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打不败的高考老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不败论文,老兵论文,马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他,身材不魁梧,外表不英俊,却是中国内地第一个登上《福布斯》杂志的本土企业家。在香港闲逛时,他无意中发现自己上了《福布斯》的杂志封面,才恍然大悟,自己原来那么丑。
这个才华横溢的男人,其实只是平民出身。他,数学成绩最惨的时候只有1分,没有进过著名的高等学府,也没有国外留学经历,更没有在华尔街工作的背景,但是,这些都没有妨碍他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的最强人!
他,就是中国企业家——马云。
英雄莫问出身
1964年9月10日,马云出生在杭州西子湖畔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一家戏剧协会的负责人,母亲在杭州市的一家钟表厂上班,两人都喜欢听苏州评弹。受此影响,童年的马云常常拿着一包瓜子、一块方糕,在茶馆听评弹,一听就是一上午或一下午。成年后的马云讲故事的水平很高,就是得益于茶馆的熏陶。
上学后,马云活泼好动,但学习成绩不好。他长得个子小,脑袋小,眼睛小。“我从小就是一个傻孩子,笨得很。脑子这么小,只能一个一个问题想。如果谁接连提三个问题,我就消化不了。”马云这样评价小时候的自己。
马云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是很喜欢看小说,尤其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受武侠小说的影响,马云非常渴望自己能在生活中成为一个“侠士”,于是小时候的他便成了老师、邻居眼中爱打架的“坏孩子”。对此,成名后的马云并不否认。他说:“我小时候很瘦小,但很会打架。”
马云喜欢打抱不平,经常帮别人打架。他打架输了从来不哭,也不骂人,更不会向父母告状。他也不害怕比他强大的对手,敢于逢“敌”亮“剑”,打得赢要打,打不赢也要打。
一次,马云和一人高马大的孩子打架,别人都以为矮小的他会不战而退,没想到他越打越勇,虽然最终没打赢,却在气势上压倒了对方。后来此人一提马云,便竖起大拇指,认为他是条汉子。
马云成了伙伴们心目中的英雄,认为他能为朋友两肋插刀,勇敢无惧。
到了期末评三好学生时,马云以为自己绝对能评上。结果,他连提名都没有获得,这让他震惊不已,倍感失落,往常的自信在一瞬间荡然无存。就在此时,一个女生站起来说:“我选马云!”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马云受宠若惊。那个年代,男女生之间说句话都会脸红,这个女孩的举动可谓大胆。有了这句话,马云认为自己就是评不上三好学生也值了。
“厚脸皮”练就好英语
马云的学习成绩从来都不是最好的,名次一般排在十几名,而且数学极差,几乎每次考试都不及格。
马云缺乏数学天赋,可英语却出奇得好。
为什么数学奇差的马云,英语却学得这么好呢?除了自身的爱好和努力外,一位老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马云12岁那年,班里来了一位教地理的女老师。这位女老师不仅人长得美,课也讲得好,马云和同学们都非常崇拜她。
有一次上课,这位女老师讲了一件事,使马云受益终生,甚至可以说改变了他的一生。老师说,有一次她在西湖边上,几个外国游客向她问路。她英文很好,对答如流。外国朋友非常高兴,连声称赞她。最后,老师总结道:“同学们,你们一定要学好地理,不然如果有外国朋友向你们问路,你们答不上来,多丢脸啊!”老师本想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地理,谁知马云听了之后想:光学好地理,却不会英语,那不还是没用吗?
当天放学回家,马云就开始行动了。他砸了自己的储蓄罐,到小卖部买了一个袖珍收音机,从此开始每天坚持听英文广播。
当时,杭州作为旅游胜地和投资宝地,吸引了大量的外国人。借着这个有利条件,马云一有机会就在街上找外国人练习英语。
马云就是凭借一种“厚脸皮”精神,练就了一口流利且纯正的英语口语,并结识了很多外国朋友。到13岁时,马云已经能给老外当导游,用自行车带着老外满大街跑了。
1979年,15岁的马云站在杭州香格里拉大酒店门口结识了一对澳大利亚夫妇。那对夫妇非常喜欢这个骑着自行车带着他们跑遍杭州城的中国少年。后来,那对夫妇回国后,还一直和马云保持着通信往来,成为忘年交。
永不放弃的“高考老兵”
从小学开始,各门功课中最让马云头疼的,就是数学。明知自己的数学不行,马云却非常乐观。1982年,他第一次参加高考,在报考志愿表上填上了让自己无比自豪的四个大字:北京大学。
几个月后,在父母的期望、老师的怀疑中,马云走进了考场。结果,那一年他的数学考了1分。这个成绩让马云垂头丧气,觉得自己根本不是上大学的料儿,便准备去做临时工,以贴补家用。
表弟陪他一起去宾馆应聘服务生。结果,表弟被录用了,他却被拒之门外。马云无语,只能暗叹:长得不好,也是我的错吗?
无奈,他只好去找那些不要求长相只要求力气的活儿干。他开始为几家杂志社打零工,将打包好的杂志送到各个车站。烈日下,这个18岁的瘦弱少年,肩上披着个比他身子短不了多少的大毛巾,一边擦汗,一边用力蹬着笨重的三轮车,缓缓而行……这样每天可以赚到1元钱。
深刻反思之后,他决心再战高考!第二次高考,他的数学成绩提高了,考了19分。
然而,马云就是不死心,连续高考失利,他却越战越勇。无法说服父母让他继续复读,他只得白天打工,晚上学习。为了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每到星期日,他就早早起床,赶到离家有一个多小时路程的浙江大学图书馆复习功课。
马云第三次走进高考考场。考数学时,靠10个死记硬背的公式,他一道题一道题地去套,结果居然给套出了79分(当时数学满分是120分,72分及格)。这在马云的数学考试史上,绝对是破天荒的好成绩。
1984年,20岁的马云终于以“阿甘”的傻劲,幸运地考上了杭州师范学院,成为外语系的一名本科生。从这时起,命运之神开始眷顾他。1985年,在6年前结识的那对澳大利亚夫妇的邀请下,马云第一次有机会走出国门。而这次出国,彻底改变了马云的观念,以至于后来他辞去公职,开始创业。
多年以后,功成名就的马云来到他当年一手创办的海博翻译社,题下四个大字:永不放弃。这四个字,如今赫然摆在海博翻译社的网站首页上。它传达着这样一种精神:做任何事情,你都可能碰到挫折与失败,但只要你坚持下去,永不放弃,那么你就一定可以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