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现代化及其在中国的历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历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化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过程,从十六、七世纪开始便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影响。尤其在当代,随着各国现代化实践的深入和扩展,其理论研究已成为全球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当前,中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刻,而我国作为一个后发外生型国家,其现代化是在世界历史进入19世纪后,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外铄性影响下才开始启动的。然而,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对世界历史而言,意义无疑是十分重大的。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现代化的基本内涵、理论演进及其在中国的历程的专门探讨,为全面而准确地把握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研究背景。
一、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现代化”是近几十年代来人们对一种世界性社会现象的理论概括,它是以工业化为发端的,以各民族实体为其载体的,变传统社会为现代社会的社会变迁过程。从十七世纪英国的市民运动和工业革命开始,现代化就已成为一场席卷全球、内容广泛、影响深刻、变革激烈、形式特殊的社会变迁。然而,直到本世纪五六十年代,“现代化”一词才开始成为世界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流行术语,其概念也在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和哲学等科学的研究中被广泛使用。但是,“现代化”一词的确切含义究竟是什么,国内外学术界迄今没有一致的看法,更没有公认的定义可言。根据现在世界各国对现代化涵义的种种说法,笔者加以分类归纳,大致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进行概括:
1.认为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工业化,是经济落后的国家通过技术革新,在经济和技术上超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过程。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今天所有在经济上处于发达或开发不足的落后国家都必须共同致力于工业化的目标,把它作为根本改变国家面貌和国际地位的战略性措施。因此,现代化实质上就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进程。许多学者还按照这一历史架构对世界各国工业化的进程进行了比较研究,他们把欧洲开始的工业革命作为世界工业化进程的第一个高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工业化只在北半球的少数国家中取得成功。二次大战以后,工业化进程向世界许多地区铺开,形成一个全球性的进程,并适应特殊地区不同类型国家的具体情况,发展成为多种新工业化的模式。从五十年代以来,随着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等新学科分支的建立,经济增长的问题便成为世界性的问题,也是联合国注目的中心问题之一,工业化及其在经济上的持续增长也成为现代化研究的中心问题。在新中国建国以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党及政府领导人在阐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方针与政策时,也明确表述了这一观点,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工业国家”。
2.认为现代化是自科学革命以来,由于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变动而引起的人类社会整体急剧变动过程的统称。这种现代化观点不同于上一种观点之处,在于它不是着眼于工业化的纯粹经济属性,而是注意社会制度和结构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认为科学革命具有改变人类环境的巨大力量,能造成特殊的社会变迁方式,而社会各单元对这一新环境和变化的适应及调整的过程就是现代化。此观点多半是西方现代化研究中有很大影响的结构功能学派的社会学观点,他们不仅强调现代化是随着发展而产生的特殊社会变动方式,而且提出了传统社会和现代化社会作为分析现代化进程中对比的社会类型,认为现代化就是社会在工业化推动下所发生的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变化过程,这种变化不仅限于工业领域或经济领域,同时也发生在知识增长、政治发展、社会结构、心理适应等各个方面,其着眼点在于制度和结构的变动。
3.认为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次转轨,是代表我们这个历史时代的一种“文明的形式”。这种观点认为片面强调工业化和制度现代化是不够的,如果没有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上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使之具备人的现代人格、现代品质,不可能成功地从一个落后国家跨入自身拥有的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的行列。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现代化是一种全面的理性的发展过程。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个过程不是自然的社会演进,而是有目标、有计划、以较短的时间、最有效的途径,学习、借用和移植先进国家成果的过程。因而现代化问题本质上不是一个社会制度的先进与落后的问题,而是生产力以及相应的科学技术、教育文化、思想观念的差异问题,是人民实际生活的差异问题。总之,现代化不只是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更重要的是文化发展和精神发展。
从以上的归纳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对现代化涵义的解释实际上同现代化推进过程一样,是从若干不同的层面来加以考虑和探讨的。工业与经济发展是物质的层面,政治发展与结构功能的优化是制度的层面,而思想与文化的发展则是精神的层面。当然,各类观点也并非是截然对立的,三个层面之间也是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的。因此,要完整地把握现代化的确切涵义,必须从现代化的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来加以考察。如果从社会学的角度加以综合与分析,我们可以认为现代化主要是指在现代工业、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人们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以实现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从而引起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深刻变革的过程。
