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道家在崛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继儒家文化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之后,近年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中又形成了一个新的热点,这就是对道家、道教文化的研究。下列事实或许可以表明这一新的热点正在形成:
1993年11月在西安召开了第二届老子思想研讨会。1994年12月在四川召开了首届“道家、道教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1996年8月在北京召开了道家文化国际研讨会,会上同时宣布国际道联筹委会成立。
大型藏外道书的结集于1992年由巴蜀书社发起,现已出第1、2辑。由道教界、学术界人士分别组织编纂的综合性道教大辞典《中国道教大辞典》、《中华道教大辞典》分别由华夏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专业的道家文化研究刊物《道家文化研究》自1992年创刊以来迄今已出版10辑。
所有这些都表明道家、道教研究已成为一个新的热点。在此我想从思想史的角度对近年来国内对道家、道教思想的研究作一综述,不当之处,敬请指教。
综合近年来道家、道教的研究情况,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新的特点:在道家方面除重视对新出土的简帛做多角度的研究之外,一些学者还从纯粹哲学的角度对道家哲学在整个中国哲学史中的地位重新进行审视,提出“道家哲学主干说”(此说以陈鼓应为代表)。另外有学者还根据海外一些顶尖科学家所倡导的东西方文化模式的融合及在其科学观中显露的向道家思想复归的一些特征,提出“当代新道家”这一术语,认为当代新道家已经形成,并且与新儒家一道平行发展(此说由董光壁首倡)。在道教方面,近年来的研究已经突破了过去单纯以经典、人物、教派为核心的局限,而扩及到道教文化的方方面面,诸如:道教门派、人物、道教典籍、教理教义、内外丹道、符箓法术、占验术数、道教医药、道教养生、道教考古、道教神仙信仰、道教文学艺术、斋醮科仪及戒律、洞天福地思想等十多个领域。每个领域中均有开创性的成果问世,充分显示近年来道教研究的突破性进步。
1、“道家哲学主干说”
1993年7月,《中国哲学》与中国管理科学院高技术与新文化研究所共同发起在北京召开了“当代新道家学术研讨会”。会上就陈鼓应等提出的“道家哲学主干说”及董光壁倡导的“当代新道家”做了专门的讨论。会后陈鼓应又撰《道家在先秦哲学史上的主干地位》(《道家文化研究》第10辑),许抗生撰《简论道家的历史地位与现代价值》(《中国哲学》第17辑)等专论,就“道家哲学主干说”做了系统阐述和严格的界定,从而对道家哲学在整个中国哲学史中的地位做了一种新的评估。这一新理论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学者们对此或赞同、或质疑、或修正,反应很热烈。现就讨论会及有关论文对这一学说的情况作一介绍。
关于“主干说”,陈鼓应在讨论会上作了严格的限定,认为“道家主干说”主要局限在专业性的哲学范围,没有扩展到思想史、文化史的方面,并承认“如果是文化方面,当然儒家是主干、主体,而且是主导”(《道家哲学主干说》《中国哲学》第17辑)。通过从严格的哲学角度考察中国哲学史的主线及主体思想之后,陈先生认为道家哲学无疑占据着一种主干的地位。对此他在《道家在先秦哲学史上的主干地位》这一专论中做了系统的论述。概括起来,他的论证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道家的思维方式成为历代中国哲学的主要思维方式。陈先生将老子开创的道家思维方式归纳为四种,一是对反的思维方式,二是循环往复的思维方式,三是以天道推衍人事的思维方式,四是天地人整体性思考的思维方式。这四种又可归纳为两个原则,一是推天道而明人事及天地大一体观,二是对立及循环观。他认为这四种主要的思维方式是由老子开创的,因此无疑属于道家。而这四种思维方式是制约着中国哲学的主要思维方式,是中国思维方式的象征,也是中国哲学区别于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其二是从道论看道家哲学的主干地位。所谓道论顾名思义是指各种关于道以及道与万物关系的理论。这实际上是专业哲学的核心部分。陈鼓应引冯友兰的话说:“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老子》说‘为学曰益,为道曰损’。