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路设计新理念在旅游景区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吴园萍

浅谈道路设计新理念在旅游景区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吴园萍

浙江卓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30

摘要:旅游风景区道路情况,会直接影响到游客游览兴致、景区规划情况。为此,本文对旅游景区工程道路根本设计理念实行概述,对旅游景区工程道路设计具体设计理念的应用情况加以分析,主要的目的为突出景区的特色,做好对四周景观资源的保护工作,从而提高旅游景区工程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道路设计;新理念;景区工程;安全问题

道路,属于交通运行的基础。道路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功能和铺装方面的要求,合理选择适宜的材料,以便凸显出旅游景区的特色。与此同时,为推动我国经济建设进程,还应做好对环境的保护工作,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布置旅游景区,从而为游客游览提供便捷。

一、根本设计理念

旅游景区道路设计过程中,应保证安全、做好人文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工作,以及景区美化工作。

(一)道路设计安全理念

应秉持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旅游区域进行设计,主要需对总体布局、旅游线路进行设计,以此使得旅游开发获得良好的发展前景,满足道路的设计要求[1]。

(二)道路设计保护人文、自然资源理念

为避免水资源、土地资源流失,应做好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防止对景源、地貌构成不良影响。为此,应保证景物、景观道路的平整,以及路面构造情况,在满足使用要求条件下,和沿线用地景物环境相互配合。这时,道路设计能够为景区发展提供便捷,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游览服务。

(三)道路设计美化景区理念

为做好道路设计工作,应保证设计内容能够发挥美化景区的效应,合理规划景区、引导景区。此外,需做好景区道路的划分工作,凸显不同景点的特色,吸引更多游客自行游览。实行道路设计,不但能够美化景区,还可为游客提供便捷。道路走向设计时,应实行各个景区的规划、设计工作。因为道路设计工作,属于线性工程,纵向跨度非常大,所以,道路景观环境设计期间,需根据道路自身情况,明确道路平曲线、纵坡、路线交叉、构造物,以及地貌、生态特征、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状况,保证设计内容的完整性,人工系统、沿线自然系统相互处于协调的状态。

二、具体设计理念的应用

以某沿江大道项目为例,这一项目分别以景观功能、交通功能作为主线、辅助。规划红线的宽度、道路整体长度分别为:30m、12.5km。结合这一景观道路来看,能够在道路设计理念下做好规划工作,进而达到旅游、交通通行的共赢效果。

(一)道路设计的安全问题

道路设计的理念,体现在安全方面,即为旅游景区道路安全、交通安全。因为景区交通、旅游线路设计,和旅游活动组织无法保持协调效果,因此易于发生不安全事件。旅游景区所有管理环节中,交通问题为最安全工作中的重点环节。旅游景区每年发生交通事故的频率较高,如:景区缆车索道建设,会对景区自然风貌构成直接影响,还会严重破坏景观、生态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贵州马岭河峡谷缆车,就发生了缆车坠毁事故;西藏318国道曲水段桃花村境内车辆超车所致人员伤亡,为此景区道路设计工作人员,应予以安全问题更多的重视,提前规划好景区交通、游览路线规划、交通设备安全等方面的设计工作。

(二)道路设计的根本条件

秉承着一切以游客为主的原则,并结合环境设计要求、道路交通设施标准等,对道路进行设计。实际进行道路新建通行设施设计工作时,应将自动楼梯设置问题,列入到设计考虑中,以利于行人通行。同时,可在天桥添加盖顶棚,设置座椅,确保行人通行的舒适和安全。此外,可设置智能信息提示牌,在盲人过街时,发出警示提醒。通常情况下,道路的长度应设置在40cm左右,将道路设计理念引入,在平坦的道路位置,运用优美的线形进行设置。夜间可设置为变色的灯带,使得游客能保持愉悦的心情游览景区。此外,环境设计的过程中,需做好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的保护工作,以此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原始景源、地貌。

(三)道路设计的美化捷径

道路环境,应和旅游景区相适应。在日常生活中,设计人员应不断创新道路设计,合理运用不同的颜色、图案、线条、灯光等,对道路实行合理的布置。然后,通过新型的建筑材料,做好景区风格、四周建筑物的搭配工作,保证两者间达到协调的效果。道路可美化景区,调动起游客游览的欲望。合理划分规整旅游景区,并设置提示牌。同时两侧建筑物和道路建,应留出适当的距离。道路设计过程中,结合规划内容,制定远期发展目标、近期发展目标。然后,结合空间、景观、建筑特色、道路布局等,设计出科学、可行的景区道路设计。完善道路路面结构、主题、绿化等设计工作,使得道路和游览景点相互衬托,显示出景观的特色。将安全、交通功能、生态景观功能为主,进行全面的设计,以便保证道路、游客、景观保持统一,转变道路设计的理念。

道路景观比较多元化,可通过桥梁景观,美化景区道路。如:在旅游景观中合理设计拱形桥梁,因为拱桥比较富有我国的特色,并能和景区的历史相互呼应。这时,拱桥可散发现代建筑气息、古典建筑气息。为达到景观道路定位、行车舒适度要求,对于路线线形有着更高的标准。因为地形没有过大的起伏,沿江大道可通过纵曲线半径,达到上述效果,以及车辆运行安全、车辆运行舒适性的效果。与此同时,在道路设计时需考虑到道路使用情况、经济效益,以及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结合宽容道路、环保道路设计的理念,通过路侧设置平缘石、减缓边坡坡率、突出自然景观特色方式,做好景区道路设计工作[3]。首先,顺着沿江大道路基边部,设置和路面可保持平齐的路缘石,在外侧设置植草皮路肩。其中,平齐路缘石能将道路降水排到路侧,对路肩实行有效保护。其次,需选择路基边坡坡率,保证边坡的稳定性,防止对环境、景观构成不良影响。项目区域应保证地形平整,填方路段设置1:30的缓坡,构成路侧净空区域、缓冲带。这时,可保障行车的安全,对生态植被进行合理防护,利于边坡生物生长情况。通过圆弧进行过度,和自然地形、路线的过度地带地貌,达到相互协调的效果,从而突出自然景观的特色。

结束语:旅游景区道路设计,涵盖的内容较多,为此设计人员需结合景区实际情况、人们游览的需求,对景区道路进行设计,保证设计内容贴近人们的实际生活,合理运用色彩、图案、线条等,对道路进行装饰,以此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吸引游客游览的兴趣。此外,还应保证设计理念中,融入安全、保护人文资源、自然资源,以及美化景区等理念。

参考文献:

[1]刘显.浅谈绿色生态理念在河道治理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水能经济,2017(1):255-255.

[2]郑芸.浅谈海绵城市理念中的城市道路设计[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2):00255-00255.

[3]李艳荣,LIYan-rong.浅析BIM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0):76-77.

论文作者:吴园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  ;  ;  ;  ;  ;  ;  ;  

浅谈道路设计新理念在旅游景区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吴园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