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总结_课堂教学论文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结课浅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教学论文,浅谈论文,高中英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明代文学家谢榛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一堂好的高中英语课,应当精心设计好课堂结尾,巧妙的结尾可以达到“课虽尽,趣犹存”的境界,使学生产生余兴未消、意犹未尽之感。良好的结课设计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知识、画龙点睛和激起学生思维高潮的作用,而且还能延伸拓宽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使结课和导课脉络贯通、善始善终,收到曲终意长、课停思涌的效果。因此,精心设计课的结束部分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结课的基本原则

1.顺畅贴切,水到渠成

结课是一堂课结束的自然体现,它既反映了课堂教学的客观要求,又是课堂教学完整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授课,使课堂教学的结课顺畅贴切、水到渠成。教师既要避免教学节奏过快,剩过多时间给结课;又要避免讲授内容过多下课了还没讲完,最后草率结束教学。正确的做法是教师要调节好教学时间、安排好教学内容,在下课前几分钟做好结课的准备,根据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结课方法。

2.语言精练,干脆利索

结课时语言一定要精而短,要紧扣当堂课的教学中心,干脆利落地结束教学,不能连篇累牍,否则就会给人有失偏颇、头小尾大的感觉。

3.画龙点睛,梳理归纳

课堂教学的结尾也是整堂课的“点睛之笔”,总结一下本节课所讲的主要内容,归结为几点或几条,重点是什么,反复强调一下,强化记忆。结课时教师要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提纲挈领地归纳概括当堂的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便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其综合概括能力。

4.照应开头,结构完整

写文章要注意首尾照应、结构完整,课堂教学也是如此。结课要适当照应开头,紧扣课堂导入提出的问题,使课堂教学做到善始善终,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感觉,不能有头无尾。

二、结课的基本方法

1.排序结课法

排序结课法就是将课文中的事例按时间顺序、发展顺序和逻辑顺序加以整理和组合,使其形成有机的整体,帮助学生理清眉目,形成整体的认识,便于学生记忆。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Book 2 Lesson 1 Cultural Relics中的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后,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与the amber room有关的重要历史人物:

Frederick ⅠFrederick William Ⅰ

Peter the GreaCatherineⅡ

The Nazi armyThe Russians and Germans

根据这些与the amber room有关的历史人物,学生能很清楚琥珀屋的来龙去脉。学生既能快速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能迅速详细记忆文章中的一些细节;既可以加速复述课文的速度,又能学到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2.比较结课法

比较结课法是将传授的新知识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与有关的旧知识联系起来,去比较鉴别。通过对比分析、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加深理解。这种结课法是使学生更深刻、更准确地理解知识的结尾方式。

例如,在讲解带有as和which的定语从句时,在结课前可以列表比较用法区别,使学生一目了然。(见表1)。

3.开放式结课法

结课前几分钟学生们刚学完新知识,思维正处于亢奋状态。此时教师就要抓住机会,根据学生心理和所学内容,采用开放式的方法,启发学生归纳总结,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巩固和掌握。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Book 5 Unit 2 The United Kingdom中的Puzzles in geography后,教师让学生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归纳总结对英国地理的新认识,其他学生可以补充完善,最后教师作评价。这种开放式的结课,不仅能让学生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而且能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充分贯彻“以学生为主”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思维的能力。

4.朗读结课法

教学即将结束时,引导学生朗读全文或重点段落,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又可以提高学生发音的准确性和语言的节奏;既可以在朗读中体味文章的境界,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回顾知识、熏陶情感,又可以借助朗读来强化熟知更多的有关英语文化背景和英美社会习惯的概况。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Book 3 Unit 5 Canada—“The True North”中的阅读部分Geography of Canada后,下课前的几分钟,要求学生整体朗读这篇课文,朗读了一遍学生们如同跟随Li Daiyu和Liu Qian他们进行了一次跨越加拿大的旅行,如同身临其境般和他们欣赏、体会和了解加拿大,在朗读中得到感悟,也进一步加深了对文章的熟知。此外,还有一些课文人物对话很多,在文章学习结束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如在教学人教版Book 3 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中的阅读课,结课前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朗读,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培养学生的语感。另外,朗读还能帮助学生记忆单词,促进学生听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以朗读来结课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5.框架结课法

上课前教师预先设计好框架结构图,课堂教学中或明或暗地把内容集中板书在已显示或待显示的框架之中,在结课时引导学生研究框架中所填内容,使他们认识到内容关联并把握整体结构。

例如,教学人教版Book 2 Unit 4 Wildlife Protection的阅读部分时,为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利用课文的语言材料展示教学中的重要句式,以框架填入的方式使之形成教学内容的概要性小结。通过框架式小结,使学生从根本上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本课的框架如下页图1。

此法与表格原理和效能相似,但形式活泼一些,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

6.激情结课法

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充满激情,用饱满热情的话语激发学生的感情,且以意味深长的话语寄厚望于学生,使学生从思想上受到鼓舞,进而变成探究学习新知识的动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Book 4 Unit 1 Women of achievement的阅读部分Great women and their achievement时,结课前可用一些简短而又充满激情的话激发和鼓励学生像那些伟大的女性一样坚持自己的梦想、在困难面前永不退缩、用智慧和知识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种结课法用话语触动学生的心灵,使其心潮难以平静,收到发人深省的教学效果。这样的结课是画着惊叹号的。

7.悬念结课法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课堂结尾时,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不作解答。悬念使学生在“欲知后事如何”时而止,从而给学生留下一个有待探索的未知数,使“且听下回分解”成为学生的学习期待。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Book 5 Unit 3 Life in the Future的Reading部分,设计用两课时完成。当第一课时学到Li Qiang逐渐远离地球遇到空气稀薄氧气越来越少而头痛时,唤起了学生们的担心和忧虑。结课时,教师也忧虑地说:How sad!Can Li Qiang go to the future without accident?What will happen next?像这样戛然而止的做法,造成学生渴望了解的心理状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紧紧扣住学生心弦,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8.延伸结课法

延伸课外,引来活水。课堂教学结束时,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或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系统,而把课题内容扩展开来,有目的地把所讲知识延伸到课外,以便沟通课内课外的联系。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Book 2 Unit 2 The Olympic Games中的阅读部分An interview结课时,教师根据学生已经了解古代奥运会和现代奥运会的区别的情况,进而问及中国参加历届奥运会的情况和历史,并安排学生课下阅读这方面的材料。根据课文内容,把课外阅读中国与奥运会的历史作适当扩展,既有助于本课的学习,又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并在课外阅读中巩固了对现代奥运会历史的了解。这是根据本课内容,引导学生把所学内容作适当扩展的结尾方式。

结课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每种结课方式都各有侧重,教师应积极贯彻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具体课堂中结合自身的需要以及学生的特点灵活使用,做到“因课而异”“因材施教”。在新课程理念引导下,教师不仅要有审视课堂的教学自觉,也需要有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恒心,更需要有大胆实践其他教学方式的勇气。

标签:;  ;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总结_课堂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