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拜物教:从日常生活到形而上学_商品拜物教论文

商品拜物教:从日常生活到形而上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拜物教论文,形而上学论文,日常生活论文,商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商品拜物教”是《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第四节的主题。《资本论》第二版将这一主题独立出来作为商品章的结尾,除了凸现《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意旨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一章,马克思对前面的论述进行了哲学提炼,以明显的形式将政治经济学批判上升为哲学批判。这也意味着,《资本论》并不只是一部经济学的论著,同时也是面对资本逻辑的哲学批判,“商品拜物教”则将这一旨趣鲜明地呈现出来。

       商品拜物教,简单地说就是人跪倒在自己的劳动产品——商品面前,使人与人的关系变成物与物的关系。这当然只是商品拜物教的结果。问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是如何变成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这是由个人幻觉还是由社会过程造成的?商品拜物教是如何由日常生活中的无意识上升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只有解决了上述问题,人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摆脱拜物教意识,达到理性自觉。

       一、商品—物的世界的形成

       要理解人与人的关系如何变成物与物的关系,人如何沉沦于物的世界,首先要了解物的世界是如何形成的。当然,这里的物指的是作为商品的物,只有当商品—物形成一个自洽的世界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的意识,才可能被这个物的世界所捕获。

       商品有两个因素:即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使用价值指的是商品的有用性,但商品存在的依据并不在于其使用价值,而在于其交换价值,即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在商品的交换中,形成了商品交换的最简单的等式:

       X量商品A=Y量商品B

       商品B是商品A的价值形式,商品A是反映商品B的价值的镜子,这也是最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当商品交换逐渐扩大并普遍化时,就会形成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这是一个可以无限延伸的公式:

       X量商品A=Y量商品B,或=Z量商品C,或=W量商品D,或=U量商品E,……

       这个无限相等的公式表明,在商品交换普遍化的时代,商品之间相互指涉,形成了一个自洽的系统。

       在具体的交换过程中,最简单的交换是物物交换。当商品的种类扩大和交换范围扩大之后,就会形成扩大的等价形式,比如:

       20码麻布=1件上衣,

       20码麻布=10磅茶叶,等等。

       这种价值形式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表现形式,商品交换也就受到限制。随着交换的发展,商品的价值表现获得了一般价值形式,比如:

      

       这时,商品的价值表现在惟一的商品上,这个商品成为商品交换中的等价物。这种等价形式的发展就产生了货币。

       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商品—物的世界的结构:第一,商品—物之间形成无限链结的世界,商品与商品之间形成了相互指涉的关系。索绪尔后来曾把这种关系看作是一种语言结构性的关系。第二,一个特殊的商品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即货币。虽然货币天然不是金银,但金银天然地就是货币。金银本身是商品—物的世界的一部分,但当其成为一般等价物之后,却又超越于具体的商品之上,成为商品世界的直接主人。人们在超越了简单的商品交换之后,在市场上必须先将自己所生产的商品变换为货币,然后才能购买其他商品。第三,商品—物的世界外在于人并按照自身的规律运行,这种规律就像自然规律一样发生着作用。这也易形成一种错觉,即将商品社会的运行规律等同于自然规律。

       虽然商品交换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已经存在,但商品形成一个普遍化的、自洽性的物的世界,却是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之后的事。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人与物的关系主要是一种直接的使用关系,即使存在着商品交换和为了交换而交换的商人,但从总体上来看,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与之相应,“物质生产的社会关系以及建立在这种生产的基础上的生活领域,都是以人身依附为特征的”①。在这样的历史情境中,不可能产生普遍化的商品交换与商品—物的世界,更不可能产生现代意义上的商品拜物教。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当商品成为生产的直接目的时,商品拜物教才可能产生出来。这时,人与物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与商品—物的世界的完成相对应。在人与物关系上,人与物的直接关系被新的社会关系所中介,并通过以货币为中介的商品关系表现出来。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由于人是通过物来表现自身的,而这种物又是在物的世界中相互指涉。“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可以说是颠倒地表现出来的,就是说,表现为物和物之间的社会关系。”②人的世界和物的世界的关系颠倒了,人进入到了物的世界之中,成为物的世界的载体。商品世界成为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世界。

       二、商品—物的世界的“幽灵”

       商品构成了一个自律的、相互指涉的世界,这个世界何以具有如此的魔力,让人沉沦于中而难以自拔?为什么人们好像被这个世界中看不见、摸不着的“幽灵”所牵引,不自觉地膜拜于商品—物之前?或者说,什么是商品—物的世界中的“幽灵”?

