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案例及其研究价值_教学案例论文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案例及其研究价值_教学案例论文

试论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案例及其研究价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新课程改革论文,教学案例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课程改革实施这不仅仅是教育理论界的倡导,更重要是一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实施的问题。新课程对教师提出“教师即研究者”的倡导,使许多一线的教师对于教育研究陷入茫然与无所适从的境地。随着高校与中小学的合作研究形式的展开,他们在教学与研究中仍左右为难,因为大量而繁重的教学任务让他们平日没有喘息,再新添研究任务,他们觉得压力过大,其中丧失信心、敷衍了事或形式上执行上级的指示等等成为了教师做研究的典型消极现象。一线教师怎样解脱“做研究”的困境呢?一线教师又如何与来自于高校的理论专家共同合做研究呢?一线教师在“做研究”中如何促进自身的角色转变和专业发展呢?在诸如这些新课程改革带给教师的新困惑,教学案例研究给我们提供出了一个新的路标。

一、教学案例:揭开教育教学活动的面纱

1.教学案例的概念、分类

案例一词,英文中称“case”,也叫个案、事例、事件,是指为了研究与教学有关的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事件的内容、情节、过程和处理方法所进行的客观描述,它不能用“摇椅上杜撰的事实”来代替,也不能用“从抽象的、概括化理论中演义出的事实”来代替,它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解决一个或者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注: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许多教学案例概念的界定均认可:教育教学案例是针对一个真实的具体发生的教育教学问题或者事件的记录与再现、反思与探讨,它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典型性事例。

根据在众多的教育学术杂志和教学网络资源中出现的教学案例,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对教育教学案例研究主要集中于两类,一类是教学反思引起的教学前的课例设计,是教师在课前对所教内容的一种详尽的探讨和对新教学观念转变为教学行为的记录与思考,如《“吸咐材料研究”的教案设计》、《并于直线方程的研究性教学设计案例》、都是针对具体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具体的探讨和设计。另一类是运用常见的教学后的反思型案例,如《“我是小小超级建筑师”探究活动体会》、《一次在教学过程中改变授课计划的尝试》等,是教师课后的反思记录与总结。

2.教学案例的特点、写作及其分析

如要进行案例研究分析,必须要清晰教育教学案例的基本特点和写作过程。教育教学案例具有的区别于其一般性文本内容的特点。(注: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00.3.)其一,所有的案例都是来源于现在真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是坐在家里“拍脑袋”空想出来的。其二,所有的案例都是对事件的一个完整细致的记叙或者反思,即在案例中要描述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活动或者思想行为,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具体的情节,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动机、态度、思想、意图、需要等往往都要揭示出来。其三,所有的案例都是在一个情境中围绕问题解决或者体现某种教学观念、行为等所进行事件记录与反思,不是记流水账,也不是说空话,要体现它的有效性和典型性及时代性,正如美国有的研究者所言:“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它的写作没有一定的格式,但是两类案例在写作过程中都要遵循一定的写作基本原则和规范。首先,教学前的课案设计,它区别于单纯的教案,无论在案例的立意还是其内容及价值思考都把理念、实践、反思融为教学实际情景描述的主线,而教案虽然在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与分析中有理念部分,但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反映理念和教学实践间相互作用关系,内容框架上缺少反思板块。简言之,这类案例在写作过程中一般坚持与新课程理念紧密结合,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在各项活动设计中有完整的构思和设想,对教材内容、学生发展、学生评价等均有新思考。其次,教学后的反思性案例,它区别于课堂实录,它有助于教师把先进教学思想进一步清晰的渗透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之中,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形成反思习惯或者问题意识,总结得失,明确方向,有利于培养教师形成敏锐的观察能力,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领悟能力。另外,案例写作中,案例写作者应忠实于教学实践中所发生的事件,忠实于案例写作者自己的写作初衷、思想和案例中出现的人物活动和思想行为的真实性。

