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雅兰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肝硬化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对比本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结果:护理后,本组抑郁、焦虑、恐惧评分相比护理前明显降低,各项评分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本组护理满意度100.0%,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提高肝硬化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适于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肝硬化;心理护理;焦虑;抑郁
肝脏是人体内以代谢为主的器官,肝硬化的形成是由于长期性和反复性的弥漫性肝损害造成,肝脏细胞变性、坏死且离子环境改变会影响肝脏的代谢功能,导致代谢功能出现障碍。肝硬化患者治疗期间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容易因为生活自理下降、生活环境改变等引起心理问题,特别是长期住院患者的心理问题更为突出。有研究显示[1],心理护理在肝硬化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心理状况。为探讨心理护理在肝硬化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8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眼科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肝硬化患者。首次肝硬化患者35例,复发肝硬化患者45例。其中病毒性肝硬化42例,酒精性肝硬化10例,药物性肝硬化2例,代谢性肝硬化13例,胆汁性肝硬化8例,其它原因所致肝硬化5例;其中,男42例,年龄18-40岁,平均年龄35.1±1.9岁;女38例,年龄19-39岁,平均年龄34.2±2.1岁;全部患者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精神疾病。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过检查确诊为肝硬化。②均为第一次发病。③单纯肝硬化。
排除标准:①与肝硬化诊断标准不相符的患者。②入院时接受了其他治疗方法会对本疗法造成影响的患者。③处在妊娠期的孕妇。④身体免疫抵抗力较差,年龄低于15岁和高于65岁的患者。⑤合并其他器官严重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
1.3方法
1.3.1设立护理小组
护理小组配备5名护士,成员拥有较高的护理技能和较强的心理素质[2],其中1人具备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5位护士经系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综合护理、心理辅导的方法。
1.3.2健康教育
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病人对疾病的了解往往是从不专业的人的口中得来,也就造成了一些错误的认识,从而影响到治疗的效果,所以,给病人普及一些疾病及治疗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病人的心态、年龄、文化水平都会影响到病人的接受效果。
1.3.3心理指导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心理需求进行准确剖析,了解他们的应激状态,掌握鲜明的心理特征,对患者进行较强针对性的心理指导。护理时向患者简单介绍所进行的治疗步骤,让患者对护理情况进行详细了解,使得患者具有较好的心理准备,减少应激反应程度[2]。同时,为患者提供倾诉的平台,让他们诉说自己的不良的情绪,及时宣泄出来防止积蓄后造成较大的心理影响,护士对患者反映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下面详细探讨不同心理患者的护理方法:
(1)具有抑郁心理的护理
研究组中有3例抑郁患者,临床症状为郁郁寡欢、缺乏兴趣等,分析产生抑郁心理等原因是因为护理、药物等治疗措施为身体带来明显不适症状,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产生消极情绪。护士要对患者进行耐心开导,帮助患者减轻不适感,多和患者谈话交流,建立患者抵抗疾病的信心。另外,护理人员要争取家庭对患者的支持,帮助患者走出疾病的阴影。
(2)具有焦虑心理的护理
研究组中有4例焦虑患者,临床表现为烦躁、骨骼肌紧张、坐立不安、神经过敏、心率和血压增高等。产生焦虑心理问题的原因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不了解,害怕各项治疗检查以及发生意外症状等[4]。患者产生焦虑心理后加重了身心负担,影响治疗的依从性[3]。护士要对患者耐心照顾,认真听取患者的倾诉,及时疏导患者的困惑,详细向患者讲解的起因、治疗和预后等,及时解除患者不必要的担忧。通过分析患者产生焦虑的原因,并进行心理疏导。
(3)具有强迫症状的护理
研究组中有1例强迫症状患者,主要表现有怀疑医生、行为强迫等,产生强迫心理的原因有人在得了后精神过度紧张,反复思考疾病的问题,过于重视治疗和预后的细节,变得谨小慎微。护士要告诉患者放松心情,可适当开展给予音乐和放松训练,让患者卧床休息。
1.4 临床观察指标
使用SCL-90量表对比本组护理前后的恐惧、抑郁、焦虑评分及护理满意度。
1.5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表明结果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本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焦虑、恐惧评分对比
护理后抑郁、焦虑、恐惧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1。
2.2本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本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取得了满意效果。
3讨论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主要危害为门脉高压、肝功能损害等,肝硬化具有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特点,严重损害患者身心健康。肝硬化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导致其心理状态进入应激状况,此时患者的身体机能包括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都有了显著功能的变化,因此会对护理过程及效果有所影响。患者接受治疗期间不能进行正常工作和学习,较大的环境改变以及对疾病的担忧带给患者较大的心理影响,因此护理除了缓解症状外还要起到改善心理状况的作用[4]。本次结果显示,本组在采取心理护理后,抑郁、焦虑、恐惧评分相比护理前明显降低,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本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取得了满意效果。可见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护理患者的心理状态,是护理服务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概括综合护理的作用:①强化认知。护士通过心理护理和患者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有利于拉近护患关系,同时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正确认识,提高抗病信心,增加治疗依从性。②树立信心。让患者在关爱的环境下配合治疗,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为治疗和护理创造条件,从而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5]。③改善行为。心理护理时护士可指导患者应对并发症等情况,减少疾病为身体带来的不适感,改善自身的身体状态,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本次研究结果与孙伟[5]等一致,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适于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于彩艳;心理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对住院治疗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04(03):33-34.
[2]杜敏;全程护理干预对住院治疗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6,07(02):77-79.
[3]曹雪;个案管理护理对住院治疗放疗患者疲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6,05(05):80-107
[4]池迎春;住院治疗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疼痛状况及生活质量改善的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研究,2016,05(18):142-144
[5]夏运梅.优质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8(20):88-89
论文作者:颜雅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0
标签:患者论文; 肝硬化论文; 心理论文; 焦虑论文; 效果论文; 疾病论文; 抑郁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