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进与“中国女报”*_秋瑾论文

裘进与“中国女报”*_秋瑾论文

秋瑾与《中国女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女报论文,秋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中国近代史上,出现了一位杰出的民族女英雄秋瑾,她是中国民主革命领先的女革命家,中国妇女解放的旗帜。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曾亲笔为她题赠了“巾帼英雄”的挽幛。

敬爱的周恩来同志,1939年3月在绍兴,号召妇女们学习秋瑾的革命精神,组织起来,参加抗日战争。他在给表妹的题词中要她“忽忘鉴湖女侠之遗风,望为我越东女儿争光。”①吴玉章同志说:“秋瑾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女英雄,她为民族解放和妇女解放事业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从而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革命妇女的楷模。”②不仅如此,秋瑾的编辑活动也是她民主革命活动中的一部分,她的办刊精神、编辑思想也是值得我们学习与效法的。

一、近代史上著名的女编辑家

秋瑾,原名闺瑾,乳名玉姑,字璿卿,号旦吾,别署鉴湖女侠;留学日本时易名瑾,字竞雄,又署汉侠女儿和秋千,浙江山阴县(今绍兴市)人③。

秋瑾1875年诞生于福建厦门,祖父秋嘉禾是当时厦门的知府,父亲秋寿南是举人,后历任福建、台湾、湖南等地地方官。可以说秋瑾是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是一个所谓的“名门闺秀”。秋瑾的童年时代,外国资本主义的鸦片和各种商品象潮水般涌进中国,中国大量财富被掠夺,中国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越来越多的手工业者和农民遭到破产,处于每况愈下的境地。与此同时,人数日益增多的外国传教士和其他形形色色的侵略分子渗入中国各地,以征服者的姿态,到处横行霸道,为非作歹。

由于秋瑾的祖父是清政府的地方长官,经常接触那些飞扬跋扈的侵略分子。因此她也常耳闻目睹英法帝国主义恃强闯进祖父办公处所的野蛮行径。而作为当朝的清政府则一方面对外屈膝投降帝国主义,无耻卖国;另一方面对国内人民实行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这一切在秋瑾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反帝封建斗争的种子。

秋瑾虽从小性格倔强,但当她长成待字闺中的大姑娘时,几千年的封建婚姻制度完全扼杀了秋瑾的婚姻自由。她不得不服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湘潭一富家子弟王廷钧为妻。王是一个从小养尊处优的纨绔子弟,加以“为人无信更无义,满口雌黄乱改更”,“妄自尊大欺贪弱,自恃豪华不理人”④。因而秋瑾与他很少有共同的生活志趣和感情可言,当然更谈不上在学问上、爱国报国上有互相促进和鼓励之可言。“知己不逢归俗子,终身长恨咽深闺”⑤,这是秋瑾婚姻不幸的生动写照。

正当中华民族矛盾加剧,全国各地反帝运动掀起高潮之时,秋瑾目睹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疯狂侵略和掠夺,反动腐败的清朝政府投靠帝国主义,无耻卖国的罪恶行径,而她本人又常对自己不幸婚姻无限辛酸感叹之时,有幸结识了一位思想进步又负名气的吴芝瑛女士。她们共同搜求新书报,讨论“新学”,激发了秋瑾爱国热情,并萌发了民主革命思想。

1904年夏,秋瑾冲破封建家庭牢笼,东渡日本留学,迈出了她一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从此,秋瑾正式成为一位民主革命战士。留学期间,她广交朋友,参加爱国组织,投身各种革命爱国斗争。回国后,她参加光复会,更是积极地从事民主解放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秋瑾不仅为民族解放运动,并为妇女解放运动,树立了一个先觉者的典型”。⑥

秋瑾在她那短暂的革命生涯中,为民主革命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她是一个坚贞不屈的民主革命活动家和武装起义组织者。“吾归国后,亦当尽力筹划,以期光复旧物,与君相见于中原。成败虽未可知,然苟留此未死之余生,则吾志不敢一日息也。”⑦这是她给留在日本的同学的信中所写的誓言。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又是一个宣传家,为了民主革命,发挥她的宣传鼓动才能,“每大会集……必抠衣登坛,多所陈说。其词淋漓悲壮,激人心魂,与闻之者,鲜不感动愧赧而继之以泣也。”⑧她还是一个教育家,通过教育提高妇女的政治觉悟是她长期的奋斗目标,并提出了“自主”“学艺”、“合群”的教育主张。她更是一个称职的编辑家,为办《中国女报》,她“经营罔倦,编纂益力,并日冒风雪走求援助,栖栖不以为苦。”⑨

