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绵城市,指的是将城市建设的像海绵一样能够把水吸走,将城市建筑、道路、排水体系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海绵城市的有效载体,并考虑到基础设施的可靠运行以及居民用水的有效保障,通过渗透、蓄留等技术手段,使得城市既能够免除洪水造成的损害又能够充分利用水资源,从而构建起健康的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而城市道路是一座城市的重要交通网络,更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撑。下面就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道路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现代城市在当前开展的建设中一味以经济导向为主导,而忽略了自然资源的价值及破坏环境所带来的危害。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国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这一方案,并在全国30座城市建立了海绵城市试点工程。希望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降低环境压力。
1.海绵城市建设基本原则
1.1规划引领
在海绵城市的设计与建设中,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雨水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此三者在设计与建设中配合紧密,相互作用。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需要事先做出比较系统的规划,必须符合海绵城市的发展性与复杂性的特点,以便具体实施时可以衔接到位,做到统筹协调、相互配合,想要做好这些工作,要求相关部门加大合作力度。
1.2生态优先
顾名思义,这项原则的要点在于要以环境的发展为第一要义。一般情况下,人们会习惯性的把在城市中随处可见的管道、沟渠等较为传统的收集雨水的设施叫做灰色设施,而现如今提倡的海绵城市,其再设计方面有别于传统的设计理念,而是采用更加灵活多变的手段,最大程度的应用不影响城市系统发展的绿色装置,在环保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特别是在相对老旧的城区内部,收集雨水的设施相对落后,经常会出现径流情况,这个时候,首先要做的就应该是对手机雨水收集系统进行完善,此时的效果会很明显。当然,进行设计的时候,要以不影响环境保护为前提。
1.3安全为重
目前,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首当其冲的是要保证该城市的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经济安全,所以,在海绵城市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了解该城市的水资源情况,做好降水分析表,结合该城市对水资源的治理要求,要求海绵城市的建设必须与该城市自身特点相结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注重设计的系统性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需要对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做出全面分析,其中包括城市现有水设施、水资源开采程度等,然后科学的根据该城市的发展要求做出系统性的设计,在这一点上,英国做的非常好,如该国的排水系统通过全面综合的规划,形成了一个排水系统有机体系,与整个城市环境相协调。
2.“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2.1道路横断面设计
城市道路的设计方式也是中间高边缘低,有利于雨水分散不存储在道路中间,向两侧的草地或植草沟流去,汇入雨水收集系统,绿化带的分隔点,路面的雨水通过道路的横坡将雨水汇入到凹式分隔带,雨水会慢慢滋润浅层土壤,浅层土壤饱和后多余雨水通过雨水收集管进入雨水主管内,雨水主管内设渗井,将雨水通过渗井一直输送到地下水进行于水的存储。因此,做好道路横断面的设计,可以有效提升海绵城市道路工程建设效果。
2.2透水铺装
透水铺装系统是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一种重要的源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洪峰流量、防治城市内涝现象、净化雨水径流污染。已被广泛应用于公园、停车场、人行道、广场、轻载道路等处。透水铺装系统的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每层结构有不同的生态和结构功能,其中由于组成不同,常用面层分为:透水混凝土、透水沥青、网格、透水砖等。基层材料可以是砂、砾石、石灰岩、方解石等。所以PPS的类型和成分多种多样。透水铺装系统每层独立结构层对雨水径流污染物去除能力,对径流污染物在PPS下渗过程中迁移规律研究不足。将侧重不同污染物去除的独立层结构合理的结合起来达到对不同地区不同径流水质最大的净化作用。
2.3在城市道路绿化带建设中的应用
一般来讲,在处理城市路面雨水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将雨水引入到道路绿化带当中,但城市道路的绿化带不充足时,将难以达到对雨水处理的效果。基于此,在城市道路工程建设期间,城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及时采取合理的措施处理存在的问题,通过将海绵城市理念运用在城市道路绿化带建设当中,保证雨水能够被有效地引入到城市绿化带中,从而实现防渗的效果。为了防止下渗雨水导致城市道路、路基和路面等的强度与稳定性,所以在海绵城市理念的指导下,根据当地的地水分布状况与降雨量等,合理地选取绿化带植物,尤其要选取耐污染与耐淹等能力较强的乡土植物。
2.4路面排水的设计
在实际运用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过程中,为了优化路面排水设计效果,要针对人行道和车行道与人行道的两侧设置绿化带,在培植绿化带时,应当保证水分供养充足,需要将绿化带的高度控制在路面以下 16~20mm 范围内,并且配置相应的排水设施,防止路面受到雨水的侵蚀。在路面的车行道和人行道排水设计时,合理运用渗透海绵城市理念,设计人行道时,要接近绿化带,车行道采取比较特殊的沥青面层,有效避免水体下渗,路面上的雨水沿着道路两端流向绿化带,构成雨水收集系统。同时,设计绿化带的排水时,要发挥透水路面的地表径流和渗透性,使得水土流向绿化带雨水口中。绿化带的高度低于车行道和人行道,将高度控制为15~20cm。
3.结束语
海绵城市并是一个简单的城市建设规划,而是要实现一个整体性的建设目标,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创新理念,是一种有效的城市建设方案,它的最终目标在于构建起健康的城市生态环境系统,有效防止城市洪涝灾害并不断提升城市水资源的蓄存能力。而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建设时要构建起一个完善的雨水循环利用布局,并处理好自然生态与城市供排水的关系,这样,海绵城市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华.市政道路构建海绵体系的措施探讨[J].低碳世界,2016(17):207~209.
[2]吴丹洁,詹圣泽,李友华,涂满章,郑建阳,郭英远,彭海阳.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的新兴趋势与实践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6(1):79~97.
[3]何造胜.论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在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中的应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1):39~42.
论文作者:张秀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1
标签:城市论文; 海绵论文; 雨水论文; 绿化带论文; 透水论文; 径流论文; 城市道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1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