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民收入水平的省际差异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收入水平论文,差异论文,农民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用因子分析计算各省区农村经济环境的综合得分和因子得分,分析农民获得收入的经济环境优势和劣势,以此为提出增加农民收入政策建议的依据。
一、研究方法
本文基本思路是首先运用聚类分析法分析我国农民收入水平,其目的是将收入水平相似的地区归为一类,在同一类中的个体有较大的相似性,不同类中的个体差异性大。然后运用因子分析法将衡量农民收入水平影响因素的所有指标构成综合指标,同时计算不同类型农民收入水平的综合得分和因子得分,以此反映农村经济环境及内部结构。最后根据因子得出的正负和大小判断各省区经济环境的优势和劣势及其对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
研究采用的评价指标有以下几类:
1、农民收入水平。用农民人均纯收入作为评价农民收入水平的指标。
2、农业生产方面。(1)种植业结构。用经济作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衡量。提高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优化种植业结构有利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2)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由于各省区农作物种植品种不同,加上部分数据难以获得,因此本文只选取了主要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具体指标为:谷物单位面积产量(公斤/公顷)、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公斤/公顷)、花生单位面积产量(公斤/公顷)、油菜单位面积产量(公斤/公顷)、芝麻单位面积产量(公斤/公顷)、黄红麻单位面积产量(公斤/公顷)、甘蔗单位面积产量(公斤/公顷)、甜菜单位面积产量(公斤/公顷)、烤烟单位面积产量(公斤/公顷)。(3)农业内部结构,指林牧渔业生产水平相对于种植业生产水平的高低。林牧渔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这里用林牧渔业产值/农业产值和林牧渔业产值(元)衡量。(4)农业生产条件,包括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和自然条件。用以下指标衡量:平均每户年底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元)、人均经营耕地面积(亩)、人均农业机械拥有量(千瓦)、人均有效灌溉面积(公顷)、人均农用化肥施用量(吨)、人均用电量(千瓦时)、人均水库库容量(立方米)、人均除涝面积(公顷)、人均治碱面积(公顷)、人均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公顷)、成灾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
3、非农产业。农民非农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农民外出打工收入、本地乡镇企业工资收入和农村家庭经营第二、三产业收入。这三种途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紧密联系。其中,乡镇企业发展和农村家庭经营非农产业代表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因此选定以下指标:从第二、三产业家庭经营中得到的纯收入占总纯收入的比重、劳动报酬收入占纯收入比重、平均每个乡镇的乡镇企业数(个)、乡镇企业人均总产值(元)、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占乡村人口的比重、非农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小学初中程度劳动力比重、高中中专程度劳动力比重。
4、总收入支出,用税收提留摊派占总收入比重衡量。它反映了农民负担问题,是负向指标,因此取其负值。
指标1的农民收入水平用于聚类分析,指标2—4用于因子分析。此外,样本选用1999年度的截面资料,即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数据。
二、农民收入水平省际差异分
根据农民收入水平指标,采用聚类分析,我们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分成以下几类:其中,高收入区包括上海,平均收入水平为5409.11元;还包括北京、浙江、广东、江苏、天津和福建6个省市,平均收入水平为3633.61元;中等收入区包括山东、辽宁、河北、吉林、湖北、黑龙江、江西、湖南、海南、广西、内蒙古、河南和安徽13个省,平均收入水平为2183.08元;低收入区包括四川、山西、宁夏、重庆、新疆、青海、陕西、云南、贵州、甘肃和西藏11个省市,平均收入水平为1542.73元。进而我们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在同类收入水平中各省农民收入水平差异的原因。由于因子分析法需要2个或2个以上的观测量,因此将上海合并到较高收入区,称为高收入区。
1、高收入区。通过分析,可得出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村经济环境之间具有一定的影响关系,即农村经济环境越好,农民人均纯收入越高。因此,这里选用5个因子解释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这5个因子依次为非农产业、农业内部结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种植业结构和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
根据收入水平高低,分区来看,上海综合得分比北京略低,但收入水平却远远高于北京。从因子得分和指标数据看,上海农村经济环境发展比较平衡,其农业结构和种植业结构都十分合理,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农民可从农业生产中获得较高收入。更重要的是上海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程度在高收入区处于第一位。农民纯收入的80%来源于劳动报酬和家庭经营第二、三产业,其中有77%来源于劳动报酬,且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60%。当然这些与上海乡镇企业的贡献分不开。上海乡镇企业发展虽然数量不多,但其经营效益高、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强。因此,均衡发展的经济环境及突出的劳务输出和乡镇企业发展是上海农民获得高收入的关键。