众多的教学案例最大的价值体现在对它的分析和利用方面。分析、研究案例中蕴含的问题和精华是对理论假说的检验,“因为提出一个恰当的真实而又易于处理的假说,就抓住了案例故事的灵魂,由此切入和组织材料,就能够更好地把握事实和描绘故事,由此展开实证的表述和分析,就是对一个理论的检验。不论对既有理论的否证和支持,还是提出新的理论,都要进行理论和事实、理论和理论比较,既要说明原有理论为什么解释不了新的现实,也要提供做出修正和新的解释的依据,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前进,有所创造。由此做出规范的分析和说明,就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可供选择的政策建议,从而对教学改革过程提供理论上的指导。”(注:邓云洲.案例研究应有别于论文的写作和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1,(12).)因此,我们分析时一般有以下几点:一是要提取案例中的理论成份,从案例中分析出理论要素,把实践的经验和行为提升到理论的层面,把教师课堂教学的经验、行为提升到“说清其理论依据”的层面上,从中学习和体验教学实践经验“如何上升”为教育理论的过程,促进教师从经验到理论的升华,从自发的行为转变为自觉的行动。二是要从案例中得到启示,发现问题、学习经验,对照自身的教学行为和观念,不断改进,并学会感悟案例中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支撑理念,以进一步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改进教学观念和提高教学素养。另外,“案例的分析研究,应回归到对课堂教学基本面的探讨才能展现案例的价值,不要过分地集中于个别情境或特殊问题,而应分析教学的基本特点以及值得研究的问题,要注意对课堂教学作整体的考察和深层次的分析,否则会失去案例研究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注:罗东周.谈教学案例研究文章的撰写[Z].2003年(http://www.jmedu.net.cn/jmedu/htmI/2003-10-16/20031016174803.htm))

要进行教学案例研究,便要谙知教学案例的基本特点、写作与分析,才能有效地利用教学案例及相关背景因素进行研究工作。

二、教学案例研究:一种应受关注的研究策略

案例教学研究在各个学科领域如医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等都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职业人员培训中得到充分运用和发展。从单纯的案例教学法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式后,教学案例研究成为了一种倍受关注的研究策略,它以教学案例为载体对教育实践和理论问题探讨,这种质的研究“它是对于真实生活的现象进行的实证调查,是当研究者认为情境与所研究的现象极为相关,但现象与情景之间的界限并不总是很明显时所采取的研究方法”。(注:徐碧美.如何开展案例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4,(2).)新课程提倡让教师主动参与到教育研究中来,让高校的研究者走进中小学校做研究,教学案例研究便成为“行动研究”、“校本研究”、“质的研究”等时下热点研究范式中具体的可操作的一种研究策略了。它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是促进转变研究者们的思维方式一种积极因素,使教师走出了“做研究”的苦恼中,使他们乐于发现自我,发现教学活动中的问题,使自己在换一种眼光寻找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1.“理论和实践脱节问题”——教学理论的实践转向:作为我国教学研究的现状

叶澜教授曾在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时指出“教育中理论与实践关联的性质,从本质上看是人的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都与作为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的人相关。在以往的讨论中,我们偏重于对理论与实践的关联状态分析,忽视的恰恰是对作为认识与实践主体的人的状态与关系研究。而正是他们在从事着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活动,是他们的活动方式和关系状态,决定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水平与关系状态。所以,我们应该把研究的重心集中到更为根本的主体身上。”(注:叶澜.思维在断裂处穿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再寻找[J].中国教育学刊,2001,(4).)简言之,解决这两者关系的中心问题应是教育理论研究者和一线的教师都应该在研究过程中结合改变研究方式、思维或者策略,不仅限于研究对象本身,而要关注相关对象,并随时注意提高自身的水平。因而,理论研究者在研究中要联系教育实践,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不断发掘和建构教育理论;同样,教育实践者也要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不断通过实践正确理解和运用教育理念。

但是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践者的联结必须寻找一个合适的纽带和载体,使双方在连接的桥梁上互动、互相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共同发展。这个纽带和载体便是双方共同面对的同一个教育问题、同一个教育现象,但是由于他们站在不同的视角所以他们的关注点肯定不同,因而这样便能够共同进行探讨和基于此问题互动互学。但是同一个事件要怎样呈现出来呢?这便需要一个文本,即形成一个基于实践问题的案例,由此,“案例研究”成为联接教育理论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最佳结合点,这也成为了新课程中急需重视的一个研究策略和课题。

因而,案例在教师与专家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把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完美的结合起来了,对于专家来说,他们对教育理论的内涵领会精深,对问题的思维方式多样,不局限于现实的视角,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研究出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实践问题、困难和成果、水平,把握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的教学活动领域中的一般规律,探寻出解决问题的适当途径,从而更好的从宏观上指导教育教学的改革。另一方面对于教师来说,他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成年累月地在学校里、课堂上“摸打滚爬”,其中遇到了不少无法理解的矛盾和疑问,促使他们反省和探究的欲望和激发学习的动力,通过案例研究,能提高他们运用理论分析实践问题的能力,从而能转变教学观念,促使教育改革顺利进行。由此可见,教育教学案例不仅是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源泉,同时使理论研究者与一线教师的研究思维方式有所改变。一个优秀的教育教学案例中包含了对案例发展变化及结果的深刻反思。它可以为教育理论提供假设的来源,它所提供的各种来自实践的相关的原始资料,均可成为建立各种教育假设的基础,作为验证及推理的来源,以促进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顾泠沅先生曾提到“案例是教学理论的故乡。一个典型的案例有时也能反映人类认识实践上的真理,从众多的案例中,可以寻找到理论假设的支持性或反驳性论据,并避免纯粹从理论的研究过程中的偏差。”(注:顾泠沅.教学任务与案例分析.http://www.elab.org.cn./worIdwIde/tsdr/tadr02.htm#5)教学案例的出现实际已经解决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如何沟通与共同促进发展的问题,它承载着教育研究者与广大一线教师共同的梦想,即如何把抽象的教育理念与具体的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促进人和社会发展的法宝。这样使教育案例的存在价值得到了最大体现。

