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大庆龙南医院口腔内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163000)
【摘要】目的:对儿童牙体牙髓病采用无痛治疗的方法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牙科收治的104例牙体牙髓病变患儿纳入研究中,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无痛疗法治疗,研究组应用无痛口腔麻醉仪,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麻醉优良率为96.9%,对照组为85.8%,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中研究组患儿疼痛程度整体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童牙体牙髓病无痛治疗中应用无痛口腔麻醉仪有助于提高麻醉效果,减轻治疗中痛疼,有着重要临床价值。
【关键词】儿童;牙体牙髓病;无痛治疗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3-0043-02
牙体牙髓病变是临床小儿常见的口腔病变,临床上一般采取根管术治疗,但儿童机体疼痛耐受力差,再加上疾病引起的疼痛,会使患儿烦躁、不安、哭闹,增加了治疗难度。所以,有效减轻疼痛是,稳定患儿情绪,是儿童牙体牙髓病变成功治疗的关键。本文主要对我院牙科接治的104例例牙体牙髓病变患儿的临床治疗开展研究,剖析不同无痛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我院牙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门诊治疗的104例牙体牙髓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症状、口腔检查等确诊,符合相关诊断标准[1]。纳入标准:(1)确诊为牙体牙髓病变;(2)患儿年龄3~10岁;(3)临床资料齐全;(4)患儿家属对治疗知情并同意。排除口腔感染、免疫系统疾病、其他牙科疾病等患儿。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每组52例。其中,对照组:男患儿30例,女患儿22例;3~9岁,平均(7.4±1.6)岁;患牙位置:上颌26例,下颌20例,上下颌6例。研究组:男患儿29例,女患儿23例;4~10岁,平均(7.8±1.7)岁;患牙位置:上颌28例,下颌15例,上下颌9例。2组患儿基本信息、患牙位置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无痛疗法,应用专用不锈钢注射器,于患牙根尖区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单根患牙注射0.4~0.8mL的复方阿替卡因(马鞍山丰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60417),多根患牙注射1.0mL,每根持续注15s,但不得0.5mL;在麻药注射10 min后进行专科治疗。研究组应用The wand型口腔无痛麻醉仪,应用复方阿替卡因,根据治疗需要设定档速,控制麻药漫流速度。
1.3效果评价
根据患儿疼痛反应进行麻醉效果评价:(1)优,疼痛反应消失,治疗顺利进行;(2)良,患儿稍有不耐,面部表情有变化,但不影响治疗;(3)差,患儿表现疼痛难耐、哭闹,无法继续治疗,需更换方法。
1.4观察指标
应用VAS评测治疗中患儿疼痛情况,0~10分,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分为重度疼痛。
1.5统计处理
应用SPSS18.0软件统计处理,计数数据用例数(%)表示,通过X2或Z检验,P<0.05为统计学意义判断标准。
2.结果
2.1两组患儿麻醉效果对比
研究组麻醉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90.6%,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如表1。
表1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3.讨论
牙体牙髓病是儿童常见口腔病变,临床一般采取根治术治疗,但患儿对疼痛反应敏感,导致患儿不能良好配合,进而造成治疗失败。临床上一般采取无痛疗法,传统手推式注射会引起患儿心理恐惧,且针刺有明显疼痛,影响到麻醉操作和治疗。所以,有必要探讨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麻醉方法[2]。
近年来,口腔无痛麻醉仪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开来,其通过计算机自动准确稳定地控制注射压力和流速,通过“漫流速”控制麻药流量,在保证麻醉效果基础上尽量减少麻药用量,且用药更为全面、准确,可有效提升麻醉效果。同时,具备自动回吸功能,能有效减少对患儿胁迫性,使其更易配合麻醉。此外,应用一次性手柄,杜绝麻醉操作中的交叉感染发生。本研究中,研究组患儿在无痛治疗中应用口腔无痛麻醉仪,麻醉优良率达到100.0%,高于常规无痛疗法对照组的90.4%,且治疗中疼痛程度更轻(P<0.05)。与刘艳等人相关课题研究报道基本一致[3]。
综上而言,在儿童牙体牙髓病临床无痛治疗中应用无痛口腔麻醉仪,可有效提升麻醉效果,减轻患儿治疗中的痛疼度,确保治疗顺利进行,且操作便捷,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毛渝.临床综合牙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197-198.
[2]刘青.86例儿童根管治疗牙髓病、根尖周病的临床体会[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10):1163-1164.
[3]刘艳,于国霞,俞有健.复方阿替卡因对患儿牙体牙髓病无痛麻醉效果研究[J].口腔医学,2017,37(10):922-924.
论文作者:唐晓蕾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患儿论文; 牙髓论文; 疼痛论文; 口腔论文; 效果论文; 儿童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