二、现代化理论的演进
现代化理论,从世界现代化进程来看,现代化理论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是指研究整个人类现代化进程的理论,后者是指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后兴起的,以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现代化理论。由于狭义现代化理论在近几十年的惊人繁荣兴盛,不少学者认为所谓现代化理论就是指狭义现代化理论,笔者也持这种观点。
二战以后,深受战争创伤的所有国家都面临着重建与复兴的问题,尤其是苏联的崛起、新中国的成立、美国侵朝战争的失败及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都极大地冲击了原有的世界格局。美国为了对付所谓“共产主义铁幕”和推行新的“全球战略”特别重视对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发展道路、战略与模式的研究,美国公私机构也都纷纷资助诸如“发展”、“现代化”这样的研究课题,由此推动了现代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代化理论首先是西方资产阶级,尤其是美国社会思潮的产物。与此同时,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了尽快改变本国贫穷落后的面貌,缩短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也纷纷从被动转变为主动,把现代化理论从外部、从舶来品变为发展中国家自己的现代化理论,尤其是随着世界历史进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人们又愈来愈意识到人类整体利益的重要性,各种现代化学说逐渐摆脱了单一的政治目的性,从而使现代化理论更加风靡全球。从现代化理论发展阶段来看,六十年代初提出并得到初步传播的现代化理论,可以称之为这个理论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现代化的研究主要是以美国学术界为基础,探讨的中心课题是非西方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和民主化的条件,并对近代世界发生的急剧社会变迁的性质及其过程进行了全面的反思。这些研究虽然是从新颖的角度立论,但实质上是从西方现代化历史经验中抽象出来的发展图式,是从过去的“西方化”理论脱胎而出的,其共同的基本特征就是在以社会进化论为基础的社会历史观上形成所谓“西方中心主义”,并认为以一定的社会文化传统为基础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对社会现代化的速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笔者认为,这一阶段的所谓“现代化理论”实际上并不是一种理论,而只是有关“现代化”问题的各种不同学派的理论统称,其本身所固有的缺陷很快被其它的现代化理论代替,因而,我们可称这为现代化的初期理论。
现代化理论发展的第二阶段是出现于六十年代末盛行于七十年代中期的依附理论。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西方工业国战后的经济景气开始衰退,石油价格猛涨,特别是越南战争与民权运动的兴起,改变了战后初期形成的美国形象,美国的繁荣、霸权、威望与信心都日益动摇,尤其是批判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种族主义的新左派思潮对七十年代美国以及西方的社会科学发生了很大的影响,六十年代初形成的各种现代化学说也由于其理论的主观主义,思辨性和反历史性,以及在实际中的不可行性,使它受到了发展中国家学者的强烈批评,再加上由于许多非西方不发达国家采用现代化初期理论所提出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均未能达到现代化初期理论所许诺的现代化发展,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在联合国的主持下给不发达国家以大力的援助也未能凑效,使得人们不得不对现代化初期理论产生怀疑,依附理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现代化初期理论的对面,在对现代化初期理论进行激烈地抨击中应运而生了,其基本的立场一是反对现代化初期理论那种只从社会内部因素来看非西方不发达社会的不发达问题,主张从西方发达国家对非西方不发达国家的控制和非西方不发达国家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依附中,来解释非西方国家的不发达现象;二是坚决反对现代化理论的“西化”模式,认为西方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被纳入不平等的世界经济体系的过程,它与依附化过程是相互交织在一起并相互促进的。依附理论动摇了现代化初期理论的根基,并从“核心——边陲”的二元结构中阐明了非西方不发达国家的“不发达”问题,以此唤醒了发展中国家的主体意识,对现代化理论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到了七十年代中后期,由于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全球意识也不断增强,世界格局的这种重大变化使依附理论开始趋于衰退,尤其是世界经济危机结束了依附理论的“自然生命周期”。新的世界格局要求产生新的现代化理论,以扬弃依附理论中的片面性和不足之处,于是便兴起了至今在世界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现代化理论发展的第三阶段——世界体系论。其特点在于用体系的观点来审视整体世界及其各个部分的发展与变化,它不象依附理论那样简单地从“核心”国家对“边陲”国家的控制和剥削中来解释西方国家的发达和非西方国家的不发达,而是将整个世界看作一个以世界性区域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这个体系是随资本主义的萌生和拓展而逐步形成的,这个分析框架,对研究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外部制约因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以致近十多年来,尚无比世界体系论更有影响力的新学说出现。
通过对现代化理论演进过程中三个阶段的简单考察,我们可以发现,从强调文化价值与意识形态决定经济增长的现代化初期理论到从历史整体的角度探索现代化规律的世界体系论,正是现代化研究的深入和进步过程,也是各国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的过程。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由于科学发展的渐进和积累的特点,一种理论往往并不能替代和置换另一种理论,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继承和借鉴关系。鉴于此,笔者认为,在对中国现代化的理论研究中,一是要全面评价各种现代化理论的优劣,扬长避短;二是要充分认识到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与现实,促使现代化理论的具体化、本土化和实用化。
三、中国现代化的艰难历程
