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认同下流动儿童身份管理策略研究论文

·心理学研究·

群体认同下流动儿童身份管理策略研究

崔丽娟,张 昊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 200062)

摘 要: 本研究基于社会认同理论探究了流动儿童在适应城市社会的过程中是如何对自己的身份认同进行管理的,以便于他们能够更加顺利的融入城市社会。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群体可渗透性水平成为流动儿童成功融入城市社会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相较于城市儿童群体,流动儿童群体感知到的群体可渗透性水平更高,也就是说,流动儿童对于自己的群体身份认同持着一个较为积极的态度。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群体认同和身份管理策略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显著正向预测流动儿童对群体策略和社会创造策略的选择的因素是内群体认同,而外群体认同则对个体流动策略的选择有着积极影响。本研究为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的政策制定以及学校的教育安置等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从而能够让社会各界更好的帮助流动儿童群体克服自身不利因素,更好地融入城市。

关键词: 流动儿童;群体认同;身份管理策略;群体可渗透性

一、引言

国家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参与,而城市又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因此城市建设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不断提升,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城镇人口已有79298万人,而在2000年,这个数字还是45906万人,16年间涨幅高达72.7%,且这个数字仍在持续上涨。而随着时代发展变迁,我国社会流动发生了十分重要的结构性变化,那就是流动人口的流动形式由“个体流动”变为了“举家迁徙”(1) 段成荣:《要重视流动儿童少年的教育问题》,《人口学刊》2001年第1期,第54-57页。 (段成荣,2001)。这意味着大量的农村儿童随着父母迁入城市生活,成为了城市中的流动儿童,目前我国随迁子女高达1406.63万人(教育部,2018)(2) 教育部: 《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5-07-06 取自http:// www.moe.edu.cn/srcsite/A03/s180/moe_633/201607/t20160706_270976.html。 。城市流动儿童在群体身份上表现着复杂性与特殊性:一方面,他们的户籍所在地仍在老家农村,从户籍上看这些儿童仍属于农村人口;另一方面,他们从幼年时期就跟随父母来到城市生活甚至是直接在城市中出生,与一般城市儿童一样在城市环境下成长和接受教育,对于处在农村的家乡并没有深厚的感情。也就是说,城市流动儿童同时具有农村人和城市人两种群体成员资格(石长慧,2010)(3) 石长慧:《我是谁?流动少年的多元身份认同》,《青年研究》2010年第1期,第25-39页。 ,并且在城市生活中能明显感知到来自城市其他群体的歧视(郝振,崔丽娟,2014)(4) 郝振等:《受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影响:中介机制及自尊的调节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年第2期,第137-144页。 。如何看待自己的群体身份,对于流动儿童这一群体来说是较为矛盾的(5) 郝振:《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及其策略选择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因此,与一般城市儿童相比,流动儿童面临着更大的整合群体身份并融入城市生活的困难(王慧娟,2012)(6) 王慧娟:《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第61-67页。 ,需要采取一定的身份管理策略来提升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水平。本研究旨在探讨城市流动儿童身份管理策略使用情况,并考察什么因素会对其身份管理策略造成有利或者不利的影响。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促进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

社会认同理论指出,当个体认为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在整个社会中处于不利地位时,个体的社会认同会受到威胁,由此个体会尝试采取各种行动和策略来改变群际比较的结果,从而重新为自己构建一个新的积极的社会认同,这些行动策略就是“身份管理策略”(Tajfel,1982)(7) Tajfel,H.,& Turner,J,“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intergroup conflict”,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Vol.16,1979,pp.94-109.。身份管理策略有多种分类,目前受到较多认可的分类是Blanz(1998)对身份管理策略的划分方式:个体策略,群体策略与社会创造策略。(8) Blanz,Mathias ,et al.“Wechselseitige Differenzierung zwischen sozialen Gruppen: Ein Vorhersagemodell der Theorie der sozialen Identität”,Zeitschrift F ür Sozialpsychologie ,Vol.29,No.3,1998,pp.239-259.个体策略是指群体成员通过在实质上脱离原属低地位群体转而加入高地位群体来改善自身身份,或通过在心理上不再认同原属的低地位群体转而认同高地位的外群体,从而增加自己与外群体成员的相似性。(9) Blanz,M.,Mummendey,A.,Mielke,R.,& Klink,“Responding to negative social identity: a taxonomy of identity management strategies”,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Vol.28,No.5,1998,pp.697-729.这是以个体为单位的流动,原先所属群体的社会认同未发生改变。集体策略是指群体成员通过共同努力来提高自身所属群体的地位来使个人的身份得到提升。社会创造策略是指对进行群体间比较的维度的价值进行重新定义和评估,从而建立更加积极的内群体认同。

