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研究论文_黄山宴

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研究论文_黄山宴

(南宁德高仕净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经济的发展,促进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增多。随着建筑行业的楼层建筑越来越高,对供电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保证电力的输送和安全成为不可忽视的住宅问题。建筑低压配电技术是经济发展的配电技术要求,在低压配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合理的低压配电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保障电气使用和人身安全。错误的不合理的低压配电过程很容易在日常生活中留下安全隐患。由于现在建筑楼层多,且配电要求复杂。所以设计低压配电的设计方案中应该尽可能的考虑到各种用电情况的发生,保证楼层中用电的安全性和合理性。确保不因低压配电设计的缺漏,造成安全事故或者供电出现问题等情况。本文就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电气;低压配电技术;方案设计分析

引言

建筑的电气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并且随着楼层的增加,电气设计工作的繁琐程度也在增加。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用电的安全性,同时也要通过合理的设置,确保电力用户的用电稳定性。

1建筑的低压配电技术设计安装原则

(1)确认优化的设计方案。在建筑的低压配电技术设计中首先考虑的就是建筑自身的结构特点,研究合理的设备安装位置和输电线路。保证空间的合理安排和使用,优化占地面积和输电线路。合理的规划安装的资金使用和安装方案,避免出现安装过程资金不足或者材料浪费。建筑的低压配电同样也应该从节能环保的思路出发,设计时考虑节约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耗,保证输电用电转化过程快速高效。配电设计方案的设计过程首先必须从实际出发,考虑到楼层的结构和经济适用性,在设计中以事实为依据,设计简约高效的低压配电方案。保证电力用户用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电力转化的高效和安全。再设计安装过程中一定按照国家规定,确认线路的电力传送在合理的负荷区间内运行,保障用户财产和人生安全。建筑低压配单方案中应该成分考虑到每个住户的用电量大小,保障电气的正常运转。设计方案中应重点注意电力输送的安全性,确保线路之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不受影响和干扰,使用安全性能更高的绝缘电线。注意有可能的雷电影响,安装避雷装置和成熟的接地线装置。同时关注静电可能出现的影响。(2)传输电力能源高效原则电力在传输过程中会有不同程度的损耗,为了提高电力使用效率和环保要求。在建筑的低压配电技术中也因该充分考虑电能损耗的问题,在满足住户的用电需求下设计简洁高效的转化和输电系统,减少节约输电过程中的能源损失。在输电线路的设计上应尽可能达到电力负荷的均衡,提高用电的安全性。同时安装相应的电力监测设备,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保证线路的安全性,也可以有效的降低日常低压配电系统维护成本。

2建筑的低压电力配送设计内容

2.1低压配电系统接地保护系统设置

2.1.1 IT 系统

IT 系统电源中性点不接地,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当出现第一次故障时故障电流小,可不切除电源,仅通过报警装置提示故障。但发生第二次故障时应自动切除电源。其广泛应用于供电距离不太长,供电连续性要求高的场所,如矿井、医院手术室、重要集会会议等的接地系统 。当供电距离很长时,应考虑到线路对大地的分布电容,在发生短路故障或漏电导致设备金属外壳带电时,保护设备不动作是危险的,所以不适用于长距离供电。

2.1.2 TN系统

TN系统首先要保证整个建筑物的电气设备外壳都连接至同一根保护线,同时低压配电系统的中性点之间也要进行连接。TN模式细分为TN-C、TN-C-S、TN-S三种,3种模式有着不同的应用特点。TN-C模式中的中性线、保护线为一体,和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进行统一连接,然后再接至接地设备,在电路正常运行的过程中,TN-C模式能够承载一定的谐波电流,因为其连接特点,TN-C形成了PEN线。如果供电线路出现了问题,PEN线就能够通过保护装置形成一种对地电压,进而起到保护电气设备的作用;TN-S模式和TN-C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在TN-S模式中,保护线和中性线处于分开、隔离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PE线路处于“无电流”的情况,所以其外壳也不会附带相应的电流,安全性较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TN-S模式通常用作于居民居住场所或者精密仪器供电中;TN-C-S模式是在我国民用建筑中应用的最为广泛的接地模式,在这种接地模式中,中性线、保护线处于部分分离、部分合并的状态。其工作原理为:合并电路为变压器至居民楼的供电电路,然后通过分离的电路部分,将电力分别输送至各家各户。这种接地模式结合了TN-C、TN-S二者的优点,在确保可操作性的同时保证了电路的安全性。

