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_科学发展观论文

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_科学发展观论文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论文,全面协调可持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一、充分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入理解、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适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障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统筹兼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注重实现良性互动,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为了提高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走什么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关注的重大问题,并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要集中力量实现国家工业化;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沿海和内地等方面的关系。这些重要论述集中代表了工业化初期经济建设的正确指导思想。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实现了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大战略转变,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是衡量一切工作最根本的是非标准,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以及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这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一次历史性飞跃。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作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重大决策,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特别是根据抗击非典斗争的重要启示,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必须控制人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实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发展的相互协调。

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推进物质文明建设,不断发展生产力,必将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物质基础。而推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又为物质文明提供政治保证、法律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努力实现三个文明建设的统一。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反映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做到以人为本,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需要,不仅要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而且要满足精神文化的需要。要为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创造良好环境,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健全民主制度,尊重和保障人权。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重大决策。新世纪头20年,是我国迈向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使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两番,必须长期保持经济平稳协调快速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农村的小康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有了很大变化,但城乡差距仍然不小。农民增收困难,不仅影响着农村小康目标的实现,而且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内需的扩大。二是就业矛盾将长期存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但目前仍有部分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尚未实现再就业,城镇每年尚有新增劳动力近1000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三个方面的就业压力汇集起来,使今后一个时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三是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不断增大。我国资源总量不少,但人均水资源和耕地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和2/5,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年来,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铁矿石、石油、铜、氧化铝等进口大幅度增长,国际市场价格明显上涨。四是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大。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明显加强,但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扭转。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等问题愈加突出,农业面源污染日益加重。此外,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收人分配不合理、技术创新不足、国际竞争压力加大等诸多方面的挑战。

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000美元,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下中等收入国家行列。预计到2020年,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从国际上看,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的阶段,可能成为一个快速增长期,也可能成为一个经济社会矛盾多发的徘徊期。在这个阶段,在发展上采取不同的指导思想和政策,将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吸取国内外经验和教训,在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时,我们必须注意:不能把增长等同于发展,也不能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社会进步;发展不能以破坏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要以满足人民的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对外开放要注意经济安全。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将适应形势的变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切实解决好各种新的矛盾和问题,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二、统筹协调,扎实推进,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统筹城乡发展。要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农业的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考虑,把农村的繁荣放到全社会进步中统筹规划,把农民的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的总格局中统筹安排,建立城乡一体、相互推动的体制和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第一,加大国家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各项经济政策要向农村倾斜,逐步形成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建立健全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的制度。第二,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利用城市在经济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优势,加大对农村的辐射力度,以城市繁荣带动农村进步。第三,统筹推进城乡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税收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完善统分结合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第四,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在继续扩大城乡商品流通的同时,重点完善和规范城乡统一的劳动力、资本和土地市场,改变目前生产要素流动不利于农村发展的局面。第五,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合理转移,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推进城镇化要从各地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坚决克服急于求成、占地过多、标准过高的倾向,贯彻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

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东中西部地区互联互动、优势互补,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第一,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要把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和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摆在突出位置。国家对老工业基地的支持和投入,要在加快企业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着力培育企业自我发展能力。第二,大力发展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经过多年努力,一些地方在棉花、乳业、水果、花卉、蔬菜等产业上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要把这些特色优势产业继续做大做强,同时支持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在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形成国际比较优势。第三,积极培育和发展经济增长带。在一些城市、港口以及工业比较密集、科研教育资源比较集中的地区,发展专业化协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化投资环境,引导产业集聚,积极发展资本密集、内外结合、带动力强的经济增长带。第四,建立区域之间良性互动的有效机制。鼓励东部地区的各类资金进入中西部,参与国有企业重组和从事开发经营,促进地区经济的良性互动。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事业取得了进步,但总体上看,社会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不适应人民群众的需求。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第一,强化政府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政府资金要向社会领域倾斜,改进服务,强化管理,提高应对各种突发性事件的能力,维护社会安全、社会秩序、社会公正和社会和谐。第二,鼓励社会资金增加投入。合理引入市场机制,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或为主导,社会、企业和个人多渠道投入的社会事业投资机制。第三,加快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经营性事业单位,应加快向企业化转制,提高市场竞争力。公益性事业单位,应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各项改革,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搞好服务。第四,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文化、医疗等体系。要使人们享受更好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医疗卫生条件,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要高度重视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一,保持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进一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重视解决人口老龄化和新生儿性别比问题,研究探索人口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之间的适应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相对平衡。第二,搞好资源的节约使用和合理开发。坚持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加强资源管理,在资源开采、加工、运输、生产、消费等各个环节,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的政策支持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在石油、煤炭、电力、水、重要原材料的节约和综合利用方面制定专项规划,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第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反映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保护环境和经济合理利用资源的有效手段。要加快研究提出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规划,建立健全各类废物回收利用制度,扩大循环经济覆盖领域。第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继续搞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所有建设项目都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快治理污染,特别是加大重点流域、区域治理力度,严格控制淮河流域、太湖流域、三峡库区、南水北调工程沿线、渤海湾等重点地区的污染物排放。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适应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形势,要树立全球战略眼光,充分利用有利因素,积极化解不利因素,努力从国际国内形势的相互联系中把握发展方向,从国际国内条件的相互转化中用好发展机遇,从国际国内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创造发展条件,从国际国内因素的综合作用中掌握发展全局。第一,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搞好两个市场的互接互补,既要防止过量进口冲击国内市场,又要防止出口大起大落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搞好两种资源的互补转换,更多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第二,改善利用外资环境,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放宽外商投资领域,引导外资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和中西部地区扩展,更好地发挥外资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带动作用。第三,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完善对外投资服务体系,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从事资源开发,发展带料加工,承揽工程项目,扩大劳务输出,促进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第四,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认真研究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新趋势,加强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改善对外贸易环境,减少贸易摩擦,维护国家利益。