“可恶!你到底是谁?跟着我到底要干吗?!”唐小果对着空气喊道,使出吃奶的力气才挣脱开。一获自由,他便飞奔着往家里跑。

肛裂在肛肠科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肛管疾病,也是患者肛管产生剧痛的主要原因,发病部位在患者的肛门前后正中,多数患者都是年轻女性。肛裂的临床表现症状有剧痛、大便出血以及便秘,随着肛裂患者的病情进展,疼痛的程度会逐渐加重,便秘不仅是肛裂的临床表现症状还是肛裂发生的原因[10],也是肛裂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粪便会刺激患者肛裂处组织表面,让肛裂处出现烧灼样疼痛感,肛裂患者在时候术后因为切口有明显疼痛感、饮食不合理、内心恐惧以及活动量较少都会引起便秘。便秘会给肛裂患者带来心理和身体的痛苦,还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长,需要及时对肛裂手术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便秘出现。

群体可渗透性就如同其字面意思一样,指的是群体之间人员相互流动的通畅程度,是衡量群体关系结构特征的核心概念。(10) 郝振:《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及其策略选择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个体对身份管理策略的选择与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对群际边界开放程度的感知,只有当个体察觉到群体间流动的可能性存在时,才会倾向于使用身份管理策略来提升自身的社会认同(Mummendey,1999)(11) Mummendey,A,et al.“Strategies to cope with negative social identity: predictions by social identity theory and relative deprivation theory”, J Pers Soc Psychol ,Vol.76,No.2,1999,pp.229-245.,并且这种可能性的大小也会决定个体选择什么样的策略来进行身份管理。因此我们推断群体可渗透性会进而影响个体身份管理策略的选择。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过程中同样会受到群体可渗透性水平的影响。例如,在群体间流动性相对封闭(可渗透性低)、自身信念系统呈多元化的前提下,流动儿童可能会采取转换比较方向、扩大城乡间的差距等社会创造策略,从而寻求高自尊与积极认同(12) 王毅杰等:《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策略性选择》,《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1期,第90-96页。 。此外,房晓妍(2017)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心理社会融入水平会随着群体可渗透性感知的提高而提高。(13) 房晓妍:《社会认同威胁对流动儿童心理融合的影响》,博士学位论文,宁波大学 2017年。 综上,我们推测流动儿童对身份管理策略的使用行为会受到群体边界开放程度的影响,当群体可渗透性水平较高时,流动儿童会更倾向于采用身份管理策略来获得更加积极的社会认同,促进自身的社会融入;而当群体可渗透性水平偏低甚至群体边界完全封闭时,流动儿童会减少对于身份管理策略的使用,甚至是放弃使用身份管理策略。

群体认同是个体对于自己所属的群体的全体成员所共同具有的特点的认同,内群体即为个体认为自己所归属的群体,与内群体相对的是外群体。作为内群体的一员,个体会内化该群体的价值观念,接受其行为规范,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Turner,1994)(14) Turner,J.C.,Oakes,P.J.,Haslam,S.A.,& Mcgarty,C,“Self and collective: cognition and social context” ,Personality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Vol.20,No.5,1994,pp.454-463.。有研究表明,群体认同对于身份管理策略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群体认同分为内群体认同和外群体认同,当群体成员的内群体认同低于外群体认同时,会更倾向于采用个体流动策略来获取积极的社会认同,反之当该群体成员的内群体认同较高而外群体认同较低时,则更倾向于采取群体竞争策略和社会再创造策略等群体策略(Ellemers et al.,1988)(15) Ellemers,N.,Van Knippenberg,A.,De Vries,N.,& Wilke,H.“Social identification and permeability of group boundaries” ,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Vol.18,No.6,2010,pp.497-513.。Mummendey也在研究中发现,群体认同对身份管理策略来说具有极强的预测作用,他以东德人为研究对象,发现当东德人的内群体认同水平越高,他们越倾向于选择群体竞争策略和社会创造策略(Mummendey,1999)。这些研究均表明,群体认同对于弱势群体的身份管理策略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流动儿童作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其身份管理策略的选择同样可能会受到内外群体认同的影响。我们推测,外群体认同可能促使个体采用个体流动策略,而内群体认同可能促使个体采用群体策略或社会创造策略。