       在这一节的开始,马克思就指出:“最初一看,商品好像是一种简单而平凡的东西。对商品的分析表明,它却是一种很古怪的东西,充满形而上学的微妙和神学的怪诞。”③马克思以桌子这种商品为例指出,这种怪诞性在于:当桌子还是木头时,还是一个普通的可感觉的物,但是当桌子一旦作为商品出现,就转化为一个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可感觉指的是商品的有用性;超感觉指的是商品的价值规定性,商品的价值以及由商品的交换所带来的价值关系,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在资本主义社会,正是这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化身为物的“幽灵”决定了一切。正是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幽灵”,改变了作为商品的物的存在方式,它表征着商品的神秘性质。

       商品的这种神秘性如果与商品的有用性无关,那就只能与商品的价值规定有关。根据马克思之前的讨论,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决定的。在人们创造价值的劳动中,存在着劳动的二重性:一是与商品的有用性相关的具体劳动,一是体现为劳动力耗费的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即生产特定使用价值的劳动之间存在着差别,比如织布工的劳动与制作咖啡的劳动就不相同。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商品的神秘性质不是来源于价值规定的内容:第一,任何劳动都是人体机能的耗费,虽然具体劳动有着质的差异;第二,决定价值量的东西,即劳动时间,本身也可以度量的,没有什么神秘性。那么,商品的神秘性、商品的“幽灵”源自何处?马克思指出:是商品形式本身。“人类劳动的等同性,取得了劳动产品的等同的价值对象性这种物的形式;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取得了劳动产品的价值量的形式;最后,生产者的劳动的那些社会规定借以实现的生产者关系,取得了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的形式。”④人类劳动的等同性,就是抽离了劳动的各种不同的特征,使之同质化;只有劳动实现了同质化,才可能以机械劳动时间来度量各种不同的劳动,以确定价值量;人们根据价值量来交换劳动产品,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随之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这种关系获得了“社会关系的形式”。上述这些环节的实现,一个根本的前提就是商品生产的普遍化,即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确立。商品交换的抽象化过程,实际上是社会关系的抽象化过程,因此,商品的“幽灵”源自于社会关系的抽象化与形式化,而这种抽象化与形式化同样是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契合中,人才能无意识的成为商品的膜拜者。

       这个无意识的膜拜过程,与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抽象化与形式化有关。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人与物都经历了多重的抽象化与形式化过程,这个过程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的特点。从物的存在方式来看:首先,物成为商品,就意味着物的具体特质被抽象,这个空洞的物成为价值的载体;其次,当物成为价值的载体时,价值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通过价值量来表现,被抽象了的物与物的关系变成了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这不仅是抽象化的过程,而且成为形式化的过程;再次,物的这种数量关系体现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因此,它既以形式化的社会关系为前提,又体现了形式化的社会关系。从人的存在方式来说:首先,人变成了可交换的商品,这就与商品具有了相同的特质;其次,在市场交换过程中,不管是作为生产者还是消费者,人都是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入到商品的世界中,抽象化与形式化构成了人在交换行为中的行动原则;最后,人实际上成为按照商品世界的规则来行事的行为者,人与人的关系需要按照物与物的关系来确定。人们按照等价原则来规划自己的劳动,按照等价原则来交换自己的产品,这种准则正是商品世界的通行法则。人实现了与商品—物的世界的匹配。