2.“教学责任与科研责任”——教师与研究者的关系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不少教师苦于做研究而占用了的大量教学工作时间,加大了工作压力,又缺乏专家指导和必要的培训,而且他们觉得学术高深,需要深厚的教育理论作支撑,需要有专门的精力去对付,不是随便谁都能沾上“研究”二字的。其实不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是源自教育实践,教育研究自然也要始于实践,不过是教师首先应该克服常人对“研究”的理解。教学案例研究会告诉教师:案例来源于你的教学工作,来源于你与学生、老师甚至校长的沟通中,所以以案例为依托的研究,是可以结合自身的具体处境设计个性化的研究方案进行的,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的。教师的身边甚至自己的所想所思都可以成为案例研究的一部分。所以教学案例研究可以使教师联系自己身边的具体环境和人物、事件进行观察、揣摩和反思,这便是教师的初步研究。这将使教师能把研究工作融在备课时、课堂上和下课后的教学活动中,使研究活动充满乐趣。

随之而来教师“各行其职,各管各教”的局面也将被打破,教师的工作环境将得到改善。在教学案例研究中,教师能梳理自己的教学思路,加强与其他教师的合作,能进一步形成教师群的良好文化氛围,能对研究有更多的信心与热情。

因此,教师在常规的教学活动中,带着职业的热情,通过案例研究的形式,自然的融入研究活动中,能使教学科研一同开展,并由此提高和改善教学观念、教学形式,在教学与科研的互动中得到更大的进步。

3.“研究角色与教师角色”——教师自身的角色关系问题

近年来有学者(Shulman,1990)提出,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应由三类知识构成,即原理规则知识;专业的案例知识;运用原理规则于特殊案例的策略知识。教师的知识分类将教育教学案例纳入了教师的知识系统。教师在教育教学案例研究中不仅获得特定教育情景下的教育经验,同时更获得策略的知识,一种内化了的知识,能更好的提高教师的教育决策和行动的能力,让教师掌握对教育、教学进行分析和反思的方式。(注:易凌峰.教育案例的价值[J].教育发展研究,2000,(7).)其实一个案例就是一个老师、一个示范,所以它提供给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仅仅是一个事件,而更多的是一种启示。

教育教学案例集理念、实践与反思于一体。这使教师能更好的在平时教学中自我检查、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采集教学案例时能使一线的教师关注到教学的点滴事件,重视自身素质对教学的影响,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状态,重视教育管理等多层问题,他们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形成问题意识,促进个人去积极的面对与解决出现的问题;他们可以通过同一教学案例去合力解决共同面对或者关注的问题;他们可以分享别人的经验与教训,反思自己,在以后的实践中更加自觉的调整自我教与学的行为,不断提高专业化程度。这种寓于教学中的研究意识将使教师不断的转变教学观念,采取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达到有效教学。比如教学前的课案设计,这类教学案例能让一线教师在领会新课程理念的同时,把理念化为新的教学方式,在新的教学观念影响下预先修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借鉴他人的教学思路,以促成更好的教学效果,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又如教学后的反思与实践,教师能打破以往的经验教学,发现新问题,引发和保持教师职业兴趣。因为教学案例是用叙事的方式记叙、挖掘和展示教育理论,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整合教学与科研为一体。这一过程也展示了教师作为研究者的意识和素质,“教师即研究者”不再是大而空的口号了。

另一方面,教学案例研究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教师文化,在互相交流研讨、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中互相促进提高,以教师群的合力一起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使教师进一步认识到自己个体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到影响教学效果的根本性问题形成教师,最终提高自身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研究能力等的综合素质。

教学案例研究在国内的尚待发展,有很多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探讨,比如教师究竟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记教学日志来形成案例的原始素材问题,教师在写作案例后如何高效地利用这些案例促进自身的素质和水平提高,教师与高校、研究所的研究者合作时,怎样根据研究的需要收集案例,如何在教师培训中有效的使用案例来引起教师的共鸣与思考等等问题,需要广大的教师在实践中继续深入研究,也需要广大的教育理论研究者以案例为载体加强与教师的互动,在相互关注与学习中一起促进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

标签:;  ;  ;  ;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案例及其研究价值_教学案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