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环湖医院 天津 300350
摘要: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颅脑损伤躁动患者接受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的具体方法、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患者资料260例,给予260例病人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总结病人首次约束时间和镇静评分情况,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 病人接受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前后的镇静评分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针对神经外科颅脑损伤躁动患者,为其开展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效果理想,能够显著提升约束质量,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神经外科颅脑损伤躁动;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护理效果
文献资料显示,大概有45%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会产生躁动不安症状,在接受住院治疗颅脑损伤患者中27%会出现躁动。颅脑损伤患者产生躁动之后,不但会影响到治疗,对于护理工作的开展也非常不利,患者住院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坠床、损伤自身皮肤、跌倒以及拔管等不良事件,严重者还会伤害到医护人员[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患者资料260例,给予260例病人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总结病人首次约束时间和镇静评分情况,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现做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患者资料260例(2017.7-2018.4),所选患者接受颅脑影像学检查显示颅骨骨折、脑挫伤和出血等,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在5分到12分之间,所有患者住院过程中全部产生躁动症状,躁动分级高于Ⅱ级;所选患者全部排除严重心肝肾慢性疾病、既往脑血管意外病史、妊娠、哺乳期、严重全身感染以及胸部腹部器官联合损伤患者;给予260例病人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总结病人首次约束时间和镇静评分情况。
1.2方法
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交接班过程中将躁动患者作为重要交接对象,需要在患者床头实施交接,每个班次护理人员需要严格巡视,对患者病情给予密切的关注,如果患者产生躁动加重现象,需要马上通知医生采取处理对策,根据需求开展常规护理,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按时核对并且检查各类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患者所在病房的整洁与干净,各类物品需要摆放到患者方便取到的位置,严禁摆放危险物品,包括剃须刀以及水果刀等[2]。在患者入院时为其开展躁动等级评估,针对Ⅰ级患者不需要采取约束用具,有关Ⅱ级患者给予其保护性约束带对患者四肢实施约束,有关Ⅲ级患者给予其保护性约束带对患者四肢实施约束,同时应用宽床单当胸带给予患者约束,有关Ⅳ级患者给予其约束手套和四肢约束带对患者实施约束,同时应用宽床单当胸带给予患者约束;对患者的意识、留置管道以及精神状态进行评估,当患者出现紧急情况需要马上通知医生,采取处理对策;每间隔1小时对患者约束情况进行巡视与记录,每间隔2小时帮助患者更换1次体位,在给予患者翻身和搬动期间,需要将约束带进行松解,观察是否存在约束并发症的出现;护理记录具体内容包括患者体位、皮肤完整性、躁动程度、饮食睡眠情况、接班时间、约束部位、躯体疾病、约束带根数、排泄以及肢体循环等情况;临床路径管理人员给予护理人员宣传教育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的具体内容,开展约束技能培训,保证每一位护理人员可以了解各类约束技能,同时掌握保护性约束路径的作用,组建约束路径质量控制管理小组,每周考核并且督导约束性临床路径的执行情况,针对不足及时指出,总结整改措施,不断对路径内容实施完善,增强约束护理效果,保证护理工作质量[3]。
1.3评价标准
总结首次约束时间和镇静评分情况,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镇静躁动评分:患者无法唤醒,针对恶性刺激不存在反应或是仅为轻微反应,无法交流,无法服从医护人员指挥,代表1分;患者较为镇静,能够感知躯体刺激,能够自主运动,无法交流,不能服用医护人员指挥,代表2分;患者镇静,处在沉睡状态,可以通过语言刺激,但是会快速陷入沉睡,能够服用简单指挥,代表3分;患者安静,十分嗜睡,可以服从指挥,代表4分;患者躁动,身体出现躁动,能够通过语言提示获得劝阻,代表5分;患者十分躁动,需要接受保护束缚,需要随时开展语言提醒才可以劝阻,可以咬断气管插管,代表6分;患者非常危险躁动,拉拽气管插管,可以翻阅护栏,存在攻击医护人员意图,代表7分[4]。
1.4统计学处理
根据SPSS15.0统计软件实施计算,其中所得P值决定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病人首次约束时间为31.57±8.68小时;病人接受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前后的镇静评分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数值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镇静评分对比 分
3讨论
颅脑损伤患者一般存在较为严重的躁动表现,依照患者躁动程度能够预测疾病的发展和预后效果,产生躁动会导致患者颅内压升高,产生颅内出血,从而造成病情恶化,在患者出现颅脑损伤之后,意识模糊以及躁动不安属于非常多见的临床表现,但是此类症状还会引发后续治疗难度增大,具有意外拔管、骨折、坠床以及损伤皮肤等,严重者会攻击医护人员[5]。根据本文的研究可见,对于神经外科颅脑损伤躁动患者开展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效果理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爱凤,王正梅,王芳,等. 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在神经 外科躁动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J] . 中华现代护理杂 志,2016,22(16):2303 -2306.
[2]朱立霞,李凤霞,杨敏,等. 集束化护理在颅脑损伤躁动 患者中的应用[ J] . 齐鲁护理杂志,2014,29(2):28 -29.
[3]吴亚萍.颅脑损伤患者躁动135 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 J] . 护理与康复,2012,11(4):347 -348.
[4]丁彩霞. 根据镇静躁动评分评价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患 者术后躁动中的应用效果[J] .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4):210 -211.
[5]姚秋近,徐静娟,景新华,等. 低年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 力培养对脑损伤病人躁动原因判断的影响[ J] . 全科护理,2013,11(27):2533 -2535.
论文作者:魏海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3
标签:患者论文; 颅脑论文; 路径论文; 损伤论文; 病人论文; 统计学论文; 评分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