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民营经济的释放环境_民营经济论文

优化民营经济的释放环境_民营经济论文

民营经济放飞环境待优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营经济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的民营企业在政策夹缝中创业,在社会歧视、政策不平等、融资渠道不通畅、市场秩序不规范的环境中成长,但生命力极强。经过20多年的改革,民营经济的效率和成长使其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五届五中全会再一次提出要支持、鼓励和引导私营个体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可以预见,21世纪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源将是民营经济。

【新机遇 新问题】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戴园晨

经济全球化与加入WTO提供新机遇。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经济对国内经济影响越来越大。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紧密相连,国内市场竞争正逐渐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一部分,市场变化尤其科技进步的变化将成为新一轮高潮的动力源。中国即将加入WTO,将会加快溶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对于这一变化,有人忧心忡忡。不过,民营经济过去并未得到国家多少保护,它与受保护很多的国有企业不一样,所以对于入世后的畏惧也少一些,敢于迎接面对面的竞争,把入世的压力变成拓宽世界市场的动力。

国民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新机遇。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形成新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只要新兴产业确实有可靠的投资回报,便会出现许多新的投资热点,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新的产业机会。

所有制结构调整提供新机遇。我国在所有制结构上原来强调扶公限私,民营经济是在国有经济照顾不到的隙缝中发展起来的,有的产业领域不能进入。1997年的十五大和1999年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否定了那种以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愈大愈好的原苏联式观念。这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国有经济需要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占支配地位,至于其他领域则可以作“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布局调整这将会使民营经济陆续进入原先受到限制或不能进入的领域,民营经济的活动空间和发挥的作用都将比现在更大。

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新机遇。我国经济地区发展不平衡,发展最快的是东部沿海各省,那里随着对外开放度扩大而形成的观念转变、政策宽松、发展环境良好。近几年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领导认识到了当地经济发展不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于民营经济限制过多,民营经济发展的程度差、层次低、力度小,从而调整政策,变限制为扶持,尤其是开发大西北的战略部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中西部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解除进入限制的产业。在中西部不发达,国有企业垄断优势不明显,可以为民间的资本进入提供许多新的投资热点,从而鼓励民间资本向中西部流动,推动中西部地区的民营经济快步赶上。

但是,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还有待继续改善。从依法治国的角度考察,最主要是立法和执法。我国迄今尚未对私人财产权给予明确的保护,迄今还没有一部《民法典》系统界定和保护物权。但不论是哪种经济成分,如果企业连自己的物权都还不能搞清楚,又怎能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进一步发展。再是对民营经济的歧视不仅表现在法律条文上,还表现在执法环境上。民营企业在合同执行债务纠纷权益保护等方面有时会遇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种种困难,要求获得进一步改善。

对民营企业不能一视同仁的状况虽有改善,但仍旧存在,有待继续改进。民营企业普遍反映融资、筹资机会不平等,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要贷款非常难,贷款担保机构不普遍,服务面窄;民间金融机构不发达,产业资本发展得不到金融资本支持。民营企业税收负担重,税收以外的摊派多,有的地方还存在乱收费乱罚款现象。民营企业在用地、用电行业准入方面受到的管制多,活动舞台小,故而要继续改善环境,方有利于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发展。

【民企到海外投资去】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卢进勇

入世后,民营企业在国内市场经营环境中将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走出去,到海外去投资办厂或投资开店,亦不失为生存与发展的另一种选择。加入世贸组织给民营企业的海外投资带来了新的机遇。

首先,入世后,中国既有应履行的义务也有应享受的权利。我们应当看到,义务和挑战主要体现在国内,是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和履行对外承诺的结果;权利和机遇则主要体现在国外,体现在外国向中国的产品、服务和投资更大程度地开放市场方面,这是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国的结果。中国企业要想享受入世后的权利,要想抓住入世后的机遇,就要向海外进军,企业只有走出去了,才能享受权利,才能获得发展机遇。

其次,走出去也就是跨国经营和国际化经营。走出去可以大体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贸易层次,包括对外货物贸易、技术贸易、服务贸易以及承包劳务;另一个是投资层次,主要指的是海外投资设厂开店。入世后,民营企业除了在出口贸易方面可以获得大为改善的市场进入机会以外,在开展海外投资方面也将获得比以往更有利的条件。因为根据对等开放的原则,入世后中国企业将可以进入一些外国的服务行业进行投资,并且已创办起来的中国海外企业也可以在东道国享受到国民待遇。

