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建设的使命与生态伦理_伦理学论文

生态环境建设的使命与生态伦理_伦理学论文

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伦理学的使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伦理学论文,生态环境论文,使命论文,生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9年1月6日,我国政府根据经济建设和持续发展的需要,制定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两年多来,全国在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从我国当前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来看,从西部大开发暴露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来看,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任务还是十分艰巨的。因此,我国伦理学工作者,应紧密结合现实,加快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和普及,为生态环境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时,在生态环境建设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生态伦理学。

一、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形势还十分严峻

建国50多年来,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改善生态环境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对黄河、长江等七大流域水土流失进行了综合治理,加大了荒漠化治理力度,加强了草原和生态农业建设,推广了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等措施,使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对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但是,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生态环境还十分脆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控制住。

第一,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天然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只有13.92%。还不及世界森林覆盖率28%的一半,在世界上居102位。西双版纳州的森林覆盖率也从解放初的60%减到今天的30%左右。

第二,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现在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而且现在还在扩大,全国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如果每年平均治理5万平方公里,需要50年到70年时间才能治理好。

第三,沙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全国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华北5省市、东北三省再加上浙、皖、闵三省面积之和。

第四,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简称“三化”)的面积逐年增加。全国已有“三化”草地面积1.35公顷,约占草地总面积1/3。

第五,耕地锐减,土地资源每天都在流失。我国人口占世界22%,耕地面积只有世界的10%。每年正常用地600万亩,再加上违法用地、土地占而不用,农村城镇超标用地,土地锐减。现在我国人均耕地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47%,全国已有666个县区(全国县、自治县、族、特区共2133个)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警戒线。北京从1993年以来,平均每年减少耕地29.4万亩。假若照此速度发展下去,到2015年,北京将无地可耕,真令人忧心如焚。

第六,水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我国是世界上水源不足的国家,大约占有水量只有世界人均量的25%,排在世界第88位。中国北方300多个大中城市面临严重水资源不足。华北平原的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5米。从1985年以来,黄河每年总是发生断流,而且断流的时间越来越长。1997年的断流时间长达226天。在我国经过大城市的河水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污染。长江每天要接纳3600万吨污水,黄河每天接纳500万吨污水。每年因污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34亿元。联合国把中国列为严重缺水国家。北京居国内严重缺水城市之首。北京年人均水源量不足400立方米,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7,世界平均水平的1/25,在世界上120多个国家首都中排位百名之后。

第七,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我国已有15%至20%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至15%的平均水平。我国是世界上植物最多的国家之一,约有30000种。可现在大约有2000种植物已经灭绝,另有5000种植物处于濒危状态,而野生动物的处境还不如野生植物。

总之,我国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正因为这样,我国政府已制定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调动亿万群众的积极性,组织全社会的力量,投入生态环境建设。在大约50年左右的时间内,使我国“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中华大地山川秀美”。这是一个伟大的动员令,全国伦理学工作者,应和全国人民一道,加强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和宣传,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而奋斗。

二、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呼唤生态伦理道德

千百年来,古今中外的一些思想家、学者都十分关注生态伦理道德问题,为此,他们提出了许多卓尔不群的思想和建议,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生态伦理道德规范。认真学习研究他们的思想和建议,学习和领会他们的生态伦理道德规范,对推动我们当前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伦理学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1.我国古代思想家们呼唤生态伦理道德

中华民族有5000年的文明史。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许多思想家根据历史和现实的生产和生存经验,提出了许多生态伦理思想,主要有:

第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这是生态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中国古代以农为主,人们“靠天吃饭”,如何看待人与天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分重要。首先,他们把天地看成是万物之父母。《易传》说:“天地之德曰生。”“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万物生生不息是自然生态自身的功能。当然人类也是天地的产物。张载在《西铭》中把“天称父,地称母”。其次,人和自然万物是兄弟朋友。孔子认为,“仁”不仅要爱人,而且要爱物。《礼记·祭义》中曾子引孔子话说:“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孟子时期提出“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张载在《西铭》中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思是说,人民是我的同胞兄弟,万物是我的伙伴朋友。

第二,在人与土地的关系问题上,提出“土地为本”,“地德为首”。早在西周时期,有的就提出土地是“食之本”、“国之宝”。孟子说:“诸候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孟子·尽心下》)管仲说:“地者,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根菀也。”(《管子·水地》)“人之所生,衣与食也”,“衣食所生,水与土地”(《管子·禁藏》)。正因为人民的衣食来源于土地,国家的财政来源于土地,所以,古代思想家把人们对土地的态度看成是首要的道德问题。“君民治国之道,地德为首”(《管子·乘马》),主张因地制宜,“尽地力之效”(《汉书·食货去上》)。主张不违农时,作到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人民才能富足。