北京的综合得分与收入水平大致一致,几乎都处于高收入区的最高水平。从因子得分看,经济环境的各个方面发展比较平衡,突出优势在于农村第二、三产业的较快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在农民纯收入中有75%来源于家庭经营第二、三产业的收入和劳动报酬。与此优势紧密联系的是北京农村劳动力素质高,尤其是高中专程度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26%,比第二位的天津高八个百分点。此外,北京虽然自然条件不太理想,但十分注重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尤其是大力修建水库和进行水土流失治理,为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获得部分收入提供了基础。而北京的劣势在于种植业结构相对不合理,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值最低,且经济作物品种较少。
浙江,综合得分在第5位,总体农村经济环境偏低于平均水平,但收入水平排在第3位,说明浙江能充分利用经济环境中的优势来弥补不足。从因子得分和指标数据看,浙江的突出问题是林牧渔业发展相对落后。而优势是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农民能从经营第二、三产业获得较高的收入,并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时十分注重经营效益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这是浙江能在较差的农村经济环境中获得较好收入的关键原因。
广东和福建,收入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但综合得分靠后,农村经济环境内部结构比较相似,都处在高收入区的低水平。两个省区的共同劣势是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乡镇企业虽然数量较多,但经营效益不高,并没有对农民获得较多收入提供有效途径。所不同的是,在农业生产收入中,广东主要依靠合理的种植业结构和粮食作物、油料作物和糖蔗作物较高单产来获得较高的农民收入,福建则依靠牧渔业迅速发展。此外,广东非农产业发展比福建略为迅速,这是广东农民收入水平比福建略高的原因。
江苏,综合得分处于高收入区的平均水平上,但农民收入水平比上海和北京分别低1000元和800元左右。从因子得分看,江苏农村经济环境的最大优势在于: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种植,经济作物品种繁多,且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高。此外,江苏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尤其是土地资源丰富。但江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林牧渔业发展相对滞后成为制约江苏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因素。
天津,综合得分排在第3位,但收入水平在第6位。从因子得分和相关指标看,天津在农业生产条件有很强的优势,尤其是耕地资源丰富、农业机械。但由于天津农业结构和种植业结构不合理,经济作物种植和林牧渔业发展较慢,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偏低,因此,削弱了农业生产方面的优势,使天津农民收入水平处于高收入区的较低水平。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农村劳动力素质较高,其中小学初中程度的比例为79%,高中专程度的比例为18%,两者比例为97%。
2、中等收入区。这里我们选用6个因子解释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即:种植业生产、农业生产条件、非农产业、劳动者素质、农业结构、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
分区看,山东、辽宁和河北处于中等收入区的前三名,表明农村经济环境与收入水平相当。从因子得分来看,山东、辽宁和河北三个省区高收入水平不仅有丰厚的农业生产收入为支撑,且有可观的非农产业收入为补充。而在农业生产和非农产业的优劣势方面,三个省区有所差异。山东,农村经济发展比较均衡,各影响因素基本都在中等收入区的平均水平以上,突出的优势是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比例较高,即高中专程度的劳动力比例达16%。山东略显不足的是农业结构需进一步调整,要加强林牧渔业生产。辽宁,经济环境发展不平衡,优势和劣势与中等收入区的其他省区都十分明显。最明显的优势是农业内部结构合理,林牧渔业发展较快,农民从林牧渔业的发展中能获得一部分收入。并且乡镇企业经营效益十分突出。但劣势在于农业种植业结构不合理,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太低,大部分经济作物产量偏低(除油菜、甜菜外),并且较高文化程度的劳动者比例偏低。河北,优势在于农业生产条件好,主要是耕地资源较丰富和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但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为严重。因此,河北通过农业生产获得的收入比山东、辽宁少。但河北积极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通过家庭经营第二、三产业和外出打工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吉林,综合得分与收入水平基本一致。从因子得分看出,吉林农业生产条件较好,耕地资源丰富。虽然种植业结构不十分合理,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高,这是吉林农民收入水平较高的重要原因。同时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快,农民可从乡镇企业打工中获得一定的收入,但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太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比例太低,因此农民难以从家庭经营第二、三产业和外出打工获得较高收入。此外,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专程度的劳动力比例太低,仅占9%。
