过程层三层,变电层的构成是数据库、操作员、传输通信设备,间隔层由每个间隔单元的设备构成,过程层有智能传感器可以实现无线通信传输。

4 电网调度自动化发展动向

4.1 遥视的应用

随着技术不断创新发展,遥视功能也会得到推广与应用,通过远程控制,了解掌握变电站综合情况,实现变电、供电的一体化、自动化,随着技术的创新,未来将会出现更多的无人值班、无人值守变电站,通过后台的监测,就能够掌握现场情况,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将会成为常态,实现变电系统智能发展。

4.2 分布式控制

随着变送器和 RTU 的应用,也将会改变电网的功能,提升电网供电能力,通过分布式控制,将各种设备进行集成,使设备的功能更加统一,过去设备分散的情况将出现改变,各设备也会由软件来控制,有效提升了设备的利用率,保证了设备性能的稳定,实现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

4.3 得到用户的认可

使用自动化方式获取电力运营中的电力调度的重要数据,使得电力运输管理自动化成为一种可能,运用这套系统可以获取更多的管理资料和数据,为电力运营自动化打下坚实的基础。电力调度自动化在运行中会受到很多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自身的优势很难发挥出来。电力企业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手段在电力运营管理中,加强自动化电力调度的技术改造和更新换代发展,对国家电网不断地进行完善向自动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5 结束语

因为智能电网调度存在巨大的优势,并且近些年来得到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有着更加多的科研工作者投入到研究智能电网技术的事业上,为了适应新的时代的人们对于电力供应的新的要求,将电网调度的工作效率以及强度进行提升强化,把已有的电网调度系统进行升级改造,转变已有的传统的调度模式,渐渐地朝着智能化方向去发展转变,这是电力领域未来发展的整体趋势,强化对智能化技术的研究开发、积极进行先进电力设备的引进与升级,强化电力工作人员对电力系统的操作、维护技能培训。

参考文献:

[1] 铁冬雁.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山东工业技术,2018(18):181+248.

[2] 魏征.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故障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18):184.

[3] 周磊.智能电网的调度自动化技术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07):215-216.

[4] 徐靖,徐刚.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运维安全管控的研究与实践[J].通讯世界,2018(07):198-199.

[5] 郑壮壮,李宏伟,任玉保,张艳杰.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实训体系的研究与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18(06):32

论文作者:马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5

标签:;  ;  ;  ;  ;  ;  ;  ;  

智能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自动化关键技术分析马龙论文_马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