……中国哲学传统里有为学、为道的区别。为学的目的就是我所说的增加积极的知识,为道的目的就是我所说的提高心灵的境界。哲学属于为道的范畴“(《道家在先秦哲学史中的主干地位》《道家文化研究》第10辑)。既然哲学属于为道的范畴,那么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第一个提出了系统的道论,从而开创了中国哲学中的形上学传统。由此可见,中国哲学的开创之功应归于道家。另外庄子对于道论的丰富与深化也作了独特的贡献,他提出气化流行的概念,并且将道贯通于人,推展为一种主体的精神境界。“庄子将老聃开创之道赋予无限性、自由性与整全性,并溶入其人生哲学的系统中,他将宇宙视为一生生不息的大生命,将个体生命放置于广大宇宙的生存背景之下。”“庄子所开创的内圣之学决定了中国哲学的主要性质和方向,成为中国哲学的主要内涵。他的心学、气论和天人之学为历代哲学所继承和发展”(以上两条均见于《道家在先秦哲学史上的主干地位》《道家文化研究》第10辑)。
对于陈鼓应的理论,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余敦康认为从中国文化的总体来看,三教合一是中国文化的特点。自先秦之后,就没有纯粹的道家。这其中潜在的义蕴是道家难以贯通整个中国历史。至于论及主干的问题,从整个文化体系来看,应以儒家为主干;从思想、学术的层次来看,则主要是儒道互补(《道家哲学主干说》《中国哲学》第17辑)。对于在中国哲学中到底哪一家充当了主干的角色,多数学者不同意单纯以道家为主干,而赞同儒道互补。成复旺从中国文化的整体结构来论述儒道互补的必要生。他认为一种文化的结构不可能是单纯的,如果其本身是很单纯的话,它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很难自我完善。中国文化中,儒道互补已构成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儒家重人文,执着于现实;道家尊重自然,尊重人的个性。两者正好互补。再者任何文化发展到成熟形态时,都会陷入僵化的境地,而道家中涵蕴着一种文化批判精神,具有很强的反文化倾向。这种批判精神对于冲破文化的束缚、建构新的文化具有创造性的作用(《道家哲学主干说》《中国哲学》第17辑)。牟钟鉴也认为中国哲学的主流应是儒道互补。他认为中国哲学有不同的领域,如从天道观来讲,应该是道家主干,然而中国哲学的核心是人生哲学。如果承认人生哲学是中国哲学的核心,那么中国哲学的基本倾向仍是儒道互补。他并且发展儒道互补的理论,认为儒道互补实际上是阴阳互补。儒家显示出阳刚的特色,道家则以阴柔为主,二者正好形成互补。但阳中又有阴,阴中又有阳,所以道中有儒,儒中有道。总之阴阳相成、儒道互补构成中国哲学的基本特色(《道家哲学主干说》《中国哲学》第17辑)。
也有学者对“道家哲学主干说”持赞成态度。许抗生认为从哲学上来看,在宇宙观方面,无论是宇宙发生论,还是宇宙本体论,都是道家在讲。从整个文化方面来看,统治思想是儒家,在政治、伦理、教育思想方面更是如此。但在宇宙观方面,在美学领域,在自然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其主导思想都是道家(《道家哲学主干说》《中国哲学》第17辑)。
不少学者从道家文化的现代价值方面,从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对接的角度肯定道家文化的价值。董光壁认为研究历史不是为历史而历史,历史是为了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将历史与现实接续起来。在今天传统文化要想进一步发展下去,就必须适应新的形势,迎接新的挑战。在当前提倡道家文化特别有意义。因为当前文化发展的共通课题是民主与科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只有道家适宜与民主、科学文化对接(《道家哲学主干说》《中国哲学》第17辑)。程志民则以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理安·艾斯勒的“文化转型理论”为立论依据,认为道家文化在建立未来世界的新的文化、社会模式中将成为合适的结合点。理安·艾斯勒在其所著《圣杯与剑》中提出一种“文化转型理论”。该理论以史前时代女神手中的圣杯象征一种合作关系的文化、社会模式,以男性武士手中的剑象征征服、统制关系的文化、社会模式。长期以来,人类文化就是在这两种文化模式之间的冲突中运行着。目前人类社会已临近一个新的转折点,面临着文化型态的大转变,即转向男女平权的新型合作关系的文化、社会模式。因为只有依靠这种模式,才能消解现代社会的各种弊病,开创一种合作、和谐的新的文化、社会模式。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文化及西方文化中的女神文化,无疑将成为这种转折的结合点(《道家哲学主干说》《中国哲学》第17辑)。
