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中存在的隐患问题及解决方法论文_袁硕忠,谭荣华

变电运行中存在的隐患问题及解决方法论文_袁硕忠,谭荣华

(国网新疆阿克苏供电公司 新疆阿克苏 843000)

摘要:针对变电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作出了科学,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积极提出安全隐患问题的解决方法。加强管理,在变电运行中将安全放在首位,及时借助现代化手段进行故障排查,在此过程中及时使用红外热像仪来检测设备过热,短路等故障问题,以此为有效提升变电运行管理水平打下稳定基础,有效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给变电站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变电运行;隐患问题;解决方法

1相关案例

某变电站监测系统在某日发现其10KV母线产生接地现象,其后两台变压器发生后备保护动作,两台主变侧断路器发生跳闸,10KV母线分段器及相应手车被烧毁,且分段间隔以及相邻的开关柜均被烧毁。对上述现象进行分析之后,该变电站相关工作人员判断事故源头是真空断路器开断过电流故障。当10KV变电系统出现间歇性电弧接地等相关故障时,变电系统出现过电压现象,且持续了较长的时间。在过电压影响下,真空断路器相应断口被击穿,且产生时间较长的燃弧,最终引发事故。该变电站为预防此类事故的再度发生,采取了如下措施进行预防:(1)对消弧线圈以及消谐装置进行安装,实现对间歇性弧光接地故障的有效预防处理。(2)强化对变电网的日常维护,避免单相接地等相关故障的产生。

2变电运行中存在的隐患问题

2.1管理工作开展不到位引发的安全问题

安全事故的发生,大部分是因为安全管理疏忽导致,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注重管理工作,创建安全高效的变电运行环境。要提升安全管理的质量,单纯的依靠技术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综合利用多种管理手段提升安全生产的效率,防止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从目前来看,在对变电站运行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决策失误,设备管理失误等,导致变电站运行中安全问题频现。

2.2电容器发热缺陷

电容器发热缺陷主要是以下原因导致的:材料问题。电容器聚酯膜在交流状态下漏电流大,损耗大,最终导致电容器在交流情况下发热;杂质问题。因为在电容卷制过程中没有净化间,因此电容器内部层间存在杂质;水分问题。复合介质外包纸的水分含量过大;电流问题。电容反复充放电,电容器滤波装置中出现大电流冲击,最终导致电容器在运行过程中发热。

2.3变电运行谐波导致的设备受损

(1)造成电容器端出现电压的大幅度升高,进而增加电容器端的电能损耗率,极易加剧设备老化。(2)造成变压器内部对铜铁的严重损耗,且会加剧电缆老化,引发电缆事故。(3)谐波会干扰感应继电器等元件的工作状态,对机电保护相关装置的运行造成严重阻碍。

2.4直流接地问题

直流系统作为变电所的基本保护系统,对于变电所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将直流系统进行接地处理,是符合规定的基本保护措施,若出现一定的接地事故,就很容易引发直流系统失去效用,轻者会使得变电所地直流系统功能受到影响,严重者则很可能出现短路或者火灾,最终给实际的变电所稳定运行造成不良影响。

3变电运行中存在的隐患问题解决方法

3.1 电容器发热缺陷处理

采用绝缘性较好的聚丙烯膜,使用表面均匀,电阻小的优质铝箔,采用含铅量低,纯度高的焊料;在净化间进行电容卷制,在封闭间进行电容器装配;采用无感式卷制;在电容器内部元件装配时及时使用树脂板和绝缘膜;使用机器进行自动封口,然后对焊缝进行二次处理,有效防止电容器元件漏油,及时解决电容器发热的问题。

3.2直流接地处理

在直流接地的事故中,要先对接触地面的一端进行检查,然后对其是否是完全接地情况进行判断,最后找出接地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实验顺序如下:在应急情况下进行照明,连接信号电路,然后对充电电路进行处理调整,最后对相应的闭合闸回路等进行调整,确保其控制在可操作性的范围内,然后对相关设备进行操作,最后走在获得相关允许的条件下再进行相关的处理。在明确接地回路后,对设备进行相应的分合操作,然后逐渐将范围进行缩小。为了保证实际的设备与人员安全,在进行接地处理时,需要两个人来进行相关,一个人负责观察信号变化,另一个负责查找。

3.3电线电缆事故及处理措施

常见的电线电缆事故,主要是线路短路以及断电事故。导致电线电缆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电缆终端或者是电缆中间连接头缺乏良好的金属屏蔽接地措施,导致过电压,进而引发绝缘老化现象;在对电缆实施安装的过程中,未将软土对电缆沟底实施铺垫,且未将水泥盖板对电缆实施良好铺盖,石块对电缆造成挤压弯曲现象,极易导致电缆出现机械外伤;电缆在较长时期内以超负荷的状态进行运行,加剧了绝缘老化等。对于此类事故,要采取如下措施进行处理:对优质的电缆电线进行选用,并切实保障电缆终端以及中间连接头的质量,确保电缆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在变电运行的日常工作中,强化对电缆电线的检修,确保电缆接头以及接地状况良好;对接地电阻的动态性变化以及运载状况进行实时掌握,实现对各类安全隐患的有效消除。

3.4利用现代管理手段提升安全管理质量

随着技术的发展,变电站安全管理工作也要进行创新,积极引进现代技术手段,有效保障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如利用在线监测技术等高科技手段,能够对变电设备内部的温度、接触的完整性等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变电设备运行中的不正常状态,采取恰当的方式解决问题。在技术的推动之下电网智能化水平提升,在线监测技术的作用也更为凸显,应用范围更为广泛。一些具有人工智能的辅助决策系统也能够对不正常的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整合,为人工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这样也有效提升了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水平。

3.5加大对红外热像仪的应用力度

积极使用红外热像仪器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在变电运行过程中积极使用红外热像仪器来对运行中的高压以及低压电器设备进行远距离监视,从而及时发现设备在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这种仪器和传统的故障检测方法比起来更具有方便,快捷,准确等优势。利用红外热像仪器来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实时分析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利用红外热像仪的热量传导功能来观察部件上情况,从而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对断路器,导体,母线等部件进行安全测试,发现电气装置接头松动,负荷不平衡等隐患,通过使用红外热像仪可以对变电运行中电气设备出现的不良接触,机械构件过热等安全隐患进行科学,准确,快速探测,以此方式有效避免严重短路和火灾事故发生。

3.6健全完善安全管理机制

首先,要求电力企业必须将电力检修工具的检查工作做好,要保证工具的应用性能良好,产品合格,符合相关规定。除此之外,在具体的管理方面,要对管理人才进行培训,使得管理者中认识到电力运维的重要性,从而有利于制度和措施有效实施。另外,在制度建立起来的同时,还要进行不断的改进和优化,不能停滞不前,要充分发挥其电力安全管理机制的作用,使得相关机制能够健全和完善。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电力系统当中变电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能够对电压进行科学调节,并有效控制电流,同时可以对电压的中转和其产生的电能进行控制。可以说,变电站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心脏,保证其安全运行十分关键。但是从当前来看,在变电站运行中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基于此,以上内容就变电运行中存在的隐患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王亚铃.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J].通讯世界,2016(24):210-211.

[2]于力.分析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工作[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3):73-74.

[3]于力.变电运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2):40-41.

[4]谢辉.浅析变电运行中的安全管理与隐患排除[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9):176-177.

[5]方润祥.变电运行的故障排除与安全管理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8):128-129.

论文作者:袁硕忠,谭荣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

标签:;  ;  ;  ;  ;  ;  ;  ;  

变电运行中存在的隐患问题及解决方法论文_袁硕忠,谭荣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