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岳峰
湖南省沅江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湖南省益阳市 413100
【摘 要】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归纳总结本院中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间接治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一般资料后,抽取出78例可进行实验患者纳入研究开展实验。按照诊断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患者为实验组,应用B超诊断的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包含39例患者。根据两组患者的诊断时间、误诊率、诊出率进行比较,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有效率。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诊出率为76.92%,和对照组的94.87%相比明显更高,同时误诊率更低。两组患者的诊断时间分别为,实验组(29.21±2.01)min,对照组(14.78±1.97)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多层螺旋CT应用于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的诊断中,虽然诊断时间长于B超,但其具有更高的诊出率,可以降低误诊率,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关键词】多层螺旋CT;急性胸腹部创伤;临床价值
胸腹部创伤属于临床中比较严重的创伤,而急性创伤会使两种疾病之间临床症状相互掩盖,所以不能很好区分是腹部还是胸部创伤,相比其他部位创伤,胸腹部发生率较低[1]。一般情况下,对于胸腹部创伤患者,需要及时查看是否存在内脏器官损伤,若只是单纯腹壁损伤就不会对其生命造成很大威胁,但如果还伴随其他重要器官损伤,就得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但治疗前需要进行诊断,才能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2]。为评价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归纳总结本院中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间接治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一般资料后,抽取出78例可进行实验患者纳入研究开展实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归纳总结本院中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间接治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一般资料后,抽取出78例可进行实验患者纳入研究开展实验。按照诊断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患者为实验组,应用B超诊断的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包含39例患者。实验组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信息介于20-63岁之间,平均年龄(43.5±3.2)岁,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20例,年龄信息介于17-58岁之间,平均年龄(42.6±2.7)岁。其中包含39例交通事故、23例高处摔伤、9例重物压伤、7例尖物刺伤。通过统计学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原因等资料发现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有同一医生进行诊断,诊断结果由科室丰富经验的医生共同分析,对照组患者应用B超诊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诊断,将探头频率调整至3.5MHz,并将探头放于患者胸腔部位,进行正面和侧面多方位的检查。
实验组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首先需要将管电压调整至120-140kV,有效管电流在250-300mA之间,螺距0.938:1、间距1mm,同时扫描厚度为7.5mm,层厚为1.25mm,矩阵512×512。检查前6小时内需要保证空腹,扫描前5分钟让患者将300-400ml的水服下,随后保持平躺,对患者胸腔至盆腔入口进行全面扫查。
1.3 评价标准
根据两组患者的诊断时间、误诊率、诊出率进行比较,应用本院自制表格记录,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研究成果的数据分析;研究中患者的诊断时间数据采用(x±s)记录数据,两组患者误诊率、诊出率数据选择(%)进行数据表达;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诊出率为76.92%,和对照组的94.87%相比明显更高,同时误诊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诊断时间分别为,实验组(29.21±2.01)min,对照组(14.78±1.97)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交通工具越来越多,同时城市化建设也让楼层变得越来越高,为群众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高处摔伤、交通事故造成胸腹部创伤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而急性胸腹部创伤会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越早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患者的生存率就越高[3]。
对急诊外科有诊断率高、操作方便、时间快等要求,目的最常见的诊断方式就是CT和B超,因为B超诊断时间快,且不会对患者造成其他损伤,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但诊断时很容易被胸腔气体回声所影响,为诊断带来一定难度,诊断准确率也会受到影响[4]。
而多层螺旋CT针对胸腔出血、骨折等比较复杂的情况,也能有很好的表现,通过薄层重建和冠状位、矢状位进行结合检查,可以对任何位置的器官进行扫描,将胸腔、腹腔内受损情况完整清晰的展现,帮助其观察得更加全面,对各个位置的受损位置、受损程度进行判断[5]。
本次研究将和B超相比多层螺旋CT诊断相对比,研究成果显示,多层螺旋CT的诊出率更高,误诊率更低,但缺点是诊断时间较长,但可以通过提高医生的操作水平和专业技能,进一步将诊断时间缩短,避免患者错误最佳治疗时间。
综上所述,将多层螺旋CT应用于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的诊断中,虽然诊断时间长于B超,但其具有更高的诊出率,可以降低误诊率,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蒋英,宋微,梁晓雨.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05):192-193.
[2]秦绪开,辛夫彩,孟晴晴.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应用效果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04):218-219.
[3]王慧,干尧鳘,魏新宇,胡晓丽.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多层螺旋CT平扫技术诊断的临床实效性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3):17-19.
[4]黄杰茂,杨文娟.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在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意义[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3):76-77.
[5]孙文清.多层螺旋CT应用在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17):72-73.
论文作者:王岳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患者论文; 胸腹论文; 创伤论文; 多层论文; 螺旋论文; 实验组论文; 时间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