2、当代新道家
许多学者认为我们肯定道家文化的价值,并不是要仅仅继承传统道家,更主要的是要超越传统道家,以其为根基,在现代科学与工业的背景之下,建设一种新的文化传统,以迎接新的挑战。对于这一新的文化传统,董光壁将之称为新道家。
当代新道家这一术语是由董光壁率先提出来的,在其1991年所著的《当代新道家》(华夏出版社1991年版)一书中他将诸如李约瑟、汤川秀树和卡普拉等当代知名科学家称为“新道家”。他说:“我用‘当代新道家’指称以李约瑟为代表的这样一批学者,他们揭示出正在兴起的新科学观向道家思想复归的某些特征,并且倡导东西方文化模式融合以建造一个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平衡的新的世界文化模式”(《当代新道家》)。据董光壁所论,当代新道家应为科学人文主义的一支,其成立乃是因为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抗关系,其结果是产生了各种异化现象。因而一些人本主义者唱着反科学的论调来追究科学技术的原罪,而科学人文主义又起而为科学技术辩护,这些科学人文主义者中有些人发现了道家思想的现代性及其在当代世界的意义。他们便构成新道家(当然他们仅仅在思想观点上有相似之处,并非有一个严格的组织)。
当代新道家最典型的特征乃是新道家与新科学的结缘。在当代新道家的三位代表人物中对传统道家思想的复兴各有侧重。李约瑟偏重于阐述道家思想所蕴含的有机的、整体的宇宙观,认为此乃为未来科学所张本。“李约瑟的研究意义在于,他确认了科学发展有不同的途径,至少有两种途径:机械论和有机论的。并且他认为机械论的科学观已经过时,科学未来的发展将采取有机论的途径”(《当代新道家》)。而这种有机论在古代思想的显著代表便是传统道家。
荣获195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日本著名物理学家汤川秀树很看重道家尤其是老庄著作中所蕴含的独特智慧,并认为对当代世界仍有很重要的意义。他曾说:“在我一生的某个阶段,我曾离开老子和庄子的世界而转入物理学的世界。但是自从我进入中年时期以来,老庄思想已经毫不含糊地又在我的心中获得了新的生命”(转引自《当代新道家》)。另一位科学家卡普拉则极为推崇道家思想的生态智慧。他说:“在诸伟大传统中,据我看来,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善的生态智慧。它强调在自然循环过程中,个人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潜在两者的基本一致”(转引自《当代新道家》)。
对于当代新道家的基本内容,董光壁概括为四点,即道实论、生成论、循环论、无为论。以四点同时又是新道家与传统道家的结合交汇点,也是传统道家思想中对现代科学思想最有启发性的部分。董光壁认为当代新道家产生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将自觉地引导一种世界意义的文化革命,最终将通过东西文化的有机融合建立起一种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平衡的新的世界文化模式。只有依靠这种新的世界文化模式才能最终解决当前世界面临的各种全球性的难题,使人类从世纪末的困境中走出来。书中的一个设问颇足引人深思:欧洲的文艺复兴正是从回忆中世纪遗忘的古希腊传统开始,开创出近代科技文明。在当代科学技术的社会危机之中,当代新道家的出现是否预示着一场新的文化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兴起?
然而当代新道家过分注重传统道家中有关自然的智慧,而对传统道家的人文精神诸如道家的生命境界论、心性超越论及审美态度、境界理论等尚缺乏关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或许严格意义上的“当代新道家”的正式确立,还必须依赖于当代科学家与人文学者的通力合作,从科学与人文的角度对传统道家做双重超越。
标签:道家论文; 道教门派论文; 道家文化研究论文; 哲学专业论文; 日本道教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文化论文; 中国哲学史论文; 当代新道家论文; 国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