再者,从理论上来讲,入世后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将有所减少,遇到此类调查后,中国可以借助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求得解决。但是,考虑到入世后中国企业的产品进入国外市场将更加容易,以及美国和欧盟均保留了在中国入世后15年内仍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条件,所以,入世后中国出口商品仍将面对反倾销调查。1987年至1997年,WTO成员国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有247起,裁定倾销成立的占到64%。1993年以前,中国每年向欧盟出口彩电100万台以上,但几轮反倾销下来后,到1999年,中国向欧盟出口的彩电仅为3万多台。对付反倾销调查的方法除了有关企业联合起来应诉以外,还有一个更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变国内生产国外销售为国外生产国外销售,也就是进行海外投资,设立海外企业。中国企业应当学会通过海外投资的方式走出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反倾销调查。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一些民营企业已经初具规模,已经具备了开展海外投资的条件。在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中,四通集团、万向集团、杉杉集团、新希望、华为、科龙、鹿王、格兰仕、森达、健力宝、东方集团等,都已不同程度地走向国际市场。例如,万向集团自1994年以来先后在美国、英国、德国和加拿大等7个国家设立了10家公司,并采取本土化经营战略,有效地提高了集团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再如,新希望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发挥其技术和品牌优势,以国产设备和原材料为主要投资方式,在越南、菲律宾等国设立了饲料加工厂。客观事实说明,企业做大之后必须进行国际化经营,国际化经营可以更好地配置资源,可以更好地寻找获利市场,可以使企业规避和防范风险。

【民企期待国民待遇】

北京中电清华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陈永纯

民营企业目前发展仍然有诸多壁垒。在争取加入WTO和吸引外资的进程中,我国向外资不断开放了许多经营领域,并给予许多政策上的优惠和便利。那么在目前我国经济总体上已处于“相对过剩”阶段,需要大力发展民营企业的情况下,根据“国民待遇原则”,同样应向民营企业开放更多的经营领域,使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处于平等的竞争地位,以进一步拓宽民营企业发展的空间及领域。为此,政府各部门应尽快取消在经营许可、银行贷款、城市土地供应等方面对民营企业的歧视,使其能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与其他经济成分展开公平的竞争。

首先,政府应给予民营企业平等待遇。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民营企业与国营企业相比,在若干方面还没有享受到平等待遇,比如在海外投资的审批、海外融资与海外上市(H股、N股和S股等)、国内上市、外贸经营权等方面对民营企业都存在一些不平等待遇。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逐步给予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应该逐步给予国内的民营企业平等待遇,为各种类型的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条件。

其次,国家要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和积蓄资本实力提供金融政策支持。

这方面主要表现为给予更多民营企业国内股票上市权和贷款支持。允许和批准更多的民营企业在A股、B股和即将建立的创业板上市,对民营企业而言是一项大政策,它对于民营企业迅速扩大规模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即将建立的创业板(又称二板或科技板)中,对民营企业在上市条件的要求方面应与其他类型企业一视同仁。创业板对于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高科技企业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多为具有潜在成长性的新兴中小型企业,上市条件如营业期限、企业规模、盈利能力、股本大小等均比主板市场宽松,但信息披露、投资人等方面,也有严格的要求。除给予更多民营企业股票上市权以外,国家还应在获得银行贷款方面给予民营企业平等的机会。

【民营经济先天不足】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刘伟

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是产业组织上的矛盾。就现阶段民营经济产业组织状况来看,至少存在三方面亟待解决的矛盾。

第一,从总体上看,我国民营经济实现规模经济的水平较低。尽管已有一些较大或大的民营经济占有相当的产品市场份额并已初具规模,但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甚至与国内市场的要求,与国有经济总体相比,民营经济产业组织上规模不经济是显而易见的。

第二、我国民营经济在资源配置过程中面临较强的“进入壁垒”。这种“进入壁垒”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民营经济在总体上产权界区的排他性相对强于国有经济,但相当部分的民营经济产权上的排他性是以牺牲产权的市场可交易性为代价的。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产权交易市场条件,从而使民营经济的进入与退出或者因难以通过市场进行,而成为具有行政性的活动;或者即使通过市场进行,其交易的公开性、合法性、程序性、公正性也受到严重挑战。

第三、民营经济的“亚产业”特征显著。从总体水平上看,我国民营经济选择的多为技术门槛和资金门槛以及相应的管理门槛均较低的领域,除少数企业外,在技术选择上多数为中性且偏劳动密集型经济,在资本融通上多数为规模偏小且无稳定的资金市场配合,因此,承受市场风险的能力和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波动的能力均较低,易于“解体”,很不稳定。

现阶段民营经济的产业分布及结构调整上的矛盾已十分尖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民营经济发展在不同地区之间出现严重的结构性失衡。在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在对外开放以及市场化进程较深入的地区民营经济发展迅速,而中西部落后地区其民营经济发展相对迟缓,由此形成所有制结构上在全社会分布的非均质性。