秋瑾的编辑活动是她革命生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她那明确的办刊目的,鲜明的办刊思想,执着的办刊精神,为中国近代编辑史留下了光辉一页。

秋瑾在短短的几年革命活动中,创办了两种革命刊物。一是1904年秋她在日本留学期间创办的《白话》;一是1907年创刊于上海的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最早的一批妇女报刊之一的《中国女报》。综观秋女士创办的这两种革命刊物,我们不难看出秋瑾烈士的编辑活动的意义以及影响。

(一)明确的政治目的,鲜明的办刊思想

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妇女的解放,这是秋瑾始终不渝为之奋斗的目标。她所从事的各项革命活动都是为了这个目标,不论是在日本留学期间组织共爱会,还是回国后正式参加光复会,以及后来的督办大通学堂和组织武装起义,目的十分明确。当然她所从事的编辑活动也不例外。

大凡编辑出版活动,都是与当时历史有关,是紧密配合现实的政治斗争并为之服务的。《白话》与《中国女报》就是在当时的政治斗争中应运而生。在日期间,秋瑾积极开展爱国宣传活动,《白话》的创办正是她爱国宣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所办的几期《白话》,无不围绕着爱国教育的政治目的,贯穿着鲜明的爱国教育思想。

秋瑾意识到对广大劳动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演说”是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因而亲自为《白话》撰文,广为宣传“演说的好处”。“演说一事,在世界上大有关系的。因为开化人的知识,感动人的心思,非演说不可。”同时还列举了演说的五大好处:(1)“随便什么地方,都可随时演说”;(2)“不要钱,听的人必多”;(3)“人人都能听得懂,虽是不识字的妇女、小孩子,都可听的”;(4)“只须三寸不烂的舌头,又不要兴师动众,捐什么钱”;(5)“天下的事情,都可以晓得”。⑩《白话》第一期,在首页还登载了“演说练习会简章”,这些都争取和教育了不少“但知一身进退的利害,没有国家存亡思想”(11)的知识分子,使得一些留日的知识分子,纷纷投身于民主革命的洪流,扩大了爱国宣传队伍。《白话》还强调了发展教育事业,对于保卫国家,促进富强的重要意义,指出:“国家的强弱,全在教育的兴废,天下世界,从来没有教育废了,国家会强的,教育兴了,国家会弱的。”(12)

《中国女报》则是秋瑾为了唤醒僻居深闺的广大妇女,为妇女争平等争自由,使灾难深重的妇女得解放而创办的中国妇女自己的刊物。“我中国之黑暗何如?我中国前途之危险何如?我中国女界之黑暗更何如?我女界前途之危险更何如?予念及此,予悄然悲,予怃然起,予乃奔走呼号于我同胞诸姊妹,于是而有《中国女报》之设。……吾今欲结二万万大团体于一致,通全国女界声息于朝夕,为女界之总机关,使我女子生机活泼,精神奋飞,绝尘而奔,以速进于大光明世界。”(13)这就是《中国女报》的精神、宗旨。不少妇女在其感召下,自觉成为革命战士。共同为争取妇女解放而奋斗。

(二)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

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革命精神,是秋瑾自觉成为民主先锋战士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精神也无不体现在她从事的编辑活动中。《白话》一反常规,纪年采用干支,而不用光绪年号,这也表明了她反封建主义的鲜明立场。秋瑾在当时流行使用文言文的形势下,开拓创新,“仿欧美新闻纸之例,以俚俗语为文,……以为妇人孺子之先导”(14),让《白话》一律登载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文章,使识字不多、文化不高的妇女和少年儿童亦能读,扩大刊物的读者面,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中国女报》又是在当时国内只有一个《女子世界》,而文法又太艰深,那时能读懂深奥古文的中国女子寥若晨星的情况下,创办的一种文字通俗、便于更多妇女阅读的杂志。正是由于秋瑾的开拓创新,使通俗易懂的《中国女报》吸引了更多的读者,从而使刊物很好地实现其办刊的宗旨。

(三)顽强的斗志,执着的追求

秋瑾坚强的革命意志,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对革命事业的执着追求,无不体现在她所创办的刊物上。秋瑾在日本留学时积极从事革命宣传工作,并意识到刊物是一种最好的宣传舆论工具。她除主持《白话》杂志编辑工作以外,还积极为《白话》撰文。

