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文
湖南省岳阳县人民医院 414100
【摘 要】目的:探讨并评估单纯斜角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88例行上肢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88例患者分作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应用单纯斜角肌间沟入路进行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用斜角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两组感觉功能、运动功能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93.2%明显优于对照组72.7%,两组麻醉效果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8%明显低于对照组27.3%,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纯斜角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临床治疗效果更为理想,而且不良反应较低,可以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单纯斜角肌间沟;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临床疗效;评估;
臂丛神经阻滞在临床是用于上肢手术麻醉的有效方式,可是,选择臂丛神经阻滞常遇到的问题是阻滞不全,这是由于臂丛神经有较多的分支,而且结构比较复杂,选择单纯一种阻滞臂丛神经很难满足手术麻醉需求[1]。例如单纯斜角肌间沟入路这种单一入路麻醉阻滞,虽然操作简单,可是容易发生桡侧或尺侧的神经麻醉阻滞不全,甚至损伤神经。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用斜角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单纯斜角肌间沟入路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对比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7年6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88例行上肢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88例患者分作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22-66岁,平均(45.2±5.8)岁;体重44-82kg,平均体重(51.2±15.6)kg;观察组男22例,女22例;年龄21-66岁,平均(44.6±4.2)岁;体重45-82kg,平均体重(52.6±14.8)kg;两组基础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
纳入标准:入选对象均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分组研究。
排除标准:排除了外伤后神经损伤患者,臂丛神经阻滞禁忌征患者,资料不完整的患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保持平卧,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对照组用单纯斜角肌间沟入路进行神经阻滞麻醉,穿刺时有异感,回抽无血、空气,为患者注入麻醉药物10ml的0.375%罗哌卡因,15ml的1%利多卡因。
观察组用斜角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斜角肌间沟穿刺给药方式与对照组相同,完成斜角肌间沟穿刺后,再行腋路穿刺,将穿刺针刺到腋动脉鞘中,当患者产生异感,穿刺针随动脉有明显的搏动,经回抽无血,经手和前臂尺侧选择腋路穿刺,为患者注入麻醉药1%的利多卡因与0.25%的罗哌卡因混合液共30ml。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其中起效时间以注入麻醉药后,每隔2min以针尖对手术区皮肤感觉进行测试,以患者皮肤无痛觉表明感觉起效;以注入麻醉药后,每隔2min对患者运动阻滞程度进行检测,至患者前臂无法屈曲运动表明运动阻滞起效;维持时间以针刺激手术区皮肤无痛至感觉到轻微疼痛;以患者前臂无法屈曲运动到上臂可以抬举离床作为麻醉药物维持时间[2]。
麻醉临床疗效可以分为优:阻滞范围完善,检查患者的肌松效果满意,手术患者未产生疼痛感,可以安静完成手术;良:阻滞范围并不完善,检查患者的肌松效果有不满意的情况,术中患者有疼痛表情;一般:阻滞范围不完善,检查患者有肌松效果较差,术中有明显的疼痛感,要辅助其他麻醉药物止痛,才能完成手术;差:麻醉失败,要改成其他麻醉方式完成手术。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3]。
统计两组患者麻醉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包括止血带痛、喉返神经阻滞、声音嘶哑、桡侧切口痛、肌间沟阻滞尺侧麻醉不完善等。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阻滞时间
对两组感觉功能、运动功能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麻醉效果
观察组优36例,良5例,一般3例,差0例,优良率93.2%;对照组优20例,良12例,一般10例,差2例,优良率72.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χ2=6.5096,P=0.0107,两组麻醉效果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
2.3对比两组不良反应
观察组术中发生1例止血带痛,喉返神经阻滞1例,声音嘶哑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6.8%;对照组止血带痛4例,桡侧切口痛4例,肌间沟阻滞尺侧麻醉不完善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7.3%;观察组低于对照组,χ2=6.5096,P=0.0107,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臂丛鞘为多腔结构,薄厚有差异,纵隔膜、横隔膜的排列并不规律,臂丛于肌间沟通为上下排列的方式,其中尺神经源自臂丛神经下干支内侧束,位置较深且低,选择肌间沟臂丛阻滞很难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本次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4],观察组联合麻醉阻滞入中路取得理想效果,而且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呼吸抑制、局麻药毒性反应,与他人研究相符。可见,联合阻滞麻醉入路局麻药容量更大,可以实现更广的阻滞范围。
参考文献:
[1]徐慧胜,夏云,杨淑芬.不同定位方法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25):84-87.
[2]张礼蔓,肖奕君,高云.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科学,2018,8(17):54-129.
[3]陈楚.B超定位用于三种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65-67.
[4]贺峰,白建云,霍建臻,等.椎旁神经阻滞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麻醉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25):81-84.
论文作者:杨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神经论文; 斜角论文; 患者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效果论文; 时间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