第二、民营经济的产业结构刚性仍然较强。民营经济难以通过市场,又难以通过政府实现结构上的及时转换和战略调整,使之在结构转换能力上与其已具有的经济地位极不相称,这种结构刚性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势必伴随国有制经济结构调整和重点的集中而形成更大的威胁。

第三、在部门分布上,民营经济存在三方面值得注意的缺陷。

首先,相当一部分民营经济在产业部门分布上对传统产业,尤其是对传统国有制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夕阳”产业有着十分深刻的依附性。其次,民营经济在部门结构分布上的区域间的趋同倾向同样存在,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重复建设和结构雷同以及相应的盲目性丝毫不亚于国有经济在这方面的弊病。其三、民营经济中潜在的非产业化、短期行为化以及产业“空心化”的冲动是较强的,因而,“寻租”活动以及对某些投机性极强的经营领域表现出很高的热情。

第四,我国民营经济在结构上的开放性仍显不足。这种封闭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民营经济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甚至低于国有经济对外开放的水平,这显然是受体制局限和发展历史较短所影响。就体制而言,民营经济对外国际性开放的途径仍极为不畅,至少十分被动,大多是由外资主动寻找合作伙伴,而民营经济自身主动进入国际合作的能力较弱;其次,民营经济对外开放的层次较浅。目前主要体现在贸易上,而不是直接的生产上,更谈不上在资本经营上,这种开放结构显然是亟待改造的;其三,民营经济在国内市场上的相互封闭性也较强,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而形成结构调整的能力和体制条件均相当脆弱,缺乏正规的宏观体制和政策安排,也缺少规范的市场机制。

【民营经济发展三重障碍】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 高尚全

我国的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力量,但其进一步发展还需克服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市场准入遭歧视、融资渠道不畅通的困难。

首先,关于产权保护制度。尽管九届全国人大修改宪法,将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没有同时明确“国家保护个人合法财产不受侵犯”,加之实践中侵犯个人产权方面的问题屡有发生,民营经济进一步向更高层次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突出障碍。比如,国内民营企业在兼并重组活动中,由于缺少制度特别是法律等方面的保护,因非市场因素导致失败甚至遭受重大损失的案例时有发生。此外,在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限于历史条件,不少非公有制企业被迫戴上“红帽子”,借助国有或集体企业名义以减少发展中的歧视或障碍,由此产生了企业产权不清的问题。

其次,关于市场准入歧视。在政策取向上,除关系国家安全和必须由国家垄断的领域外,允许民营经济进入其他领域,与外商一视同仁,鼓励民间投资的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进行投资和参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等一系列措施,或即将出台,或在酝酿中。由于这些措施不仅涉及已有法律法规的清理和新的法律法规的完善,而且与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进展密切相关,真正在实际操作中得到贯彻和实施,还需要一个过程。当前最为紧迫的是,要打破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行政性垄断,在已经开放的领域进一步消除依然存在的某些歧视,建立和完善公平竞争的有效机制。即使在传统上被视为必须由国家垄断的某些领域,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垄断的层次、范围和环节作出充分论证,将能够市场化经营的部分进行必要的分解或剥离。

第三,关于融资渠道问题。在间接融资方面,由于我国银行体系主要服务于国有企业,大部分民营经济缺少获得银行贷款的正规渠道。近年来各大专业银行相继成立了中小企业信贷部,一些地方政府也纷纷建立了中小企业担保基金,但由于整个金融组织结构缺少面向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大量民营商业化银行,加上信用中介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国有大银行无论在自身机制上还是在技术操作上,都无法适应民营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直接融资方面,股权融资是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最主要的融资形式。但由于目前全国性资本市场主要服务于国有企业改制和重组,地方性、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融资活动受到禁止,民营企业融资仍然面临困难。

【民企要提高自身素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陈清泰

中国民营企业还是企业中的弱势群体,处于成长期,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多数民营企业具有先天的弱点,主要表现在:初始积累不足,起步水平不高,低水平重复投资难有后劲;投资者缺乏创业经验,盲目性较大,成功率较低;追求目标短期化,有的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不惜造假、损害环境,获取近期利益;产权制度有缺陷,企业制度不规范,留下不少后遗症;缺乏管理基础,在短时快速膨胀和发展后就走向衰退等。

随着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社会舆论不断改善,民营企业要不断走向成熟,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当前主要是:明晰产权,建立规范的企业制度;坚持创新,保持锐气;突出主业,培育核心竞争力;实行科学管理;提高企业家素质;建立信誉,追求持续发展。