第三,在人与水、森林的关系问题上,认为水是“万物之本源”,提倡“儆山泽”,“养山林”。中国自远古以来,水的问题一直与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息息相关。管仲曾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管子·水地》)就是说,水是万物的本源,一切生命都来自水,就是善恶美丑、好人、坏人,也离不开它。正因为如此,历来明君贤臣都十分重视水的问题。清朝徐栋、丁日昌说:“政莫善于养民,养民莫大于水利。”(《牧令书辑要·农桑》)

对于树木,从西周开始就主张提供奖励植树造林。荀子在《王制》篇中明确提出“修火宪,养山林”。管仲曾向齐桓公建议:“民之能树艺者,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大石。”就是说,对植树造林好的要给予重金奖励。因此,人们禁止乱伐,对动物也禁止滥捕,主张保持生态平衡。孟子、荀子这方面言论不少。秦汉时期,《淮南子·主术训》中说:“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意思是,不把湖水吸干来捕鱼,不焚烧森林来猎取野兽。

总之,中国历史上有关生态伦理思想是十分丰富的,值得我们认真挖掘、整理、继承、发扬。

2.世界上一些学者呼唤生态伦理道德

自19世纪末以来,工业化国家由于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类生产力以及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有了极大的增长。但与此同时,由于人类中心主义伦理思想作怪,对自然采取掠夺式的主宰,结果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森林锐减,土地沙漠化扩大、河水严重污染、物种灭绝加速、温室效应加快、臭氧层空洞越来越大……。人类居住的地球,生态环境失去了平衡,人类的生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有远见的学者,对200多年来在西方占统治地位的人类中心主义伦理思想提出了质疑,纷纷著书立说,要求尊重大自然的权利,要求关怀动植物,要求保护环境,呼吁建立正确的生态伦理道德。

法国思想家、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奠基人施韦兹(1875-1965),1923年出版了《文明的哲学:文化与伦理学》一书,提出了尊重生命的伦理学。在1963年出版的《敬畏生命:50年来的基本论述》一书中进一步阐述了尊重生命的伦理思想。他说:“伦理与人对所有存在于他的范围之内的生命行为有关,只有当人认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道德的。”[1](P31)

美国思想家、著名生态学莱奥波尔德(1877-1948),1933年发表了《大地伦理学》一书。书中认为,伦理学的道德规范,需要从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扩展到调节人与大地(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把道德的权利扩大到动物、植物、土壤、水域或其它自然界的实体。他说:“大地伦理学改变人类的地位。从他是大地——社会的征服者,转变为他是其中的普通一员和公民。这意味着人类应当尊重他的生物同伴,而且也以同样的态度尊重大地社会。”[1](P39)他反对人类中心主义,这是人类道德的一种进步。

环境的恶化严重地威胁着地球上生命的存在。为了改变这种不良趋势的进一步发展,世界上一切有良知的人们强烈地呼唤环境道德。1991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制定了一个重要报告:《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报告提出了人类可持续生存的九项原则。第一项原则就是:“人类现在和将来都有义务关心他人和其他生命。这是一项道德原则。”同时指出,为了改善人类生存条件,我们必须满足“两项要求。一项要求是努力使一种道德标准——一种进行持续生活的道德标准得到广泛地传播和深刻地支持,并将其原则转化为行动。另一项要求就是将保护和发展结合起来,进行自然资源保护,将我们的行动限制在地球的承受能力之内,同时也要进行发展,以便使各地的人民能享受到长期、健康和完美的生活。”[2](P5)

总之,保护生态环境,制定和实践可持续生存的道德准则,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

三、伦理学工作者要积极参加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问题还十分严重,党和政府极为重视。1999年1月6日,国家制订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2000年12月22日又制订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这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我们伦理学工作者要和全国人民一道,积极参加到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去。

首先,作为伦理学工作者,我们要认真学习《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并以实际行动积极参加每年的义务植树种草活动。

其次,要认真学习、宣传联合国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各种文献、公约;认真学习、宣传我国政府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法律和文献,从思想上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同时,要积极投身到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宣传教育中去。要深入开展环境国情、国策的调查研究与教育。

再次,要积极配合西部大开发,对生态环境问题,要从历史、理论、现实、政策等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写出一些有分析的、有启发性的、有实用参考价值的文章和著作来。比如西部黄土高原,古代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那时,生态环境很好,否则,怎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伏羲、炎帝、黄帝活动的摇篮,怎能是周、秦、汉、唐强盛王朝的中心区域之一,银川怎能是西夏王朝的政权中心。后来又为何衰落了呢?从生态环境伦理道德角度可否作些分析研究。

标签:;  ;  ;  

生态环境建设的使命与生态伦理_伦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