本研究依据社会认同理论,首先考察流动儿童群体可渗透性的感知,及其对流动儿童身份管理策略使用倾向的影响;其次探讨流动儿童的内群体认同和外群体认同对流动儿童身份管理策略选择的影响。

二、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那么,什么因素会影响流动儿童对不同身份管理策略的选择呢?我们通过对流动儿童的群体认同和各类身份管理策略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发现,流动儿童群体的内群体认同能够显著正向预测流动儿童的群体竞争策略和社会创造策略的使用,而外群体认同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其个体流动策略。并且调查表明,流动儿童的内群体认同要显著高于外群体认同,那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流动儿童在不同的群体可渗透性水平下都更倾向于选择群体策略而非个体策略。高水平的内群体认同会给流动儿童带来更多的情感归属感和更强的群体效能感。前人研究发现,弱势群体的群体效能感的增强会使得该群体成员更倾向于选择群体竞争策略(Terry,D.J.,Hogg,M.A& White,K.M. 1996)(21) Terry,D.J.,Hogg,M.A.,& White,K.M.“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self‐identity,social identity and group norms”,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Vol.38,No.3,2011,pp.225-244.,因此流动儿童出于对自己所属的这个群体的情感,不愿意摆脱原有的群体身份,因此愿意付出更多努力来提高整个群体的身份认同。

(二)研究工具

群体可渗透性问卷:该问卷采用国内学者郝振(2014)修订的版本,采用Likert7点计分方式,共3个项目,本研究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68。

群体认同问卷:该问卷参考国内学者郝振(2014)的设计,从内外群体两个维度对流动儿童的群体认同情况进行测量。问卷采用Likert7点计分,内群体认同和外群体认同两个维度的α值分别为0.73和0.76。

身份管理策略问卷:该问卷改编自Ulrike niens等人的身份管理策略问卷,并根据流动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目的是更加符合现实情况。问卷中的身份管理策略分为三个维度,分别为:个体流动、群体竞争和社会创造。问卷采用Likert7点计分,三个维度的α值分别为0.72、0.66和0.62。

此外,我们对城市流动儿童所感知到的群体可渗透性水平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虽然流动儿童群体在和城市儿童的比较中处于劣势地位(张翼,2003)(18) 张翼等:《社会不可忽视的一个新群体——论流动儿童所面临的畸形社会化》,《当代青年研究》2003年第3期,第43-47页。 ,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着受歧视和被污名化的对待(蔺秀云等,2009;方晓义等,2008)(19) 蔺秀云等:《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心理学报》2009年第10期,第967-979页。 (20) 方晓义等:《应对方式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孤独情绪关系上的调节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年第4期,第93-97页。 ,但是流动儿童所感知到的群体可渗透性整体仍处于较高的水平。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在较高的群体可渗透性条件下,弱势群体成员更愿意采用各种身份管理策略来提升自身社会认同。另外,我们研究发现,高群体可渗透性感知的流动儿童个体比低分组的儿童更倾向于采取身份管理策略,这说明大部分流动儿童认为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最终突破群体身份的限制,完全以一个城市人的身份在城市生活。在这样的信念基础上,流动儿童群体更加有信心去通过各种身份管理策略来提升自身和所在群体的社会比较优势和社会地位。但我们发现群体可渗透性高感知个体和低感知个体在身份管理策略上也仅在群体竞争策略和社会创造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个体流动策略上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同时流动儿童均偏向于使用群体策略。而国外研究发现群体可渗透性主要是对个体流动策略的选择产生影响,而只有在个体流动无法实现时,群体成员才会转而使用群体策略(Turner,1994; Mummendey,1999)。这和本研究的发现有所不同,有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不同的文化氛围所导致的,国外偏向于个体主义文化氛围,而我国流动儿童在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学习与生活,因此在面对身份管理策略的选择时,可能会更偏向于选择群体策略,而这一点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三)数据分析与结果