湖北,综合得分与收入水平基本一致,经济环境在中等收入区的水平上略偏低。优势在于种植业结构在同类地区中十分合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但突出的问题是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较差。
黑龙江和河南,综合经济环境相仿,农民收入水平均在2000元左右。但经济环境的优势和劣势各不相同。黑龙江的最大优势在于农业生产条件好,受自然灾害影响小,尤其是耕地资源和农户拥有的生产工具占有绝对优势。但在其他方面均显得不足。乡镇企业发展几乎处于该区的最低水平,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低,较高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比例很低。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向其他产业转移。河南,经济环境的各因素的差异不明显。最大不足是农业结构不太合理,农民从林牧渔业生产中获得的收入太低。
江西和广西的经济环境比较相似。其共同优势在于种植业结构较为合理,突出的问题是农业生产条件差,农业机械化程度太低。略为不同的是江西的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基本处于中等水平,比广西水平高。另外,江西较高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比例偏低。
湖南,综合得分较低,但其农民收入水平在2100元左右,处于中等收入区的中等水平。从因子得分看,湖南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农业生产条件差,农民拥有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和人均耕地面积都处于该类地区的最低水平,农业机械化程度也很低。在这样的条件下,农民通过农业生产获得的收入十分有限。但湖南积极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民可通过乡镇企业和外出打工以及经营第二、三产业获得部分收入,来弥补较低的农业生产收入。
海南,各因素的差异十分显著,优势和劣势均处于中等收入区的两个极端。海南最突出的优势是农业结构合理,林牧渔业发展为农民收入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而且农民依靠家庭经营第二、三产业获得部分收入。但农业生产条件中的人均用电量处于该区最低水平,仅为广西的40%、辽宁的7%;乡镇企业发展落后,农民几乎没有通过外出打工和乡镇企业劳动获得收入。此外,海南高中专程度的劳动力比例较高,同时文盲比例也较高。
内蒙古,综合得分在第4位,但收入水平却在第11位,说明较好的经济环境并没有对农民获得收入作出多大贡献。主要原因是农业种植业结构和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高低不均,加上农村非农产业发展落后,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向其他产业转移,农民难以从经营第二、三产业和外出打工途径获得较高收入,使农民收入水平处于落后状况。但内蒙古也有自身的优势,即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如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尤其是农业生产耕地资源极为丰富,加上近来对水土流失的治理,使土地资源更为丰富。
安徽,与河南的经济环境十分相似,收入水平均在1900元左右。略有不同的是,安徽乡镇企业不及河南,农民从乡镇企业中可获得的收入比河南低。但农业结构比河南合理,林牧渔业发展对农民收入的贡献比河南略大。
3、低收入区。我们用6个因子解释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即: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和农业生产条件、林牧渔业发展、劳动者素质和非农产业等。
分区来看,四川和重庆的经济环境比较相似。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高低不均,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差,但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小,乡镇企业发展和农民外出打工对农民收入作出了极大的贡献。略有不同的是重庆经济作物种植远不及四川,其他因素也略低于四川,因此,两个省区收入水平有所不同。
山西,综合得分排在第六,收入水平却排在第二位,说明山西在较差的农村经济环境下,充分发挥经济优势,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山西的劣势在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差,自然灾害严重,水土流失严重,造成种植业和林牧渔业生产水平普遍偏低。因此,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获得的收入相当有限。在这样的条件下,山西为农民广开致富门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发挥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作用,并将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因此,山西农民纯收入的38%来源于劳动报酬,并且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和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比例在同类地区列居首位。这正是山西农民收入水平在同类地区较高的关键原因。
宁夏,综合得分与收入水平排序大体一致。其农业生产的优势与新疆相似,即经济作物单位的面积产量高,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好。但农业生产自然条件较差,水土流失和自然灾害比较严重。文盲和半文盲程度的劳动力比例偏高,但高中专程度的劳动力比例在该区也较高。由于宁夏农民能从外出打工获得的收入,因此和新疆相比,其农民收入水平偏高。
