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电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论文_蒋海娟

农电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论文_蒋海娟

江苏省泰州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泰兴分公司 225400

摘要:电力是国家的主要能源,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对于供电企业来说,就气经营管理工作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与不足,其中十分突出的问题就是线损问题。而电力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衡量指标之一就是线损大小。

关键词:农电线损管理;问题;措施

引言

农村电网线损管理水平的提高,是目前我国供电管理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降低农电线损可以更好的为农村的工农业生产提供电力来源,同时,也可促进我国工农业的生产力度。在我国目前的电网建设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城区及乡镇的工业主干线路,在很多时候忽视了农村电网线路的建设与维护。

1农电线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缺乏管理意识

在我国农村由于对农电线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缺乏农电线损的管理意识。我国一些电力企业认为农村消耗的电能只占总消耗电能的很小一部分,农电线损在电力企业的整体电网线损中可以忽略不计,电力企业不愿意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在农电线损的管理上,企业认为农村的电网管理工作的重点在用电安全上,对农村电网的管理只需关注农电安全管理即可,电力企业对农电线损管理意识的缺乏会导致农电线路管理人员缺乏农电线损的管理意识,最终的结果是农电线损管理不善,农电网运行时线损得不到有效控制,不但降低农电线路的供电效率还影响电力企业总电网的线损。

1.2计量设备管理不规范

在农电线路管理中不统一规定计量设备的安装、移动和拆解规范的现象很常见,这会导致农电线损管理职责不清,责任无法落实,监督管理无法有效开展等问题。在低压供电区,若电能计量设备管理不符合我国相关规范,会影响电能表连接方式和计量准确度的核实,导致农电线损测量不能得出有效数据,影响农电线损的管理质量。此外,电能表不规范校核或者烧坏后无人处理等问题会导致低压供电区的农电线损无人知晓,降低农电线损的管理水平。农村用户电表不统一安装,大部分农户电能表缺乏封装设置,型号老化功能落后等管理不善的问题,会影响电能表计量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农电线损计量的准确性,增加农电线损的管理难度。

1.3抄表程序不规范

抄表程序不规范主要变现在两方面,一是农村抄表时间不统一,影响农电线损管理水平的提高。二是抄表行为不规范,缺乏监督管理,影响农电线损管理水平的提高。农村供电所的电能表抄表时间混乱不规范,经常发生电能表抄表时间与农村供电局抄表结算时间相差较长,影响农电线损统计数据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农电线损的管理水平。在我国农村偷电窃电问题比较严重,农村供电所的工作人员又相对缺乏责任心,工作不积极对偷电、窃电用户缺乏应有的监督管理。有些农村电工缺乏合法电工证和比较规范的检查工具,对农户用电情况检查不合法、不准确,导致农电线损管理困难。此外,偷电技术的发展速度大于反窃电技术的发展速度导致农村供电所发窃电技术不能有效控制窃电、偷电行为,也会增加农电线损,降低农电线损管理水平。

2加强农村电网线损管理的措施

2.1加强抄表管理,及时调整部分大工业用户抄表周期

为防止供售抄表时间不同步影响月度线损率波动,专门加强抄表周期管理;通过不定期对抄表质量进行抽查,杜绝漏抄和估抄现象,考核中把抄表质量管理与月度绩效考核挂钩,做到有奖有罚。通过把抄表质量具体内容细化到月度绩效考核细则中,并严格的加强考核,保证抄表人员增加责任心,减少责任差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深入做好月度供、售电量的统计分析

在每月统计线路供、售电量及线损率时,按照分线线损率月度波动不超过±2%的原则,找出线损率偏高的线路,先进行内查分析,然后下发到线损考核班组,与抄表人员核实当月抄表时情况,进一步了解线路运行方式,特别是一些双电源用户和线路互带用户,认真排除抄表后倒电源或抄表后增启负荷等因素影响;月度线损率偏高的线路,排除上述因素后通过电话联系线路首端变电站及亲自深入现场,复查表计指示和负荷情况,防止人为漏抄和误抄,及时发现表计老化或表计故障,坚决杜绝用户窃电事件发生;针对线路互带和电度表计老化、电压互感器烧坏等情况,在执行用电检查过程中,积极收集各类图片资料证据,核实事情真相,通过向领导汇报与用户协商并进行相应的电量追退工作;从而有效控制了分线线路和综合线损率波动。

2.3加强线损率监督

参照年度线路理论线损计算结果,加强线路的线损率监管。针对所辖各分线路,按照管辖用户承包到人、分解到户的营销工作原则,参照年度理论线损计算结果,组织用电营销班检查人员不定期开展用电营业普查工作,重点以查偷漏、查账卡、查倍率、查电表及其接线;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问题的分线路,及时与用户进行了沟通,及时的把由于管理不善而损失的电量补回来,充分保证分线线损率的完成。针对月度突显的高损分线路处降损小组每月组织用电营销班相关人员定期召开线损分析会,认真分析原因查找问题,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降损措施,并予以监督落实。

2.4加强检查和计量

加强用电检查、营业普查及计量装臵的定检、轮换管理,降低偷漏电、违约用电、计量差错对线损造成的影响。重点检查计量装置是否完好无损、电能表接线是否正确、临时用电安装是否规范、有无偷窃电行为、估抄、漏抄、少抄现象等,发现问题和违规行为严格依据营销差错责任追究制,对责任人进行追究和处罚。对关口表(台区表)指针、倍率,线路台区匹配关系,抄表例日执行情况等进行一次全面核查,消除部分造成线损异常的因素。并且按规定执行计量装臵的定检轮换,尽可能的消除表计误差,从而降低计量误差对线损造成的影响。

2.5加强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

加强对分局线损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以提升其技术水平和问题处理能力。要求线损管理人员全面掌握了解线损管理方法、现场情况及检查方法、营销线损系统使用方法。通过组织开展培训及对新人员进行电话指导、现场指导等方式,加强其业务能力,使其得以尽快的投入到线损管理工作中去。

2.6加强无功补偿管理和调荷避峰管理,提高供电

质量,降低压降线损开展对配电线路进行无功补偿改造和加强对客户无功补偿装臵安装及投运的管理,使线路的功率因数能够被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为线损率的下降起到一定的作用。此外,市场营销处还可以指导开展调荷避峰工作,帮助用户选取合适的变压器并进行错峰用电,从而降低线路的用电压力,提高了供电质量,从而使得线路压降更加合理,线损率有所下降。

2.7应用理论线损计算,合理制定线损指标

为进一步明确线损管理重点,集中力量治理高管理线损线路。通过进行理论线损计算,分析确定各分局、各供电所、各线路的理论线损值,并以此为标准确定各线路、各台区的线损管理工作量。同时,根据各单位历年的线损指标和本年度的理论计算值,为各单位制定线损指标,同时指导各分局按照此方法将线损指标逐级分解到部门、到责任人,切实做到“管理到台,责任到人”。

结语

电流、电压和功率因数是影响农电线损的主要因素,在我国农电线损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农电线损管理意识不足,计量设备管理不规范,电能表管理不完善,抄表程序不规范,部分农村偷电、窃电现象严重影响农电线损管理水平,针对这些问题应强管理意识、加强电能表的管理和偷电窃电监督管理和优化农村供电网络结构,尽可能降低农电线损,提高农电线损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叶解芳.农电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电气技术,2019(02):65-67.

[2]杨道军.浅谈降低农电网线损的措施[J].硅谷,2019(14):45-46.

论文作者:蒋海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  ;  ;  ;  ;  ;  ;  ;  

农电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论文_蒋海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