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营养科 江苏苏州 215004
摘要:目的 观察某地区体检人群人体成分与血脂水平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同时接受血脂四项检测及人体成分分析的某地区体检人群1523例进行调查。1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进行人体成分测定,主要包括:体重指数(BMI)、基础代谢率(BMR)、骨骼肌肉量(MM)、腰臀比(WHR)、体脂百分比(BF%)、内脏脂肪面积(VFA)、颈围(NC)等参数,并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析人体成分与血脂的相关性。结果 该地区体检人群的BMI、BF、VFA、WHR及血脂四项水平,虽未超过正常值,但均位于正常高限;体重、BMI、BF、BF%、VFA、WHR、NC、AMC与TC、TG、LDL-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MM、BMR与TG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结论 人体成分与血脂水平关系密切,具有预测性。通过对人体成分的分析,可对血脂异常作出间接的预判,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多信息,尽早预防、发现营养相关性疾病。
关键词:体检人群;人体成分;血脂水平
人体成分的变化不仅能够反映机体营养状况,而且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具有良好的预测性。目前随着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我国的营养状况较以前改善明显,但随之带来与营养相关的代谢性疾病日益增多,血脂异常目前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大量流行病学研究显示[1,2],肥胖与血脂异常显著相关,可引起明显的脂蛋白代谢紊乱,体脂百分数、腰臀比等指标与血脂紊乱的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研究入选人群人体成分与血脂四项指标的相关性,为相关疾病的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同时接受血脂四项检测及人体成分分析的某地区体检人群1523例。纳入标准:自愿参加本调查,年龄在20岁以上,无严重器质性疾病,当天空腹、已排尿、排便者。排除标准:测量前24小时内暴饮暴食、服用利尿剂、剧烈运动者。
1.2研究方法:
1.2.1 体成分测定: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Inbody720;韩国Biospace公司出品)进行测定。测定内容包括:体重指数(BMI)、基础代谢率(BMR)、去脂体重(FFM)、腰臀比(WHR)、体脂百分比(F%)、内脏脂肪面积(VFA)等参数。本研究的人体成分仪器测定由有我院临床营养科工作人员经过统一培训后进行操作及数据录入。
1.2.2血脂测定:血脂受试者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2ml,统一送到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进行血脂测定。记录化验结果中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l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的数值。
1.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连续变量采用均值±标准差描述,非连续变量采用频率表示。应用相关分析及偏相关分析确定人体成分与血脂水平的关系;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比较需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后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分析。
2.结果
2.1.共有1523例受试者,其中男性968名,女性555名,平均年龄43.65±12.38岁。受试者一般情况列在表1.
进一步剔除年龄、性别影响因素后,作者发现,人体成分仍然与TC、TG、LDL-C、HDL-C水平密切相关,这种相关仍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与TC的年龄、性别调整偏相关系数绝对值大小顺序前3位为MM>VFA>BF%;TG为WHR>VFA>BMI;HDL-C为BMI>WHR>BF;LDL-C为BF%>BF>VFA
3.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营养过剩和缺少运动,肥胖、血脂异常等慢性代谢性疾病患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3-5]。本研究发现,人体成分的相关参数与血脂异常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尤其是BMI、BF、BF%及WHR等指标的分析可早期发现体内脂肪堆积等危险因素,这一点与于康[1]既往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增加了对MM、VFA、NC、AMC的研究,结果显示它们对血脂异常的影响同样密切。值得一提的是,VFA、WHR作为区分脂肪分布类型的指标,与TC、TG、LDL-C的相关性要高于以往我们常用的BMI水平,这一点也证实了在肥胖引起慢性病的过程中,腹型肥胖是血脂异常所致冠心病等血管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危险因素[6,7]。
既往多将体脂水平作为血脂代谢异常相关的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预警指标[8-10],所以人体脂肪的研究在人体成分研究领域一直是一个热点。但作者通过本研究发现,除体脂之外,MM、BMR、NC、AMC等同样与血脂水平,尤其是TG、HDL-C水平关系密切,差异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成为一个潜在的心脑血管疾病预后的判断指标。其中,有研究表明,NC可能是超越了BMI和腰围的独立代谢性危险因素[11],这对于预测冠心病的诊断及较其他体成分指标更为灵敏。
从测试结果来看,该地区体检人群的BMI、BF、VFA、WHR及血脂四项水平,虽未超过正常值,但均位于正常高限,提示该地区人群仍然存在肥胖、血脂异常等慢性疾病的潜在趋势,需今后有大样本长期随访的研究来证实。
参考文献:
[1]于康,杜春炜,陶鑫,等.成人BW指数和总体脂肪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7,15(6):343-346.
[2] Hu D,Hannah J,Gray RS,et al.Howard BV Efects of obesity and body fat distribution on lipids and lipoproteins in nondiabetic American Indians:The Strong Heart Study.Obes Res,2000,8(6):411-421.
[3] 李立明,等.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p.478-84.
[4]Reynolds,K.,et a1.,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China.Obesity(Silver Spring),2007.15(1):p.10-8.
[5]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协作组.我国中年人群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流行现状及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的变化趋势.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2):P.74-79.
[6]Haghighatdoost F.Sarrafzadegan N,Mohammadifard N,et al.Assessing body shape index as a risk predicto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metabolic syndrome among Iranian adults[J].Nutrition,2014,30(6):636-644
[7] Canoy D.Distribution of body fat an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men and women[J].Curr Opin Cardiol,2008,23(6):591-598.
[8]Paula HA,Ribeiro Rde C,Rosado LE,et al.Classic authropometric and body composition indicators can predict risk of metabolic syndrome in elderly[J].Ann Nutr Metab,2012,60(4):264-271.
[9]陆泽元,林怿昊.邵豪,等.体脂参数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广东医学,2005,26(3):329-30
[10]Martinez-Cordero C,Amador-Lieona N,Guizar-Mendoza JM,et al.Body fat at birth and cord blood levels of insulin,adiponectin,leptin,and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 in small-for-gestational-age infants.Arch Med Res 2006:37(4):490-4
[11]Preis SR,Massaro JM,Hoffmann U,et al.Neck circumference as a novelmeasure of cardiometabolic risk:The Framingham Hean study[J].J ClinEndocrinol Metab,2010;95(8):3701-10.
论文作者:朱晓玥1,2,秦立强1(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5
标签:血脂论文; 成分论文; 人体论文; 水平论文; 人群论文; 异常论文; 脂蛋白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