《中国女报》更是灌满秋瑾艰辛的汗水。她先是亲自拟写《创办中国女报之草章及意旨广告》,登载于上海《中外日报》,并印送各地女子学校,广为宣传。提出了创办《中国女报》的宗旨: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之基础”,同时期望“热心志士,以资捐助”(15)。秋瑾计划集股万元,办出一份象样的《中国女报》。但响应者寥寥,只集股几百元,相差甚远。尽管如此,秋瑾没有气馁。她百折不挠,坚韧不拔,为《中国女报》的出版,她变卖了自己仅有的一些衣物,同时亲往湖南夫家诱款。在徐自华、徐双韵姊妹二人鼎力捐助下,凑集了最必需的资金,出版了第一期《中国女报》。“为创办《女报》,瑾不辞一切劳苦,自任撰述、编辑、校对、发行亦亲与其役。在瑾惨淡经营下,《中国女报》创刊号于十二月问世。这份女报,在当时的新闻界,是独树一枝、别开生面的,它的进步的、革命的言论,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影响。”(16)

《中国女报》刊行以后,很受读者和作者的欢迎。1907年元旦,陈志群为它写了一篇《恭喜恭喜》,发表在《中国女报》第二期上。文中说道:“这个女报能够好好办下去,也可以在二十世纪中国帝国报界舞台中,独树一帜。做志士的后劲,逐同胞的梦魇,有了《中国女报》,那中国女界,就有起色日子了,恭喜恭喜。”《中国女报》唤醒了许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妇女,使她们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女子北伐敢死队的成员,……她们因为受到革命先烈秋瑾精神的感召,奋起从戎,结伴而来,参加了革命斗争。”(17)《中国女报》虽因烈士遇难被迫停刊,但它那种热烈而绚烂的革命光辉,继续照耀着广大妇女奋勇前进。不久“继《中国女报》而出版者,为《神州女报》……盖为纪念秋烈士之《中国女报》而发刊也。”(18)

二、创办《中国女报》的编辑思想

比较秋瑾创办的两种革命刊物,《中国女报》更具代表性。身为女子的秋瑾,为争女子平等,终身奋斗,办《中国女报》是达到其目的的重要手段,因而其编辑思想也是秋瑾民主革命思想的最好体现。

(一)争取妇女解放的思想

秋瑾在她走上社会活动舞台,成为民主革命家之前,就敢于冲破封建家庭及各种恶俗陋习等的束缚,向重男轻女和各种压迫妇女的旧观念、旧习俗,进行大胆的冲决。秋瑾留日期间,积极参予“共爱会”重组工作,其目的是要将它变成团结全中国二万万妇女的团体,作为开展妇女解放运动的一个机构。

回国后创办《中国女报》是秋瑾从事妇女解放的重要活动之一。因而争取妇女解放是《中国女报》的核心思想。团结妇女,提倡女权、女学,鼓动革命救国是此刊十分明确的宗旨。秋瑾亲自为《中国女报》撰写《发刊辞》,“夫今日女界之现象,固于四千年来黑暗世界中稍稍放一线光矣;然而茫茫长路,行将何之!”,“为醒狮之前驱,为文明之先导,为迷津筏,为暗室灯,使我中国女界中放一光明灿烂之异彩,使全球人种,惊心夺目,拍手而欢呼。无量愿力,请以此报创。”(19)

《中国女报》连续刊载了秋瑾翻译的《看护学教程》,目的是“他日者,东大陆有事,扶创恤痍,吾知我一般之姊妹,不能辞其责矣。”(20)这主要是用于将来战地救护,为妇女参加社会活动和革命斗争又指示了一条道路——做看护(护士)。

表达了秋瑾妇女解放的正确主张——投身于当前的革命洪流,与男子并肩战斗的《勉女权歌》,发表在《中国女报》第二期上。歌中写道:“吾辈爱自由,勉励自由一杯酒。男女平权天赋就,岂甘居牛后?愿奋然自拔,一洗从前羞耻垢。若安作同俦,恢复江山劳素手。旧习最堪羞,女子竟同牛马偶。曙光新放光明候,独立占头筹。愿奴隶根除,智识学问历练就。责任上肩头,国民女杰欺无负。”(21)秋瑾的这些革命主张影响着一代代妇女,辛亥革命时期从军参政的女子不少受其影响。