       在人与物的存在方式的改变过程中,最为根本的是社会关系的变化。在中世纪,人与人是相互依赖的,正是因为人身依附关系构成了这一社会的基础:第一,劳动和产品就无须采取与它们的实际存在不同的形式,它们作为劳役和实物贡赋直接进入到社会体系之中,人与物的关系是需要的满足关系,人们关心的是物的有用性;第二,劳动的自然形式和特殊性就是劳动的社会形式;第三,人们在劳动中的社会关系就是他们之间的个人关系,这种关系不需要披上物的外衣。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关系的存在方式发生了变化:首先,劳动的自然形式和特殊性与劳动的社会形式分离开来,后者成为商品存在的根据;其次,劳动产品成为商品,使用价值成为交换价值的载体,商品只有作为交换价值才能进入到社会结构之中,人与物的需要关系变成了由商品中介的关系;第三,在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改变中,最为根本的是,个人劳动要采用与自身相对立的形式,即一般的抽象劳动形式,也就是简化为质上相同而量上有差别的劳动,才能成为社会劳动。“这种简化表现为一种抽象,然而这是社会生产过程中每天都在进行的抽象。把一切商品化为劳动时间同把一切有机体化为气体相比,并不是更大的抽象,同时也不是更不现实的抽象。”⑤这种抽象的、形式化的社会关系使得抽象成为统治社会存在的原则。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天天发生,人们习以为常,但对这种抽象化、形式化的过程并不理解,商品的魔力就在这种不知不觉中产生了。

       从这种比较中可以看出,商品的魔力主要发生于商品交换普遍化的时代,只有在这样的社会中,商品才能获得统治和支配地位。可以说,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抽象化、形式化带来了商品的形式化,这是商品世界的“幽灵”的园地。

       三、商品拜物教:从无意识到形而上学

       商品拜物教,不只是对商品的简单跪拜,而是对商品社会的跪拜。在资本主义社会,这种拜物教构成了一种普遍化的意识形态,它从日常生活的无意识层面一直上升到思想观念中的形而上层面。

       商品拜物教之所以构成人的无意识,这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一直处于商品交换的座架中,遵循着抽象化、形式化原则,使得社会关系的抽象化、物化的形式成为人们无须思考、但又天天践行的方式。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人们每天都将具体的生产物化约为商品,再将商品化约为抽象的劳动时间,然后用货币来体现商品的价值,这是一个无意识的过程。作为无意识的拜物教观念就是在这样形成的。在这种无意识中,被遮蔽的是社会的抽象化与形式化过程,被呈现的则是对商品与货币的直接认同。

       在商品拜物教的无意识中,人们的生活在经验上是二重化的:一方面,人们强调人的自由、独立与平等,把人与人的关系看作是自由而平等的,并以此建构作为主体的人的想象;另一方面,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人直接将之表征为物化的、受物所支配的关系,这里的物当然是商品。这种二重性更深地遮蔽了拜物教意识。因为在感性经验层面,人们在可以直接谈论人的尊严与自主的同时,将自己交给商品世界,在不感到受商品—物的支配的同时,反而能够心安理得地享受商品世界的乐趣。大约正是看到这点,齐泽克提出需要做出一定的区分:“商品拜物教出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绝没有‘拜物教化’;我们这里所拥有的是‘自由’人与‘自由’人之间的关系,他们追逐恰如其分的自我利益。”“在商品拜物教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是拜物教化的;而在拜物教寄身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社会中,即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拜物教还没有取得进展,因为在那里,占统治地位的是‘自然生产’而非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⑥实际上这种区别并不特别重要,人与人的主体间关系只是物与物的关系的幻象,这种主体间的关系从根本上来说是从属于物与物的关系的。

       在感性经验层面,人们同样受制于拜物教意识,马克思举了鲁滨逊的例子对此进行了描述。对于当时的经济学家来说,他们喜欢以鲁滨逊式的人来强调自由市场上的个人主体性。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指出:被斯密和李嘉图当作出发点的单个的孤立的猎人和渔夫,属于18世纪的想象力的虚构。这是想建立一种天生的独立的主体的关系,而没有意识到“这是假象,只是大大小小的鲁滨逊一类故事所造成的美学上的假象”⑦。实际上,鲁滨逊在日常生活的经验层面,已经受制于商品交换的内在原则,这个原则就是一切都按照劳动时间来衡量。“经验告诉他这些,而我们这位从破船上抢救出表、账簿、墨水和笔的鲁滨逊,马上就作为一个道地的英国人开始记起帐来。他的帐本记载着他所有的各种使用物品,生产这些物品所必需的各种活动,最后还记载着他制造这种种一定量的产品平均耗费的劳动时间。……价值的一切本质上的规定都包含在这里了。”⑧这种经验,是经过不断的商品交换形成的经验。这构成了形而上层面拜物教意识的基础。