谈及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应追溯到一百五十年前的鸦片战争。前面已经谈到,中国的现代化是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外铄性影响下开始启动的,而中国自秦汉以来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还没有遇到过一种强大的、旗鼓相当的外来文明的挑战,然而鸦片战争的爆发却使中国的传统文明与西方文明第一次发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碰撞,使中国人民第一次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落后现状,从而使中国打破了自我中心、自我封闭的状态,开始要求改变传统的落后的生产方式,走上独立、自主、繁荣的强国富民之路。因此,鸦片战争是中国走向世界的起点,也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起点。
从总体上看,在世界范围的现代化运动中,中国是一个后来者,我们可以将中国已经走过的150 多年的现代化探索历程分为五个阶段来加以考察。
1.从1840年至1895年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次现代化运动——洋务运动。这一阶段的现代化主要是表现在器物和技能层次上的现代化。1840年以后,中国传统社会不断受到外来刺激,最初有英国挑起的鸦片战争,接下去是英法联军之役,到90年代,又在甲午战争中受挫于东瀛小国日本。前两次冲击迫使清朝官员放弃了陈腐不堪的“华夷之辨”,不得不仿效、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开展“洋务运动”,但它实际上只是以张之洞所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精神为指导,仅仅在“器”和“用”的层次上建立起某些能够赶上西方列强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1895年结束的中日战争,进一步促进了部分士大夫阶层民族意识的觉醒,尤其是随着“西学”的广泛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发展,他们逐渐认识到了只有变革传统的政治制度才是中国现代化的根本出路。
2.从1895年至1911年是中国历史上现代化运动的第二次高潮,其核心就是制度的现代化。1895年的甲午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从此中国开始了改变封建制度的历程。1898年的百日维新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上政治制度变革时代的到来。这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虽然因受到保守势力的强烈抗拒而中途夭折,但是仅仅过了三年,在清王朝遭到第四次空前剧烈的外部冲击(八国联军之役)以后,各种改革措施(包括预备立宪)又以“新政”的形式重新出台。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爆发则把康有为、梁启超变革旧制度的要求推进了一大步,它不仅宣告了立宪运动的破产,确认了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而且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然而,由于制度上的变革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特别是文化基础的支持,很快就被改变性质,并最终走向了蒋介石的独载。
3.1911年至1949年是中国历史上现代化运动的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的现代化是以思想和文化上的现代化为核心,以新文化运动为起点,在“五四”运动时期达到高潮,并最终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为终结。在现代化进程中,思想行为层次的现代化是最艰难的,“五四”运动的开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都力图在思想文化战线上彻底清除封建的垃圾,为经济的现代化和制度的现代化确立与之相适应的心理和文化基础。在这一阶段,曾经出现过国统区国家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推进、根据地新民主主义的试验和日占区殖民地型的发展三种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搏斗,但由于军阀混战,国民党政治领导层的腐败无能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更由于马克思主义没有作为主导的意识形态内化到全体国民的心灵深处,因此,“五四”时期所掀起的这场思想文化的启蒙运动并没有真正达到目的,这个任务只有在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之后才能完成。
4.从1949年至1978年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试步阶段。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为中国的现代化开辟了现实的道路和广阔的前景,并使中国的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在这一阶段,它是以探讨中国工业化的道路为基础的现代化实践时期,其间既有伟大的成就,又有严重的失误。从五十年代初期开始,我国仅用了短短二十年时间就使工业总产值赶上了农业产值,并到七十年代末基本形成了一个部门齐全、基础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但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起步,中国如同三十年代的苏联和日本一样也毫不例外地经历了政治上的不稳定,“人民公社化”浪潮、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现代化一再受挫,现代化建设遭到严重的破坏,致使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及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差距越来越大。
5.1978年以来,则是中国现代化内在生长力的初步发育阶段。现代化的内在生长力是指一个国家在其现代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源于自我本体的、与现代化相吻合的内部推动力量。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走过了三十年弯弯曲曲的道路之后,尽管在科技、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现代化的内在生长力也只是在孕育之中,没有成为时代的基本特征。只是到了1978年之后,我们才逐步在民族传统、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现代知识以及广大民众等方面与现代化实现真正的有机结合,才使中国现代化内在生长力的成长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如今,中国现代化在以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为主线的同时,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到行为方式、思想方式,从城市到乡村、从整个社会到家庭、个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才真正走向正轨,并且获得了空间的大发展。
标签:现代化理论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西方世界论文; 西方社会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