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河道治理;水环境保护;优化措施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问题不仅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还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以,在河道治理改造过程中,要做好水环境保护工作,更好地适应城市化发展的需要。
1河道治理改造中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1.1为生产生活提供重要支撑
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资源。而水环境是居民生活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能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重要的资源支撑。目前,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人们对于水环境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水环境保护能够促使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给人们的日常生产与生活提供更有效的保证。
1.2营造宜居的生活环境,维持河流生态平衡
河道是水环境的主要载体,河流也是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对河道进行治理改造不但能够给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水源,而且能够更加有效地保护河流生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对气候进行有效调节,给人们营造更加适宜居住的生活环境。在河道治理改造过程中,有效保护水资源,对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和城市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化改造不合理
河道治理期间,河岸硬化改造未能做好设计和控制,直接影响基础水环境体系的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和破坏。调查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大多数河道治理工程项目都倡导河岸硬化处理,伴随河岸硬化处理范围的持续扩展,基础河道水环境体系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影响。河岸硬化施工通常需要运用大量水泥、钢筋以及混凝土等,这些建筑材料能够有效提升河岸工程设施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却也会破坏水环境。具体来说,它们会影响原有水环境中分布的各类生物,破坏水环境的协调性,导致水环境发生严重污染,造成水体自净功能衰减或丧失。
2.2河道断面趋于单一化
在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中,河道断面往往会出现单一化现象,显著破坏水环境原有的生态平衡机制。从水环境保护的基本思路来看,要想保持生态多样性,人们应当积极采取措施,为水环境中分布的各类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空间。然而,部分河道治理工程盲目缩减施工作业量,工程施工大量选择截弯取直的方式,导致河道断面结构呈现鲜明的单一化特征,严重影响河道水流速度和各类水生物的生存,给我国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3河道裁弯取直,破坏水生态循环系统
以往河道建设看重实用性,淡化了生态性,一般对水环境进行改造时,通常选择对河道进行裁弯取直,转变水流方向。河道裁弯取直,虽能可以提高流速,方便通航,但阻碍了水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不利于水体自然净化和生态环境改善。河道处于弯曲状态,能够丰富水环境生态,有利于生物繁衍,有效保护了生物的生存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河道治理改造中的水环境保护措施
3.1科学规划先行,积极推广生态护岸技术
科学规划是工程项目实施的前提,在规划设计中克服传统观念,强化生态、环境要求,以生态性、高起点、前瞻性为目标,实现资源利用、环境生态的有机结合。要汲取其他水环境治理先进国家的优秀经验,积极推广生态护岸技术。生态护岸不仅能固土、防止河岸塌方,还能增强河道自净能力,是一种具有自然景观效果的护坡形式。应积极采用生态型护岸结构方式,种植植被保护河岸,充分利用植物的固根、吸水、延缓径流、削弱洪峰等功能,降低洪涝对河堤的破坏力,有效地涵养水源,切实保护河道环境。
3.2加强监测设施建设,完善监测网络
在环境保护监测过程中需要加强不同水环境区域的功能区划分,以确保水环境保护监测能够满足每个不同的行政区划的要求。同时也应该不断加强地下水的监测网络建设,控制监测不同行政区的取水量、用水量指标、地下水的开采控制指标等。建立完善的水环境保护生态监测网络,加强实时预报工作,以便我们能够更加及时的了解和掌握水环境的现状及对湖泊水域等的影响。
3.3业人员的专业操作能力
综合素质以及专业能力是确保监测真实准确地重要环节,因此确保水环境保护监测过程中实际操作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是非常必要的。主要的对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包括:1)制定多种培训方案,定期考核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及时督促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技能的提高;2)人员分配合理,确保每个人员能够物尽其用,并且有固定的人员进行实时监测,且需持证上岗;3)要及时进行人员专业素质的更新换代,引进新的人员技术,满足现实需求。
3.4合理种植水生植物
在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中,合理种植水生植物,能有效消除部分河道水环境污染,有效控制河道水体富营养化。培植水生植物是一种重要的水环境治理手段,例如,美人蕉、大藻等水生植物展示出良好的河道水环境保护效果。在生长过程中,水生植物能够有效聚集和吸收河道水环境中的有机物,避免河道水环境发生富营养化,逐步改善水质,为河道水生物提供理想的生存环境。河道浅水区可以种植芦苇、菖蒲、水葱等水生植物,营造生态河道景观长廊,逐步改善河道水质,形成稳定的水环境群落体系,提升河道综合治理效果。
3.5利工程建设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是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的关注焦点。水库工程、水坝工程以及水闸工程项目施工均会改变河道基本结构和基础水环境状态,直接影响河道水流速度。无论是现代水利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施工,还是已建现代水利工程项目的长期运行管理,都必须全面深入地分析河道结构的基本状态和未来发展趋势,规避水利工程项目不合理建设和运行给河道生态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人们要采取适当措施,使河道水环境保持在优质、稳定的状态。
3.6合理开展污染控制
合理开展污染控制在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基本内容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类污染物,避免河道水环境受到破坏,充分维持河道水环境的清洁状态。未来,河道治理应当重点关注我国城市存在的各类污水排放与治理问题,全面调查各类污水的来源,形成实时性污水监控效果,有效控制与处理污水,逐步解决河道污染问题。
结语
在河道治理改造过程中,水环境保护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相关部门应该按照每个城市、每条河道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改善水环境。此外,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理技术,转变河道治理理念,调整和优化河道设计,以确保社会经济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促进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明明.我国现阶段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之路探究[J].节能,2018,37(8):92-93.
[2].优化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的措施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36(4):41-43.
[3]唐永福,张林,等.明挖地下隧道下穿河流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17,48(6):655-657.
论文作者:杨梓静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20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3
标签:河道论文; 水环境论文; 生态论文; 河岸论文; 水生植物论文; 护岸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城镇建设》2020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