新疆,综合得分最高,远远高于第二位的宁夏,但收入水平仅排在第5位。最大的优势是农业种植业结构在该区最为合理,农业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大,所种植的经济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都处于该区的最前列。同时,农业生产条件好,耕地资源丰富,农业机械化程度很高。虽然农业结构不尽合理,但目前的林牧渔业的发展使农民能从中获取部分收入。新疆的不足之处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比例几乎处于该地区的最低,仅高于西藏。因此,农民收入过分依赖农业生产,农民收入来源单一。
青海,综合经济环境与山西相同,农业生产水平比山西略高,尤其是种植业结构在同类地区中较为合理,林牧渔业也有一定的发展,但青海干旱现象十分严重,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此外,经济作物种植品种较单一,劳动力素质很低,几乎位于全国最低水平,其中文盲或半文盲比例占劳动力比例的32%,高中专程度的劳动力比例仅为5%。因此,在农业生产水平低而又没有其他致富途径的情况下,青海农民收入水平很低。
陕西和甘肃,农村经济环境有很多相似之处。两个省区的共同劣势是农业生产条件较差,自然灾害和水土流失现象严重,甘肃缺水更为严重;经济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高低不均,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处于最低;两个省区林牧渔业发展也处于最低水平。不同之处在于,尽管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比例比甘肃低1%,但陕西农民通过外出打工和在乡镇企业劳动获得的报酬比甘肃多10%。原因在于陕西农民劳动力素质比甘肃高,其中陕西和甘肃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的比例分别为11%和25%,高中专程度的劳动力比例分别为14%和11%。因此在农业生产水平都很低的情况下,劳动素质的高低成为决定农民收入水平高低的关键。
云南,与重庆的环境有相似之处,各因素水平都比重庆低。其最大的差异在于云南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气滞留在农村,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比例偏低,为13%,仅高于新疆和西藏,且劳动力素质偏低,文盲或半文盲的劳动力比例为20%,高中专程度的劳动力仅占5%。因此,劳动力文化程度太低成为制约云南农民收入提高的关键因素。
贵州,农村经济环境和收入水平较低。相比同类地区,贵州自然条件较好,经济作物品种繁多,但农业基础条件位于最低水平,农业生产水平低。而且乡镇企业发展落后,农村劳动力素质太低,文盲或半文盲占劳动力比例的20%,严重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见,充分利用优良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改善农业基础条件、提高劳动力素质是贵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根本出路。
西藏,综合环境和收入水平都处于最低水平,但也有明显的优势。优势在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很好,受自然灾害影响小;林牧渔业和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较快,并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西藏最为严重的问题是劳动力素质太低,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62%。这是制约西藏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因素。
三、结论和建议
从个体来看,在高收入区,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劳务输出和乡镇企业发展,对于劳务输出和乡镇企业发展水平较低的省区,则依靠家庭经营非农产业获得高收入。此外,在高收入区中的收入水平高的省市,其农业生产水平也高,这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分不开。在中等收入区,大多数省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较好。因此,农作物单产和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成为影响农民收入水平的主要原因。同时,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比例是农民能否从非农产业获得较高收入的关键。在低收入区,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好坏和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民收入水平。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农民收入水平差距的关键原因在于非农产业发达程度,即非农产业越发达,农民收入水平越高;其次才在于种植业水平。
根据分析结果,我们认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在于非农产业的发展。具体看,高收入区应重点发展乡镇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乡镇企业上市融资,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同时,也要为个体私营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中等收入区应重点进行有计划的劳务输出,同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低收入区应重点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标签:农民论文; 差异分析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农业论文; 三农论文; 优势分析论文; 种植业论文; 农村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