【再创业需解决五个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教授 李义平

再创业是对较早发展起来的民营经济而言的,是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有了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如何向更高层次过渡,再树辉煌形象的问题。具体讲,可包括如下内容:1.品牌和信誉。品牌本身就是商誉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商誉通常还包括信誉,良好的信誉可以带来融资的方便。2.规模经济问题。经济学上所讲的规模经济,是适度规模。在再创业中,可以通过适当的联合,做大规模,降低成本,消除过度竞争。3.管理规范。民营企业在再创业中必须建立一系列规范而科学的运行规则、管理制度,通过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的素质,关键时候企业的强弱,就表现为长期管理中铸就的企业素质。4.制度变革。首先是变革家族制度。5.结构提升。当前的经济过剩,实际上是在一个较低层次的过剩,如果我们能够提升经济结构,总会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打开一片蔚蓝色的天空。这个道理适用于所有企业,对民营企业更是如此。

【民企是新经济主体】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周其仁

以网络科技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发展,会给中国带来一个全方位的变革,不论从中国经济短期或长期来看,新经济都是中国经济尤其是民营企业需要抓住的一个机会。

新经济的主体应该是民营经济,而且是非常年轻的民营经济。这基于以下几个原因:在一个新兴的产业方向上,面临技术和市场的高度不确定性,只有民营经济适宜充当发展中国因特网经济的先锋。民营企业对因特网机会的反应更快捷,表现更出色;创业失败对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威胁则较小。

美国在互联网经济的战略性领先地位,并不仅仅是美国既有国力的自然结果,而是政策和体制选择、政府/市场/企业良性互动的结果;中国作为最的大发展中国家,需要发展可以节约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的互联网经济,可以也应该借鉴美国的经验。美国的经验主要是四条:政府与市场合作;私人部门为主导;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及时调整规制框架。

【能本文化提升竞争力】

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张东风

西方管理方式已进入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时代,这种管理由过去只注重物开始转向注重人,认为企业不单纯是一种经济组织,而首先是人,人不但是创造财富的工具,而且是最大的资本、资产、资源和财富。在人本管理的基础上,企业要把以“人的能力为本”的“能本管理”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立足点。能本管理体现在用工制度上,要求打破身份界限、特权门第和人情关系对用工的干扰,而根据才能选人才,根据人的特点用人才。在用人制度上,要求做到“人尽其能”、“各尽其才”、“各尽其用”,使员工个人生涯设计和企业的发展战略设计结合起来。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文化的统一与内化,既是企业合力之纽带,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源泉。民营企业应该正确地看待建立或营造优秀的能本文化对企业发展和完善新的价值体系的重要性,要让员工树立企业文化是一种待遇的观念。我们认为,优秀的企业文化应成为员工的待遇。这种待遇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消费:1.消费企业的品牌、企业形象,就会给员工带来许多益处;2.消费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或技能;3.消费企业提供的良好的人际关系;4.消费企业提供的学习培训条件。这些是员工的隐形收入,也是企业给员工的待遇。

要真正地让员工消费好能本文化,最重要的是如何确立企业的价值体系或薪资体系。首先,企业决策者要深刻认识到能本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战略实施、人员结构、效益好坏。再次,要使员工深切地感到有形的待遇,增加工资、福利、权力、期权只是待遇的一方面,是对以前的回报;而无形的文化待遇则促进员工自身的增值,是面向未来的资本。

民营企业在“能本文化”背景下,应充分认识到人才是一种稀缺的宝贵资源,现代企业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争天下者必先争人,取市场必先取人”,融智比融资更重要。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战略上,要树立“大人才”观念,广泛吸收和接纳各路英才,形成官、产、学、研一体的科技开发体系及经营管理体系,同时注重借助“外脑”组成智囊团,支持和优化公司重大决策。坚持“能本文化”,把高素质的员工看成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和资源。这样才能为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快速成长和高速运作提供保障。在操作方式上,可采取引进和激活相结合,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内部劳动力市场后,引进竞争机制和淘汰机制,激活现有人才;另一方面通过内外劳动力市场的置换机制,将外部人才充实到职工队伍中,激活内部“沉淀层”,同时储备、发掘人才,保证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我们通常称作“引入鲶鱼激活沙丁鱼”。

能本文化要求人力资源管理是“情与法”的统一,在公司内部强调既讲亲情、友情,也讲“官大一级压死人”,做到军队管理与现代管理的有机融合。讲情即将管理者与员工的上下级关系升华到亲情的高度,使企业伦理中的亲情文化在企业内部达成共识。讲法即建立先进的经营机制和科学的管理规章制度。我们认为,管理者的职责不是用规章制度束缚人,而是要引导员工逐步完成由刚性管理到柔性管理,从强制管理到自主管理的升华,实现变他律为自律的飞跃,让员工的才能和智慧得以充分发挥,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标签:;  ;  ;  ;  ;  ;  ;  ;  ;  

优化民营经济的释放环境_民营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