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电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可以保证电力系统正常有序的运转,继电保护自动化是电网运行更为高效安全的重要手段。介绍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中的装置及其遇到故障时的检修策略,为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检修
1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概述
1.1继电保护构造及其基本原理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的检修中发挥中重要作用,它能够检测出系统运行时的异常,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操作方式对电力系统进行进行控制。从内部结构上看,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主要分为输入、输出、判断三个部分。同时包含了几个独立的单元。(1)取样单元。取样单元主要负责自动接收被保护电力系统中的微小的变量信息,并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可以被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辨识出的电力符号,再接入传感器输入到下一个处理单元中。(2)鉴别单元。取样单元将电信号发送到鉴别单元中,鉴别单元会将其与电力系统设定好的信号进行比较,以此作为判断电网运行是否正常或是存在异常及故障问题。与此同时,为处理单元提供信息,以接收取样单元与鉴别单元传输过程中的电源信号。(3)处理单元。鉴别单元发送的电信号交由处理单元进行处理,利用时间继电保护装置及中间继电保护装置,参考对比得出的结论来判断保护装置发出何种指令。(4)执行单元。执行单元接受了上级单元发送的故障信息,并且进行继电保护动作的实施。通常来说,执行单元分为两个类别,分别是光继电器与声继电器。二者通过发出光源或是声信号对保障发出预警信息。(5)控制及操作电源。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中设置了独立的电源,使继电保护装置发送的电信号不受其他保护系统的影响。因为独立电源的功率与其他保护装置的电源功率是有差别的,所以在对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独立电源进行控制时,需要特别注意。
1.2继电保护根本任务及要求
通常来说,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根本任务包括实时并选择性的执行断路器的跳闸动作,与此同时精确的反馈出运作正常的电路元件。故选择性、灵敏性、速动性、可靠性是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根本要求,这四项是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
2对继电保护的自动化装置中故障类型的分析
工作人员总结出在继电保护的自动化装置中出现的故障问题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由于电网、自动化装置的非正常运行而造成的故障问题,例如供电网络运行时间过长从而导致供电系统局部温度过高,出现了继电保护装置失灵的情况。第二种:因为电流互感器的饱和现象从而引发的故障问题。一旦电流互感器出现了饱和的情况,将对继电保护的自动化装置产生直接的影响,严重的将对整个系统造成不利影响。例如电流互感器出现饱和情况,由继电保护的自动化装置感应到的电流影响到系统保护装置,从而导致该装置的正常工作无法顺利进行。第三种:因系统保护装置的配置不合理从而引发电力系统故障问题。继电保护的自动化装置配置的不合理,使该装置在运行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继而出现故障问题。例如,因为对CT绕组的配置不合理,导致CT绕组的母线保护处于瘫痪状态。
3在电力系统故障检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运行状态的评价系统不完善
为了使工作人员可以对系统、自动化装置等的运行状态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有必要及时完善继电保护运行状态评价系统。目前在我国某些电力系统发展中,还存在继电保护运行状态评价系统不完善的情况,例如我国某一电力系统的在线检测系统操作的不规范,从而导致在招投标,实际施工,运行维护等环节存在一些问题,从而使得在线检测系统对故障问题的播报不及时、不正确、误报。
3.2自动化装置的检查制度不完善
目前在某些自动化装置的实际运行中还存在检查制度流于形式、不完善等情况。例如某些管理人员并没有将检查制度真正落实在日常工作中,有的人员即使在特定时间内进行了检查,也是存在形式化,从而导致自动化装置在运行中存在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装置元件可靠性无法确保
工作人员发现某些保护装置在实际使用中出现了腐蚀、生锈、螺母不紧等情况,继而引发故障问题。一方面是因为装置在生产,运输,调试等环节出现纰漏,然后在后期制造,检测等环节对保护装置质量的把关不严;另一方面是因为装置的长时期运行,从而导致器件松动,绝缘老化,使得保护装置的故障发生率增高。
4关于继电保护的自动化装置中故障检修的措施分析
4.1强化运行状态评价系统完善工作
(1)及时建立科学的自动化保护装置运行状态评价系统。
为了确保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关人员有必要及时建立电力系统中自动化装置运行状态评价系统,例如《设备运行状况监测系统》《电力系统中自动化装置运行状态评价标准》等,通过利用制定来对自动化装置的运行状态做出监测和控制,并对其运行情况做出科学的评价,不仅可以提高工作人员对自动化装置运行工作的高度重视,还可以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装置运行操作的制度化和标准化,有效提升装置运行效率。为了保证故障检修质量,工作人员认真对自动化装置中的每个试验点进行检查,并重复试验三次,在此过程中要保证每次试验结果以及误差必须达到规定要求,使用电器仪器进行电路参数测量,如:示波器,毫秒计等,同时确保检测仪器的外壳和保护柜在同一点接地。
(2)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电力系统管理人员首先提高自身的管理意识,并在管理工作中积极的发挥出自身的领导、带头作用,严格要求自己,从而给员工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加强对自动化装置运行状态评价系统的不断完善,例如制定《继电保护装置人员奖罚制度》,《电力系统自动化装置检修标准》,《电力系统员工激励制度》等。并要求工作人员根据设备实际运行的情况,将设备的施工参数作为重要的依据,从而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4.2强化二次继电保护管理
(1)对二次回路工作的严格管理
在带电的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时,禁止私自将互感器二次侧开路,同时不得断开回路永久接地线;在短路互感器二次绕组过程中要及时使用短线路,从而保证短路二次绕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还要注意:不得使用导线进行互感器二次绕组。在二次继电保护工作中不得在短路端子和电流互感器之间的导线上进行操作,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在二次侧开路过程中出现高电压危险。
(2)积极做好安全防护
在连接电压端子工作中必须小心,切记不得使用旁边的接地部分,对于拆开的电压线头一定要及时做好标记,与此同时使用绝缘布将其包好。在电压端子连接过程中必须积极使用绝缘工具,提前做好安全措施,戴好绝缘手套。为了有效保证此次操作的安全性需要提前和二次继电保护管理人员做好沟通,经过管理人员同意方可进行操作。
4.3强化检查制度完善工作,将其制度得到落实
在检查制度完善的过程中,根据装置实际运行的具体情况,对检查的周期做出合理的优化,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故障防范检查制度。例如某电力系统管理人员在检查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先制定科学合理的员工考核制度,主要目的是对工作人员的职责做出明确;制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操作规范》、《继电保护装置控制制度》等,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制度进行操作,比如在此过程中主要检查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绝缘部分,逆变电流等,以便于员工可以在制度的约束下积极的落实好自动化装置的检查工作,还可以使管理人员更多的掌握自动化装置检查工作进度,实时的监督人员执行情况。
5结束语
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应用使电力系统的运行工作有了质的提升,使继电保护工作更加的安全、可行。与此同时,为电力系统向有序化、科学化的运行的转变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希望本文提供的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故障检测策略及注意事项能够为广大电力工作者提供有效的理论及实践依据。
参考文献:
[1]任翔.继电保护自动化中的装置及其故障检修策略探析.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8.107-108.
[2]施文鹏,苏德崇.继电保护自动化中的装置及其故障检修策略.民营科技,2015.09.29.
[3]宫志刚.继电保护自动化中的装置及其故障检修策略.广东科技,2013,22.16.95-96.
论文作者:金巍浩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装置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单元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故障论文; 制度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论文;