1.流动儿童群体可渗透性的描述性统计

时下,简政并节制政府支出,无疑乃当务之急。发达国家的行政支出可能占财政支出的10%左右,中国大约在20%以上。这么高的行政支出是不是必要?是不是用得都合理?其实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说,我们政府机构很臃肿,机构很多,好几套班子,领导干部一个正职,七八个、十来个副职,人浮于事。多年来未能解决,常常是精简了又膨胀,“庙多神多,香火钱多”,诸多政府支出不尽合理,压缩空间很大。

流动儿童群体可渗透性问卷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本次参加调研的流动儿童的平均得分为17.58分,满分为21分。说明流动儿童群体在总体上仍认为他们与城市儿童之间的边界开放性较高。

(3)根据国内通用富硒标准对重点区进行了硒含量评价,划分出了富硒土壤区,其中高硒区域主要分布在新关镇、新铺乡与易家渡镇等乡镇。

4.群体认同与流动儿童身份管理策略的路径分析

基于身份管理策略问卷进行调查,具体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从上表可知,流动儿童的个体流动策略与外群体认同呈显著正相关,与内群体认同显著负相关;内群体认同与群体竞争和社会创造策略均呈显著正相关;个体流动策略、社会创造策略和群体竞争策略呈两两显著正相关。

表1 群体可渗透性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2 流动儿童身份管理策略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上表中1-3题为个体流动策略维度,4-6题为群体竞争策略维度,7-10题为社会再创造策略维度。

陆徵祥在圣彼得堡工作期间,结识了比利时天主教女子培德·博婓,并娶她为妻,他称他们俩人的结合是心与神的交融。陆徵祥在其夫人去世后辞去了瑞士公使的职务,于1927年进入天主教本笃会圣安德鲁隐修院,易名天士比德。他在成为修士之后,学习拉丁文和神学,之后成为神父、晋升为司铎并在1945年被罗马教廷封为圣安德鲁修道院荣誉院长。1949年病逝,葬于圣安德鲁修道院。

由上表可知,相对于个体流动策略,流动儿童群体中大多数人偏好群体策略,尤其是群体竞争策略。这说明流动儿童群体更倾向于通过采用群体策略,从而实现群体地位的提高。对于个体流动策略的态度,流动儿童存在一定的矛盾性,一方面47.17%的流动儿童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城市儿童,但真正认同城市儿童生活方式以及愿意去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流动儿童比例仅27.8和28.7%。

3.群体可渗透性的t检验

乡镇财政部门做到审批、凭证审核前置化,重点对报销的原始凭证进行把关、审核,审核票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规范性,有效降低了财务风险,加强了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

通过对流动儿童在群体可渗透性上的得分进行分组,来探索群体可渗透性与身份管理策略之间的关系。将群体可渗透性得分前、后27%的为高、低分组(16) 王垒等:《恐惧对高低自控人群不确定风险决策的影响》,《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年第6期,第931-935页。 ,运用方差分析对各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3 高、低群体可渗透性流动儿童身份使用策略 t检验表

注:*p < 0.05,**p < 0.01,***p < 0.001,下同。

由上表可知,流动儿童的群体可渗透性高分组与低分组之间,在群体竞争策略和社会创造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个体流动策略上,两组没有显著差异。

从表中结果可以看出,相对于群体可渗透性感知的低分组流动儿童而言,群体可渗透性高分组流动儿童在群体竞争策略与社会创造策略上拥有更高的得分,且均达到显著性水平;而在个体流动策略上高分组与低分组无显著差异。这说明拥有高群体可渗透性感知的流动儿童比低群体可渗透性感知的儿童更偏向于使用群体身份管理策略(群体竞争和社会创造策略)。

2.身份管理策略的描述性统计

首先要对流动儿童的群体认同与身份管理策略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的探究,求这二者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4 身份管理策略和群体认同相关分析统计结果

5.政府监管上的挑战。区块链技术的强势加入将极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的改变将促进制度层面的创新。区块链技术应用初期,基础设施还未完善,并且区块链技术具有匿名性,大规模的覆盖将给政府监管带来巨大的挑战。

反应性水肿 对于体重偏重及不爱活动的中老年人来说,夏季是比较难熬的。受高温的影响,他们的皮肤血管会发生扩张,引起动脉血流量增加和毛细血管滤过压增高。此时若久坐不运动,就会导致体液渗透并积聚于皮下组织而肿胀。对此情况,一方面不必太过担心,炎热的夏天一过,自会好转;另一方面,积极减肥和适当运动也会很大程度上避免水肿。