(二)爱国爱民的思想

早期的秋瑾就孕育着爱国主义的种子。她写于1900年的编年诗《杞人忧》、《感事》是早期爱国主义思想的最好体现。这也是她尔后献身革命,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流血牺牲的女英雄的思想基础。她不仅身体力行,同时还重视教育自己亲人如何去爱自己的国家:“但凡爱国之心,人不可不有,若不知本国文字、历史,即不能生爱国心也。”(22)这是秋瑾给大侄秋王林信函中所写。爱国爱民的思想是秋瑾革命思想中鲜艳夺目和感人的部分。

从秋瑾主编的两期《中国女报》中,我们也可看出,其间融汇着编者炽热的爱国心以及对人民特别是对妇女一片真诚的爱心。秋瑾在创刊号上发表的《敬告姐妹们》一文的开头这样写道:“我虽是个没大学问的人,却是个最热心去爱国、爱同胞的人。”(23)秋瑾这篇文章,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用心、用血、用泪而写成,感人至深。“我说到这里,泪也来了,心也痛了,笔也写不下去了。但这《中国女报》,不就是这样不办吗?却又不忍使我最亲爱的姊妹,长埋在这样地狱中,只得勉强凑点经费,和血和泪的做点报出来,供诸姊妹的赏阅。”(24)为使灾难深重的广大女同胞彻底得解放,第二期《中国女报》组织发表了强调妇女不仅要进学堂、受教育,而且要争女权、结团体方面的文章。如黄公的《大魂篇》就说:“振兴女界,万绪千端,挈领提纲,自争女权始”(25)。

(三)反封建礼教的思想

秋瑾是一个将民主革命与反封建礼教的妇女解放运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的自觉革命家。在日本留学时她撰文《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指出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女子“没到几岁,也不问好歹,就把一双雪白粉嫩的天足脚,用白布缠着,连睡觉的时候,也不许放松一点,到了后来肉也烂尽了,骨也折断了,不过讨亲戚、朋友、邻居们一声‘某人家姑娘脚小’罢了”。(26)她对残害妇女身心的女子缠足深恶痛绝。

秋瑾把反封建礼教的思想贯穿于她所创办的《中国女报》之中。她本人的作品《中国女报发刊辞》、《敬告姊妹们》以及《勉女权歌》等,是对“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等封建说教的揭露和沉痛控诉,是女权独立平等的响亮宣告和呐喊。而黄公的《大魂篇》则将残酷迫害妇女的封建礼教揭露得淋漓尽致:“观四千年来沉沉黑狱女界之现象,曰:三从四德也,培养奴隶之教育也。曰:缠足也,摧残奴隶之酷刑也。曰:女子无才便是德也,防范奴隶之苛律也。”(27)《中国女报》揭露了缠足所造成的恶果,并极力鼓吹反对缠足,以扫除女子自立一大障碍。

周恩来同志曾深刻地指出:“秋瑾是个新的女性。自秋瑾带头打破三从四德这种封建束缚以来,社会风气为之一变。在反帝反封建的口号未喊出之时,她敢于仗剑而起,和黑暗势力战斗,真不愧为一个先驱者。”(28)

秋瑾是个奇才,她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女性的骄傲。她不仅在中国近代编辑史上,而且在中国近代思想史、妇女运动史、文化史等诸多领域里留下了非凡的业绩,为中国近代史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生命之歌,人民将永远怀念她。

*收稿日期:1994-03-23

注释:

①《人民日报》,1977年1月18日。

②《辛亥革命》,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89页。

③(16)郭延礼:《秋瑾年谱》,齐鲁书社1983年版,第1、96页。

④⑤⑦⑩(13)(15)(19)(20)(21)(22)(23)(24)(26)《秋瑾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9月新1版,第146、151、46、3~4、12~13、10~11、12~13、167、117、46、13、16、5页。

⑥郭沫若:《秋瑾史迹·序》。

⑧陈去病:《鉴湖女侠秋瑾传》。

⑨徐自华:《鉴湖女侠秋君墓表》。

(11)(12)子欣:《论说》,《白话》第1期,第2、1页。

(14)转引自郭延礼《秋瑾年谱》,第45页。

(17)《辛亥革命回忆录》,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初版,第四集。

(18)谈社英:《中国妇女运动通史》,第9页。

(25)(27)转引自丁守和主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二集,第449页。

(28)转引自郑云山、陈德禾:《秋瑾评传》,第89页。

标签:;  

裘进与“中国女报”*_秋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