       在哲学形而上的层面,拜物教意识体现为将资本主义社会的永恒化与自然化。关于这个问题,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就做出了深入的讨论,并成为他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前提。在讨论蒲鲁东的思想方法,揭示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的错误时,马克思在“第七个即最后一个说明”中指出:“经济学家们在论断中采用的方式是非常奇怪的。他们认为只有两种制度:一种是人为的,一种是天然的。封建制度是人为的,资产阶级制度是天然的。……经济学家所以说现存的关系(资产阶级生产关系)是天然的,是想以此说明,这些关系正是使生产财富和发展生产力得以按照自然规律进行的那些关系。因此,这些关系是不受时间影响的自然规律。这是应当永远支配社会的永恒规律。于是,以前是有历史的,现在再也没有历史了。”⑨正是在将资本主义社会关系永恒化与自然化的过程中,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获得了永恒存在、无须变更的合法性地位,这正是哲学观念上将资本主义社会形而上学化的地方。马克思以蒲鲁东和经济学家为例,一方面批判他们将资产阶级生产中普遍化的范畴如分工、价值、机器、竞争等永恒化的形而上学错误,另一方面批判不同的经济学流派的思想上的形而上学错误。这些流派包括宿命论的经济学家、浪漫派的经济学家、人道主义学派以及各种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为目的的种种社会主义流派。这些都是拜物教意识在哲学形而上层面的表现。由于这种形而上已经内化为无意识,因此也就难以被这些思想家所觉察。

       正是这种形而上学,这种在理性思辨层面经过逻辑论证、却又陷入无意识层面的不自知的形而上学,造成了近代以来的哲学思想中的悖论。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关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二律背反”的讨论,以总体性与碎片化的二元悖论来揭示资产阶级哲学的物化意识,虽然有些简单,但却在逻辑深层上揭示了拜物教意识在哲学形而上层面的具体表现。

       从《资本论》及相关手稿的整体思路来看,马克思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分析资本逻辑的运行过程及其内在矛盾,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理论,推动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形成;另一方面,马克思批判了资产阶级社会的拜物教意识,这种拜物教体现为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与资本拜物教(由于文章篇幅关系,后两种拜物教这里没有论述)以及这种拜物教意识的思想观念上的表现。在《剩余价值学说史》部分,通过对剩余价值学说史的论述与批判,马克思揭示了这种拜物教意识在观念层面的表现。不管是李嘉图从物的角度对于流动资本与固定资本的讨论,还是李嘉图社会主义者关于生产过程不可缺乏资本的分析,实际上都是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永恒性与超历史性出发得出的结论。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如果不能打破,就不可能真正地破解拜物教之谜。而要破除拜物教的神话,就要真正地展现辩证法的力量。因为“辩证法对每一种现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⑩。对于将拜物教意识形而上的思想及其范畴来说,“一旦我们逃到其他的生产形式中去,商品世界的全部神秘性,在商品生产的基础上笼罩着劳动产品的一切魔法妖术,就立刻消失了”(11)。这种其他的生产形式,作为摆脱拜物教世界的生产形式,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人联合体”。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在“自由人联合体”中,才能从根本上摆脱拜物教。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44卷第9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1卷第42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44卷第8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44卷第89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1卷第423页。

       ⑥[斯洛文尼亚]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35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0卷第22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44卷第94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卷第153—154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44卷第22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44卷第93页。

标签:;  ;  ;  ;  ;  ;  ;  ;  ;  ;  ;  

商品拜物教:从日常生活到形而上学_商品拜物教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