我们在AMOS中分别以个体流动策略、群体竞争策略和社会创造策略为因变量,以内群体认同和外群体认同为自变量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群体认同与身份管理策略路径分析模型

注:模型中的数值均为标准化的路径系数

该模型的拟合指标如下所示,χ 2/df = 1.83,GFI=0.96,IFI=0.95,CFI=0.95,TLI=0.93,RMSEA=0.04,各拟合指数均符合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的标准(17) 温忠麟等:《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拟合指数与卡方准则》,《心理学报》2004年第2期,第186-194页。 。通过对假设模型的检验,可以看出流动儿童的内群体认同对群体竞争策略和社会创造策略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其中对群体竞争策略的预测力更强,流动儿童的外群体认同对个体流动策略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在企业应用平台,执行业务工作|供应链|销售管理|销售订货|销售订单,根据购销合同信息录入订单表头(订单号xs0001)、表体信息。特别提示:销售订单表体部分,在录入20箱汇源1L100%苹果汁时,只需要录入存货编码、名称、数量,单价及金额录入“0”即可。录入完毕,保存并审核采购订单。

三、讨论

本研究首先对流动儿童的身份管理策略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目前流动儿童对身份管理策略的使用倾向是流动儿童对于群体竞争策略的认可程度最高,其次是社会创造策略,而对个体流动策略的认可度最低。

人口统计学问卷:包括性别、年龄、流动时间、学校类别等基本信息。

对上海市四所学校的流动儿童采用分层抽样法,开展问卷调研,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问卷471份,回收率94.2%,其中男性224人,女生247人,平均年龄为14.6岁。

四、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结论如下:

1.目前我国流动儿童感知到的对城市儿童群体的群体可渗透性处于较高水平,而较高的群体可渗透性有利于我国流动儿童使用身份管理策略来提升社会认同。

2.群体可渗透性水平的差异对流动儿童身份管理策略的使用倾向存在显著影响,群体可渗透性高感知个体比低感知个体更倾向于使用群体竞争策略和社会创造策略。

3.群体认同能够有效影响流动儿童身份管理策略的选择,内群体认同能够显著正向预测流动儿童对群体策略的选择,而外群体认同能显著正向预测流动儿童对个体流动策略的选择。

对我国社会治理带来的启示是:

其一,要继续采取措施从外部提高流动儿童群体向城市儿童群体融入的群体可渗透性水平。一方面,政府要继续完善相关户籍政策,逐步取消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在政策上的差别对待,让流动儿童在城市中享有和城市儿童相同的权利;另一方面,学校方面也要积极响应国家针对流动儿童的教育安置政策,主动接纳流动儿童入学,为流动儿童提供同样优质的教育。

式中:M表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矩阵。从式(6)易推导出在分时电价机制下电动汽车代理商在峰、谷、平时段的等效充值需求可以描述为式(7)所示的一个关于分时电价的函数[16]:

其二,国家应当为流动儿童的未来发展提供可行的上升渠道,为流动儿童的社会流动提供积极的外部条件。要让流动儿童认识到,通过自身努力奋斗是可以改变自身的命运、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从而增强流动儿童对未来的信心和自身对于群体可渗透性水平的感知。

其三,要促进流动儿童积极的内外群体认同。一方面,学校要帮助流动儿童树立正确的群体认同,并引导流动儿童群体和城市儿童群体进行良好的群体间互动,增进双方了解;另一方面,家长也要对孩子进行引导,无论是城市儿童家长还是流动儿童家长都要教育孩子要放下偏见,减少消极的刻板印象,要接纳对方的优点和缺点,要互相友好相处,学会宽容和谅解,而不是斤斤计较,互相对立;再者就是社会媒体对于流动儿童的宣传要尽量的客观公正,不要有倾向性的报道,导致社会各界对于流动儿童群体产生误解,从而不利于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

中图分类号: B8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5285(2019)05-0062-07

DOI: 10.12046/ j. issn. 1000- 5285. 2019. 05. 008

收稿日期: 2019-04-17

基金项目: 本文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2016BSH0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会项目“华东师大精品力作培养项目”(2019ECNU-JP00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崔丽娟,女,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理学博士,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学。

张昊,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

(责任编辑:丁 翔)

标签:;  ;  ;  ;  ;  

群体认同下流动儿童身份管理策略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