三、按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长期平稳快速增长,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一年多来,全国各族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出了重要步伐。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1%,2004年上半年又比上年同期增长9.7%,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工业生产、企业效益、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均保持较快增长,市场流通稳中趋旺,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持续扩大。这样好的形势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

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新情况。由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升级,拉动了对住宅、汽车和城镇基础设施的需求迅速增长,引起对钢材、水泥等生产资料的较大需求;同时,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企业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银行贷款增速偏高,部分行业和地区投资增长过快,导致煤电油运供应紧张,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粮食产量连续4年下降,部分地区市场粮价上涨。这些问题虽然是局部性的,但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有可能形成全局性的问题,导致通货膨胀和经济的大起大落。

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在2003年下半年开始及时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包括:加强农业、鼓励粮食生产;全面清理各类开发区,制止乱征滥占耕地;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采取规范市场准入等措施,抑制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开发等部分行业过度投资;以多种措施缓解煤电油运和重要原材料供应紧张状况等。今年4—5月,针对一季度部分行业投资增长仍然过快的情况,国家进一步加大了调控力度,包括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部分行业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清理在建项目和控制新上项目,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建设项目等。目前,宏观调控各项措施逐步落实并已见成效: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货币贷款增势减缓,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取得重要进展,生产资料价格涨势趋缓,国民经济运行正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

在看到成效的同时,我们也要继续高度关注存在的问题。比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仍然偏大,投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钢铁、水泥等行业的投资增速依然过高,煤电油运供应紧张的矛盾尚未得到有效缓解,部分行业盲目投资的不良后果开始显现。进一步解决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正确积极地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既要抓紧解决突出问题,又要减少不必要的震动和损失。加强宏观调控不是限制经济发展,而是为了及时消除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促进国民经济既快又好地持续发展。要按照稳定政策,防止反复,有保有压,深化改革的要求,继续用好货币、土地、市场准入等经济法律手段控制投资需求,积极采取措施增加煤电油运供应,进一步做好农业和农村各项工作,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保持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的良好势头。

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调整经济结构、改革经济体制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来。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经济结构、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因此,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必须在坚持搞好总量平衡的同时,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抑制某些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继续支持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正常发展,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建设项目,支持农业、水利、能源、交通、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薄弱环节,支持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实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四、建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保证体系

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指明了发展的正确方向。要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有效的保证体系。

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要根据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精神,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积极推进各方面的改革,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体制条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要力争在以下几个重要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形成技术进步的内在机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二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财政税收体制,加大财税政策对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全面体现鼓励发展、限制发展和禁止发展的差别性政策导向。三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要加快股份制改造。健全金融调控机制和监管体制,加强风险防范。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四是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对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政府仅对其中的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角度进行核准,其他项目均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加强对全社会投资的引导和调控。五是完善市场体系。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建立有利于克服地方封锁和行政保护行为的机制,创造商品和生产要素在不同行业、部门、地区之间自由流动的体制条件,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促进优胜劣汰,提高资源配置效益。

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贯彻依法治国的方针,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确保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制定、修改和完善关于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维护产权主体权益、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健全宏观调控体系、规范产业发展和促进西部开发的法律,关于加强就业支持、社会保障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法律,关于规范政府行为的法律等。要加强执法监督,解决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问题,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在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政府的责权,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责,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政府主要运用财政、税收、货币、价格、土地、环保等经济、法律手段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引导和调节经济运行。努力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完善群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健全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的方针,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责权一致的要求,正确行使行政权力,强化责任意识,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求真务实,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倡导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优良传统,是我们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努力掌握科学发展观所体现和倡导的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求。领导干部应当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基本内容,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根本途径,切实从思想上解决什么是政绩,为什么要创造政绩和怎样创造政绩的问题。加快建立健全新型国民经济统计核算体系,综合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和人文社会指标,相应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考核干部政绩,应当注重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成效,把是否造福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是否对子孙后代负责、对长远发展负责,作为考核评价干部政绩的根本尺度。同时,应建立和完善奖惩制度,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使勤政为民、求真务实的干部得到褒奖,使弄虚作假、好大喜功的干部受到惩戒,激励和督促广大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创造扎扎实实的政绩。

标签:;  ;  ;  ;  ;  ;  ;  ;  ;  ;  ;  ;  ;  ;  

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_科学发展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