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特区经济发展的启动机制及其转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特区论文,经济发展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5年来是什么力量启动了中国经济特区的高速发展?这种启动力量现在是否还存在?15年后的今天中国经济特区继续稳定向前发展的推动力又是什么?如何培植这种推动力?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一、特区发展的初始启动机制及其转换
中国在改革开放伊始就宣布建立经济特区,以使特区成为改革的“窗口”、对外联系的“桥梁”、出口创汇的“基地”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这是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向前发展的战略举措。现在看来,经济特区的发展主要依托了两大优势:一是政策优势,二是地理区位优势。这两种或人为或历史赋予的优势是启动我国经济特区初始发展的动力源泉。其中政策优势是主要的,而地理优势则只有在政策优势的驱动和配合下才发挥作用。
但政策优势正在逐步失去,因为一是政策效应递减规律,使任何一项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作用、效率依次下降。经济特区在用活用尽各种优惠政策的同时,这些政策本身的作用力也到了尽头,它们对国内外投资者的吸引力都程度不同地在逐渐缩小,需要新的特殊的和更为优惠的政策来不断作为补充。二是以中央各项优惠政策向上海浦东倾斜的1990年为始点,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全国各地为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步伐,纷纷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和改革举措,有的甚至比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还要优惠还要特殊。这都使得优惠政策普惠化,特殊政策大众化。另一方面,为加快“复关”进程,更快与国际经济接轨,我国已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实行沿海、沿江、沿边全方位开放战略。经济特区原来所具有的作为中国吸收和利用外资中心地带的作用与功能也已扩散,对外商外资的优惠政策的吸引力已从单纯的特区扩展到全国。从这点来讲,经济特区优惠政策不再“优”了,或至少不象以前那样“特”和“优”了。经济特区应寻求新的启动机制。
启动经济特区初始发展的地理优势作用也在下降。随着特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层次的提高,市场辐射的扩大,经济特区所毗邻的港澳台地区已不能充分满足特区对经济技术资源的需求。另一方面,港澳台地区对内地的投资与合作已日趋多元化,特区不再是其唯一的首选目标,欧美资本与技术的引入更打破了其地理区域的限制。特区只有面向更为广大的国际经济、技术与资本市场,才可能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后继资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启动特区经济发展的原始动力是中央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和历史赋予的地理优势,但随着特区与内地优惠政策落差的消失及区位优势作用的下降,这种依托优惠政策而产生的经济发展启动机制的作用正在逐步减小,那么今后推动特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何在呢?
二、经济启动新机制——市场经济运行体制
虽然各种优惠政策曾启动了经济特区的快速发展,更多更特更优惠的政策也是今后经济特区快步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但若经济特区能在全国率先建立起现代市场经济新体制,率先进行制度创新,率先争创体制新优势,那么今后经济特区也就具备了稳定向前快速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
建立现代市场经济新体制是经济特区创立之初所确定的战略目标之一。到现在为止,可以说经济特区的战略目标除“体制”目标外都已基本实现,现在是主攻“体制”目标的时候了。以经济特区作为改革的“窗口”来说, 由于中国的长期闭关自守和外界的不断封锁,在改革开放之初,外部世界不了解中国,中国也不熟悉国际市场情况,通过设立经济特区,使国人看到了精彩的外部世界,更看到了与外界的差距,也使外界增加了对中国改革开放的了解与认识,增加了对中国的信任,来华投资与合作日益增多,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世界上形成了“中国现象”,出现了“中国热”,为此经济特区的确起到了重要的“窗口”作用。同时随着中国改革步伐的加快及开放程度的提高,“桥梁”作用也由经济特区的“一木独桥”发展成为放射状的对外联系的多渠道和“多桥梁”。再者,虽然经济特区历史上起到了出口创汇基地的重要作用,但现在创汇基地多元化,创汇项目遍地开花,在全国每年近2000亿美元的进出口贸易中,经济特区“出口创汇基地”的中心作用也相对下降。
我们看到,经济特区建立之初所确定的四大战略目标经特区人15年的不懈努力,前三项已基本实现,唯有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目标还没有实现。现在我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作为体制改革“试验田”的经济特区更觉任重而道远。
