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循经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分析论文_刘建红,张盛强,王旭

佛山市中医院推拿科 528000

摘要:目的 观察辩证循经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辩证循经推拿治疗组、物理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检测3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经3个疗程治疗后,发现3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以辩证循经推拿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物理治疗组及药物治疗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3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跟踪疗效的稳定性比较后发现,辩证循经推拿组治愈显效率及其疗效稳定性明显优于物理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P<0.05)。结论 辩证循经推拿治疗椎动脉颈椎病能显著加快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临床症状,而且疗效稳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颈椎病;椎动脉型;推拿治疗;辩证循经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头晕,颈痛,头痛偶有胸闷眼花等。严重者会出现猝倒。我院推拿科在辩证循经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1.1病例资料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90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辩证循经推拿治疗、物理治疗以及药物治疗。辩证循经推拿治疗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42岁,病程1个月—8年,平均2.5年;物理治疗组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27—63岁,平均40岁,病程10天—10年,平均年龄3.5年;药物治疗组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39岁,病程10天—8年,平均3.5年。三个治疗组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差异无显著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诊断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①临床症状:颈痛、头晕、头痛,偶有胸闷眼花,甚至猝倒。②体征:颈椎棘突旁压痛,颈部活动时症状加重,旋颈试验阳性。③影像学检查(X光、CT或MRI)有颈椎生理曲度改变、颈椎退行性改变、颈椎椎间盘突出。

1.3纳入标准 ①全部病例均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②年龄在20—65岁之间,并能积极配合和完成临床治疗及跟踪观察的。

1.4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妊娠和哺乳期妇女;③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其他系统严重原发病、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及精神疾病;

1.5疗效评定标准 ①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程度分为优、良、一般、差4个等级。优: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能正常工作和生活;良:临床症状和体征部分消失或明显减轻,不影响工作和生活;一般:临床症状和体征较治疗前好转;差:临床症状和体征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②疗程结束后对各组疗效优良者随访两个月,根据受访者临床症状的反复程度分为稳定、较稳定、不稳定。稳定: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反复或加重;较稳定:临床症状偶有反复或加重,但休息后能自行缓解,不影响工作和生活;不稳定:临床症状明显反复加重,休息后无缓解,需再就诊。

2 方法

2.1治疗方法 ①辩证循经推拿治疗组:先对本组各患者的临床病症资料通过中医经络辨证方法进行辨证分析,明确病变经络后嘱患者取端坐位,医者站于患者后在其颈项部用衮、捏、揉等手法对颈项部进行放松,并循病变经络进行按揉,捏拿、推擦等。然后医者移至患者正前,双手拇指用指腹摸、揉、擦、按等手法由患者眉间沿额前循太阳经、督脉至后枕部数次,并按揉印堂、攒竹、太阳、风池、百会等穴位。再十指微屈,用指尖或指腹在患者头部快速推擦,以头皮微热为宜。接着医者站于患者侧后方一手前臂屈曲托住患者下颌,另一手手掌托住患者后枕部,拔伸患者颈椎,并在拔伸状态缓慢转动颈部数次。最后以点法轻点患者头顶部及拍法拍打颈肩部结束。每日一次。②物理治疗组:采用牵引、中频脉冲电治疗、药物离子导入治疗等。每日一次。③药物治疗组:一般以复方丹参片、盐酸氟桂利嗪等活血通络、扩张血管类药物。三组治疗均以10天为1疗程,3个疗程为限。

2.2观察方法 ①对比各组病例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变。②治疗前后椎动脉、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改善情况。③治疗后对疗效优良者随访两个月对比其疗效的稳定性。

2.3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 17.0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数据结果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定量资料比较采用成组设计定量资料的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三组治疗后的疗效比较,见表1。

辩证循经推拿治疗组的稳定性明显优于物理治疗组、药物治疗组,P<0.05。物理治疗组的稳定性优于药物治疗组,P<0.05。

3.4 通过上述比较我们可以得出:①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②辩证循经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要优于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而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的疗效相似;③辩证循经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的稳定性明显优于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而物理治疗的稳定性也优于药物治疗。

4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在中医传统医学属于“眩晕”,其发病多为风寒湿诸邪侵袭,结于筋脉骨骼,阻塞经络致气血运行不畅,或积劳伤筋,气血两虚,筋骨失养,髓海不足而致。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的通路。循病变经络进行推拿,可以通经络、行气血、濡筋骨,并通过气血在经络流通来调节脏腑,使机体阴阳得到平衡。现代医学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颈痛、头晕等症状主要是因为颈部慢性劳损,使颈椎生理弧度改变、颈椎间盘变性、关节囊松弛、椎间孔变窄、颈椎增生性改变,造成颈部动脉痉挛和血液流变学改变,血黏度增加而造成大脑供血不足[2]。手法推拿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通过“能”的转化、传导使机体各系统产生自我调节。辩证循经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就是在一定的经络、穴位通过“能”的转化和传导使紧张的肌肉得以放松,血管得以扩张,降低了循环阻力,恢复脑病的正常血供。因其针对病因治疗,使机体通过自身调节恢复原有的生理平衡。因此相对其他对症治疗的方法而言其疗效要稳定得多。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8

[2]孙宏文。颈椎病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J】。中医正骨,1993,5(3):7-8

作者简介 刘建红,男,1969年出生,副主任中医师,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现在佛山市中医院推拿科工作,从事颈肩腰腿痛的治疗和研究。

论文作者:刘建红,张盛强,王旭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5

标签:;  ;  ;  ;  ;  ;  ;  ;  

辩证循经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分析论文_刘建红,张盛强,王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