2.1.3、TT系统

低压配电TT系统在建筑电气设计中也较为常见。采用这种系统能够对电源中性点位置进行有效的保护,对于运行状态下的电气设备外部导电设备来说,低压配电TT喜用的保护措施与中性点位置保护方式大致相同,但该位置设计了直接接地保护设备。低压配电TT系统在应用过程中为保证建筑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PE线与N中性线两者之间,通电关系是不存在的;采用该TT系统在运行时,PE线通电情况是不存在的,因此无法传输电力。但在实际应用中,该系统可以有效的在用电量较低的建筑中得以应用,一般较多应用在农村,部分城市也所有应用。

2.2供电过程中的负荷电压设计

电压负荷设计在建筑配电方案中需要重点注意,电压负荷是关系到安全运输电力和使用电力的重要环节。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严格遵照国家的电力设计规定,合理规划电力负荷分担情况,注意电力负荷的分布平衡,使用电负荷保存在合理区间。通常情况下建筑配电方案对电力负荷情况有着严格的要求,在选则配电方案中应注意电力负荷运转和实际住户用电需要相结合的设计思路,满足住户的用电需求和用电安全的同时注意电炉设备的安装需求,避免出现电力负荷上的资源浪费,提升电力运输使用效率。

2.3漏电断路器在接地保护中的设置

漏电断路器是确保用电安全的重要装置,漏电断路器的设置要结合实际情况,并且要选择合适的断路器种类。在进行选择的时候,主要考虑因素为额定动作电流,确保额定动作电流了漏电断路器中点击量的匹配度。一般情况下,电气系统中正常电流的会小于漏电断路器中的额定动作电流,这样才能在漏电情况发生的时候,对电路产生保护作用。

2.4规范化的电力安装布局

在变电器的位置大小选择中,应注意实际建筑低压配电的分布情况,选择适合的变压器进行设备安装。一般变压器的确认使根据用户用电的电负荷的大小分布状况来分析研究的。变压器的位置和数量应该根据实际的用电需要作出调整,满足供电需求的同时避免无效多余的变压设备造成电能转化的浪费。在建筑的电力低压配电使用中,商用建筑面积的经济价值很高,在变电器的实际安装过程中应酌情将变压器安装在省空间和占用面积较小的地方。

2.5接地保护的应用

本文所述的三种低压供电系统较为具有代表性,对于 IT系统来说在进行接地保护装置设计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切断电气设备的外部导电内容,并发出警报,使技术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TN 供电系统多采用金属电子元件,当发生故障时会产生大量的电流,这种情况下对于用电量较大的电气设别来说能够进行有效的保护,并降低使用者的经济损失 ;而 TT 系统这是通过地外保护装置来对电气设备运行进行保护,可以及时的对故障回路电流进行切断,更好的保证电路运行安全。

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建筑低压配电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秉承“安全至上”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对电气系统的设计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合理的设计方式构建低压配电系统,进而为建筑的电力用户提供相应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杨培京.建筑电气中的低压配电设计解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6,14(5):194-195.

[2]许颖菁.基于建筑电气中低压配电设计研究[J].江西建材,2016(23):188-188

作者简介:黄山宴(1986-),女,壮族,广西河池市人,大专,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低压配电设计。

论文作者:黄山宴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10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  ;  ;  ;  ;  ;  ;  ;  

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研究论文_黄山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