我国经济特区与西方国家的自由贸易区的根本差别是缺乏市场运行环境。西方的自由贸易区在完善的市场机制条件下配以灵活而优惠的政策,其发展如鱼得水。无论从最早的爱尔兰香农国际机场自由贸易区,还是从遍及西方市场经济世界的各种各样的加工贸易区来看,无不是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为先导,以优惠政策为推动来启动自由贸易区顺利而快速发展的。另一方面,我们认为,整个西方包括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终极原因在于它们有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合理配置稀缺资源,有效组织生产经营,时时降低交易成本,处处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不断创造体制效率,而这种体制效率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是计划经济体制所无法比拟的。
这里我们可以比较一下经济特区的发展靠优惠政策启动和靠市场机制推动的效应差异,前者必须靠新的特的优惠政策的不断注入来维持,且时效性有限;而市场体制一旦建立起来,就能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永动机”,时间上具有“一劳永逸”的作用。再者,各特区向中央政府挤争优惠政策还会引起误导作用,让人感到特区的发展只是得益于优惠政策,如果某地有了类似特区的优惠政策,经济也能快速发展,导致的结果是开发区数量攀比,优惠政策攀比。相反,市场经济体制不是靠争来的,而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不是靠攀比攀来的,而是靠自己努力建立起来的。如果有了比较完善的市场机制,让市场配置资源,再辅以优惠政策,则能产生更大的体制运行效益,对社会的影响作用也更积极更具指导作用和普遍意义。
如果说经济特区在创立之初是靠优惠政策启动和起家的,在经济特区建立15年后的今天,经济特区应该拿起制度创新的新法宝配以新的启动机制——市场经济运行体制作为推动特区经济继续发展的再生动力源泉,继续走在全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充当体制创新与建设的“排头兵”和“领头雁”,使特区经济的发展完成由优惠政策启动到市场体制驱动的过程,建立以广泛的民营经济为基础,国家宏观调节和市场运行机制相结合的现代市场经济模式,充分发挥体制运行效益,使特区的经济发展走向以市场为导向的良性循环轨道,这也是我们要争创的特区新优势所在。
三、如何建立现代市场经济新体制
现在有的经济特区除政策特而优外,体制并不特而优,相反与内地体制毫无二致;有的特区存在着体制复归的危险,在政府构造、市场运作及管理方式上处处留有计划手段的痕迹;旧的“铁饭碗”“大锅饭”还没有被打破,又在营造新的“铁饭碗”与“大锅饭”。在经济特区建立新体制的任务尤为艰巨和紧迫。
经济特区要利用体制优势,发挥体制效益,使之成为全国制度创新的典范,关键在于建立现代市场经济新体制,为此应在如下几个方面来构造制度创新的微观基础。
(一)经济特区应扩大立法权限,加快立法程序,健全法律制度。市场经济是自由经济,更是法制经济。没有“游戏规则”的市场只会充满混乱与欺诈,只会扭曲市场行为,增大交易成本,更谈不上市场经济的本质规定“机会均等,公平竞争”。为此,特区应在法制建设上也走在全国前列。
(二)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虽然特区已在全国最早成立证券、劳务、外汇和房地产等市场,但还要努力发展并完善生产要素市场,特别是金融市场和技术市场,建立产权交易市场。有了完备的市场体系和市场运行机制,就可把企业推向市场,让市场决定企业存亡,使之优胜劣汰。特别重要的是要用法律制度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人治行为。规范化的市场经济新体制也是良好投资环境的重要内容和保证。
(三)建立以完善的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为特征,以公司的治理结构为代表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资源配置市场化,企业行为规范化,产权变更法制化。
(四)按小政府大社会原则来构造政府结构,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功能。根据选拔考试的结果和实际工作能力挑选国家工作人员,让市场机制配置政府公务员,打破个人权力垄断和权力终身化,消除权力商品化和官本位制,使政府能真正转变职能,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高效而廉洁。
(五)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笔者认为,“铁饭碗”砸不破摔不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担心砸破“铁饭碗”后,市场有风险而生活无保障。要让更多的自然人、法人和企业奔向市场经济的海洋,让市场配置资源,让供求决定价格,就必须解除其后顾之忧,就要有与之配套的社会保障措施,以减少市场风险,降低冒险代价。这也是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特别是北欧福利国家的通行作法。
如果说中央政府对经济特区长期而巨大的各种优惠政策的投入起到了启动经济高速发展和实现特区发展战略目标的作用,那么经过优惠政策的15年驱动,特区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也具备了足够的自我发展能力。现在经济特区应逐步撇开优惠政策这根拐杖,寻求新的永恒的驱动机制,将工作重点放在体制建设上,最终实现特区发展战略的终极目标——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