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开展基层支部活动,是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落实基层组织制度的重要抓手,是规范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从严教育管理党员的有效途径。而“主题党日”活动作为基层支部开展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逐渐形成了常态化和制度化的发展趋势。如何使党日活动主题更突显、效果更明显,是当前基层党建工作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重要问题。
主题党日活动作为对“三会一课”制度的补充,是适应新形势而涌现出来的一件新事物,是便于党员过好党的组织生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一种好形式。各级党组织将其作为教育党员干部的一个重要的阵地,围绕不同的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党日活动,取得了一定的实效。落实主题党日制度,其目的在于引导广大党员不断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使命担当、遵守党规党纪、保持清正廉洁、增强党性修养。就此而言,主题党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当前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现状
(一)基层党组织重视程度不够
通过前期走访调研基层党支部和党员,发现部分基层党组织在抓党建主体责任中,包括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不同程度存在开展次数不足,程序不规范,主题不聚焦,形式单一等问题,有些主观上热情不高,认识不足,怕麻烦,图简便思想严重。
(二)组织党员活动流于形式
组织主题党日活动时,为应对上级党委检查,存在走过场、走形式现象,既缺乏形式上的规范程序,也缺乏实质性的内容,使通过主题党日武装党员头脑的功效大打折扣,严重影响党在基层的威信和形象。
(三)缺少交流考核机制
目前,很多党组织“主题党日”活动缺乏专门的考核机制,所以,必须先从制度建设上着手,把组织分工、责任划分、活动形式等内容纳入制度考核中去,完善体制机制。其次,基层支部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一味地闭门造车,党员互动少,讨论交流不够,部分党员对活动的认识不到位。
(四)紧扣“主题”不明确“
主题党日活动的作用与效果显而易见,但过好主题党日,却并不容易。现实中,一些基层党支部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时“没主题”甚至“跑了题”,例如将学习文件、部署日常工作等内容一股脑儿“糅”进活动里,结果却因主题太多反倒没了主题,而且每项内容只能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活动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党内组织生活变得随意化,无法起到教育党员的作用。
二、如何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
(一)增强主题党日活动的吸引力
一场高质量、高水平、有吸引力的主题党日活动,离不开提前谋划、精心部署。为了让主题党日富有成效,让广大党员有收获、受教化,党支部在开展活动前,既要紧盯中央,准确把握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同时又着眼支部,从全体党员及身边群众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到针对问题、解决问题、喜闻乐见、不落俗套。
(二)提前着手策划主题党日活动方案
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就要提前谋划,策划好活动方案。只有以严的态度、以高的标准,从问题出发、从需求入手,将工作落细落实,提前制定具体活动方案,做好过程统筹协调服务,确保每次活动准备充分、推进有序、别开生面,方能为广大党员呈上一道别具一格的主题党日活动,既契合党员的内在需求,也富有教育引导之效。
(三)在一定范围内组织召开座谈会
支部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主要围绕党员对主题党日的认识、体会以及对当前形势下如何开展好主题党日召开座谈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座谈,立足实际,把开展主题党日同抓好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为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四)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富有特色
首先,上级党组织可开展范围较大的主题党日活动,号召更多的党员参与到活动中,基层支部的活动就可以丰富一些,既要形式多样,又要富有特色,例如:党员谈思想感悟、重温党章党史、党员义务劳动等,、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五)建立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
检查是为了修正不足,督促执行的自觉性,促进工作逐步规范。在活动中,要认真做好考勤记载,纳入党员日常管理量化考评和民主评议范围;注重搭建民意测评的科学平台,让领导干部接受普通党员和群众的有效监督,党员之间相互监督,激发支部和广大党员的主体意识和政治热情。
(六)注重活动开展后的归纳总结
巩固前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总结推广党日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典型经验做法,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化水平。开展好党日活动的基本做法就是要充分发挥党日活动的作用,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认识、强化党性修养,切实增强基层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办事力、执政力。
三、主题党日活动成效
(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提升党性修养
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可以使党员接受一次生动的党性教育,感受到了肩头的使命和责任,进一步了解了自己应有的“初心”。激励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为做好本职工作提供不竭动力,立足岗位,争当表率,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做好本职工作。
(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提高党员意识
“党员意识”,就是共产党员的行为规范在党员的思想观念上的反映,党员意识的强弱,是判断、衡量党员对党组织和党的事业忠诚度的重要标杆,也是判断、衡量党员素质高低和先进性程度的重要因素。通过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能够持续强化党员意识,提醒党员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不忘党性宗旨和使命初心;能够促进党员对党的思想观念、工作观念、组织观念、纪律观念的贯彻执行;能够提升党员对党的纲领与任务的认同、对自己所承担的责任与纪律的认同;能够激发党员对党组织的从属感、信任度和向心力等,党员的义务、权利,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渗透落地。主题党日活动是提升党员意识的有效途径。
(三)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提高支部活力
主题党日活动是增强支部活力的重要方法。基层党支部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力量,是从政治上、思想上团结广大群众的核心,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是党对群众的重要“影响源”和信息“反馈点”。要借助主题党日活动,创新思路、改进方法,把基层党支部真正建设成为践行党的先进性的战斗堡垒,不断激发支部活力,提高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
(四)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规范政治生活
主题党日活动是规范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从广义上看,党内政治生活是指党内全部政治活动,包括党内组织体系、党内文化、党内政治关系、党内制度等内容。从狭义上看,主要是指党内的思想文化活动、党内领导决策活动、党内关系和党内制度、党内行为状态等。
党内政治生活是党性锤炼的“大熔炉”。在严肃的党内生活中,党员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要烧旺这个熔炉,规范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是个好载体。我们必须从制度入手,在进一步规范主题党日上下功夫,以“主题党日+”的形式,探索主题党日的多样性和有效性,推进主题党日的常态化制度化。随着制度上的不断规范、形式上的不断创新,主题党日将引领广大党员回归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好传统,在一次次具体的活动中锤炼党性、升华提高。
论文作者:周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主题论文; 党员论文; 党内论文; 支部论文; 党支部论文; 基层论文; 政治生活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