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脑科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7
【摘 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老年精神障碍中的应用对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采取奇偶数字分组法对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接诊的老年精神障碍病患74例进行分组,当中,研究组(n=37)接受护理干预,对照组(n=37)接受常规护理。分析两组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的认知功能评分为(24.93±7.82)分,比对照组的(20.54±6.02)分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老年精神障碍常规护理中运用护理干预法,有助于促进老年精神障碍病患认知功能的恢复,建议临床推广。
【关键词】老年精神障碍;护理干预;认知功能;常规护理
临床上,老年精神障碍为神经内科疾病之一,通常由神经系统进行性退变所致,可引起认知缺陷,严重损害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1]。相关资料中提及,认知功能障碍主要包含记忆障碍、感知觉障碍与思维障碍等,不仅能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还能降低其生活质量[2]。为此,临床有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以有效缓解其认识功能障碍。本文旨在分析护理干预在老年精神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接诊的老年精神障碍病患74例,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将之分成研究和对照两组(n=37)。当中,研究组男性20例,女性17例;年龄为60-83岁,平均(67.24±3.15)岁。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6例;年龄为60-82岁,平均(67.93±3.46)岁。研究在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与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的情况下进行,比较两组的年龄和男女性构成比例等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3]
(1)意识障碍者。(2)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3)重度精神障碍者。(4)严重心脏器质性病变者。(5)患者家属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6)有功能性精神病史者。(7)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方法
两组都接受常规护理,内容有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安全管理、睡眠管理与运动指导等,研究组加用护理干预法,详细如下:(1)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详细介绍老年精神障碍的相关知识及发展规律,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患者的焦虑与恐惧等不良情绪进行疏导。积极开展娱乐活动,针对患者的正确行为要予以奖励,增强患者面对治疗的信心。尽量尊重和理解患者,鼓励患者说出心中的想法,尽量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让患者能够在一种较好的状态下接受治疗。(2)全面评估患者的精神与躯体状态,并根据患者的个人喜好,为其制定个体化的训练方案,比如:每日上午进行太极、步行与传球等活动,每周按时组织患者进行书法练习、唱歌、绘画、下象棋与涂鸦等活动,若患者在活动期间表现比较好,要予以其奖励。针对表现不理想的患者,要予以正确的引导和示范。(3)及时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习惯,为患者制定科学的日常生活计划,比如:沐浴、起床、吃饭、大小便、更衣与洗漱等。根据患者的智能与体能状况,让患者对每天做过的事情进行叙述,比如:打扫房间与做饭等。指导患者进行户外训练,每次60min,每周1次。
1.4 评价指标
利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对两组干预前/后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其检查内容主要有视空间能力、记忆力、语言能力、定向力、注意力和计算力等,总分为30分,以27分作为临界值,若评分≥27分,提示无认知功能障碍;若评分<27分,提示认知功能障碍,并且,评分越低,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越严重[4]。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用SPSS 20.0软件,t和χ2分别检验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干预前的认知功能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认知功能评分比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如表1。
表1 两组认知功能的对比分析表(分)
3 讨论
现阶段,老年精神障碍在我国临床上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为进行性慢性病之一,以精神衰退、行为异常和认知功能障碍等为主要病理改变,能够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不利影响。有报道称,对于老年精神障碍病患来说,其认知障碍主要包括情感、语言、定向力、记忆力与思维障碍,若患者在发病后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及护理,将会引发各功能急剧下降的情况,进而对其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5]。
护理干预为比较新型的一种护理方法,在我国临床现阶段中有着一定的应用,能够将患者作为整个护理工作的中心,根据疾病治疗的要求及特点,同时结合临床经验,对患者施以个体化、人性化、科学化的护理,以有效缓解其焦虑与紧张等不良情绪,减少不良时间发生风险,促进认知功能改善,提高预后效果。并且,护理干预的合理运用还能取得比常规护理更为显著的成效,能够从整体上提高护理质量,并利于护患间和谐、友好关系的建立,从而有助于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此研究中,研究组干预后的认知功能评分比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提示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精神障碍病患的认知功能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和意义。
综上所述,于老年精神障碍中采取护理干预法对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促进其认知功能的恢复,建议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桃,王莉,梁雪玲等.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17,9(1):62-64.
[2]张脂英,阮品东.临床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0):97-98.
[3]夏芳,孙丽云.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精神障碍病人噎食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6,(8):962-964.
[4]刘文凤,段桂香,马雄英等.综合护理干预对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5,(14):1274-1275.
[5]雷海英,陈腊梅,章三斌等.综合护理干预对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的预防作用[J].当代医学,2018,24(22):170-171.
论文作者:羊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患者论文; 认知论文; 精神障碍论文; 老年论文; 功能论文; 病患论文; 两组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