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探讨论文_吴斌

建筑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探讨论文_吴斌

摘要:在建筑施工当中,钻孔灌注桩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该项技术较为成熟、且施工质量高、效果好。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该项和技术的应用往往会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在建筑施工当中留下隐患问题,也正因如此,本文针对建筑施工当中的钻孔灌注桩技术进行讨论,对该项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了解,并探讨具体的应用措施,希望能够有效提升该项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水平,使其效用得到有效的发挥,从而提升建筑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施工;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

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在建筑质量和施工技术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施工企业必须要对自身的施工技术进行不断的强化,才能使建筑施工方面的质量要求得到满足,而钻孔灌注桩技术是建筑施工当中一种较为常用的技术,其应用质量会对建筑施工的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建筑施工对该项技术的应用情况,对相关施工操作流程加以规范,对各环节加强管理,将该项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并加以处理,使建筑施工的质量得到保证。

一、建筑施工应用钻孔灌注桩技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导管提漏问题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导管地漏是钻孔灌注桩环节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导致这种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①泥浆具有较高的稠度,施工人员在对钻孔灌注桩所使用的导管埋深进行测量的过程中,未能对浇筑混凝土的高度进行科学的分析,造成卸管多提,使导管被提离混凝土面,导致提漏拔脱问题的产生;②导管出现堵塞,在对上下提振提取的操作方式进行使用时,由于导管埋深不够造成导管提漏问题。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是因为施工单位未能根据相关规定进行严格的操作,在使用测深锤对混凝土的表面高度进行测量时,未能对其进行核对或校准,导致提升导管存在很大的误差。

2.混凝土配合比问题

对于建筑施工来说,应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其施工效果往往会受到混凝土配合比的影响,而混凝土配比不合理的问题在实际施工中却非常普遍,在对该项技术加以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配比的比例进行有效的控制;一般要将水灰比控制在0.4-0.5之间,含砂率应控制在40%-50%范围内,要对粗骨料粒径标准加以保证,同时要将混凝土的坍落度保持在16cm-18cm,对混凝土的流动性及和易性进行增强,在对钻孔灌注桩环节进行施工时,应该对混凝土配比的科学性加以保证,确保其配合质量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以此来保证施工质量。

3.导管堵塞问题

导管堵塞问题主要是因为在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由于灌注时间较长,混凝土上层逐渐固化,加上混凝土残渣的沉淀和积累,对导管的通畅性造成影响,从而产生导管堵塞,影响灌注施工的正常进行,在钻孔灌注桩过程中遇到此类问题,应该对混凝土灌注速度加以提升,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混凝土灌注超量,而且在施工时应该保证混凝土灌注的均匀性,在施工期间严禁中断灌注,这样会使混凝土导管当中空气的及时排除受到影响,造成导管的堵塞,在进行导管灌注以前,应该对导管的内壁进行清理,一旦发现导管堵塞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应根据相关规范对施工工序进行严格的控制,使钻孔灌注桩环节的各项施工操作能够顺利完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初灌未进行封底

在对钻孔灌注桩环节进行施工时,桩底有大量沉渣出现,初次灌注时泛浆不正常,有时会因为导管和钻孔孔底距离过大或灌注的混凝土量不足,无法将导管全部埋住,从而对钻孔灌注桩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这种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没有对钻孔进行仔细的检查和清理,为了防止此类问题的出现,应该对泥浆的性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对钻孔清理时间适当延长,在钢筋笼安放完成以后应该进行仔细的核查,并进行二次清孔,根据桩体的直径、隔水阀的种类和大小,对导管底部与孔底的间距加以确定,通常会将这个距离控制在0.5m以内。

二、在建筑施工中应用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具体措施

1.对钻孔灌注桩的工序加以规范

(1)对施工现场的土地进行平整。在对钻孔灌注桩环节进行正式施工之前,应该对施工现场的土地进行仔细的平整,并对桩基底部的杂物进行清理,将施工地面平整并压实,使钻孔灌注桩附近的地面能够具有较高的密实度。

(2)测量桩位。相关人员应该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参照施工图纸对桩基的坐标进行测量,利用经纬仪将桩位和桩基的控制点测放出来,测量误差不得超过10mm,同时要对施工地面的高程进行测量,对桩顶高度以及桩体埋深加以确定。

(3)埋设护筒。在钻孔灌注桩当中应用的护筒主要是由钢质材料制成的,为了防止钢板出现硬度不足或变形的问题,在护筒的上部、中部和下部都要进行加固处理,使护筒的刚度得到提升,使钻孔灌注桩方面的要求得到满足,在埋设钻孔灌注桩时,需要对桩位中心及轴线的对称性加以保证,灌注桩埋深要在100cm-120cm之间,桩基护筒的顶面应该和地面留有40cm的距离,其倾斜程度要小于1度,误差要控制在5cm以内。

(4)安装钻机。在完成护筒埋设以后,要根据施工设计将钻机固定在对应的孔位上,使钻机保持垂直状态,通过经纬仪和线锥对钻机进行双向控制,钻机与钻孔对齐,误差应小于5cm,将枕木放置在钻机底座下,防止在钻孔时诱导机械振动影响,导致钻机位置出现偏移或钻孔倾斜、塌陷,一旦出现此类问题,应立即采取扶正措施进行处理,应对钻机的钻进力度进行合理的控制,按照由慢到快的方式,对钻进速度进行逐渐的提升,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应该对钻机和钢轨的平直度和稳固性加以保证。

(5)对孔壁进行清理。在完成钻孔以后,需要使用换浆清洗的方法对孔壁进行清理,应对泥浆的含砂量进行严格的控制,沉淀在孔底的残渣厚度应小于100mm。

(6)安放钢筋笼。在上述工作完成以后,需要进行钢筋笼的安放,在正式安放以前,需要对钢筋笼进行检查,查看是否存在断裂、变形等问题,在安放时,需要使用探孔器对孔深进行测量,根据钻孔直径,查看孔壁是否存在杂物或坍塌问题,经垂直校准以后进行安装。

2.混凝土灌注

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对混凝土进行合理的配置,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在进行灌注施工的过程中,护筒和钻孔底部之间应留有300mm-400mm的距离,初灌使用球胆止水的方式完成,对初灌砼的质量加以保证,对砼凝结的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实现混凝土灌注时间的控制,灌注过程中,应该对孔壁的情况加以关注,对灌注的时间和速度进行合理的调整,在砼初凝完成以后,将固定的钢筋笼拆除,使混凝土能够和钢筋笼共同收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钻孔灌注桩技术是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建筑施工的质量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对该项技术加以应用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其中的问题加以明确,对各施工环节进行优化,从而保证建筑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殷建奇.建筑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6.

[2]何金明,喻红霞.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6.

[3]李钦,瞿友军.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在某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中外建筑,2011.

[4]夏群.超高层建筑中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分析及其应用[J].工程勘察,2012.

[5]童世虎.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7.

[6]梁明.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

论文作者:吴斌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1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探讨论文_吴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