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肝叶切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诊疗的92例行肝叶切除手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根据ESCA量表评分方法,两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ESCA量表评分均分别显著高于出院前(P均 <0.05),且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ESCA量表评分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护理后相关生理指标(包括:呼吸频率、心率、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护理前后上述生理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观察组护理后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护理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肝叶切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应加以推广及应用。【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肝叶切除围手术;整体护理;护理效果
0 引言
在各类胆管结石之中,肝内胆管胆管结石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常采用肝叶切除手术对此病进行治疗。虽然该手术方式能够起到一定的疗效作用,然而往往会诱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患者的康复作用产生不良影响[1]。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还应给予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整体护理在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肝叶切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诊疗的92例行肝叶切除手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6例。对照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41~72岁,平均(59.20±10.21)岁。观察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40~70岁,平均(59.12±10.32)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术前检查、用药指导等方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1)术前护理。①患者对手术均心存很大的芥蒂,对手术具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反应,护理工作人员应该向患者讲述关于手术治疗的相关内容和知识,最大程度地安抚患者的心理情绪;②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术前检查,且按照具体的检查结果对各种并发症进行护理干预;③叮嘱患者在术前2h之内保持禁食状态。(2)术后护理。①术后应给予患者吸氧、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等方面的基础护理干预措施,若发现存在异常状况,应该及时查找相关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②指导患者多选择一些高纤维、高蛋白饮食,且逐渐从流食、半流食逐渐过渡至正常饮食状态,且应该注意对患者是否存在腹部疼痛以及腹部胀痛等方面的不适症状进行仔细观察,适时按照患者病情及时进行调整;③对各个引流管的主要目的加以了解,并对各个引流液的性质、量以及颜色等进行仔细观察,并注意做好相关记录工作,注意还应定期将引流管加以更换,以保证操作规范。
1.3 自我护理能力评价方法 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对患儿家长在患儿出院3个月之后的照护能力进行评价,包括4个方面的评价维度: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照护责任感以及自我概念,分值为0-172分范围内,ESCA分值越高,则表明患儿家长自我护理能力越强。
1.4 观察指标 包括:(1)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后ESCA量表评分;(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相关生理指标水平对比;(3)两组患者不适程度对比;(4)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以“”及“n(%)”的形式进行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出院前后ESCA量表评分对比 根据ESCA量表评分方法,两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ESCA量表评分均分别显著高于出院前(P均 <0.05),且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ESCA量表评分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相关生理指标水平对比 对照组护理后相关生理指标(包括:呼吸频率、心率、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护理前后上述生理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观察组护理后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护理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适程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 讨论
近年来,肝呃逆胆管结石呈现初年升高的趋势。肝内胆结石具有较长的病程, 若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会提升死亡率[4]。 临床认为该疾病的引发因素与炎性因子和细菌感染存在相关性。 目前临床常选择的治疗方法为肝叶切除术, 但是由于手术操作具有复杂性, 且具有较大的创伤, 患者术后会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 因此, 在手术期间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围术期护理通过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等护理措施, 消除患者不良情绪的同时可以树立治疗疾病的自信心。
整体性护理是临床护理的一种系统护理形式,对于疾病护理的时间,对于不同阶段地疾病或者不同种类地疾病,其护理内容平衡性水平较高,可以在护理过程中按照患者的不同治疗时机,从而为临床护及护理效果加以平衡,可以在护理过程中按照患者的不同治疗时期,治疗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5]。本研究结果显示:根据ESCA量表评分方法,两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ESCA量表评分均分别显著高于出院前(P均 <0.05),且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ESCA量表评分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护理后相关生理指标(包括:呼吸频率、心率、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护理前后上述生理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观察组护理后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护理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上述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相符[5-6]。
综上所述,整体护理在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肝叶切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志强.肝内胆管结石治疗演变和发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5,35(05):468-470.
[2] 李建军,卢榜裕,蔡小勇,等.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J].重 庆医学,2014,43(36):4891-4895.
[3] 张丽华.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7):223-224.
[4] 白剑,万恒荣,刘学强,等.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 146 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5,43:(1):169-171.
[5] 王德盛,窦科峰,高志清,等.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综合治疗[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4,54(1):121-128.
[6] 吕佳.肝内胆管结石肝叶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1):201-204.
论文作者:陈富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患者论文; 胆管论文; 结石论文; 个月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